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276章

第276章

。 “给店家留一碗,尝尝味道,喜欢的话,以后可以做给客人吃。”宋游笑着说道,照例给店家留了一碗,其余的盛进盆中,端回楼上吃。 店家自是连声道谢。 道人则已回了房。 依旧一盏油灯,照亮半间屋子。 道人将鱼肉夹进碗中,还带着一些辣椒与汤汁,与米饭混合在一起,送进嘴里,酸爽开胃,鲜美适口。 旁边桌上站着一只猫,一只燕子。 猫儿面前有碗,碗中鱼汤泡饭,燕子面前有盘,盘中都是鱼肉细碎。 “三花娘娘怎么换的甘蔗?” “三花娘娘打完和尚回来,坐着金子山神走,被那个小人儿看见了。”猫儿站在桌面上,顿了一下,改口道,“看见了那个小人儿,就让金子山神驮着他走了一圈,换了甘蔗吃。” “原来如此。” “三花娘娘今天打赢那个和尚了!” “这些天来,当地都在传,说有山神常在那边荒地里与妖僧相斗,三花娘娘已经成了纤凝人茶余饭后最常谈论的话题了。” “但是三花娘娘还是没有打死那个和尚。”三花猫却没有因他的吹捧而得意,而是依旧严肃,“那个和尚好厉害,怎么打都打不死,就算三花娘娘请出来的金子山神打得过他,也不能把他打死,捶进地里了都打不烂,也打不死。” “这样啊……” 宋游拿着筷子想了想,这才说道:“那无头僧生前就不一般,死后因执念而成妖化鬼,不肯承认自己已经死了,靠着一身道行本领,即使别人说他脑袋已经不在头上了,他也能将人家打死,自欺欺人,三花娘娘不妨试试在打败他的同时,反复告诉他,他的头已经不在头上了。” “这样就能行?” “三花娘娘要想点办法让他相信才行。”宋游微笑着说,“三花娘娘聪明过人,定然不会被难倒。” “唔……” 猫儿伸出舌头舔着嘴巴,陷入沉思。 旁边燕子则叼起盘中鱼眼睛,仰头一张嘴,鱼眼就入了腹中。 “天天吃鱼,都快吃腻了,过些天我们去市上买点别的肉来吃吧。” “吃腻了?怎么会吃腻?” “吃多了自然会腻。” “鱼好吃。” “好吃也要换着吃。” “那你吃饭怎么不腻?” “饭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宋游无奈摇头,“三花娘娘快吃吧,等下鱼汤冷了,会变腥。” “腥了更好吃!” “……” “怎么不一样?” 猫儿皱着眉头,感到事情棘手。 鱼又好吃,又不要钱,怎么会腻? …… 次日下午。 宋游刚从外面回来,小柴娘便来造访。 大晏虽然民风较为开放,宋游虽然是道人,小柴娘也带了丫鬟,却也不好在房中招待他们,便在客栈楼下要了一壶茶。 “多谢先生。先生说的办法果然管用,那鸡汤即使在外面放上好一会儿,有那一层油,只要没人搅拌,也依旧滚烫,在放入米缆之前,放些干的竹荪鸡蛋和肉片肉丝,也很鲜美,不仅我家官人十分喜欢,就是做给家中阿郎、叔伯们吃,也都喜欢得很。”小柴娘连声道谢。 “举手之劳。” “妾身这次前来,也是告知先生,已经替先生问清了先生想去的地方。” 小柴娘顿了一下才说: “先生要去的那里,那个郡名叫步郡,那个县名曰‘路川’,路川全是山,住的是高山人,虽有县衙县官,但多是当地人自己管事。不过步郡和路川虽然偏僻,毕竟有名有姓,找起来倒是不难。若实在不知道怎么走,到了步郡,便可见到红河,沿着红河往下游,就到路川。” “步郡,路川。” 宋游点着头记下来。 “到了路川,出城往南,沿着官道,走八十里路,也就是第十六个土猴,好像是这么叫的……” “土堠。” “对,第十六个土猴,土猴边上有条小路,顺着那个小路上山,山路很崎岖,去找一个叫‘坝树’的地方,就是那里了。对了,那里面全是连绵不绝的大山,高山人在山上耕种,说是田就在山上,又高又陡,像是梯子,‘坝树’是最高的山,前面有个山谷,不知道有多深,据当地人说龙每年春天都会从那山谷或者山背后的云里面腾起来。” 