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103章

第103章

是条理却很清晰。小小年纪,已经开始当家了。这也是这年头平头老百姓家孩子的真实写照。 相比起来,生在这里已经算是不错了。因为地段好,挨着地缝鬼市,每个月都有九天里有无数三教九流的人赶过来,半夜开市,逛完鬼市总有一部分人要找个地方睡一觉,第二天天亮再回去,便有了商机。 这点商机,已超过全国九成九的农户。 两名孩童虽然年少便要出来揽客,身体倒也还健康,没有吃不饱的迹象,仅就这点,也超过很多百姓子女了。 百姓之苦,是时代之苦。 道人摸了摸身边女童的脑袋。 茅店通常简陋,就是一间间茅草屋,有的是单间,有的还是大通铺。 这家还好,都是单间。 道人女子看了一圈。 实在没什么好挑剔的,里头就一张床,只觉得不算格外脏乱,也没什么异味,便定了下来。 “给我把马看好。” “要加钱的……”小女孩悄悄瞄着她,“要二十文。” “嘿你这个小机灵鬼!” “不给钱也行,丢了不赔。” “包草料吗?” “包喂草三十……” “什么草?” “我自己去山上打的草。” “你家没有大人吗?” “娘亲还在睡觉,晚上要守门守马。” “行!” 吴女侠便答应下来,说道:“给我看好马,喂饱,别给我丢了啊!这可是我的爱马,丢了的话,我的刀可不饶你们!” “不会……” 吴女侠把缰绳递给了她。 又添一笔钱,小女孩立马高兴的牵着马走了,整个人还没有马背高。 说来也是有意思,出了逸州之后,宋游便再也没有见过比吴女侠这匹马更矮的马了。大抵是出了西南,就再也没有人骑矮小的西南马了。 “等天黑吧。” “好。” 两人各自回房。 道人在门口逛了一圈,看了看这个村庄,以及来往的形形色色的人,回来在房中坐了一会儿,感悟夏至的时节灵韵,直到天地间阳气渐弱,睁开眼睛时便发觉已经到了黄昏。 外头女侠在与茅店的姐弟俩讲话,讲她自己在江湖中的奇异见闻,有一些还是道人说给她听的,这人是个健谈的。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吃了晚饭,直接出发。 鬼市在地面之下,附近也无高山,不走近根本看不见那条地缝。 不过地上早已踩出了大路。 走近之后,便能看见那条大地上狰狞的伤疤了,又长又深,好比是一条狭窄的悬崖,只有几丈宽。这会儿天色本就暗了,底下更是一片漆黑,只偶尔可以看到不知是谁点的光亮,因为深有十来丈,因此俯身去看,也只能看见很小的几个小红点。 沿着地缝走,一路都有路可以下去。 只是有些“路”就是几个可以踩踏的平台,只有本领高强的江湖人才下得去,有些路则是开凿出来的小路,斜斜通往下边。 路上人越来越多了。 吴女侠找了比较近的地方下去。 道人一边往下走,一边往身边看,借着微弱天光,能看到不同的土层和石层。 慢慢走到最底下。 此时几乎已彻底黑暗,借着灯笼的光才能视物。 刚下去时,就是普通的地缝底部,地上满是乱石杂物乃至粪便,甚至有人或动物的骨头,味道很不好闻,两旁也是普通的石壁。不过他们顺着往前走了一段之后,前边便有灯光了,两旁的石壁也被凿出了不同的空间,讲究的好比屋舍,不讲究的便像个山洞,有的还搭了楼。 比宋游想的要繁华正式很多。 那些凿壁商铺几乎都点着灯,路边摆摊的,无一例外,也在面前放了盏油灯。摊位并不是非常密集,中间常有空隔,想来还没到热闹的时候。 众多灯火汇聚起来,映照着两旁的石壁石窟,映照着一张张以布蒙面或戴着面具的脸,众多目光交错,别有一番味道。 像是当年平州大山上的妖鬼市。 又有许多不一样。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丰州业山鬼面草 “这会儿人不多,你可以先找个地方等一等,也可以先去走走,从这里往下,走到头也就三四里路。”