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子掀起一点,一双贼眼珠子使劲儿往外瞧。手里笔杆子摇的飞快,往一个小本本上记着什么。 他写的龙飞凤舞,仔细辨认才能看出,他写的是六月二十距离屏县城门三里,两侧摊贩绵延,吆喝声不绝于耳。 最终他写出自己的判断:未进城已有这么多人做买卖,可见此地重商轻农,此风不可长。 在城门口他又记:城墙高耸,城门新换。结论:注重外表,华而不实,此风不可长。 老东西看哪儿都觉得是在作秀,笔杆子下没一句好话。 进了城,他仍旧透过车帘偷偷往出看,哼。街上人倒是多,叫卖的妇孺也多。 他又记:城中妇孺多抛头露面,沿街叫卖——有伤风化。 张内侍此次身上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让沈桃关停报纸,二是视察屏县。 他现在要是去见沈桃,她肯定会从中安排,那他就看不到屏县的真面目了。 张内侍决定隐姓埋名在屏县住几天,调查好屏县真实情况,然后再去见沈桃。 张内侍打扮成普通客商,还细心的给自己贴了假胡子。只要他不张口说话,没人会发觉他是太监。 随行的小太监十三四岁,进宫时间不长,嗓音还保留着变声器的沙哑,凡事都可交由他开口。这也是选他随行的主要原因。 小太监机灵,打听到了比较好的客栈,安排入住。 第一天,张内侍到各个村子转,小本本上的记录变成:秧苗长势喜人,有渠水灌溉,是个丰收年景——商业农业两手抓,尚可。 第二天,张内侍满大街逛,小本本的记录上写着:羊车轻便平稳——值得体验。 职业技术学院:民众学手工技术之处——有意义,可效仿。 托儿所:孩子挺可爱,还能出去参观涨见识——从娃娃开始培养人才。 第三天,张内侍去了批发市场,体验了批发市场对面的吃喝玩住一体的休闲楼。 他的记录越来越短。 红豆牛乳奶茶——真好喝。 烤肉——好香。 批发市场——真热闹。 小舞台——有意思。 酒——浓香。 人——热情。 小本本最后一页总结:屏县乃福地,山美水美、百姓富庶、人杰地灵。县令乃大才,教化民众不默守陈规,谦逊本分、团结互助——嗯,还想再来。 一条条赞美之词砸过来,好像之前批判屏县的不是他嘞。 真香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会到来。 到了第四天,张内侍体验的差不多了,决定去见沈桃。 他换好太监总管的衣服,乘坐马车来到屏县衙门口。 小太监腰板挺的直直的,狗仗人势的与衙差道:“你们县令沈大人呢,去叫她出来。就说我们从一品御前总管张公公要见她。” 衙差抠了抠耳朵,以为自己听差了。屏县远在天边,怎么就招来了御前总管太监? 小太监扯着公鸭嗓,照着比他岁数还大一轮的衙差屁股上踢了一脚,“等什么呢?赶紧滚去啊。” “是是是。”衙差连滚带爬的跑进去报信。 不多时,沈桃笑的一张脸如同菊花,走路带风的到马车前拱手,“下官沈桃不知张公公驾临屏县,有失远迎。” 张内侍此刻代表的是皇帝,排面必须够。 他嗯了一声,嗯出了十八个弯。但嗯完就没动静了,不掀车帘也不下车。 沈桃眼珠一转明白过来,这御前伺候的,人家肯定看中排场啊。 她回头与衙差交代几句,隔着马车笑:“张公公您这一路辛苦了,没能到城门迎接是下官的不是……” 她话音未落,衙门里的衙差、书吏,就连做饭的大娘,扫地的大伯全都被提溜到门口,若是耗子白天出洞,那也得扯过来充数。 他们站成两排,两股战战的垂着头。 张内侍心想,这沈桃倒是懂事,知道咱家替圣上传话,给足面子了。他伸手撩开车帘,准备下车。 沈桃心想,这老妖怪不会需要她充当人凳,踩着她的背才下车吧。电视里演的狗太监都是那样的。 沈桃多虑了,小太监拿来脚凳,搀扶张内侍下了马车。 “公公,里面请~”喜气的声音里马屁含量百分之九十九。 张内侍见怪了官员恭维他的臭屁样,迈开步子四平八稳的走在前头,沈桃撅着腚像个乖巧的鸡仔跟在后面。 她手在身后使劲摆,转头挤眉弄眼,“没眼色的,赶紧烧水沏茶,另外挑个脚程快的去庆丰楼买两份精致点心,再安排一顿上好的席面。” 沈桃把张内侍让进自己的书房,他坐主位,自己则交叠双手站着听训。 张内侍心里也打鼓,第一次和女官员打交道,该说点啥呢? 自己这样不会吓坏她了吧。 瞧着小身板,哎呦,瘦的跟小鸡子似的,偏就能做点惊天动地的事,传到圣上耳朵里。 茶水很快送上来,张内侍用杯盖拨弄着茶水,“沈大人啊,咱家这次来,是给圣上传话的。” 传话?那就是圣上口谕呗,用不用跪着听哦,在线等,挺急的。 没等沈桃跪,张内侍又开腔了。声音尖细,和女声不同,和男声还不同。 有点像男子搞怪,故意捏着嗓子说话。 “沈大人,圣上有意让朝廷开办报纸。圣上还说了,一个大月皇朝容不下两个声音,你可明白圣上的意思?” 沈桃小鸡啄米的点头,“明白明白,我明日就将屏县报纸给停了!” 说的大义凛然,慷慨激昂。 张内侍以为沈桃会卖惨,他已经准备了一箩筐的话安慰她。毕竟小姑娘当官不容易,现在被人掐了经济来源,心里肯定难受。 可他没想到,沈桃这么干脆利落。甚至,好像,有点,专门等着圣上发话的意思。 张内侍又道:“圣上知道这报纸是你想出来的,你又提供了印刷的法子,功不可没。 沈大人你说说有何求?除了升官这点,圣上都愿意补偿你。” 沈桃苍蝇搓手,“张公公,圣上真这么说?” 张内侍眼睛一立,“圣上金口玉言,那还有假?” 沈桃伸手在桌面上扒拉,扒拉出一个册子双手奉上。 “公公,这是屏县报纸连载故事的后续,已经结局了,下官想把这个献给圣上。 下官知道朝廷的报纸肯定是严肃的,刊登连载故事不太像样。 您听我细细道来,屏县报纸挺火的,要是故事没连载完就掐断,难免有人抱怨。 屏县报纸停了,朝廷的报纸面世,大家嘴上不敢说,心里肯定嘀咕是朝廷挤兑我们小报,有强取豪夺之嫌。 不如对外放出风声,说屏县报纸献给朝廷了。 这样一来,百姓为了看连载故事肯定要买朝廷的报纸,您说是不是? 等故事连载完,朝廷报纸也深入人心,销路广泛了,写什么还不是圣上说的算?!” 张内侍喝了口茶。 “沈大人心思倒是巧妙。圣上停了你的报纸,你不但不伤心不怨怼,还把故事后续献上,你要是没所求,连我都不信呐。” 来了来了!终于说到正题了! 张公公你可要洗好耳朵,听听俺们屏县的图谋! 第446章 cpu张公公 沈桃和张公公谈话期间,张公公手下小太监不知跑哪儿去了。 沈桃刚刚要步入正题,就听小太监哑着嗓子在外面喊:“公公,我回来了!” 听到小太监的声音,一本正经等着沈桃说话的张公公立马精神了。 喜笑颜开道:“快,小勺子,快把东西给咱家拿进来。” 沈桃心想,哎呀我的公公,说正经事呢,你能不能别让别人来打岔。 小勺子推门走进来。额,他手里抱了一个盆放到书桌上,狗屁道:“公公,小的紧赶慢赶跑回来,这还热乎呢。” 沈桃看着盆里浓郁的汁液,陷入深思。 咱就是说。 谈正经事呢,你让人给你送奶茶?! 早知道有这一出,她都不整奶茶店了! 小勺子撒欢跑出去找了个勺子,嫌弃的将张公公面前的茶水泼到地上,然后捧着笑脸给张公公舀了一杯。 张公公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这下对味了!” 沈桃:…… 感情你刚才拨弄茶杯盖儿,却一直不喝,这是嫌弃呢。 要知道奶茶里用的茶,一两银子能买半袋子。 他面前茶杯里的茶,才是正儿八经二十两银子一两的好货啊! 张公公心满意足的让小勺子把杯续满,挥手道:“小勺子下去吧,咱家和沈大人还有正经事谈。” 待小勺子走后,张公公笑着问沈桃:“沈大人你说的也口渴,要不要来一杯啊。” 