看得出小柴娘问得相当仔细,很可能问了不止一个人,也记得十分艰难。 “对了,如果先生到了地方还是找不到人,也可以去问当地人。当地盛产红米,只在那边山上产,山下的人都很喜欢,还会进贡宫中,山上会有德高望重的人负责与山下贸易,也有隐士上山居住,他们都会说我们的话。” “多谢柴娘。” “是妾身应该的。” 小柴娘看着面前这个看起来已经比自己还年轻的道人,心中仍旧停留在当年他和自己父母翁翁同桌对谈而自己羞怯躲在旁边的时候,仍然对其尊敬有如长辈,随即又说:“有个伯伯告知妾身,若是先生去了路川,找不到那条路,可以去城中找最大的布庄,名叫刘记布庄,布庄的主人是他的朋友,十分好客,也向往仙道长生,尊崇道人,先生若去,定会叫人带先生上山。” “在下记下。” “妾身就不多打扰了,这次过来,是怕记不住,过几天忘记,我家官人说,这几天有些憔悴,过几天形象好转了,再来亲自拜访先生。” “恭候大驾。” 宋游送走她后,立马就上楼回了房。 拿出一张纸,取笔蘸墨,正好昨晚三花娘娘抄了诗经还没有收,便将这些全部记下来。 不记的话,自己也记不住。 写完将纸收起,兴致却未减,于是又抽了一张新纸,画起画来。 渐渐黄昏,三花娘娘回来了。 楼下有她与店家说话的声音。 待得卖了鱼儿,收了钱,她才回到楼上房间,看见道人伏案作画,凑近看了看,奇怪说道:“你在画的是什么?” “桃子。” “挺像的。” “三花娘娘今日如何?” “!” 说到这个,女童神情瞬间一凝,却是没有急着答他,而是放下褡裢,收好铜钱,篷然一声,变回猫儿,又轻巧的跳上桌,仿佛用这个形象说起来要更郑重一些似的,这才对他说:“三花娘娘已经把他打死了。” “怎么打死的?” “三花娘娘叫金子山神锤他,就像你以前叫大山神捶巨星神一样,一边捶一边给他说,他的脑袋已经不在他的脖子上了,他已经死了,然后还找了个石头告诉他,这就是他的脑袋,反正他没有眼睛,看不见。”三花猫语气中听不出什么感情,“三花娘娘本来还以为没有用,还是没有把他打死,后来点石成金不管用了,山神变回石头了,他就爬起来跑了,只是没跑多远,就倒在地上不动了。” “死了吗?” “我们过去看他,燕子说他已经死了。” “这样啊……” 三花娘娘不具备什么表达什么,讲得很简单,不过道人却能想象出那般画面。 金石巨人与妖僧搏斗,妖僧不敌,往常惯用的“将‘乱说’的人打死来继续欺骗自己”的手法也不管用了,反而被人一遍一遍强调,即使最后仍旧得以逃脱,可最后那口气一卸掉,难以自欺欺人,便倒了下来。 这么一想,竟然还觉得挺可怜。 只是想着这几年来,还有几百年前,不知多少过路的商旅行人惨死他手,也觉得挺复杂的。 “三花娘娘果真聪明。”宋游抛开那些念头,只对猫儿说道,“恭喜三花娘娘,如今无论是点石成兵之法,还是点石成金之术,都已经称得上是小有成就了,二者配合,纵使千军万马,也难以与此抗衡。” “三花娘娘可以算是大妖怪了吗?” “那要需要一些道行与修行。”宋游语气诚恳,“但也只差一点点了。” “一点点。” “没错。” “要多久呢?” “不久。” “要多久呢?” “……” “要多久呢?” “三花娘娘主修的几种法术都与斗法攻伐有关,若要在斗法一道上与大妖相比,想来几十年就够了,甚至更短,看三花娘娘勤奋了。不过通常来说,至少要几百年的道行,才能叫做大妖。” “几百年的道行……” 猫儿小声嘀咕,皱起眉头,觉得事情并不简单,有些不确定,又问了句:“那要多久呢?” “几百年。” 这次回答得干脆。 “……” 猫儿不言不语,一扭身就跳下了桌。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即将离去 之后的一个月,常有纤凝城中的达官显贵前来拜访道人。 