吴女侠对他说,“趁着现在没人,我要摆摊先把这些东西处理了,等会儿人多了,怕遇到能认出来的,卖完给你分钱。” “那我去走走。” “行!” 吴女侠随便找了个空位,从马上拿出昨日捡的刀剑,就地一摆。 身边有个长得高瘦遮着脸的男子,发出阴恻恻的声音:“这位娘子,平常在这地儿的不是你啊……” “关!你!屁!事!” 吴女侠一字一顿,带着寒意的目光使这人闭上了嘴。 道人见状笑了笑,这是这位女侠在向他演示这地儿的规矩。 低头与身边女童对视一眼,道人迈步往前走去,身后已传来了吴女侠的叫卖声: “宝刀宝剑…… “上好的桃泉宝刀…… “谭溪宝剑……” 身旁一名浑身酸臭的男子,呼的一声吹燃了火折子,伴随着火星亮起豆大的火焰,点燃油灯,他端着油灯与面前走过的道人对视又交错,待道人走过时,他已经盘坐下来,油灯也摆在了自身摊位的面前。 借着微光看去,是些珍宝器皿。 带着浓浓的死气,多半是陪葬品。 道人收回目光,继续往前。 身后女侠的叫卖声也远了。 一路走过,不知与多少人擦肩而过。在这鬼市上,江湖武人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形形色色的人。极少有人如道人与女童这般明明白白的将自身面目露出来,多数人可以看见的就只有一双眼睛。 有人喃喃自语,谈论皇宫内幕,朝廷争端,言语之间俱是外头不敢轻易言说之事。 道人看向他们,他们也看向道人。 道人不管他们,他们也不问道人。 此时还早,摊贩顾客都少,趁着冷清,正好看看这条地缝。 地缝两边的石壁倒是自然,或粗糙或平整,石层纹路或深或浅,都像是自然裂开的一样。不过若真有大能以大神通撕开大地,想来裂开的缝隙两边也会是这般模样,因此也判断不出传言的真假。 倒是这两边石壁,太有看头了。 这条地缝在城池之外,又深又长,主缝之间还有无数分支,挨着的又正是京城,除了中午,别的时候阳光都照不到底下,天然便是流民乞丐不法之徒通缉犯人乃至妖魔鬼怪的藏身之处。 处处都有他们留下的痕迹。 看这两边石壁之上,但凡是能够刻画的地方,都留下了各种涂鸦。 既有壁画,也有文字。 还有无规则的线条。 从痕迹上看,有的是石头之类的坚硬之物留下的,也有的是刀剑匕首等锋锐之物刻下的。 道人提着灯笼,杵近细看细思。 有的壁画十分简单,就是最简单的线条勾勒而成,有着最纯粹原始的情感。有的壁画则十分精致,刻着各种动植物与人类神佛像,能看出作者于雕刻绘画方面有相当高的造诣,也不知这等人怎么会流落到这里。 有的平和安宁,有的扭曲肆意。 还有的纯粹就是乱画一通。 所雕刻的文字更是复杂。 光说字迹,从丑陋不堪到颇有大家风范,在这里居然都能找得到。 而看内容,既有简单平和的记叙,姓甚名谁哪年哪月因何事流落至此,在什么情况下才写下这行字。也有咒骂,骂父母骂仇人骂昏官。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种诅咒的话,污秽不堪。还有质问,问老天问朝廷,问自己为何至此。 有诚心的祈祷,想摆脱困窘,或是自认已无药可救罪孽深重,祈祷神灵原谅,祈祷不祸及家人。 甚至有诗词文章,不乏写得不错的。 在鬼市并没有形成之前,流落至此的人,若非落魄无所居,便是要躲避什么。昏暗之中,这两边石壁便承载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盼望。 道人时而将灯笼举起,时而将灯笼贴到地上,一一看过去,仿佛能看见当时的他们。 岁月与时间,皆攒于其中。 与之对视,颇有感触。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想来若干年后,若此地仍在,也会成为一道风景吧。 