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66章

第66章

了散了,堵在这像什么话,快点快点,抓紧时间,都要子时了!” 说着说着还吼一声,是熊的吼叫。 围观者皆被他挥手驱散。 看那模样,真与山下官差无异。 宋游对他拱手施礼,也对围观的妖精鬼怪施礼,这才转过身来,看向这豹子摊主: “摊主此时可以卖给我了么?” 摊主眼睛微眯,一下从摊位上拔起刀子,动作快如闪电。 “刷!” 一片薄薄的火腿,几乎半透光,搭在刀刃上,递向宋游。 “尝尝!” “多谢。” 宋游小心捻起。 这位摊主刀功了得,切得好薄,拿起来有着纸一样的质感。 上好的火腿生吃也很好吃,宋游不知道这火腿品质如何,只觉得放入嘴中咸味不浓,香而不腻,肉丝劲韧,越嚼越香,本已觉得是上品,可吞下去之后,那一股香味回涌上来,才更觉得回味无穷。 妖怪竟有这手艺? “八文一两,百二一斤,买一整条,还能饶点。”豹子摊主看出宋游喜欢,眼睛一眯,也有几分得意。 “刚才还是百文一斤呢,为何我还是要贵些?” “人家讲了价。” “那也请给我一百一斤吧!” “要多少?” “两斤上下,削成薄片。” “可!” 摊主手中小刀异常锋利,手法也熟,只见他在火腿上一刀刀划过,每一刀下去,便是一片纸一样的火腿被片下来,落入桌上,那轻微的嘶嘶声音如手法一样干净利落,看来听来都是一种享受。 宋游瞄了眼桌子,不太干净。 也许他们并不在意这个。 第七十五章 与鬼谈闲 一片火腿,撕成小片,放入口中。 不急着嚼,只让它留在嘴里,用口腔感受它释放出来的咸香味,等它有点软了,这才开始嚼动,又去感受肉质纤维的口感。 又干又香,百吃不腻。 顺便放慢脚步,再撕一片,垂手弯腰,三花猫便直立而起,从他手上接过肉。 来来往往的妖精鬼怪都在看他们,却也不再为难,不再围观了。 渐渐逛到了中间那座火堆旁。 这集镇是围着火堆聚拢起来的。 这火并不寻常,自有奇异,但也不是什么焚天焚地灼烧神魂的神火真火,只是指引山间妖鬼精怪前来,又驱散别的邪祟之物。 在火边宋游看到了几名穿着差服的妖鬼精怪,即使是鬼,也不怕这火。 那熊差牛差一见宋游就远远的拱手。 宋游亦是还了一礼。 此地有此集镇,颇为奇妙,既然以前也曾有人闯入,说不得山下也有关于它的传说,也许以前也曾有伏龙观的观主来过。 熊差应是讲给了牛差听。 他也不与他们走近了,不然人家不自在,他也不自在,只换个方向,又继续逛了起来。 宋游从一位猴摊主手中买了不少野果,从一位马摊主手中买了上好的半干草料,又从一位不认识的山精手中买了一条小鱼,最大的收获是一位狐狸摊位上的蘑菇,松茸鸡枞见手青都有,和马摊主卖的草料一个价。还买了一些外面很少见的奇妙有趣的东西,花了不少钱。 算是收获颇丰。 不过收获最大的显然不是买的东西、捡的便宜,而是这场旅途本身。 此地妖精鬼怪数不胜数,怕是这几百里大山的妖精鬼怪都赶来了,种类繁多,既有猫也有鼠,既有狼也有鹿,既有牛马兔子,也有草木成的精,还有许多天生地养的山水精灵与死在这条路上没有散去的鬼,历朝历代都有,除了人类以外的万千灵类在此和谐相处,甚至有自己的秩序,既开阔了他的眼界,也调整了他的认知。 若是寻常有文采的凡人误入这里,又能安然离去的话,说不定也会留下一篇传世的奇遇文章吧? 走着走着,身边有小鬼看他。 宋游转头一看,是个模样乖巧的圆脸男童,八九岁的样子,与他走同一个方向,总转头瞄他,眼睛很有灵性。 宋游朝他点头微笑。 小鬼便也朝他咧嘴笑。 又走几步,小鬼倒是靠近了他一点,随即好奇的问: “你是神仙不成?” “只是一介凡人。” “真是胆大!” “哈……” “刚才没听清,你怎么进来的?” “说来也是有缘。”宋游答得很随意,声音柔缓,“吃过晚饭坐着看星星,看见这边山下有火光,就跟着走进来了。” “好巧啊。” “是巧。” “刚才熊管事想带你出去,你怎么不出去?” “难得相遇,想多逛逛。” “这里这么多鬼,你就一点不怕?” “鬼有什么可怕的?” 