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159章

第159章

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吃食上,闲下来就出城走走,去隔壁听书。前面几天倒是每天都能遇见那叫许秋安的少年,只是道人再叫他同坐,他便不肯了,后面几天,兴许是又开始干活了,也遇不到他了。 客栈的生意慢慢变好了。 宋游在这里住了一个月。 天气变暖了许多,不过城外雪未消。 宋游秉持着“携带的钱都是三花娘娘的血汗钱,要节省”的理念,与店家商谈,自己继续在这里住,住到城外雪化为止,价钱跟随包月,不过住一天就收一天的钱,相当于便宜一些。 店家是实诚人,答应了下来。 只是这段时间以来,这位先生却让店家既焦急又疑惑。 焦急的是自大年三十过后,就不断有人来问,客栈那天煮的是什么东西,能否在店中吃到,可这些天这位先生虽然也做了两回卤肉,但谁能想到那一锅卤水可以重复利用呢?他是想偷学也没有机会,那叫一个心急如焚。 随后又有几次夜半来香,有一次店家打着灯笼,将房前屋后都找了一圈,都没找到香气的来源,不由疑惑不已。 好在每一次夜半来香之后,大锅中的卤水就要少一些,水线明显下降。可是到了现在,好不容易卤水快用完了,而这先生似乎也要走了,不知还能不能再看到他再配一次那卤料。 店家怎么能不着急? 倒还有一个疑惑的地方—— 当初住进来的第一天,这位先生就说过他有两位朋友在这城中,这些天也曾在客栈中看到过,一位是个漂亮至极的小女童,另一位则是一位秀美到了极点的少年郎,长得本就不似凡人,时间久了,更是发现这二位常常只进不出,又常常没见着进去,而从里边出来。 同时那先生出门时,常常会有一只三花猫、一只燕子似的飞鸟跟随。 店家常与妻子夜话,说起这个。 也曾与亲戚小声交谈过。 只知道这位先生并不一般,应当也是一位有不小本事的修行高人。 渐渐到了二月初。 道人又从客栈走了出来,左边跟着一名小女童,穿着三色的衣裳,右边则是一名少年,穿着黑白衣裳。 “先生又出门?” 店家与他打招呼,目光却不禁往他身后看。 “是啊。” “又去哪呢?” “去城外逛逛,这几天好像开始融雪了,去河边走走。”道人对他笑道,“兴许过几天,就该与店家告辞了。” “这二月河上的冰不稳得很,先生可千万小心,每年都有掉下去的。” “多谢提点。” 道人与他道谢,便往外走去。 店家依然盯着他们。 只是本以为自己目光隐晦,料想不会被发现,然而跟在那道人身边还挎了个褡裢的小女童却不时回头,同样也好奇的瞄向他,几个亲戚都说这小女童恐怕是猫儿变的,店家只得慌忙将目光收回来,若无其事的看向别处。 道人出了城,往河边走。 城外有一条河,名墨水河,据说这墨竹县的墨竹,正是饮了这墨水河的水,才能长出黑玉般的颜色。 每逢冬天,河面都会冰封。 整个冬季,都可以走人。 只是开春一个月之后,冰面便悄无声息的变薄了,变得危险。 三道身影很快到了河面上。 这几天也冷清下来了,河边几乎没什么人,小女童左右看了一眼,便从褡裢里取出一把匕首,随即只见她拿着匕首,刀尖朝下,对着河面上的冰层隔空画了一个圈,无声无息的,也不见什么神异,冰面上便多了一个圆形的圈,比锯子锯出来的还要平整。 小女童多费一些心,很快冰面上就多了一个洞。 随即小女童收起匕首,不再动了,而是蹲下来,目不转睛的盯着洞口。 之前她就和道士一起来过。 这边实在太冷了,整条河都被冰封,鱼儿在底下也憋得难受,一般若是开了个口子,过一会儿,就会有鱼游过来。三花娘娘很有本事,上回他们就捉了不少,不仅自己吃了个饱,还有多的拿到街上去卖,还赠了一条给店家。 三花娘娘喜欢捉到猎物的感觉,更喜欢捉到猎物投喂道士的感觉,要是还能卖钱,那简直是不能更喜欢了。 这次比上次等得久些。 三花娘娘不时扭头左右看看,看在冰上走动四处查看的道士,又看跟在自己身后却不敢靠近的燕子少年,思考是不是他们吓到了自己的鱼儿。 