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穿进肉文被操翻了怎么办_御宅屋 > 第217章

第217章

,则会被提拔起来。 像李强,就是被破格提为捕头。 一方面是新县令在给姜梨花投桃报李,也算变相收买人心。 还有一方面也是跟她传达整肃衙门只为公,不因任何人。 从对方这些举措,可以看出是一个左右逢源的聪明人。 姜梨花便也给他下放更多权益。 像征粮的事就交给他办,这也算实打实的攻击,至少能在北朝帝那边留个名。 姜梨花的做法,也让新县令更往她这边靠近。 第一个表现就是重用李强。 现在双方传消息,几乎是李强在跑。 得知这个消息,姜梨花清楚是新县令在问她,如果真有人迁移过来,潼阳县收不收。 如果不收,就要从一开始便绝了这些人的心思。 如果收,一旦打开这个口子,后面恐怕会有更多人。 一旦半路不收,怕会出乱子,必须做好后续准备。 潼阳县这十几年跑了不知道多少人。 现在举全县之力也才能耕出三万亩地。 劳动者才是第一生产力。 没有人,有再多的土地都种不开。 更别提肯定不能让所有人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注到种地上。 所以,人,肯定需要。 但对方考虑得也对。 人可以收,但必须做好收尾的万全之策。 还有一点。 潼阳县是罗州辖地,也就是她的封地。 如果只是罗州内其他百姓迁移到这边还好。 可如果是罗州以外的百姓往她这边迁移。 少倒也罢,若太多,恐怕北朝帝心里也会不平衡,对她也更加忌惮。 她现在可还没有成为参天大树,不适合太招仇恨。 就这个问题,她思考了一夜。 第二天便让李强给新县令带去一句话。 潼阳县欢迎当年被迫迁离的县民重回故乡。 不过基于潼阳县内如今有许多重要且需要保密的东西。 为避免让敌国探子混进来,每一个加入的人都必须做严格背调。 至于背调的一切解释权,都归潼阳县衙门所有。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不是潼阳县出去的人,能不能回来都是衙门一句话。 摆上的条件不过是堵嘴的借口。 她请民所求,同意离乡的子民落叶归根总没错吧。 至于子民们回来会不会带更多家属,那就不是她能控制的。 总不能让人回来还要把人一家子分开,多缺德呀。 是不是家属呢,这点也很难断。 毕竟半路结义的兄弟姐妹也能算亲属吧。 半路认的爹娘儿女也算亲属吧。 反正她条件就摆在那里,其余就看要来的人自己去整。 能找到对的法子顺利进来,也是一种能耐。 潼阳县欢迎各种有能耐的人投奔。 新县令在听到李强传的话,愣了两秒后,也忍不住握拳赞了一声妙。 这样的话,对上也算有个交代。 他是完全忘记,自己可是天子门生,被拍下来说是辅助姜梨花,但也有监视任务。 结果现在他却配合姜梨花给上面添堵。 只能说或许是潼阳县的氛围和思想太容易影响人了。 现在整个潼阳县,几乎所有人,无论什么都以姜梨花为核心。 外来的人都会忍不住被影响,被洗脑。 偏偏这还不是姜梨花刻意为之,而是老百姓们已经不知不觉成了姜吹。 动不动就夸,动不动就炫。 话说得多,听得多,自然而然也会不知不觉深入人心。 八月中旬,第二批土豆除了留种的,剩余的几乎全部装车送走。 姜梨花终于能狠狠松口气。 尤其来押粮的人不只带来武定大将军的谢礼,还带了个消息。 目前边境的粮食可以撑至少四个月。 姜梨花那两千万斤新稻送出去后。 因为要供应边境,只能眼睁睁看将士把能亩产千斤,年产三千斤的稻种当口粮吃的北朝帝心痛难当。 最后一怒之下,又拿西北氏族富商开刀。 由此又‘凑集’了一批军粮送到前线。 现在加上她这一批,只要不出意外,撑半年都没问题。 四个月只是预防有什么意外。 即便真出现什么意外,反正再过一个多月,全国本地麦子、黍米、水稻等都可以收成了,用不上她再多操心。 土豆育苗完毕后,她便让人抓紧时间都种下去。 这一批便给冬日土豆做种。 只是一旦闲下来,她便忍不住想战场的情况,想伍成如今怎么样。 虽然期间收到几封报平安的信,却还是会止不住担心。 好在在粮食问题解决后,前线就时不时地传来捷报。 伍成神箭将军的名头也开始传开。 