宋游对这名小鬼也保持着礼节:“人间有句诗,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一般来说人死变鬼之后,即使是小孩儿,除非有别的机缘造化,不然也不会再继续长大。所以面前这鬼虽然是小孩模样,可说不准他在这世间存在的年岁比宋游甚至宋游的师父还要长,不能把人家当孩童看。但是他们的阅历见识虽然会不断增长,可因为没有肉身,心态的成长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也不太好把他们当做一个成年人或老人。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小鬼跟着念叨了一句,觉得有意思,便露出笑意,问:“这世上真的有轮回吗?” “只是用了句诗。” “那有吗?” “我没见过。” “我就说嘛!” 小鬼右手打了一下左手,看似力重,声响却轻。 宋游笑了笑问: “足下来此地多少次了?” “很多次了,数不清了。”小鬼笑嘻嘻,“就是这里挺没趣的,尽是些山妖精怪用的东西,没多少是鬼用的。” “以前也有人进来吗?” “偶尔会有,这两年比较多。” “不知此地是何人所建?还是说大家自发的组建起来的?” “是自发的,不过也有山神护佑。”小鬼顿了下,“听说很多年前就有的,是些离得近的山妖精怪互相换些东西,不过那时规模没有现在大,也不是固定在这个地方。好像从几百年前开始,这里出了一位山神,山神叫大家来这里,大家就来了。” “山神?” 宋游想了想。 大概率不是朝廷或天宫敕封的山神,那类山神通常不会对妖鬼这么友好,相对起来,更可能是这座山自行蕴养出了精灵,被山中妖鬼精怪尊称为山神。而且这位山神能在这大山中间划出这么一片区域,依托凡间又远离凡间,实在是了不得的本事,只有这片大山本身蕴养出来的精灵才有可能依托这座大山做出这等布置。 “是啊。” 小鬼想了想:“不过听说山神脾气暴躁,以前有人进来,山神很不高兴,和那人打了一架,被打惨了,后来就不出来了,现在都是我们自发的过来又自发的推举一些道行深一些的妖精鬼怪来管事,免得闹起来。” “原来如此。”宋游点点头说,“那人可真没礼貌。” “可不是嘛!” “相聚即是有缘,我请足下吃一炷香吧。” “那怎么可以?” “只想与足下相谈片刻。” “恭敬不如从命!” 宋游正好看到一个卖香的棚子,老板是一只耗子,这是集镇上少有的卖与阴鬼有关的东西的地方,因此聚了许多野鬼。 走进棚子,里头自有桌凳,不过都很矮小,桌子高度只有一尺多,凳子还不到一尺。 一人一鬼互相行礼,相对而坐。 三花猫也跳上了一个凳子。 “客官要什么?” “三炷草香。” 宋游看别人都点的是三炷草香。 “要点燃吗?” “要。” “好嘞!” 突然进来了个活人,无论是在此吃香的野鬼,还是与野鬼同来的山妖精怪,都不断的将目光往宋游这边瞟,说话的声音也小了些。三花猫则扭头一眨不眨的盯着摊主看,看得人家摊主有些害怕。 “这不礼貌。” 宋游手动把猫的头转了回来,随即也不管别的妖鬼的目光,只与这小鬼谈话。 小鬼是个善谈的,边吃边讲。 他的道行不错,可以吃香灰,普通的野鬼只能吃香烧出的烟气。 不过这类香没有愿力加持,对道行的帮助极度有限,更不能帮这些野鬼走上神道,主要作用还是饱腹。平常集市没有开的时候,弄不到香火的他们多数是以山间晨露、晚间暮霭为食,过得很清苦。 听小鬼抱怨,这集镇上妖鬼精怪都有,大家对鬼最不好,也最看不起鬼,鬼在这里地位最低,能买到的东西也最少。 而且这里用的是铜钱。 铜钱对鬼来说很不友好,最不友好的一点就是不好拿。 铜钱很重,流通越广就越重,最重的好比千斤,道行不够的鬼是拿不起来的。 