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婚姻止步 > 第194章

第194章

板! 银子到手,王长顺赶紧让刺史府的小吏过来搬箱子。 他可不敢再劳动三十三号,他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再收他个卸货费。 他手底下人多了,可不花冤枉钱。 小吏们搬着箱子进了王长顺的书房。 他们心里害怕,这装的啥玩意,咋感觉还动弹呢。 听。 有呜呜的声音。 箱子放到书房正中央,王长顺背手绕了一圈,喃喃自语,“沈桃送的什么东西?神神秘秘的。” 说完他对着箱子踢了一脚。 一脚下去,箱子里传来回应,里面有什么东西也磕了下箱子。 王长顺吓的抱头乱窜,一头扎到亲信怀里。 两人抱在一起瑟瑟发抖,你温暖我,我温暖你。 就算这箱子有孔,阮汀憋不死,但是他也快窝断了。 他用头撞箱子,乞求外面的人能救救他,箱子里发出有规律的咚咚声。 亲信抱着王长顺的头,颤抖道:“大人……里面,里面好像是个人。” 王长顺理智瞬间回笼,他赶紧放开抱着亲信的手,整理了下衣冠,“哦。应该是个人。” “来人啊,把箱子打开,本官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小吏硬着头皮打开箱子,箱盖掀起的瞬间掉头就跑,生怕里边窜出个猛兽把他们吞了。 王长顺往前凑了凑,扒眼一看,真的是个人。 哎呦,那他可就不怕了。 “来人,把他扶出来。” 小吏将阮汀扶了出来,虽然天气冷,但阮汀憋在狭小的空间里,还是出了一身汗。 他身上一股馊味,之前脸上涂了土灰和胎记,被汗一冲,一条一条的。 王长顺瘪嘴,双下巴都出来了,嫌弃道:“去打盆水给他洗洗脸,我倒要看看沈桃给我送了个什么人物来。” 官府的小吏可不是什么温柔的人物,打来一盆水兜头浇到阮汀脸上,随后扯出他嘴里的抹布,照着脸一顿涂抹。 阮汀的脸逐渐干净,他也难得的活动了下下巴。 破布在嘴里撑了一天多,整个下巴又酸又疼。 王长顺盯着那张脸,逐渐与画像上的阮汀融为一体。 老天爷啊,沈桃给他送了份大礼! 他前脚还在忧心阮汀的下落,下一刻,沈桃就把活生生的阮汀送到他面前了。 王长顺猛然想起一件事,脸色倏地白了。 难怪沈桃要堵阮汀的嘴,她是怕阮汀咬舌自尽。 阮汀身后必有人,他一旦死了,这条线索就断了! 王长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铃儿响叮当之势,冲到阮汀面前,抢过给他擦脸的那个抹布,不由分说堵了阮汀的嘴。 阮汀:…… 心里有一万句骂人的话,也不知当骂不当骂。 一个两个怎么都爱堵他的嘴? 有种把他嘴上的臭抹布开,看他不喷死这些大月官员! 得到消息的司马韩尚昌,急匆匆的赶了过来,此刻,王长顺正要提审阮汀呢。 褚州这一个刺史,一个司马,一个牛脾气不懂变通,一个老狐狸,两人配合的恰到好处。 韩尚昌拦住他:“我说老王,你是吃一百个豆不嫌腥啊?就阮汀你也敢审?” 王长顺:“我为何不敢审?身为褚州刺史,审他是我的职责!” 韩尚昌用手点了下王长顺的额头,“你啊你,你不想想沈桃为何不动用官府,而是直接把阮汀像货一样给送来了?” 王长顺梗着脖子,“那我哪儿知道,反正人送来就行呗。哼,你当白送呢,还花了我九两多呢。” 韩尚昌:“你个傻帽。你想审阮汀,是想顺藤摸瓜找出幕后的人吧。” “你当沈桃想不到这一点?咱们审阮汀,审出来了,得罪他幕后的人。” “审不出来,甚至给审死了,线索断了,圣上对你也不会满意。” “阮汀就像个烫手山芋,咱们还是尽快扔出去的好。” 王长顺郑重的点头,“说的是这个理儿,可我身为一州刺史,我不审他还有谁能审?” 