沈桃:……大可不必。 “公公您喝,下官不渴。” 张公公:“那沈大人继续说吧,你到底有何求?” 沈桃清了清嗓子,开始了最擅长的cpu,“公公唉~这屏县真的离京城太远了! 圣上日理万机,为了咱大月皇朝操碎了心……” 张公公点头,可不是嘛,光是看那些折子,对付朝堂上有私心的大臣,圣上都睡不上一个安稳觉。 沈桃顺着竹竿往上爬,“圣上劳心劳力,可底下的升斗小民却根本不知圣上的苦处,只当他坐在高位上享福呢!” “大胆!”张公公气的拍桌,“谁敢这么想咱家第一个出来tui他一脸口水,远的不说,为了邢州的蝗灾,圣上三天都无法安眠!” 沈桃:“说起来这也怪咱圣上……” 张公公的眼神差点没刀了沈桃。 “您别瞪我,您听下官继续说。为啥说怪圣上呢,他老人家太实在了,为了大月皇朝任劳任怨,埋头做实事却一点不往出说。 圣上不说,百姓不就以为他天天享福呢吗?照我说,圣上就应该每年出一本书,就叫治国方针。这书里不仅要囊括圣上做的事,还要从方方面面阐述圣上想打造怎样一个国家,而我们民众又该如何做! 这样天下人才知道圣上的苦心和决心,齐心协力打造一个太平盛世流芳百年呐,我说公公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几句可说到张公公心坎里了。圣上是他看着长大的,为了国家劳心劳力却听不到百姓叫好,他想想就心酸的不行。 沈桃借机道:“只要圣上也有这个想法,也愿意出书,我们屏县愿效犬马之力。 您也看到我们屏县报纸的影响力了吧,只要圣上授权我们刊印这本书,下官保证把圣上的治国方针卖到全天下去。” 不是沈桃吹哦。 圣上要是出个治国方针,大臣肯定会仔细研读揣度圣意,并在科考中出那么一道题。 所以这是治国方针吗? 不是啊! 这是学子们高考,啊呸,科考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是复习资料! 到那时还愁卖不到大月皇朝的各个角落? 他们要是知道这书是屏县印的,这不侧面反映出来屏县背后的靠山是皇帝吗? 有皇帝做背书,他们不断更新产品,屏县将更上一层楼! 张公公从上到下又打量了沈桃一遍。 这小妮子真是越看越喜人啊!天下能替圣上分忧,理解圣上苦心的人十个手指头都能算出来。 只要她不作奸犯科,稳步发展,未来的朝堂必有她一席之地。 沈桃被打量的发毛,这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许久,张公公开口,“此事事关重大,咱家需回宫同圣上禀明才能给你答复。 不过,这事虽是你所求,真能成事还是朝廷得了便宜。沈大人倒是说一件于你有利的事来听听。” 沈桃笑的腼腆,哈,还能再提一个条件? 那她可就说了啊。 “要不朝廷报纸发行时,给我们屏县安排一个版块?就介绍介绍屏县的山水风景,风土人情,着重说一下有个批发市场,之后再引出屏县报纸献给朝廷的事?” 张公公越发满意。 明明让沈桃说一件于她有利的事,可她还是想给屏县落点好处。 朝廷中那些官员要么狡猾的不得了,什么手段都敢用,要么刚正到有些迂腐。 像沈桃这样刚正中带着一点小狡猾,且目的是为了百姓的官员少之又少。 不是沈桃大义,啥也不要。她想要的,她凭本事就能赚来。就好比全通银号账户里躺的十万两银子。 既然如此,提一个对屏县有利的条件,利益最大化,有什么不对吗? 半晌,张公公才道:“朝廷有人专门编写报纸,且都得圣上亲自过目,这事我也不能直接答应你。不过,据我对圣上的了解,问题倒是不大。” 沈桃深深一拱手,“下官静候佳音!”说完她仰脸看着张公公,“公公饿了吧?下官已经备好了席面,就等着公公赏脸了。” 张公公摆摆手,“倒是不必了,既然事已说开,咱家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咱家忧心宫里那些兔崽子伺候不好圣上,这就打算回京了。” 