所以来集镇上的多数鬼要么去找去换那些很多年都没有人碰过的铜钱,要么就要和别的山妖精怪约好,和他们一起来,请这些朋友帮忙拿钱。还有一些聪明鬼干脆交往了一些有灵性的动物,让动物帮忙驮钱。 宋游听来只觉异常有趣。 又听小鬼笑说,山下的很多人将妖精鬼怪丑化得很严重,总觉得他们可怕、丑陋而没有理智,或者就是女性妖鬼一见穷酸书生就把持不住自己,他们往往都是把这些东西当笑料来看的,常看得哈哈大笑。 有时小鬼会问他山下的事,现在哪朝哪代,哪个城哪个村还在不在,宋游知道的都会给他回答,不知道的也就只能抱歉了。 闲谈过半,香也过半。 小鬼叹了口气: “这世间少有像道长这样敢与鬼说话的人了,我也已经很久没有与人说过话了。” 顿了一下,他又说: “只是方才熊管事想带道长出去,道长真应该跟他一起出去的。” 宋游第四次把三花猫看向摊主的头手动掰回来,又问道: “怎么说呢?” “一来此地道长不宜久留,留得久了,也许就走不出去了。二来这里出去的路很多,道长不见得能走回自己原来的地方,很可能等到天亮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走到深山中去了,这时身前身后的路都已经不见了。三来离了这火堆,其实有很多凶恶的邪物,就是我们都得小心经过,很多无意闯进来的凡人走不到这里来就被吃掉了,道长来的路上没有遇见,实在是运气好,要是回去遇见了,可不好办。” “邪物?是什么呢?” “不太好说,有很多种,多是自然诞生的邪物,或是充满怨恨的阴鬼,至于天性野蛮的精怪和吃过人的山妖倒是少见。” “这样啊……” 宋游好奇心又起来了:“那么不知如何才能遇见他们呢?” “多走大路,最好原路返回,不要乱走,如果遇到有妖鬼精怪同向,尽量和他们同行,能同行一程是一程……”小鬼说着,忽然觉得不对,但细细一想,又没有想出到底不对在哪里。 “多谢。” “既然你请我吃了香,那我便也送你一物算作还礼吧。” 小鬼已经吃完了最后一口香灰,起身拍拍屁股,对他说道:“那边有卖灯笼的,我带你去买一个灯笼,再去中间火堆里求一点火种,这灯笼就变得比平常灯笼还亮了,能烧到天亮嘞,而且还能吓到路上的邪物。嘿嘿,不该这么说,不吉利,该说遇不上才对。不过虽然遇不上,可离了这个集镇,山路黢黑,还是该有个灯笼照亮才好。” “这怎么好意思?” “不要推辞了。” “多谢。” 宋游第五次掰回三花猫的脑袋,又拍拍她,便笑着随小鬼往外走去。 这小鬼看起来虽小,可言谈之间颇有气质,不像普通人,自己之前请他吃香,他应下来时,应该就已经有了回礼的想法。 所以宋游也只推辞一次。 于是果真去买了一个灯笼,小鬼从身上掏出钱来结账,比三炷草香还要贵些。 第七十六章 平平无奇的感化方式 “请借一火,驱邪续昼。” 只见小鬼提着空灯笼,站在火堆前,恭恭敬敬,行礼说道。 “……” 无声无息间,灯笼便亮了起来。 宋游看着也觉得奇妙。 “多谢山神。” 小鬼又躬身行了一礼,这才转向宋游,笑道:“成了,请跟我来吧,送你到集镇外。” “好。” 宋游便跟着他走,边走边闲聊。 “足下是前朝人?” “道长如何知晓?” “称呼不同。” “怎么说?” “大晏以来,民众百姓爱称道士和民间玄门中人为先生。” “原来如此,那我也称你为先生。” “随意就好。” “那还是叫道长吧。” 小鬼提着灯笼走在前面,地上映照出火光一片,恰似黄昏的颜色:“我确是前朝人士,不过出生时已是前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妖鬼频出,我与我家爹娘走到这山间时,不慎被恶虎所食,于是变为伥鬼。不过很快就开了春,惊蛰打雷,那恶虎吃了人,有了邪气,被老天爷收了去,我因为一直没有害过人,躲过一劫,后来便恢复了自由,慢慢在这山间住着,竟发现这大山之间也别有一片天地。” “这是妖精鬼怪的世界。” “是啊,在这世道,我们这些妖精鬼怪有这么一片世界可是难得。” “唉……” 宋游只叹了口气。 