以前还只是边境小范围传开。 如今随着捷报,几乎在全国传开。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完结 姜梨花每每听到,都会忍不住生出几分骄傲,却也更多几分想念。 捷报频传,姜梨花原本以为这场战,也会和以往那般,很快就会结束。 谁知道战争一打就是三年。 原本的确如她猜想,在北朝国粮食问题解决后,羌部就开始犹豫要不要休战。 毕竟他们自己也粮食不丰,和北朝国打战也一直不占优势。 原本还可以借用拖战围困,逼迫他们低头。 可现在北朝国有了粮食,围困之计就失效。 更别说北朝国还突然有了不少新型的武器。 羌部在半年内就已经死伤惨重。 可在羌部寻思要退的时,金国竟然联合周国也下场。 唯一庆幸的是两国距离北朝国比较远,后援补给不方便。 但即便如此,两国派来的军队还是给北朝国造成不小的压力。 所幸北朝国军粮问题在第二年彻底被解决,完全没了后顾之忧。 反而能反过来用拖字诀困住三方军队。 就这么相互拉扯,竟然扯了三年。 三年内,伍成都没有回来过,但姜梨花却总能听到他在战场上发生的事。 而这三年,姜梨花在北朝国的名望也越来越高。 她商城的信仰积分合起来,已经超过六千万。 也就是说,至少有六千万以上的人信任她,敬仰她。 三年来,姜梨花成功在西北推行春小麦和冬小麦。 当年推出这两种作物时,她只想着和三季稻会有落差,种植的人可能心里会有些不平衡。 却没有想到这两样或许对东南百姓来说,比不上三季稻吸引。 但对春夏秋短暂,冬季漫长的西北百姓来说,却是天赐神麦。 尤其这种麦子还能扛过冬季积雪与严寒。 无法种植三季稻算什么,年产比不过三季稻算什么,冬天不能空出土地来种植土豆等其他作物算什么。 他们有能在积雪中还能顽强活着的冬小麦啊。 更别说两种小麦种下来,一年也能收下两千多斤的小麦。 这可比以前辛辛苦苦种下来,一年一亩也只能收200斤强太多吧。 因为这两种小麦,姜梨花三个字也深深刻进西北百姓的心中。 甚至有人自发给她立长生牌供奉着。 除春小麦和冬小麦外。 这三年内,姜梨花还按照北朝国各处的气候、土地、河流、海域等情况,分别推出了许多种新作物。 比如亩产6000斤的红薯,还有玉米、黄豆、花生、棉花、南瓜、甜菜、紫茄、豆角、西红柿等等几十种粮食、蔬菜作物。 这些作物有的高产,有的不算高产。 但都各有大作用。 比如黄豆和花生,可以榨油,不管在农业还是经济上,都是一大猛将。 再比如棉花,那可也是战备军资之重,更是民生利器。 还有可以制糖的甜菜。 这东西当时交到北朝帝手中,让他睡觉都在笑。 毕竟糖代表的就是源源不断的钱,和盐铁茶并称四大暴利。 打仗不止劳民缺粮还伤财。 北朝帝这场战争是靠着搜罗不知道多少官员世家的钱财来填补。 他也担心再再这样下去,外面没打进来,这些世家贵族早晚也得反。 结果姜梨花就把解决方法送到他手上。 有这个东西,只要稍微让一下利,总能先把这些世家安抚下去。 北朝帝再次肯定姜梨花就是他大北朝的福星。 现在姜梨花正在忙着种果树。 粮食蔬菜她感觉已经差不多了,总不能一股脑全推出去,自己总要多留几手,也需给北朝国百姓消化的时间。 所以她现在改研究种植水果。 新农山现在都被种上果树。 可惜这些果树很多都是三年生以上。 要等它们成功结果还得至少三年。 所以现在整个马山村郁郁葱葱,倒显得新农山有些荒凉。 毕竟果树才开始长小苗了,都没胳膊高,叶子也没多少。 自然看着荒凉。 倒是山下她其余土地也一片绿。 这些土地她都种上了草本类、浆果类,植株比较矮小的果树。 比如草莓、圣女果、西瓜、姑娘果、甜瓜、覆盆子、沙棘、哈密瓜等。 还有爬藤类的,如百香果、猕猴桃、葡萄等。 反正种得活

相关推荐: 女奴的等价替换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旺夫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村夜   NTR场合_御宅屋   乡村桃运小神医   婚里婚外   篮坛大亨   树深时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