韩尚昌和王长顺合作了一辈子,也不怕他,当即给他一爆栗,用手指了指天。 “哦~”王长顺恍然大悟。 “我现在就给圣上传密信,让他派人把阮汀整走,整不走,也得派人来接管。” 韩尚昌笑了笑,“开窍了嘛!” 就这样,阮汀这个皮球,从沈桃这里踢到王长顺这里,王长顺又开大脚,一脚把他开到京城去了。 沈桃送走阮汀,也对屏县开启了整顿,摸查人口。 官府要在城门口设立办事处,进城的人必须逐一登记。 从商的有商证,务工的要办短期居住证。没有证件,从商不得交易,务工的不许人接收。 如此一来,屏县才能稳定运行,不会再出现阮汀这类人钻空子。 前世的沈桃也就小学当班委时,管理的人稍稍多些。 她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官,只能在摸索中进步,逐渐完善屏县这个体系。 回到屏县一个月,柴平在一家酒楼找到了掌勺的活计,主动搬出黑风居。 林之栋继续求学,凭自己本事上了屏县最大的春馨书院,也就是沈桃挂职教算学的那家。 铁头每日在墨工坊捶墨团,说一千下就一千下。别人都嫌费力又枯燥,但铁头却很喜欢这种单调的重复,让人无法理解。 林母的手臂外伤恢复了八成,她的第一批学生是黑风居的婶子,如今婶子们正着手筹建口脂坊。 至于沈桃,她继回复了已阅二字给宋文墨后,再次收到了他的来信。 第589章 被扼住喉咙的屏县 宋文墨送信,一准是通知沈桃纳赛尔和褚田之事。 沈桃迫不及待的翻开信。 果真。 信开头只问候了沈桃两句,就切入主题,说起了纳赛尔。 十天前,纳赛尔和粮食被护送着,离开了大月边境。 大月边境和东西辰之间有一片缓冲区,属于三不管地带。 东辰和西辰各自在三不管地带藏了人,原本是等着两家联手把牛羊赶回来,在此接应的。 没承想牛羊没等到,却等到了纳赛尔押送的粮草。 东辰和西辰缺粮,这批粮食自然成了争抢对象。 两家打起来了,镇北将军李旻带人乔装成流匪,来了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批粮草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大月手里。 纳萨尔此次出使大月,输了冬武会害东西辰决裂。高产土豆良种没拿到,还丢了粮食。 人还未到东辰地界,就被东辰王派兵给围了。 纳赛尔短期内是没有翻身余地了。 再说褚田,他骨头倒是硬。 他招认了醉连城的联络方法,大理寺派出官兵,将醉连城的老巢一举拿下。 他也招认了祈福楼偷工减料。 皇帝顺势拔出欺上瞒下的官员九人,全数抄家流放。 褚田府邸的地道里挖出了许多苦力残骸,证据确凿,可直接定罪。 别的都招了,但褚田对于自己细作身份,拒不承认。 他一旦招认,埋藏在大月多年的暗桩将被起底,故而想杀他的大有人在。 大理寺赵固一方面增兵看守褚田,做出严加防守的假象。一方面又故意露出破绽,等人来钻空子。 还真有人上套了。 一个潜藏在大理寺多年的狱卒,在褚田的吃食里下药,打算将他毒死。 赵固迅速出手,拿下狱卒。若这狱卒是个光棍,无牵无挂,还真难从他嘴里问出什么。 可他潜伏在大月多年,早已经成家生子,有了软肋。 拿他儿子威胁一二,他就怕了,招了。 通过这名狱卒给出的线索,赵固一连拔除东辰在大月的三处联络点,捕获东辰探子十三人。 京城百姓对“褚田诱骗苦力案”高度关注。 圣上下令,褚家除了和离出去的苏氏,其妾室、子女,以及近仆,共九十六口,于二月初一斩首示众。 沈桃看完信一阵唏嘘。 现代刑罚,谁犯罪惩罚谁,不会连坐妻子儿女。 可如今褚田一人犯罪,连带九十六口都要问斩,小小孩童又有什么罪? 细想起来,古代刑侦水平低,又没监控,又没手机定位等等,犯罪后被抓住的几率远远低于现代。 尤其是官员大权在握,无数人替他鞍前马后,愿意替他顶包。 