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穿进肉文被操翻了怎么办_御宅屋 > 第146章

第146章

里。” “好。” 伍成轻车熟路拿起靠在灶台边的砧板,打了盆水。 从篮子里拿出一块五花肉,切一半去皮,再切成片后,开始剁馅。 姜梨花揉好面,接过孩子递过来的白菜叶子切成细丝,和剁好的肉馅加调料搅一起。 揪出一块面团压扁,舀一大勺肉馅放上去包住,贴锅里,用铲子压平。 没一会就煎好一锅十块白菜猪肉馅饼,加上中午留的菜,四人坐下来开吃。 正吃着,就见金花婶乐呵呵过来,忙招呼她过来一起吃。 金花婶也没客气。 姜梨花给她拿了一块饼子,见她眉开眼笑的模样,就笑道:“日子定下来了?” 金花婶嘴角就没放下过,“哈哈,订了,这个月底提亲,等会我就找媒婆去。” “那真是太好了,成亲日子什么时候?” “陈家原本选了下月中旬,不过我想着好得把房子先盖起来,正好当新房,所以选了十月下旬。” 姜梨花也觉得等新房盖好再成亲,双喜临门更好。 “那您这边可以开始准备盖房子了,正好我这边也就这十几天的事。” “行,我等会跟刘师傅问去。” 伍成也道:“不如先把东西搬我那边,把房子拆了。” 原本就说好,等金花婶家盖房子时,两人暂时搬去伍成那边住。 他那边宅子多,住得开,伍成也算金花婶半个儿子,别人也不会说道什么。 不过本来是等姜梨花这边竣工,再开始她这边。 但现在日子定下。 虽然时间算起来还算宽裕,但为预防会出现什么问题,还是早点动工好。 金花婶应下。 说干就干,吃完饭,正好强子跟满脸羞答答的小红也回来了。 一行人就开始忙搬家的事。 转眼半个月过去。 姜梨花的新房总算竣工了。 她特意请来村长帮着上梁祷祝,便算正式落成。 暖灶,也就是暖房在上梁的第三日。 第二日都忙着搬东西和打扫屋子。 有时候房子太大也麻烦,一群人累得差点直不起腰。 第三日就是请人暖灶的日子。 她没打算大办,就只请相熟交好的人家过来吃席。 即便如此,也至少得设上七八桌。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家 一大早天没亮,强子和小红就驾着驴车进县城帮忙采买东西。 姜梨花提前请了之前做饭的两位婶子来帮忙做席。 小红她娘和大嫂一大早也过来帮忙。 等强子和小红把食材都买回来后,便开始忙起来了。 两个婶子和金花婶,小红大嫂都负责站灶房。 小红和她娘站在灶房侧边的蓄水池洗菜。 新房她直接把本来留给猪圈的地直接划一半进灶房。 灶房外侧一排弄了个石槽,上方打了中空的金属管。 这金属管还是走了牛大力的关系申请下来,找县里的铁匠研究打造。 因为时间有限,打的也有限,只能连接灶房这一块。 金属管半嵌在石槽上方,中间开了四个口子,用铁做了个螺旋塞子 管子源头是旁边的蓄水池。 她不懂得怎么做抽拉吸水的汞,只能在蓄水池里弄个小型龙骨水车,把水往管子开口灌入。 不用时可先在开口落下挡板,再在管子出水口拧上螺旋塞。 平时拧开塞子,往里插一根中空的竹节就能充当水龙头了。 这个石槽让第一次见到的妇人们眼睛都是一亮。 不过在看到那么长的铁管就知道价格肯定不菲。 新房的灶房非常大,里面砌了一排两大两小四个灶口。 旁边是一个用青砖砌的长台子。 台子里边是中空,砌出几个格子,正好也可以放厨房用品。 正对面则是贴墙放着一排橱柜和架子,此时上面放满各种厨房用品和食材粮食。 看得进来的女人们一阵艳羡。 灶房外另一边支了一张长桌,伍成和强子正在处理买来的肉。 姜梨花正跟两孩子在院里忙活。 院子里现在什么都没安排上,足够宽敞,刚好摆上八张桌子。 每张桌可以坐八个人,除此外还特意给小孩设了两桌。 今天她也不确定会有多少人过来。 村里人都比较随性,如果有人想来凑热闹总不能拒之门外。 虽然这样厚脸皮的人应该不多,但她还是多准备两张桌子。 如果有必要就也摆出来,反正有备无患。 桌椅摆好后,先干果镇桌。 用红纸垫着的小扁筐上,分别放了干炒花生、焦糖瓜子、炒松子、干红枣,以及她自制的橘膏糖。 每颗糖都用竹签插着,做成棒棒糖。 竹签尾端用红纸染色,看着喜气洋洋。 她又把昨天才挪到地窖里的两坛果酒抱出来。 