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待我来尝味加以确认。”刘今墨说道。 胖老头极不情愿地又拿出那只小酒盅,习惯性地用衣襟擦了擦。 “不,饮绍酒女儿红需用大碗,方体会得到越女出嫁时,爹妈如释重负的那种畅快心情。”刘今墨伸手谢绝了递过来的小酒盅。 胖老头无奈,只得磨磨蹭蹭地取来一只粗瓷大碗,“砰”地往桌子上一甩。 刘今墨心中暗自好笑,遂不说话,抄起酒坛一下倒了大半碗。 胖老头心疼地偷偷瞧了瞧土坛里的剩余。 “饮黄酒不同于白酒,不能小口品尝,须得一口喝干。”刘今墨话未落音,“咕嘟”声,大半碗女儿红已经见底。 “啊”的一声,胖老头又赶紧捂住了嘴。喝都喝了,就别再让人家说自己小气了。 “古人云:‘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发渴,而绍酒独无;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此酒不但味甘色正,其香古朴内敛,入喉力醇,与乾隆酒之轻浮有所不同,定为康熙年不假。”刘今墨肯定道。 胖老头急忙将坛盖盖上,见碗中尚残留酒液数滴,忙倾斜着倒入口中,咂咂嘴巴,满意至极。 第29章 刘今墨心中暗道,这胖老头方才拍开坛封的手法,像极了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无影阴掌”,震碎封蜡,飞起坛盖,而坛内的水酒却波纹不兴,其阴柔内力已臻化境,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想起半月之前与无名庵白发老尼过招,那老尼的掌法与这胖老头如出一辙,可要留心了,自己毕竟与那老尼有过节,谁知道他们之间有何渊源呢。 刘今墨站起身来,走到酒柜前看了看,架子上摆放的无非是些陈年茅台、杏花村汾酒、竹叶青以及各省的一些知名品牌酒而已,这些酒在京城时早就已经尝遍,丝毫不足为奇。 刘今墨看罢轻轻地摇了摇头。 胖老头看在了眼里,不由得抓耳挠腮起来,脸上红一会儿白一会儿,几次仿佛下定决心但是又放弃了。 最后,胖老头终于下了决心,一把拽住刘今墨的手,诚恳地说道:“还有一坛酒,若你能说出它的年份,我便启封与你痛饮,如何?” 刘今墨笑笑,跟随着胖老头下了吊脚楼。 吊脚楼下面是一个地窖,下了木梯后,胖老头划着了火柴,点燃了墙上的一盏油灯。 这是一间不大的地窖,四周零散地摆了一些杂物。 胖老头上前掀开墙角的一堆干茅草,下面露出一只大酒坛,约有两尺多高,也是那种深褐色的土坛。 土坛上隐约有墨迹,灯光昏暗,开始时,刘今墨并没有多加留意,后来无意间一瞥之下,心中顿时大吃一惊。 那墨迹竟是“野拂”二字…… 胖老头丝毫没有注意到刘今墨诧异的神色,以手指轻轻地弹了弹酒坛壁,其音异常沉闷。 “夜凉吹箫武陵月,路暗迷人龙虾花。野拂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胖老头恋恋不舍地抚摸着坛壁,神情似乎十分痛苦。 “若是您老人家舍不得开坛,就不必启封了,反正此酒年份当有三百年。”刘今墨出言试探道,清军1644年入关,李自成溃败,野拂也就是其后几年在天门山寺出家,至今已三百余年。 “啊……先生竟一眼看出这是明代的佳酿,今日有幸得遇高人,来,且与你开坛痛饮。”胖老头一掌拍下,掌风震碎了封错,盖未开,已有酒香溢出。 “竟然是蒸馏酒!”刘今墨惊呼道。 胖老头鼻子嗅嗅,说道:“果然是烧酒,确是醇香无比呢。”只见他双手一合,轻轻将酒坛夹起,同刘今墨出了地窖,回到了吊脚楼上。 蒸馏酒始创于元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 桌子上摆上了两只粗瓷大碗,胖老头轻轻拎起酒坛将其倒满,顿时醇香四溢。在阳光的折射下,空气中看得见冉冉上升的丝丝酒气,如金线般。 刘今墨低头细看,碗中的酒颜色金黄,嗅之入肺,顿觉异香侵入五脏六腑,浑身上下的毛孔为之一震。 刘今墨深深呼吸了几口,缓缓道来:“《博物志》记载:‘昔有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饱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酒势辟恶,胜于他物之故也。’难怪古人曰:酒乃百药之长。” 胖老头急切地望着刘今墨,说道:“先生您看这是什么酒呢?” 刘今墨沉吟着,最后说道:“此酒之曲香古朴,似出自西南地穴泥窖,天下其他地方无此曲种。”他轻啜含酒于舌,品味良久,方才徐徐咽下道,“此酒之味绝非一种谷物所发酵所致,乃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合酵而成,取长补短,积杂成醇,真乃酒之中庸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争道;庸者,天下之订立。’入口甘洌绵甜,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当是明代的‘杂粮酒’。” 胖老头听罢恍然大悟道:“原来就是四川的五粮液啊!” 刘今墨微笑道:“正是
相关推荐: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数风流人物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醉情计(第二、三卷)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