如此一来,抓住高官犯罪,更要严惩,以儆效尤。 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预防犯罪手段,也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悲哀。 —— 过完年后,天暖和的速度极快,树木枝条泛着淡淡的绿色。只看一树,还察觉不到春意,眺望远山,满山青绿,又是一年春耕时。 经过三年繁育,全国各地储存了不少土豆、地瓜、玉米的种子。 各地由司农牵头,各县、村推广种植技术。 但今年还是以原本的粮种为主,每十亩就穿插一亩土豆或玉米。 这样做即可保证家家都种到高产良种,积累种植经验。也免于高产良种种植失败,所带来的粮食缺口危机。 沈桃发愁,屏县订单与日俱增,家里老小齐上阵还忙活不完。如今又要春耕,缺人啊。 她愁的直挠头。 去岁收秋雇佣了孟蒲县的人来干活,今年春耕她又联系了孟蒲县,结果人家听说是给屏县干活,坐地起价。 春耕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对方似乎笃定屏县缺人,非他们不可,开价一人一天六十文。 日结不说,还要包三餐,三餐还要有荤有素。 沈桃气得把茶杯都摔了。 她在屋里转来转去,自言自语,“一人一天六十文,还要包三餐,有荤有素,他们咋不去抢呢?” 月影耸耸肩,“他们不正在抢么。” 沈桃冷哼一声,“人心不足蛇吞象,我想和孟蒲县长期合作,去岁收秋给的工钱才会比市价高。” “结果他们把我当冤大头,春耕工钱一下翻了三番。就他们这土匪做派,等今年收秋,他们说不定直接收了粮食拉回家去呢。” 月影:“如今屏县想抽调出人手春耕,确实是个难题。要不找找孟蒲县的县令,让他出面?” 孟蒲县的县令李安刚从田里回来,满靴泥土。他找了条破布擦鞋上的泥,亲信急匆匆走过来,在他耳旁耳语几句。 李安甩了帕子,重重甩下,帕子轻飘飘落地,让他有种无力感。 “这群人是疯了吧,一天要六十文?沈桃能干?” 亲信道:“屏县如今人手缺的厉害,说不定会同意的。大人,屏县在咱们孟蒲县设的两个厂子很红火,工钱也高,每七天一轮休,很多人挤破头都想去。” “要不您主动联系下短工,帮着沈桃压压价?有这个情面在,让她再来咱孟蒲县开两个厂呗。” 李安眉头微皱,反倒没了刚才的焦急,淡定坐下喝茶,甚至有两分春风得意。 “你说得对,得让她再来孟蒲县开厂。春耕一事关系重大,她等不起,会来寻我的。” “她来找我,主动权就在我手上。我帮她压短工的价,条件就是在孟蒲县开厂。” “她若是不同意,就别怪我不让她用码头。” 亲信略有些为难,“大人,屏县每天在码头出货超过万件,别说交上来的税了,还养活了不少搬货力工。” “若真不给她用码头,那些力工可就没活计了。” 李安笑笑,“当然要给她用了,我刚才那些话是吓唬她的。” 沈桃在屋里转够了,打算给圣上写信。当然了,她级别不够,信得先给王长顺,再让王长顺转交。 之前在御书房她不是和圣上谈的好好的么,她愿意接受灾民,还愿意接受退伍的或者身体有残疾的兵。 怎么圣上还不拨人呢。 撒泼打滚也得把人要下来啊。 总不好让孟蒲县掐着她脖子,骑在她头上拉屎吧。 李安这个人,早前很谦逊的,求屏县带带孟蒲县。 现在孟蒲县百姓稍稍好了一点,他就不安分了。 哼,不想合作拉到。 第590章 瞌睡来了送枕头 沈桃提笔写信,都穿来几年了,她的字没有半分长进。用王长顺的话说,狗爬一样。 写完信,她正准备让李大全捎出去呢,冯茗就冲进了她的书房。 “桃儿,你快到东城门看看啊,出大事了!” 沈桃:“啥大事?你着急忙慌的?” 东城门来了个自称守东军的,嚯,他带了老鼻子人了,不登记就要进城,让我给拦下了。 沈桃嘶了一声,心里有个小人蹲在角落巴拉手指。 