他说的冠冕堂皇,心里却犯嘀咕。嗐!你这屏县还有什么好吃的是咱家这两天没尝过的? 要不是着急回京复命,他高低想再吃一次烤肉。 腌制好的肉放到小铁板上滋滋啦啦的一烤,再沾上秘制酱料,不能想了,再想口水都流出来了。 他悄悄的吸溜了一下。 沈桃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张公公刚才是不是吸溜口水了? 第447章 张公公cpu皇帝 张公公要走,屏县衙门的人全都出来送行。 一个个挥着手,抹着眼泪,整的好像给亲爹送行似的。 马车逐渐消失在视线里,沈桃直接原地弹起:“刚才去庆丰楼定席面那小子呢?!席面用不着了!快把他给我叫回来! 跑那么快干什么?!感情花的不是自家银子,一点不心疼!” 冯茗摸了摸鼻子。呵。桃儿倒打一耙的本事越来越厉害了。她刚才不是亲口说的嘛,要个跑的快的去买糕点定席面。 庆丰楼是沈桃的第一狗腿冯茗家开的,一顿席面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他动也懒得动。 第二狗腿李大全飞箭似的窜出去,替沈桃排忧解难去了。 张公公的马车越走越远,老太监偷偷撩起帘子往外看,真看不见衙门的影子了。 他急吼吼的道:“小勺子,快赶马车往批发市场那边走,这奶茶得再带点路上喝,刚才就是好面子,把那一盆儿落在衙门了。 火锅连锅子带菜的买上一份,咱家要路上吃的。快点走,别让衙门的人看到,再以为咱家是个嘴馋的。” 小勺子心想,你可不就是嘴馋吗。 吃火锅就算了,你连人家的锅子都要买。 ** 张公公在路上颠簸了一个月,终于抵达京城。当了一辈子奴才,骨子里刻着奴性,他不休息不洗漱,风尘仆仆就去见圣上。 一见圣上正坐在书案前喝银耳汤,张公公就心酸。 哎呦,圣上真可怜啊,一点好的都没尝过~ 银耳汤寡淡如水,哪赶的上奶茶浓郁味美?又如何比得了火锅汤麻辣鲜香? 要不是路途遥远拿回来就坏了,他高低带点给圣上尝尝。 “圣上,老奴两月未见您,您都瘦了,是不是遇到烦心事吃不下饭?身体要紧,怎么也得多用一些。” 皇帝放下银耳汤笑呵呵招手,“张内侍回来了?快和朕说说路上见闻。” 张内侍掏出自己的小本本开始回忆,他是真不好意思把那笔狗爬字给皇帝看。 这次他添加了自己的感受,讲起来绘声绘色,听的皇帝一愣一愣的。 “张内侍,你说的可是真的?朕治下真有如此奇妙之地?你越说朕越想亲自去体验一下。” “老奴句句属实,就那批发市场全是天南地北的客商,订货量都是成千成千的。 老奴本以为沈桃违背圣意重商轻农呢。老奴亲自去各个村子转了,看了他们的农田。 秧苗绿油油的喜人啊,有渠水灌溉就是好,比老奴沿途路过三个州府的秧苗都壮实! 而且四处无荒田闲田,还有一些是新开垦的。小沈大人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不但带动全县人经商,就连农业也发展的格外好。 她还专门开办了职业技术学院,这是个不读书只教手艺的书院。免费教,说是学成找到活儿再给衙门交束脩。 还有那什么什么托儿所,是帮女人带孩子的。屏县鼓励女子出去找活儿,分担男子养家重任。托儿所费用也是衙门承担大头,这衙门不是在割肉吗? 想来小沈大人靠报纸赚那点银子,全搭在里面还不够呢。” 沈桃要是知道张公公这么替她说话,她都能笑醒。靠报纸赚的银子够了,真够,还余出一些干了别的事呢。 皇帝一直没说话,张内侍也不知他在想什么,继续道:“都说无商不奸,赚了点银子就想赚更多。 可我看屏县百姓被教化的很好,他们做生意也是本本分分明码标价……” 皇帝忽然问:“沈桃说没说她想要什么?” 