这两坛酒都是用上次去山上摘的野果子酿的。 有桃金娘和山翁,加了泉水发酵酿制,现在喝正好。 几人已经提前试过,味道还不错。 主要度数低,口感柔滑平和,对女子比较友好。 男人肯定会觉得不够劲,但这年代有酒喝就不错了,只会欣喜,哪会嫌弃。 等强子和小红拉着满车的东西回来,众人便忙起来。 她虽然不想大办,但席面肯定也得过得去。 共六菜一汤一羹一主食一甜品。 菜品都是比较简单的家常菜。 分别是卤肉拼盘、红烧肉、清蒸鱼、肉末豆腐、椒盐酥肉、干煸杂菇。 汤就是干笋菌菇炖鸡,以及鸡蛋豆腐羹。 主食就米饭,管够。 在乡下,米饭算是最高规格的待客之道了。 因为米非常贵,还不容易买到。 大家一般都会买麦粉和杂糠和一起。 在乡下,如果请客上白面就已经足够让人乐道。 若是米饭,除非是陈米,不然真的没得说。 姜梨花自然不可能上陈米。 这些稻米是特意在粮铺买的,一斤65文。 她一口气买了一百斤。 身为南方人,虽然大半时间都在北方生活。 但她还是比较喜欢吃米饭。 甜品就是红糖干果凉粉,里面加了红糖浆,瓜子仁、松子仁、花生碎、糖碎、芝麻碎、果脯碎。 反正能保证总有一样能让人喜欢。 她这想法可真是太谦虚了。 这一桌家常菜,在平时简单对付过去的人看来,堪比国宴了。 要肉有肉,还满眼都是肉。 要甜有甜,还是都没吃过的甜品。 连主食都是平时都吃不上的白米饭。 说的是中午开席。 但受邀的人家想着过来看有没有什么忙能帮上,所以都选择提前来。 这次邀请的总共六家人。 除金花婶家和小红家。 还有村长家,许猎户家,周瓦匠家,刘木匠家。 都是平时走得比较近的。 此外就是两个孩子那群小伙伴了。 姜梨花只让他们一起过来吃饭,没说请他们家长。 毕竟这些孩子性子虽然不错,但有些的家长却也是村里的奇葩之一。 她请人来暖灶是想开开心心庆祝。 可不想花钱买闹心。 不必要的人情她没打算强制去做,没意义。 至于那些人背后会怎么编排自己,完全无所谓。 “梨花啊,你那片是要建菌丝房的吧,要不要再多找些人?” 村长指着隔壁才动工的菌丝房,意思很简单。 希望她能尽快把菌丝房建起来,培育更多菌丝。 这次鲜菌菇让陈二家大赚一笔,好不好都有目共睹。 后面他们这边的干菌菇反响也不错。 虽然干菌菇品相没鲜菌菇那么吸引人。 但它胜在可以长期储存。 而且有鲜菌菇开路,他们直接把干菌菇送到陈二爷他们卖过的饭馆食肆。 在尝试过干菌菇的味道后,也都愿意大量订购。 得知产量不高,还自动提价抢着预定。 现在首批干菌菇的价格是以一斤25文卖出去。 村长觉得短期还有提价的空间。 也不知道朝廷那边是啥情况,他想尽快赶在前面把菌菇产业发展起来。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还在姜梨花这边能提供更多的菌丝上。 周氏也道:“对,要不我们也来帮忙,反正农忙还没到,也是闲着。” 姜梨花哭笑不得,“其实我也有这个打算,这次本来就是想顺便请村长再帮我递个话,再多找一些人,不拘壮劳力,工钱一样每日60文。” 金花婶这边现在也在盖房子,两方劳力分摊下来肯定不够。 只是她之前新房在收尾,用不到太多人。 所以大部分劳力先去金花婶那边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苟县令 现在她这边菌丝房要盖起来,就得再请一些人。 不过菌丝房只需要盖泥草房,除了隔断承重外,其余不需要太大技术。 刘师傅也只需要在承重隔断上盯一下,其他都不用他上心。 土砖也很好做,都不需要开窑烧砖,只需要泥土和干草堆模成块就行,全部就地取材。 就是她楼顶选择盖茅草屋,需要的茅草比较多,需要上各家买。 也就是她会给钱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桃源俏美妇   交流_御书屋   白日烟波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过激行为(H)   深宵(1V1 H)   万古神尊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