这是一个人道至上的世界,无疑挤压到了妖鬼精怪的空间,可他本身是人,又怎么好说呢? “道长不必如此,我虽为鬼,也曾是人。”小鬼笑笑,“在这山间当个野鬼也还不错,虽然最近些年常有道人来这山间捉鬼,可我们这些本分鬼他们往往也不会为难的。而这大山之中妖精鬼怪多不胜数,清苦是清苦,也没有那么无聊,说不得比人间还好顽一些。” “这一趟倒是开了我的眼界。” “不值当意外,我们虽是精怪鬼物,可既然开了灵智,也有我们的生活哩!” “有理。” 言谈之间,已走到了集镇边缘。 小鬼停下了脚步,笑着举起灯笼,问道:“道长可还记得来时的路?” 宋游从他手中接过灯笼。 “隐约记得。” “一路务必小心。” “与君相识,实乃今夜大幸。”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既是随缘而遇,随性相谈,到时间了自然就分开,实在无需多言的。互相行上一礼,敬这段缘分,道一声别,便各自离去。 小鬼回了集镇,宋游也走进了夜里。 灯笼照亮了一小片区域,干燥土路上边的裂纹和野草清晰可见,路旁影影绰绰,身后有人来,走入前方雾中,前方雾中也有人来,带着一双或惊奇或疑惑的眼神与宋游擦肩而过,去赶集市去了。 宋游则摸了摸马的脖子:“你还记得回去怎么走吗?” 马儿没有说话,只默默抬蹄往前。 宋游便露出了笑容。 “多亏你了。” 三花猫迈着小碎步跟着他们,仰头看他,也仰头看路边来往的妖精鬼怪,除了身子还在一直往前走,眼睛脖子脑袋都跟着他们转。 “刚才那位卖香的老板,你一直盯着人家看,实在失礼。”宋游边走边说,“人家是得了道的,成了精后就不再是普通动物了,你最好不要那样看着人家,会吓到人家。” “那是只耗子!” “世间万物,妖鬼也好,精怪也罢,只要灵智完全,就都和人一样了。你要是吃了它们,就好比吃人,会沾了邪气,天理不容。” “我只是看看!” “很失礼。” “……” 小猫儿不作声,似在思索,因此脚步也变慢了些,稍稍落后,等想清楚后,立马小步快跑追上去,同时摇头晃脑: “略略略~” 念的是略略略的音,发的却是很失礼三个字的调。 一路往外走,也是奇妙。 这果真是妖精鬼怪的世界,除了那些有道行的讲规矩的妖精鬼怪在中间建了集镇,这条路上也有无数道行不够、缺乏智慧的小东西。 宋游看见一种小精怪,四肢直立,仿佛人形,长得又与人不同,只有巴掌高,身后背着一个与巴掌差不多大小的小房子,辛辛苦苦赶路,既不是从那集镇来也不是要到那集镇去,只沿着路走。 大雾茫茫啊,既不知往哪去,也不知为哪般。 又看见撑着伞在树干上行走的小人儿,是精致女子的模样,伞也是花伞,只是她在树干上是倒着走的,头朝下,脚朝上,踩着树干下沿。 不知为何不会掉下去。 也不知为何要打把伞,那伞不仅不能遮雨,下雨的时候恐怕还要积雨。 还有边走边嚷嚷的人。 这些人也长得很小,比巴掌还要小一点,四肢直立,仿佛人形,又生得与人不同,身上几乎裸着,只两三条布条,可说是遮羞吧,这布条又并没有遮住它们的要害,反而都裹在了其它地方。 听不懂它们在说什么,只是声音刺耳,语气激烈,可是它们面前本什么都没有,像是在与空气说话。 有意思的是,它们只在无人看见的时候才如此说话,一旦有人看见,立马就闭上了嘴。 宋游起初还以为它们在与自己说话,反复看了它们好几次,这些小人儿便嚷嚷、安静了好几次。宋游觉得有趣也疑惑,后来见路上别的妖鬼精怪走过时它们这样,才明白,这大抵是它们的天性。 “道士我好像吃菌子中毒了!” “你根本没吃。” “是哦……” 渐渐离集镇越来越远了。 路旁行人逐渐变少。 身前雾重重,身后雾重重,山间小路上光亮逐渐变少了,只这一点萤火,在山间缓行。 隐约辨得出还是之前的路。 不知何时,视线之中除了自己已再见不到别的光亮,偶尔依稀辨得出一丁点,也都在雾中几乎看不出了,周边则开始有了邪物跟随。 “道士……” 三花猫小声提醒。 “没事。” 宋游提着灯笼,继续往前走着。 黑夜与山雾之中看不清邪物的模样,有着这灯笼火光的威慑,它们也不敢太靠近,只隐约能看见藏在黑暗中的影子,能听见它们的喘息,或是能听见它们在发出细微的听不清也听不懂的声音,以此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可似乎活人对它们的吸引力远比这山间常来常往的妖精鬼怪更大,渐渐地,它们竟是越聚越多。 这东西和人一样,一旦数量多了,胆子就大了。 于是它们开始离火光越来越近。 “越来越多了……” 三花猫小声的对宋游说。 她的身体已经悄悄紧绷了起来,毛发开始竖起,脑中思索着,要是自己吐一口火,能不能把它们吓跑。 渐渐的它们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火光的外围,在黯淡光芒映照下已经看得清楚了。 果然多种多样,奇形怪状。 或是天地之间因不同巧合诞生的邪物,或是充满怨恨的阴鬼,或有实体,或身影虚幻,或是人形,或是扭曲,有的好看,有的丑陋,有些只保留了恶兽一样的攻击捕食本能,有的则有扭曲的神智,能听懂人话。 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有些还可以入药,全身入药、部分入药,做出来的药妙用无穷,比如不说假话、胆子变大。甚至有些捉住了可以直接烹食,也有奇特的功效。前面集镇中就有卖有关它们的东西,或是某些邪物死后化作的物件,或是它们躯体的一部分,有种万物皆可烹食、万物皆可入药的感觉。 前提是能捉住、会煎药、敢下嘴。 可不要把它们与妖精鬼怪联系起来。 妖精鬼怪也是不喜欢它们甚至畏惧它们的。它们在妖精鬼怪心中的形象和在人心中的形象差别不大,妖精鬼怪在它们眼中也和人差不多,最大的差别在于妖精鬼怪多半有些道行,不是那么好对付。 面对这一幕,怕是集镇上的许多道行不浅的妖精鬼怪也要被吓一大跳,要么提着灯笼往回走,要么就得想别的法子脱身。 宋游却是毫无畏惧,边走边看。 渐渐已被它们围了个圆,里三层外三层。 就是枣红马也开始感到不安,屡屡扭头看宋游,待宋游对它微笑安抚,它才安心一些,继续抬蹄往前。 这些邪祟无疑怕这灯笼。 灯笼火光不动,它们就不动,只在外头贪婪的盯着。灯笼火光往前一步,身后的就蜂拥着往前一步,身前的则挤攘着后退一步,有些还被挤到摔倒在地上连滚带爬的后退。胆大无脑的,开始频频瞄向枣红马身侧的阴影,想往影子里跳。 “呵……” 宋游笑了两下,忽然出声,好奇的问他们:“诸位可是想要吃了我们?” 一时没有回答。 邪祟只盯着他们。 眼中的贪婪说明了一切。 宋游却并不满意这种沉默的回答,笑着摇了摇头,举起手中灯笼,说:“你们要是回答我,我就把它灭了。” 一些能听懂的邪祟面面相觑,随即鼓圆了眼睛,一声声奇怪的声音接连响起: “是!” “是……” “是!” “……” 宋游又好笑的摇了摇头:“你们真傻,这灯笼又烧不到你们,怕什么?” 不过他倒也讲信用—— 只停下脚步,提起灯笼对准一吹。 “呼……” 灯笼中的火光顿时熄灭。 山间唯一的光亮也消失了,成了死寂的压抑的透不过气来的黑。 黑暗中那群邪祟立马如同决堤的潮水一样,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兴奋的朝中间那一人一马一猫涌了过去,又是挤挤嚷嚷。 “篷!” 忽然之间,山间又亮起了光。 这光却不是白光,不是绿光青光紫光,而是一道明黄黄红彤彤亮闪闪的火光。这火光不自前后来,也不自左右来,是从这身周上下、四面八方的每一处亮起来,无处不在,瞬间就照亮了半边山。 与火光一同的,自是铺天盖地的火。 什么邪物也化作了虚无。 第七十七章 你们是人是妖? 火光熄灭,这山间已恢复了黑暗。 