没多久,鱼儿来了。 “!” 三花娘娘神情稍凝,人也后退了些,躲在冰后悄悄瞄向水中。 一伸出手,白嫩的小手上多了尖尖的弯钩指甲,晶莹剔透,中间透粉,像是上好的冰种粉玉雕出来的。 “刷!” 闪电般的伸手,又快又准。 “噗……” 只听轻微的水声,水花溅射,当小女童的手离开水面的时候,手上已经稳稳当当的抓了一条大鱼,随着她将手一摆,鱼就落到了冰面上。 真是人难以比得上的干净利落。 “啪啪……” 鱼在冰面上挣扎摆动。 三花娘娘立马转过头—— 那道士正背对着自己,看向远处,不晓得在看什么,真是的。 三花娘娘只好又将头扭向另一边。 那身着黑白衣裳的燕子少年站在离自己一丈远的地方,面朝自己这方,倒是在看自己。 三花娘娘紧紧的把他盯着。 “……” 燕子少年不禁往后退了半步。 三花娘娘继续把他盯着。 “……” 燕子少年更不自在了。 “?” 三花娘娘眉头微微一皱。 “!” 燕子少年神情一凝,一阵害怕,脑中迅速运转,这才想起,连忙说道: “三花娘娘厉害!” “……” 三花娘娘这才长长吸了一口气,露出满意的表情,收回了目光,继续看向冰面上的洞口,等待下一条倒霉鱼送上门来。 燕子少年也识趣的连忙过来,手上拿着某种藤草,将鱼穿起来,放在旁边。 随即便是小女童不断挥手,不断抓鱼,一将鱼抓出水面,就随手甩到一边,看也不看,只继续盯着洞口水面。燕子少年则连忙过去,小心翼翼的把鱼捡起来用草绳穿着,还不敢离她太近。 道人则依旧看向远处。 第三百一十二章 缘分奇妙不可言 “够多了……” “是么?” 小女童回头一看,确实很多了。 不过鱼这种好东西,猫也能吃,人也能吃,还能卖钱的,自是越多越好。 小女童又瞄了眼道人,眼中一阵疑惑。 随即稍微把趴着的身子抬高,伸长脖子顺着道人注视的方向看去,却见在那个方向也有一个人,是个半大小人,似乎还是个熟悉的人,也和他们用着差不多的方式在捉鱼——那人不是在河中间,而是在河边上,也在冰上凿出一个洞,不是用手,而是拿了一根削尖的木棍,全神贯注的低头盯着冰洞里的动静,时不时将手中木棍狠狠扎下。 自然没有三花娘娘厉害了。 三花娘娘从到草原开始,就慢慢磨练出了一手捉鱼的好本领,只需要用手就可以抓到,而且一抓就是一条一抓就是一条,轻轻松松。 那个半大小人却戳了好几次也没能将一条鱼给戳上来。 就在这时,那人好似也发现了他们,转头盯着他们,隔得有些远,似乎看不清,所以往前探出了身,伸长了脖子,似是在确认什么。 终于认出了人,于是传来喊声: “先生? “先生! “莫要在河中间! “冰面薄,会掉下去!” 小女童挠了挠头,收回目光,继续盯着冰洞里的鱼,认真捉自己的。 没过多久,那人走了过来。 三花娘娘这才收回目光,收回指甲,也收了手,爬起来站在道士身边,与这少年对视。 “先生怎的到这里来了?” “趁着冰还没完全化完,来这河边捕几条鱼,既解解馋,也换一些盘缠。”道人对他答道,“少侠也是来捉鱼的么?” “是……” 少年目光却忍不住往他身后看。 那身着黑白衣裳的少年生得实在好看,远非满脸风霜的他所能及,那一身衣裳不知是什么布料做的,细看黑中带蓝,似乎还在反光,也不是他这身粗布麻衣能比的,同为少年,不禁有些自惭形秽。好在江湖中人自有江湖中人的气度和喜好,对于这种外貌之事,也并不是多么看重,然而在那少年身边的冰面上,却是用草绳串着至少十几二十条大鱼,摆在了一起,再看看自己手中只沾湿了水的木棍,忍不住更窘迫了几分。 “现在冰脆,容易掉进去,先生没见已经没人敢从河上走了吗?”少年对他们提醒道,“还是快回到岸上来吧。” “好。” 道人低头与三花娘娘对视一眼,便走回了岸上。 三花娘娘则依依不舍,不断回头。 “少侠没捉到么?可要两条,我们捉得多,分两条给少侠也无关紧要。” “不必了,我自己捉得到。”