倒也不是小柴娘与杨家小郎君告知了别人,这本身就是很难以藏得住的。 纤凝城虽然不小,但也只是相对于这个年头而言,其实没有多大,就拿门口这条贯穿东西的大街来说,其实来回走一遍也要不了多久,这便是这座四四方方的城池的周长了——道人去杨家拜访过,小柴娘激动不已,很多仆从都看见了,随后小柴娘亲自来客栈拜访过两次,其中一次她家那个病恹恹又沉迷读书的杨家小郎君还跟随了,甚至有别的叔伯以及贵客同行,看见的人也都不少。 纤凝来客的故事早已传遍城内外,小柴娘也为众人所知。 在小柴娘的故事中,有位道人,道人带了一只猫,如今这里也有一位道人,也带了一只猫,岂不是巧? 时间长了,自会被人注意到。 天下多有向往仙道长生、喜好玄奇怪事的人,如今正儿八经的仙道长生、玄奇故事就在面前,他们是忍不住不来拜访的。 此非小柴娘与杨家小郎君之过。 道人对此也不是很在意。 本身每天出门闲逛,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出门吃碗米缆,买个油炸虾饼,买个红糖粑粑,或是去极具当地特色的小店中逛逛,有见到他是道人而主动与他搭话的,他都会停下来,与之闲谈片刻,甚至有时还会自己主动与人相谈。 形形色色的人里面,自然也包括达官显贵。 只是外出闲逛不常遇到罢了。 既然遇到贩夫走卒,他会与之交谈,遇到百姓搭话,他会与之闲聊,有达官显贵慕名而来,也都恭敬客气,自然也能与之闲谈一番。 这个过程也是有收获的。 只不过达官显贵们特地来找,目的性便要强一些,没有寻常百姓那般自然罢了。但是话又说回来,有时候平民百姓不知你是谁,只见你是道人就来搭话与你交谈,很多时候也带有微末的目的。 这是难以避免的。 于是道人每天仍旧外出,闲逛采买,减轻一下三花娘娘的财富负担,若有人寻访不遇,便是缘分不到,若回来刚巧碰到有人来拜访,他也不在意请他们在客栈中喝一杯茶,问问云州还有哪些风景,沼郡有何奇事怪事,可知道南边路川的事。 三花娘娘则依旧常常出去钓鱼。 若听说纤凝城外还有哪些妖魔邪祟,祸害民生,便请她与燕子同去除掉。 只是天也越来越冷了,猫儿毕竟不喜欢冷,出去钓鱼时,常常带上毛毯,在湖边生火,若是天气实在不好,没出太阳,她有时就不去,就在屋中读书练字修行习法,这也让她感到成就感,而且很暖和。 有时闲着了,便趴在窗口看下方的人染布,有时也一跃而下,直接从客栈房间跳到杨家布坊中去,跟随小柴娘,近距离看他们染布。 纤凝的纤云纱是一绝。 纯植物染色,一道道工序,重复一遍又一遍,不断过水又不断晒干,颜色一层层加深,才使得坯绸由淡粉色变成暗褐色,竟然还充分利用湖泥中的微量元素来改变布面的颜色,又用晨雾使之软化,一套工序下来,少说一两个月,才得到这么一层纤云纱,进贡宫中,价比黄金。 其工序之复杂精妙,蕴含智慧之惊人,不仅让三花猫震惊,道人也为之惊叹。 反正道人是无福享用的。 不知不觉,纤凝的白天也有些冻人了。 尤其晴天好像也变得少了一些,一旦阴天,外头呼啸的便全是寒风。 倒是城外湖里的海菜花开得不错。 此前有位富人曾请宋游泛舟湖上,请了好几次,宋游不好拒绝,便与之同游湖中。 只见湖水碧蓝,水波清澈,湖面上漂浮着一层水草,像是细嫩的藤蔓,上面又开着白黄色的花,在水中显得尤其洁净娇嫩,纤尘不染,有的在水面上有的在水面下,小小一朵,点缀了整个湖面。 碧波泛花,道人当时就觉得很美。 三花娘娘也忍不住伸爪去勾。 富人这才告知他,这叫海菜花。 既然带个“菜”字,便是能吃的。 当地人常吃这种菜。 宋游回来之后,和客栈店家说起,第二天店家就去市上买了来,与他做了来吃,味道十分不错。 如今即将离开,再度启程,道人便又去市上买了来,顺便割了两斤猪肉,回来用海菜花做了一盆深植于记忆中的滑肉汤。 客栈店家也开始卖酸辣鱼了。 