镇北军她认识李旻,平西军认识李二李盼华,就这个守东军,她没打过交道啊。 守东军忽然上门来干啥? 沈桃余光扫到桌上自己刚写完的信件,福至心灵。 不会吧。 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吧~~ 如果是的话,那圣上真是个办事的人,瞌睡来了就送枕头,感谢他八辈祖宗~ 沈桃拿了本书丢过去,压住刚写好的信,粗犷的提了提腰带,振奋道:“冯茗跟我走,接人去!” 沈桃一行人到了屏县东城门,就见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许多人,打眼一看黑压压的一片,得有三五千人。 他们穿着粗布麻衣混乱坐着,表情虽然有些散漫,但余光注视着来往行人。这是下意识观察周围的地形和行人,长期当兵留下的职业病。 他们看到有个瘦瘦的女子穿着官服朝这边走来,散漫的表情略有收敛。 人群中站出个中年男人,一路上风尘仆仆,他的络腮胡几乎遮盖了全脸,只留一双略有沧桑的眼睛。 他亮出手里一块令牌,道:“守东军总兵秦剑。” 沈桃回礼:“屏县县令沈桃。” 秦剑这个人性格直爽,也不说什么客套话,直接切入主题,“我奉上峰命令,将军中无依靠的退伍老兵及残兵,三千六百四十三人全数送到屏县,这是人员名单。” “就是身后这些了。”秦剑表情有些动容,大声道:“他们为守大月太平立下了悍马功劳,希望沈大人能善待他们。” 沈桃这才细细打量他们,一阵风吹来,他们当中不少的衣袖随风起舞,袖管空空的。 为了大月戍边,他们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 不能打仗了,反倒成了军营中的累赘。 沈桃如今能安置他们,心中竟是升腾起了一种自豪感。 她拍着胸脯保证,“秦大人放心,只要屏县有我沈桃一天,他们绝对会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 秦剑面对着他们,眼中泪光闪闪,“我在对你们最后一次发号施令,全体起立!!” 这些曾经的军士们立刻起身,站的笔挺,用这样的姿态告别他们的军旅生涯。 秦剑声音有些颤抖,“待会和沈大人走吧,往后——保重。” 三千多人异口同声,“秦大人保重!” 秦剑背过身去抹了把眼泪,冲沈桃道:“人是我从军营带出来的,现在名单和人都交到你手上,一个不缺。” “我就不进城给你添麻烦了,先走了。” 秦剑朝着远处走去,落日余晖将他的背影拉得老长老长,有些悲怆,有些苍凉。 沈桃喉头哽咽,冯茗这小子竟然在身后哭了,哭的一抽一抽的。 沈桃当即踹了他一脚,“干活!” 可能就是这一踹,冯茗那一嚎,悲怆感荡然全无,不少退伍兵笑出了声。 沈桃清了清嗓子,“现在开始点名。点到名字的站到我身后,待会随我进城。” “月影,你去城门口把桌子抬过来,点到一个名字,你就重新登记造册。” 兵士中有人站出来,“大人,让我们去搬桌子吧。” 他们急于向沈桃证明他们还有用。 沈桃点头,“去吧。” 桌子抬过来,冯茗开始点名。 他们当中有二十六个失去了腿,拄拐才行前行。这一路走过来,腋下和手都磨破了,腋下的衣服血迹斑斑。 另有三百多人只有一条胳膊。 其余都是些上了岁数的。 其实也就四十多岁,但在这缺医少药的年代,这个岁数在军营确实算高龄,打不动了。 城门口登记时,沈桃对两人比较有号召力的退伍兵交代:“不知道你们过来的这么快,还没有足够的地方让你们住。” “不过前年屏县来了一批灾民修水渠,水渠附近盖了很多茅草屋,可以先对付住一阵子。” “接下来先盖房,等安顿好住处,就让你们下村春耕,赚的银子你们自己收着。” “至于身体有恙的,我会另外安排轻省的活计。” 这些人之前都在军中,消息并不灵通,故而对屏县不怎么了解。 