山风吹过,风声好纯粹。 宋游站在原地,仍旧提着灯笼。 只见他将之举起,偏头对着灯笼再吹一口气,灯笼中立马就又亮起了光芒,和先前一样。不过才迈出一步,他停下想了一想,摇一摇头,又把这灯笼吹熄了,好好收起,挂在马儿背上,只借星光缓行。 马儿识途,领他原路返回。 不知不觉路又变回了山间小路,当回首望去,看见的山景和灯光与最开始一般无二时,就意味着已经走了出来。 宋游并没有回到原本停歇的地方,而是原地又找了一处平坦地,重新铺开毛毡,盘坐下来,在腿上盖上毯子,看着远方那片灯火出神。 那些邪祟自是留不到他心中。 只有路上见的稀奇,集镇中的见闻,才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价值。 这无疑是一场奇妙之旅。 在阴阳山上修行,哪怕道行再深,又如何见得到这般奇妙之事? 最美妙的,反倒是与小鬼的相遇。 这场相遇实在纯粹与简单。 宋游以前读过不少古人描写的妙遇文章,当时不觉妙趣,如今自己亲自遇上了才体会到,这如水一样的缘分与相交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恐怕这短短一两个时辰的相谈,几十年后也难以忘怀。 “道士……” “嗯?” “你在做什么?” 三花猫爬了过来,满脸疑惑的凑近他。 “没死。” “那你在做什么?” “发呆而已。” “哦。” “三花娘娘知道什么是发呆吧?” “三花娘娘经常发呆。” “那想来功底一定很深了。” “为什么你放的火那么厉害?” “嗯?” “为什么你放的火那么厉害?” 三花猫在他面前坐下,坐得端正,仰头盯着他看,眼睛里有光闪烁不止。 “也许你以后也可以。” “要怎么才可以呢?” “三花娘娘是只好学的猫呢。” “要怎么才可以呢?” “三花娘娘须知,一个法术要想变得厉害,与自己的道行、在这门法术上的造诣,甚至天时地利、自己的心境都有分不开的关系。” “听不懂。”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道行了。”宋游朝旁边低下头,与三花猫对视,声音柔和,“三花娘娘很会捡柴来烧火是不是啊?” “是的!” “这就好比捡柴来烧火。你的道行越深,就可以往火堆里放越多的柴,你放的柴也更好烧。道行浅了,柴就不够,也都不是好柴。要想火烧得大就得要很多柴,且都是好柴才行,要想柴多柴好,就要修行灵法,提升道行。” “唔!” “还有就是你在这门法术上的造诣了,好比你怎么摆柴、怎么点火。”宋游说,“同样多的柴,柴也一样,有的烧得快,有的烧得慢,有的火大有的火小,有的可以烧得干干净净,有的看似烧完了,拨开一看,其实里头还剩不少没有烧到的。要想烧得好,就要努力练习法术。” “唔!” “天时地利不必多说,在下雨天、屋子外面烧火,肯定不好烧,三花娘娘聪慧过人,一定知道的。” “知道的!” “还有就是心境与信念了。心境最是玄妙,最是难修,有时又最容易,每人都不一样,实在不好说。反倒信念很简单。”宋游说着,“五行法术虽然不像遁地术那样受信念影响那么大,可是也有影响的。两个人要是同样的道行,在这门法术上的造诣也差不多,同时间同地点一起比试,如果一方信心十足,一方心虚忐忑,肯定就分出胜负了。” “没有了吗?” “若只讲‘术’,就是这些了。不过若要达到高深,还得对不同的‘道’有自己的体会才行。”宋游笑道,“那就更难说了,要专心悟道。三花娘娘暂

相关推荐: 军师威武   下弦美人(H)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虫族之先婚后爱   小公子(H)   修仙有劫   媚姑   魔界受欢之叔诱(H)   缠绵星洲(1v1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