辣椒不是宋游送他那一颗种出来的,是去市上买的,还参考了宋游使用别的香料的技巧,如今知晓道人即将离开,便做了一盆过来,加上其它几道小菜赠与他,算是为他送行。 道人则请他同桌用饭。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奇妙的是,宋游住在永春客栈,客栈店家应是对他最为了解的人,最该了解他有多厉害,甚至对于三花娘娘的本领也很清楚,可这店家却很少问起那些修行长生、妖魔鬼怪之事,反倒对厨艺最感兴趣。 起初偷看宋游做饭,后来发现不止是宋游,就连三花娘娘的手艺对他来说也很高,便连小女童做饭也不放过了。 到了后来,发现二人毫不在意,便常常开口请教。 只谈这些,实在轻松。 双方有来有回,请教中有讨论,也比有些达官贵人一昧的探寻修行长生之道要更有趣许多。 女童坐在旁边专心吃饭,实则竖着耳朵认真聆听。 “滑肉汤是在下家乡的做法,不过这还是第一次用海菜花来做,以前最喜欢的做法是用豌豆尖,没想到用海菜花也还不错。” 海菜花的口感有些奇妙,鲜嫩又爽滑,尤其适合煮汤。 炒的时候还可能略有些脆,煮汤的话便尤其软滑,有时进嘴都不用嚼,一不小心它就滑进喉咙了,像海带又没有腥味,有汁液又不黏糊,没曾想倒是和滑肉汤异常的相配。 肉是爽滑的,菜也是。 在这大冷天,能喝这么一口热气腾腾的汤,实在舒服。 尤其是在吃了将近三个月的鱼后,吃到一顿正儿八经的肉,有肥有瘦有纤维质感的,这才明白,为什么很多地方不把鱼肉算作是肉。 一顿饭后,道人便起身收拾东西了。 “这段时间多谢店家照顾。” “不敢不敢,该小人多谢先生才是,不仅传授许多做菜的法子,因为先生,小店的生意也好了不少。”店家与他行礼道。 “先回房收拾东西。” “可要小人帮忙?” “这倒不必,店家忙吧。” 回到房中,便是一番整理。 三花娘娘手脚麻利,这般事情也不知做了多少遍,自家携带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深深记在了心里,放置顺序也烂熟于心——定是将路途中最不常用的东西放在最下面,最常用的放在上面,容易倾倒的放在最不容易摇晃的地方,且以最好摆放的顺序。 有些东西放入被袋,有些放入锦袋。 包裹很快便已收纳完全。 “嗤……” 最后一下,是将燕子的短剑插进被袋的缝隙里,露出剑柄,既方便他呼唤取用,也可以让路人看到,有些歹人就知道他们不好惹了。 “被袋就由我拿下去吧,还得请三花娘娘帮一个忙。” “什么忙?” “这段时间除了店家,小柴娘对我们也颇有照顾,送了好几次酒菜来,却一直没有回报她的。”道人说道,“在下前日去苍山顶上,摘了一颗蜜桃下来,还请三花娘娘与我送过去。” “你什么时候摘了一颗桃子下来?从哪里摘的?冷天怎么有桃子?” 三花娘娘一边转身,一边连着问出几个问题,表达自己的疑惑,但是转过身后,却看见道人面前明明白白的放着一颗桃子。 很大一颗,几乎有碗口大。 “……” 女童吸吸鼻子,已经闻到了桃子香。 “三花娘娘是越来越聪明,思维也越来越敏捷了。”道人微笑着说道,“请三花娘娘去跑一趟吧,快去快回,回来在客栈门口找我们。” “唔……” 女童接过桃子。 桃子太大,比她手还要大,须得双手捧着。 左右看了看,只看见桌上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 倒是手上的桃子不断传来异香,能够清晰感受到桃子的重量和质感,毛绒绒的表皮十分真实,软乎乎的触感又让人能想象到里面丰盈的汁水。 “咕咚……” 女童吸吸鼻子,咽了口口水,又左右看了看,一下看门口,一下看窗口,最终还是走到了窗边,吹一口气就打开了窗。 “走条近路……” 往外张望两眼,起身跳了下去。 