只是不知到了那时,这些壁画文字是否还在,是否还看得清,后人又是否能知晓它的年代,借此一窥当初曾在此栖身过的人。 身边的小女童不知他在看什么,只在他身边跟着看了一会儿,便不感兴趣了。但她也自有她的玩法,路边零零散散的小摊,时不时会有一些能引发她的兴趣的东西,她会走过去,蹲下来看,等道人走了,她就立马追上去。 直到时间越来越晚,此地越发热闹。 形形色色的人全都聚集于此。 地缝两旁凿出来的石窟纷纷有人进驻,但凡安了木门的,也都纷纷开门。要么点起灯笼蜡烛,要么点着油灯,这条地缝一时多了许多灯火,这些人也占据了石壁边的大部分位置,道人再想凑近看,就要难许多了。 “三花娘娘。” 道人回头看向小女童。 三花娘娘又蹲在一处小摊前,整个人看起来很小一只。 有意思的是,即使是一个明显只有几岁的女童、脸上也能明显看出单纯与好奇,这些摊贩也从不驱赶她,最多只盯着她,不知想些什么。 只是这次有所不同。 三花娘娘面前的摊贩是个尤其矮小的人,小摊也只一张布,摆着一些从墓穴里盗出来的小玩意儿。三花娘娘不盯着摊位,却盯着摊主,摊主则在她的目光下瑟瑟发抖,不敢与她对视。 “三花娘娘。” 道人走过去,又叫了一声。 小女童便仰头望他,随即站起来,跟着他往回走,一步三回头。 “又遇到耗子了。” “都说了,不要这样一直盯着人家。” “三花娘娘只是看看。” “可是三花娘娘身为猫神,神威盖世,如今又学会了认字,神威之上又添神威,耗子天生胆小,又天生怕猫,三花娘娘会把人家吓着。” “认字这么厉害呀?” “当然了。”道人小声说道,“你看这个世界,厉害的不都是会认字的人?” “对哦!” 耗子生性机灵,数量又多,得道成精的也多,遇见并不稀奇。 只是这里的妖鬼却不止于此。 刚走出几步,便见到一道高挑身影牵马走来,以布遮面。 “逛得如何?” “挺有趣。” “还逛吗?” “自然。” “那走吧。” “女侠卖得还挺顺利?” “贱卖。” 吴女侠说着,从怀里摸出几块碎银子,大抵有十两的样子,叫一声三花娘娘,女童就回过头来,见女子递来了钱,立马就伸手去捧。 “嘿嘿……” 女子不由咧嘴一笑。 道人也没说什么。 一把上等的刀剑工艺十分复杂,不算别的附加价值,品质上等的至少要几千钱。若是如吴女侠吆喝的,桃泉谭溪出产的,还要贵一些。很多时候一个江湖武人全身最贵的家当,就是手中的兵刃了。 不过那群江湖人手中兵刃应当多多少少都有些使用痕迹,不是全新的,加上有些问题,急着出手,自然便要打不少折扣。 这次再逛,人就变得很多了。 既有人,也有妖鬼。 好笑的是,来来往往的人,大多不愿以真面目示人,许多都穿着斗篷戴着兜帽,身上唯一露出的一张脸,也盖着一张狰狞可怖的鬼怪面具,好装作自己凶神恶煞的样子,而真正的妖鬼呢,又竭力扮作是人。 有趣啊有趣…… 道人提着灯笼,并不蒙面,身后斜背着半人长的匣子,又领着一名漂亮至极的女童,走在路上,也会引来不少人的注意。 “这里卖的东西,基本只有几种,一种是不法所得,不是偷抢拐骗来的,就是贪污受贿来的。一种则是城里不准卖或不好卖的东西,比如每次死刑犯斩首完流出来的人血,比如本朝禁书,比如朝中消息。”吴女侠依旧边走边对他讲解,“还有就是和妖魔鬼怪有关的东西,当然无论是哪一种里边都有真有假,要好生鉴别。” 道人认真的听,也认真的看。 只是一路逛下来,也没有买多少东西,只像是来逛了个稀奇。 要说买也买了一样。 是从一名卖药人手中买的二两草药。 卖药人说这是人王草,因为草长五叶,五叶聚成一个圆,圆上花纹正像是一张人面。草长之处百草不生,摘下多日不枯。卖药人便据此说,此草是吸聚了周边所有天地灵力日月精华而来,以之炼丹煎药,可以使人身强体壮,容颜不老,百邪不侵。 其实他自己也不认识。 只是见此药神奇,便采了来,想寻识货的卖出去。见宋游问他,便编了一番话。 其实此草名曰鬼面草,只在大量阴魂野鬼出没之地才会生长,正常人间没有它生长的土壤。