少年不由有些难堪,前几天还在想,自己要是哪天捉的鱼有多,还可以送两条到客栈给这先生,算作当初喝他一碗茶的礼尚往来了,如今看来,人家哪里需要自己送鱼,“只是我没有你们手艺好,捉起来要多费些时间罢了。” “那便好。” “先生怎么还没离去?” “雪化了再走,应该也没几天了。” “没几天了啊……” “这几天没在茶楼碰见少侠。” “最近开始干活了,自然就少有去了,不过得闲或者下雨的话,还是会去的。”少年说着,又忍不住问道,“最近说书先生都讲什么?” “说天下英雄。” “天下英雄?” “无非是北边的陈将军,光州的舒一凡还有别的江湖上有名的武人高手之类的。”宋游觉得这少年应当会感兴趣。 “舒一凡……” 少年喃喃自语,目光却闪烁了下。 宋游就在和他说话,自然有关注他的神情,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点异样,不由微微皱了皱眉,有些疑惑。 这少年的神情并不像是崇拜。 “怎么了?” “没什么。”少年表情迅速恢复如常,对他说道,“听说那舒一凡去年初便已经以武入道,武学上面已能称得上大宗师了。” “已经入道了呀?” “我也是从江湖上听到的,光州有人遇见过他,说他弹指便能斩出剑气,雪白如霜,又能以树枝野草为剑,切金断利,拔剑则有滚滚雷音,出剑则如雷霆降世,无人可挡。甚至坐那不动,寻常刀剑也砍不到他,箭矢射过去,也会被空气挡下来。”少年明明是沉声说道,说完之后,抬起眼睛瞄一眼宋游,却又故作随意的感慨道,“不知我等习武之人,要怎么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这样啊……” 道人点了点头。 少年的心性啊,实在就写在脸上。 这少年虽比别的少年会藏一些,却又怎么瞒得过他呢。 只是道人瞬间也想不明白。 便又听这少年站在河边,与他问道:“先生既是游历天下,打南方过来,想来也听说过那舒一凡不少事情吧?” “自然。” 道人对他点头。 小女童则仰头严肃的把少年盯着,不知他要说舒某什么坏话。 “不知先生以为,那位绝世剑客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舒大侠啊……” 宋游倒也没有太过纠结于少年的神情,此时听他问,便露出思索之色,进而如实回答:“那舒一凡武艺高强,性情刚直坚毅,颇有侠气,似乎早在去年之前就已经在江湖上有很大的名气了,这一身名气,倒也不光是因武艺而来,想来是个了不起的大侠。” “大侠……” 少年品味了一番这个词。 想来这与他从江湖上、从说书先生口中听说的舒一凡也差不多,一时没有反驳,只是过了一会儿,才摇头说:“那舒一凡一身的侠名,恐怕大多都来自于当初在召州与我们召州第一大江湖门派、寒江门之主林德海的复仇一战、杀了林德海却放过了林德海一家老小一事吧?” 语气像是嘲讽或调侃,却是感慨更多。 “……” 宋游顿时眯起了眼睛,看向这少年。 这就好比一个提醒。 提到这里,再看到少年脸上的神情,他才将之联系起来。 瞬间便已全部明白了。 流落江湖,气度却与寻常百姓家的子女不同。少年早熟,拼命练武,听见如今江湖上武艺最高名气最盛的人,却不光是崇拜与向往。 原来如此…… 宋游突然觉得如此奇妙。 自己初到召州,随便挑了一偏远小城,哪里想过,偶然遇见的一名少年,便是那林德海的儿子? 这可真是有缘。 妙不可言。 不过虽然当初舒一凡并无对他赶尽杀绝的意思,恐怕即使是他并不改头换面,以真名示众,舒一凡也不会为难他,只是既然他隐姓埋名,又流落到了这偏远的召州小城,自然有别的顾虑和想法,道人便也没有拆穿,而是点头说道: “不过我倒是觉得,即使在召州的复仇之战没有传出去,没有放过林德海一家老小的传闻,就那舒一凡的品性,也是能称得上是个大侠的。” “是么?” “一家之见。”宋游笑道,又停顿了下,“不过无论如何,那舒一凡一身剑法已然绝世,若是入道的传闻是真的的话,即使他年纪增长,也不会再如普通武人一样气血衰败了,即使气血衰败,对武力影响也不大了,反倒可能随时间增长,于剑道之上感悟越深,越来越了不得。