这一路上倒是有所耳闻,但总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不过就是一个偏远县城,再好能好到哪儿去? 故而,沈桃说让他们下地春耕赚银子,他们都觉得离谱。 他们下地春耕了,村里人都干什么? 家家就那么点地,用得着雇人干活?家家都是地主老财?他们才不信。 直到沈桃带他们进了城,这些人才发现自己对屏县的误解有多重。 这是县城?京城也不过如此吧!! 刚还低头丧气的退伍兵眼睛都不够用了,这里瞧瞧,那里看看。 沈桃将他们安置进灾民住过的茅草棚子,又从县衙库房里调出之前灾民用过的锅碗瓢盆、草席被褥等等,协助他们先安顿下来。 至于口粮,先备半个月的。半个月后,他们就得自己赚银子养活自己。 春耕过后,沈桃还有安排。 这些兵士都会拳脚功夫,沈桃正好可以用他们当押送货物的镖师,开辟陆运线路。 如今屏县出货,主要靠孟蒲县的水运。 有些地方不靠水,从附近码头卸货后,还要再雇佣地方车队送货,成本非常高,危险系数也大。 沈桃想起一个人——陈明阳。之前琼州寒灾和鼠疫并发,陈明阳带队将沈桃和另外几个郎中送去了琼州。 陈明阳走镖多年,去过的地方多,认识的路也多,黑白两道都通。 在琼州分别时,沈桃就向陈明阳提过自己要办车队,到时候请他帮忙。 陈明阳一口应下了。 沈桃让小吏从户籍档案中扒拉出陈明阳家的地址,让月影走一趟。 时候赶的刚刚好,陈明阳刚好走镖回来,正在家休整呢。 第591章 招揽人才 陈明阳一听沈桃要找他,立刻跟着月影去了衙门。 距琼州一别,两人有两年多没见过面了。 确切说,是沈桃单方面没见过陈明阳。 而陈明阳混在百姓当中,见过沈桃很多回。他亲眼见证她从商人变成屏县父母官,又看她带领屏县腾飞。 甚至,陈明阳的家里因为沈桃,都有着不小的变化。 比如他家里的孩子上了免费的学堂。 比如屏县货品种类变多,来往商人变多,他的镖局生意好了很多。 再比如,他的妻子原本只是在街上卖点小东西贴补家用,现在都做起了批发生意。 做好的小食品便宜卖给孩童和妇女,让他们拿到街上去吆喝售卖。 家里进项变多,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 沈桃带来的影响力,方方面面的渗入着他的生活。 陈明阳闲来无事时会想,沈桃还记得他这个人吗? 她那么忙,没空想起那些曾经共患难的时光了吧。 故而,今日沈桃忽然让人来找他。陈明阳内心是很激动的,激动于沈桃还记得他这样的小人物。 他第一时间就和月影去了衙门。 沈桃见面就笑,两年多了,这个汉子更沧桑,也更稳重了。 “好久不见,明阳兄。” 陈明阳见礼,“的确许久未见,沈大人今日叫小的来可是有事?只要是您的事,明阳愿意赴汤蹈火。” 沈桃笑了笑,“大可不必这么客气,我确实有事求你。屏县来了一批退伍老兵,精通些拳脚。” “等春耕后,我想请你带他们走镖。我准备筹建从屏县通往大月各地的陆路线路,你走得多,线路熟,我想全权交托于你。” “此事若是做成,对屏县大有裨益,明阳兄可愿帮我?” 陈明阳心嗵嗵跳着。 干他们这一行的,谁不想做大做强? 可他手下只有十几号兄弟,资金也跟不上。 若是有这些退伍老兵帮忙,有沈大人给予资金支持,他有把握能办成! 陈明阳单膝下跪,“承蒙大人看得起,小人愿意一试。” 沈桃又跟陈明阳聊了些详细的事,待两人谈完,月亮已高挂半空。 陈明

相关推荐: 赘婿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虫族之先婚后爱   小怂包重生记(1v2)   大唐绿帽王   将军夫夫闹离婚   姑母撩人   修仙有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