据传北方曾有绝世鬼王,将一城之人都化作了鬼,当时在鬼气阴气影响下方圆数十里草木枯萎,皆长出此草。 长京如此太平,哪来的鬼面草? 宋游本只想解个好奇,问个地点,只是卖药人哪里肯轻易泄露。 最后女侠威逼利诱,道人说明原委,他才答应道人,若是买下就告知他。最后道人将之买下,他也只说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是丰州的业山,长京往南近千里。 丰州产人参,之前他去收人参,偶然见到了此草。 这倒是让道人有些意外。 若是往北近千里,倒还能接受,因为那边虽还没到边境,但已算是北方,听说北方战乱过后,十室九空,流寇横行,常有妖鬼出没。 南方则趋于太平、富庶。 不知又有什么隐秘……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半鬼来访 离开此地时,已近三更。 吴女侠牵着马,打着灯笼,十分警惕,常常左看右看,生怕夜里草中冒出暗箭,或是身后有歹人随行。 不过直到走回村子,都无事发生。 “居然没事!” 女子似乎有些意外。 “女侠警惕。” “不是我警惕,是今天有点不对。” “怎么了?” “今天走在鬼市里边的时候,我发现好几道隐晦的目光,在我、我的神驹、你、你背后,还有三花娘娘身上瞄来瞄去,藏得深但瞒不过我。多半是北钦山有幸存下来的江湖人将消息传了过来,说了咱们的特征。”吴女侠说着顿了下,“我还以为他们要来找我们呢,现在一想,多半那些江湖人的惨状还有死讯也传了过来,这些人不敢轻举妄动。” 道人听了,心中想的却是:“那今后女侠出城岂不是会有麻烦?” “别多想了。” 吴女侠走到茅店门口,摆了摆手,随口解释:“平常出城我很少骑马,他们认不出我,而且这些小杂毛,等闲几个我根本不放在眼里。” 说着她顿了一下: “更何况我不是天天出城,大多数时候出城也不是我一个人,没人敢来找我的麻烦,你还是担心好你自己吧,别遭了冷箭,别被偷了。” “那就好。” 道人这才放下心来。 一行人已走到了茅店门口。 茅店简陋,外头一个木栅栏,里头是个院子。 “有个大人。” 小女童凑近栅栏,透过缝瞄向里边。 道人与女子看过去,却只能看见里边一片漆黑,举起灯笼,也只能照亮近前很小一片地方。 倒是里头迅速传来了脚步声。 这是可以听得到的。 一道黑影快步走了出来,走进灯笼微弱的光泽里,来给他们开门。 是一个农村妇人。 “回来啦……” “辛苦了。” “不辛苦……” 一行人走进了院子里。 妇人连忙牵着马去拴着。 宋游住在左边的茅屋,吴女侠与他挨着,这样的茅屋院子中也就几间,不过此时已有别的马停在了这里,应是别的住客,比他们回来得早些。 这妇人便是白天见到的姐弟俩的母亲,今天晚上吃晚饭时见了一面,听说家里男人在北方当兵,留下娘仨与老人住在家里。 鬼市上什么人都有,偷鸡摸狗之辈数不胜数,但凡客人带了马来,只要住了店,店主都要整夜看守。 挣的也是辛苦钱。 宋游没说什么,回屋稍作洗漱,放好画和行囊,便盘坐床上,趁着今日尚未结束,夏至的点才过去不久,继续感悟时节灵韵。 猫儿化作原形,在他旁边窝着。 夏至灵力,至阳至刚,三花娘娘虽是妖怪,但同修阴阳之法,也能从中受益。 …… 长夜过半,有鬼来访。 这鬼是一个纤瘦的书生模样,面色惨白如纸,半飘半走,瞄准了村西这几家茅店,径直过来,逐一查探。 第一家是几间散落的茅屋,书生鬼从左到右挨着挨着过去瞅了瞅,住的人形形色色,但都没有自己的目标。第二家是一个院子,院子的围墙是用小块的碎石堆起来的,他脚尖轻轻在地上一点,便飘过了围墙,进了院子,依然逐一查看。 这家住了不少商人,看行囊模样,应当带了不少钱财。 银钱对鬼来说虽然重,可以他的道行,倒也不是拿不动。这些商人虽都将行囊枕在头下抱在怀里,但以他的本事,也不是拿不出来。 