张内侍从怀中掏出一本书献给皇帝,又把沈桃与他说的话一五一十的讲了。 但凡登上帝位,无不是铁血手腕,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可不是笑话。 就这么一位九五至尊听了沈桃的话,心里泛酸。 他仰头大笑,“哈哈哈,没想到天下能懂朕之人竟是小小县令。不过她也是个狡猾的,为了让屏县发展的好,想方设法要搭上朕这条大船。” 张内侍揣度不明白圣意,试探的问:“那圣上您这条船让小沈大人搭吗?” 皇帝倏地站起来,“给朕出了这么个好主意,朕再不让她搭船,这不显得朕无情无义了吗? 去把连载故事后续交给负责报纸的官员,朕也如沈桃所愿,专门辟出一个版面介绍屏县。 至于朕这本治国方针可得好好准备准备,既要指明大月皇朝的发展道路,又不能泄露太多国事。” 张内侍激动的一拍手,“哎呦,圣上您这是同意了?!老奴这就差人给小沈大人传信。” 皇帝抿着嘴,犀利的眼神盯着张内侍,“朕同意了沈卿的请求,张内侍你这么高兴?莫非是收了她的好处,所以替她美言?” 张内侍挎着一张老脸,“圣上明察,就算借老奴一百个胆子,老奴也不敢收她的好处啊。刚才老奴讲的都是亲身经历,一句好话都没替小沈大人说。” 皇帝哼了一声。 量张内侍没这个胆子! ** 沈桃收到京城来信时,朝廷的报纸已经开始在京城发售。 连载故事登到大月皇朝报上,等着看后续的人追着买,销量空前。 不得不说,朝廷报纸上的案件更惊悚诡谲,政令律法也全面,还刊登了各地发生的大事。 报纸最显眼的地方刊登了屏县简介,说了屏县报纸献给朝廷的事。 一时间百姓对屏县的好奇已经到达顶点。 这到底是个啥地方?小小县令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都搭上朝廷了? 一直观望屏县的客商蠢蠢欲动。 能拉朝廷出来做靠山,这地方肯定差不了。得安排时间亲自去一趟屏县,看看到底有何新奇之处。 沈桃靠着朝廷这波流量,又吸引了一大批人来屏县。 屏县的客栈住不下,她不得不发动更多的人腾出房间做民宿。 只一点,谁要敢胡作非为,欺上瞒下、坐地起价的坑骗客人,不由分说全家下大狱! 为此,沈桃还专门在屏县衙门的门房设立了一个客人投诉中心。 第448章 屏县进了扒手团伙 随着屏县涌入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有不入流的人混了进来。 接连两天,县衙大堂来了几十拨人报案,有本地人,有外地客商,也有游客,全都是被偷了钱袋子。 扒手手段了得,借着街上拥挤的人做掩护,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摸了人家的钱袋子。 沈桃为此头疼不已。 古代没有摄像头,行人什么时候丢了钱袋子自己都不知道,上哪儿抓这扒手? 别说抓了,甚至连他高矮胖瘦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沈桃让冯茗带着衙差和雇佣的编外护卫整日在街上巡逻,却也只能在角落里找到一些空钱袋子。 沈桃头疼的还在后面呢,因为衙门来了个异常嚣张的人。 他让随从敲了鸣冤鼓,等沈桃赶到大堂时,他的随从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把太师椅,安置这位爷坐在
相关推荐:
沦陷的蓝调[SP 1V1]
媚姑
左拥右抱_御书屋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寡妇门前桃花多
倒刺
军师威武
大唐绿帽王
宣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