若是当初林德海的子嗣想去寻他报仇,恐怕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 “!” 少年顿时神情一凝,悄悄瞄向道人。 眼中有些警惕。 道人则一脸如常,温和平静。 “……” 少年也不知他看出来没有,沉默了下,也飞快的组织语言,这才拱手:“江湖上的事,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也只是当个乐子听听,不过倒是该多谢先生的提点,此前练武之余总觉得腰酸背痛,睡一夜也好不完全,如今照着先生说的,每天抽些时间来这河里捉两条鱼,回家烧熟吃了后,练完武要比以前恢复得快多了。” “无妨。” 宋游还是微笑着说道。 心里却觉得奇妙而有趣。 自己当初在栩州义庄内,无意之间,应是多多少少帮了那舒一凡一点的。却不料如今又是无意之间,又与这林德海的儿子有了几分牵扯,也不知随口的一句劝告对他能有几分帮助,总之也只是还他的好意,本该如此,便也不多纠结。 只觉越发奇妙。 回味起来,更觉得难以言说。 双方便站在这河边,又聊了几句,少年才对着他拱手:“在下本该谢过先生当初的那碗茶钱,呵,就算不谢,等先生走时也该来相送,只是如今练武之余又要想法讨个营生,也不知到先生离去之时,还能不能再见,便在这里,先向先生道一声慢走、一路顺风吧。” “少侠心意已收到,便多谢了。”宋游并不失礼,也与他回礼,“我等便就此离去,少侠也请保重。” “慢走。” 宋游这才转身离开了这里。 小女童连忙提鱼跟上。 燕子少年也是两手都提满了鱼,跟在道人身后,道人回身想替他们分担一些,可无论是猫还是燕子,却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肯让他接。 河边的少年注视着他们远去,过了很久,才收回目光。 不知怎的,又看向了冰面的洞,好奇是那河中间的鱼更多还是怎么,想试探着上去看看,然而却只踩出第一脚,便在冰面上踩出了个窟窿,鞋子裤脚瞬间便被湿透——这才发现,不知不觉,这河面上的冰已经只有一两指厚了,根本不可能站得住人。 第三百一十三章 继续启程 墨竹城中。 一名道人缓步走在街上,身后跟着一名穿着三色衣裳的小女童,一名穿着黑白衣裳的俊美少年,两人手上都提满了鱼,吸引着行人目光。 只是两人表现却差别很大—— 小女童是一脸自豪,两手紧紧攥着草绳,把头仰得老高,表情严肃,雄赳赳气昂昂,好像一个刚打了胜仗回来的小将军。 少年却恰恰相反,面对这么多人投来的目光,脖子缩着,眼神闪躲,行走之时,也不自觉的要贴着墙走。 小女童不时回头盯他一眼,用眼神指责他走得太靠墙了,不能很好的让这座城里的人看到自己的收获。 一行人依然去城中菜市摆摊,将鱼换成钱。 留下两条,提着走回客栈。 店家依然坐在门口,满面纠结,一看见宋游回来,就抬头把他盯着: “呀!先生回来了?” “是啊。”宋游对店家笑道,分出一条鱼递给他,“趁着冰还没化,在河边捉了几条鱼,给店家留了一条。” “这怎么能行?” “还得借店家的灶屋呢。” “先生要用,说一声就是,哪需要用这些?”店家把手背在身后不肯接。 事实也确是如此。 当初入住之时,说好了的,宋游可以借用锅灶,不过油盐酱醋柴火损耗得出钱,然而这些天里,宋游做菜常常分他们一些,那滋味美妙,常让老两口觉得郡官州官每天的吃食恐怕也比不得这些,自己一个开店的,竟能享受如此美味,实在是一种奢望与福气,便再没收过他钱。 平常做了好饭,也都给他送来一些。 这店家虽说也有几分商人的重利,实则是个心地很不错的人。 从当初他在茶楼门口帮着呵斥疑似骗子的少年便能看出了。 “店家莫要推辞。” “唉……” 店家叹了口气,终于收下。 等到三道身影上楼,他依旧扭头盯着他们,脸上满是纠结之色。 