只是今日有更重要的目标。 第三家茅店仍旧是农村茅屋改的,也有一个院子,不过是竹编的篱笆,院门也是木头栅栏。书生鬼连跳都不用跳,只走过去一挤,身体便从栅栏缝隙中挤了过去,随即走入院子中。 依然一间一间的查看。 一边看一边习惯性的小声呢喃。 第一间住的是几个江湖人,三个人睡在一起,阳气很重,血气旺盛,寻常小鬼怕是根本就近不了身。 “哦哟,三个人住一间……” 书生鬼念叨着,走向了第二家。 “哦哟,阳气这么弱,哦,这么大的年纪,怕是过两年运气好的话,就可以来找我了……” 笑嘻嘻的走向第三间。 书生鬼贴近墙壁,透过窗户,用一只眼睛往里瞅。 “咦!” 这次有一点惊讶。 房中躺的是一个女子,但血气之旺盛比第一间那三个壮硕的江湖武人加起来还更胜几筹,怕是江湖中武艺绝顶之人。鬼不太怕江湖武人,如他这般有道行的就更不惧怕了,不过此人血气太盛,今日又是夏至,书生鬼也不太敢招惹她,连忙收回目光,紧闭着嘴巴走远。 倒不是怕打不过,主要是武人敏锐,看久了怕把她惊醒,影响自己偷盗至宝。 走到第四间面前,凑近窗户。 里头是一名道人,正盘膝坐着,不知睡着了没有,身边一只猫儿窝着,耳朵竖着,也不知睡着了没有。 总之房间中安安静静。 再移转目光,床上放着一个行囊、一个长条的油布包裹的匣子。 就是这个匣子! “……” 书生鬼倒吸了一口凉气。 其实他也不知晓这匣子里边装的是什么,只是他生前偷盗成性,也因偷盗而死,不知是不是因偷盗执念化鬼,总之化成鬼后,也爱极了偷盗,并逐渐演化出了不小的本领。 好比世间宝物,他看一眼就知晓其中价值。好比他在夜间行走,哪怕最敏觉的狗,也难以察觉他的到来,甚至有时从庙子神像前走过都没事。 今夜在鬼市上游荡,寻找目标,看见这名背着长匣的道人,只觉匣中道韵无穷,玄妙无比,惊讶极了。 后来一打听,又从江湖人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心中又是害怕又是兴奋。 终于兴奋压倒了害怕,于是跟了过来。 远远跟着,看着他们住到了这里,又一直耐着性子,等到了这个时候,此时人睡得最沉,哪怕此人乃是修道高人,他也有几分把握。 剩余的几分,便是刺激了。 刺激好呀!刺激好呀! 这份刺激真是久违了…… 书生鬼睁着一只眼睛在门口瞄了一会儿,感觉有些异样,又说不出来原因,但见道人与猫都无动静,时间渐渐流走,天亮越来越近,他不敢耽搁,咬了咬牙,便下定决心。 “……” 无声无息间,整个鬼化作一缕青烟,直接从窗户口钻了进去。 “刷!” 蜷缩着的三花猫瞬间抬起头来,直盯着这缕青烟。 青烟落地,化作人形。 书生鬼钻进来才察觉不对在哪里—— 这间房中,阳气竟是如此浓郁! 甚至比今日正午还要浓郁几分,却又一丁点都没有泄到外头去。 整间屋子被至阳至刚的灵力充斥着,这对于阴魂野鬼来说,无疑是炼狱一般,进入其中,好比正常人走进了火炉。 “!!” 书生鬼顿时面目扭曲,整个身体也蜷缩起来,想要痛呼,却不敢发出声音来。 往前一瞄,正与那三花猫目光对上。 夜晚的猫眼反着光,真是可怖。 “不好!” 书生鬼暗道一声,转身就想跑。 却发现自己动不了了。 再瞄一眼,道人也睁开了眼。 那双眼睛平静无比。 “呼……” 房间中的油灯亮起了光,堪堪洒满整间屋子。 书生鬼在这充满阳气的房间中,好似感受到了自己当初刚变成鬼时、懵懂无知白日出门被烈日炙烤的感觉,甚至还更痛苦。 但他动弹不了,只得硬着头皮看向面前的道人,几乎是咬着牙说: “仙师饶命……” 道人还没说话,反倒是身边的三花猫站了起来,甩甩脑袋,好奇的盯着他,口吐人言:“你来我们住的房子做什么?是不是想偷我们的钱?” “无意冒犯……” “无意冒犯~” 书生鬼真是煎熬极了,偏偏这三花猫还学着他的语气讲话,一时是又痛又怒。 道人低头摸了摸猫儿尾巴,这才抬头看向他,终于开口: “不知足下为何事而来?” “在下只是路过……” “……” 道人听完,抿了抿嘴,扭头对旁边猫儿说:“三花娘娘,他骗我们。” “!” 三花猫神情顿时一凝,抬头与道人对视一眼,确认之后,再扭过头时,已有几分凶相,对着小鬼就是一口气: “呼……” 吐气成火。 “啊!” 虽只是被燎一下,小鬼也是一阵痛呼。 “三花娘娘修行有成,所吐火焰已有几分灵性。”道人吹捧了一句,这才看向书生鬼,再次问道,“足下现在可以说了么?是为何事而来?” “仙师饶命……” 书生鬼这才强忍痛楚说道:“在下常混迹鬼市,今夜见仙师背上行囊颇有灵韵玄妙,因此想来窃取……” 说完立马补充一句:“请仙师念及在下是初犯,饶在下一命!” “!” 三花猫眼神顿时一凝。 果然是来偷东西的。 那和耗子有什么区别? 只是…… 三花猫刚有几分生气,突然又多了几分疑惑,盯着书生鬼,把头一歪:“你偷东西的时候为什么要讲话?” “……” 原来是说话被她发现。 书生鬼一时脸上精彩至极,又是后悔,又是惭愧,还有几分难为情,最后也只得咬牙答道:“这是在下生前的习惯,死后成鬼后,便无论如何也改不了这偷窃时自言自语的习惯了……” “哦……” “倒也神奇。” “请仙师与猫仙饶命!” “!” 一声猫仙,叫得猫儿十分舒爽。 不过心情愉快归愉快,她也没有说话,只扭头看道人。 第一百七十章 请鬼帮忙 道人却只盘坐床上,平静看他: “听来足下不是初犯。” 就连话中语气也十分平静。 “……” 书生鬼当即一惊,浑身一颤,知晓自己话中漏了破绽。 实非自己愚笨,实在是这屋中阳气如火在烧,他的身体都在迅速缩小,抵抗这份痛苦已是竭尽了所有精力,实在没有空闲再去计较其它。 此时也只能吞吞吐吐说一句: “在仙师这里是初犯……” “原来如此。” “请仙师饶命!” 书生鬼的身形还在迅速缩小。 眼见得如此下去,不消半刻,恐怕他就会如正午时的雪,融化得干净。书生鬼见状哪里还敢耍心思,只一个劲的开口求饶。 “仙师饶命啊!” “足下莫急。” 道人只挥了挥衣袖,房中的夏至灵力与阳气尽皆消散。 书生鬼顿时松了口气。 不止是不再承受那仿佛火焰炙烤般的煎熬,而且此时正是凌晨,阳气弱阴气盛,世界无光,一旦这间房间恢复正常,他便如同一下子从火窑中回到了凉快舒适的春秋时节,忍不住想呻吟起来,好比岸上暴晒的鱼,快被晒死了,突然又回到了适宜的水里。 随即身体也可以动弹了。 只是在这般道人面前,他哪里敢动,哪里敢跑。 “偷盗之事,罪不至死,我观足下一身阴气浓郁纯净,虽道行不浅,却不像害过人。何况化鬼不易,在下不至于因为偷盗就取了足下性命。” “仙师明鉴,在下只是偷盗成瘾,生前爱偷盗,死后也爱偷盗,可从来没有害人的想法!” “话虽如此,然而偷盗毕竟不对,足下若未偷到在下头上,在下也许会当做不知晓,如今既然偷到了在下这里来,便算是你我的缘分。”道人平静的看着这名小鬼,“若是活人,便由阳间律法管,若是阴鬼,便由天宫地神管,便送足下去就近的道观庙宇,如何?” “仙师饶命啊!饶命!” 书生鬼立马一个劲的磕头。 “怎么?” “仙师有所不知,妖邪鬼怪虽归天宫管,但通常人死之后,魂魄本就该消散于天地,因此天宫对我等阴鬼最是苛刻!若仙师将我送往天宫,便等于判了在下的死罪啊!” 书生鬼说着,顿了一下: “何况如今各地皆有捉鬼之人,虽本事不高,可在下也有听说不少小鬼被

相关推荐: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人妻卖春物语   小公子(H)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生存文男配[快穿]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