当日晚上,河鱼切成薄片,加重料煮熟搁在盆里,上面铺上辣椒香辛料,一勺热油下去,嗤啦一声,香气顿时被激发出来,便又是一碗这年头难以吃到的好菜了。道人常常因此有种恍惚感,仿佛时空穿越,又有种在这时代这样过着也不错的感觉。 三花娘娘依然在旁边认真观摩。 然而在这召州小城的日子也眼见得到头了。 此时已是季春时节。 只是北方的春天向来来得晚。 如道人所料,过了今日,连着七八个大晴天,气温迅速上升,冰雪消融,到了二月中旬,河面的冰便已彻底不复存在,官道上的雪也不多了。 宋游趁着这几天,把衣服全部洗好,羊毛毡羊毛毯与薄被也洗好晾干,甚至被袋褡裢都洗了一次,借着店家的地方晒干。 三花娘娘则带着她的苦力燕子,去河边又捉了许多小鱼,都晒成了鱼干。 行囊收拾好,鱼干也得带上。 直到房钱结清,将被袋从楼上拿到楼下,钥匙也拿了下来,店主又到了他的面前,依然是那副纠结不已的神色。 想要商量出钱将卤肉秘方买下来,又怕宋游开价太贵,自己开价也得纠结几分,而且实在有些舍不得。这段时间相处下来,算是熟了,想要厚着脸皮问问可不可以教给自己,不提钱的事,或许正是有些熟了,也做不到那般不要脸。 店主也只得连忙跑过来接宋游的东西,殷勤的问道: “先生走了?” “走了,这段时间多谢店家了。”宋游对他说道,“房间已经打扫干净,东西原封不动,一样不少,店家可要上去看看?” “自然信得过先生。” “还是看看为好。” “也没几样东西,没什么看头。” “那便收好钥匙。” “好嘞……” 店家从道人手中接过钥匙,抬头望着他,却是欲言又止。 道人如何会不知道他的心思呢? 见状也只哈哈一笑,想了想才一扭头,看向旁边的一个圆盘簸箕,好奇问道: “那是何物?” “回先生,那是咱们这边特产的蘑菇干货,似乎叫什么,榛蘑,去年我家老弟送过来的,放了一个冬天,也没有吃完,染了些湿气,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拿出来晒晒。”店家心中焦急,怕他等下就走了,心中有思绪,脑子便转不过来,只他问什么就答什么,答得殷勤。 “记得上元节那回,店家炖了鸡,送了我们一碗,里头……” “就是这个。只是那是拿水泡发过的,这是干的。”店家答完,这才反应过来,“先生别看这玩意儿不起眼,可好吃着呢,先生若喜欢,我这就拿个东西给先生包一些,带走,路上要是沾了潮气,挑个太阳天,晒晒就行。” “那怎么好意思呢?” “先生的鱼,我们不也收下了么?” “那笨鸡炖蘑菇的味道在下实在喜欢,我家猫儿也喜欢得很,既然如此,便厚着面皮收下了……”宋游笑着行礼,借着顿了一下,“只是光有这榛蘑恐怕还是不行,店家后院似乎养着有鸡,不知我们能否花钱买上一只?” “……” 店家眼神闪烁,犯起了难。 如今北方不易,店中的鸡都是几年的老母鸡,倒也有些舍不得。 只是想起吃过的卤肉的滋味…… “!” 店家咬了咬牙,说道:“何须谈钱?这便去给先生捉一只带走!只是带着也不容易,需得尽快杀了吃肉才是!” “这样可好?” “先生莫要推辞了。” “那便好。” 宋游便站在原地等他。 这店家小气归小气,却是实打实的打算送他,一说完就扭身往后走。 后院很快便是一阵鸡飞狗跳,不多时,店家便提着一只鸡来了,用麻绳绑着递到道人。 “多谢店家。” “先生……” “怎么?店家还有何事?” “不知……不知……” 店家眼光闪烁,仍旧纠结。 “为何吞吞吐吐呢?”宋游笑着对他说道,却把手伸进怀里,再拿出来时,手上已经拿了一张纸了,“店家要的可是这个?” “这……” 店家呆滞的伸手接过。 纸是寻常的纸,折起来的,打开一看,上边写满了字。 正是卤水的配方。 没有长篇大述,也没有之乎者也,是最适合念书不多的人看的。此时粗粗一扫,便能看出,配料写得用心而详尽,每样配料、该用多少,有哪些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包括卤水的保存与重复使用、哪些肉最适合,全都用最直白简单的文字写得清清楚楚。 “这份配料中有不少香辛料,好在没有龙涎香龙脑香这等天价之物,虽不便宜,不过店家若能卖与富贵人家,也许也能赚不少钱。” “这……” 店家愣愣的看向道人。 “多谢店家的榛蘑与肥鸡,也多谢店家这近两个月来的照料。”道人只微笑着对他说,“配方也许值钱,不过最不值钱的方式,便是将它揣在怀里随我一同回到道观,店家也无需多言,若能使它发扬光大,传遍大江南北,使我今后想吃时,无需再自己做,便是帮了我大忙了。” “多谢先生。” “告辞。” 宋游已将被袋放到马儿背上,鸡也绑好,与他行礼,便走了出去。 店家依然拿着纸张,低头看着,不时又抬头看一眼那几道身影,跟了上去,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去。 那枣红马宛如有灵性般,不仅无需缰绳束缚,甚至都无需道人开口,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那三花猫依然迈着小碎步跟在道人身边,只是时不时的回头看自己一眼,那眼神分明和那小女童一样。 “倏……” 天上有燕子飞过。 店家拿着纸愣愣站在原地。 如今已是二月,隔壁茶楼的生意比过年时那是要冷清了太多,不过大鱼大肉吃来固然爽快,平日里细水流长的清粥也还是得入口,那说书先生依然来到茶楼中说书,讲些神仙妖鬼话,供人消遣,声音传入了店家的耳朵。 只是店家听着听着,却有种想法—— 这近两个月里,住在自家的道人几乎每天都带着猫去隔壁听书,可是旁边桌的听客也好,台上的说书先生也罢,怕都没有一个知道,一个活生生会法术的高人道士和两只妖怪,就坐在他们身边。 要是自己讲给那说书先生听,或是找个人写下来,怕也是不逊于故事中的一件奇遇妙事了。 再回到屋中来,细看这篇配方。 好歹也是开客栈的,是这墨竹城中唯一一家客栈,富不富裕另说,见识还是有的。 这张纸上记的香辛料他都认得,唯独有一样叫“辣椒”的很陌生。这段时间以来也见先生用过,说是南边一个叫燕仙的神仙带来的,南边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种植,也有人带到了北边来卖,不过终究是少。 从哪买到它,成了困扰他的难题。 这份困扰直到他上了楼,去整理那先生的房间时,在窗台上看见一盆植物,长得不高,迎风招摆,上的结着红彤彤的小灯笼,煞是可爱。 第三百一十四章 神仙在身边 走出墨竹县,地上依旧有雪。 不过已经没了寒冬腊月时那一片白茫茫的厚重了,地上露出了土,也露出了去年的野草,官道更是只有背光低洼处,才蓄积着有雪。 道人行走半日,走出几十里路。 寻了一处地方,坐下来歇息。 客栈店主赠送的老母鸡已经被他杀了清理干净,榛蘑也被泡发了,折腾了半个下午,此时全都在锅中,化为了一锅炖肉,正咕咕冒着泡。 三花娘娘化作人形,蹲成一坨,拿着一根木柴,认真控制着火,时不时探头盯一眼锅中,嗅一嗅鼻子,思考这个做法可不可以更换下主食材。 道人则盘坐在一旁,手拿《舆地纪胜》,思索接下来的路线。 召州很大,在地图上就很大。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可能是画地图的人有些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宣言(肉)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媚姑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狂野总统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将军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