轻松落地,几乎无声。 和此前从这里跳下去的那只三花猫一模一样。 倒是吓到了近处的两个工人。 随即布坊中的许多工人都疑惑看向她,却见她脚步不停,捧着桃子,径直穿过布坊,走向杨家住处。 道人则吹了口气,白纸顿时成灰。 随即带上行囊,出门而去。 第六百一十六章 全因仙猫 “便与店家告辞了。” “今生……可还有相见的机会?” “太不好说了。” 宋游站在客栈门口,身边枣红马身上已经驮好了行囊,燕子也站在檐角上,等待着他与客栈店家道别。 “山高水远,人生苦短,相遇已是不易,何须再苛求许多。” 客栈店家顿时就明白了。 “先生请慢走。” “莫要送了。” “先生家的童儿呢?” “我请她去杨府为我送个东西,马上就回来了。” “好……” 正在这时,便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身着三色衣裳的女童挎着褡裢从小巷中飞跑出来,跑得太快,身姿颠簸,褡裢一上一下的抖动起来,也不知干什么那么急。 还没来到道人面前,便已先传出声音。 “嫩芽儿道士!不好了!” 女童一口气跑到他面前,停下喘气。 “……” 道人无奈的看着她:“怎么了?” “刚才三花娘娘按你说的,捧着桃子去送给小柴娘,结果她家有很多人!”三花娘娘说着停下来喘气。 “发生什么事了?” “呼!她家有很多客人,有些是来找你讲过话的,看见你送给小柴娘的桃子,都说是你用法术变出来的,听到说我们马上就要走了,又都说要过来找你,给你送别!”三花娘娘说道,“我们快跑吧!” “跑?为何要跑?” “你最不喜欢这些了!” 宋游看见她脸上的认真之色,脸蛋也变得红扑扑的,不由笑了:“虽然不喜欢,却也不至于要跑。” “他们说要留你多住一些天。” “婉拒就是了。” “他们还说要向你请教修仙的法术。” “这……” 道人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虽然有些麻烦,不过也能婉拒,何况哪有因为别人来送行,不想应酬就仓皇跑掉的道理?” “他们还说要你也变桃子给他们吃!说肯定是仙桃,吃了能长生不老!” “……” 女童站在道人面前几尺的距离,仰头一脸严肃的把他看着:“我就说快跑吧,你还不信。” “这样……毕竟不好……” “有什么不好?猫都这样跑!不喜欢就跑!”女童神情依旧严肃,甚至觉得有些得意,“一下就跑掉,谁都捉不住!” “可我不是猫啊……” “人也会跑!两只脚也能跑!” “在下几时这么跑过……” “是哦!” 三花娘娘一愣,回想了下,不由惊讶的看着他:“你会不跑?” “跑自是会跑的。” “那你跑吧!快跑!他们已经跑过来了,我已经听到他们的脚步声了,三花娘娘跑得很快才来给你报信叫你先跑掉的!不然来不及了!” 女童一边看着他,催促着他,一边扭过头,探出身子,探头探脑的看向巷子,紧张于那些跑不动的人越来越近,但是又觉得这很有趣,于是在催促道人的同时脸上不免便多了些期待和兴奋之色: “我们一起跑!那肯定很好玩!” 道人站着不动,低头与女童对视,脸上笑意却越发浓郁。 是—— 道人下山以来,行走人间,始终从容自若,脚步连放缓加快都很少,偶有亟需赶路时,也是请枣红马帮忙,哪有这样跑过? 更没有因为别人想来送别挽留,不想应付,就仓皇跑走的道理。 不过三花娘娘说得也有道理—— “有什么不好?” “那肯定很好玩!” 道人笑容浓郁,女童期待越盛。 “他们快跑过来了!” 三花娘娘严肃说道,心开始沉下来了,心中的期待和兴奋也开始减少了。 却听前边传来自家道士的声音—— “便请三花娘娘跑在前头。” “嗯?” 女童一愣。 刷的一下扭头,盯着道人。 反倒觉得意外。 “怎么了?不是三花娘娘提议要跑的吗?”道人笑着看她,“便请三花娘娘先行带路吧。” “?!” 女童疑惑,又神情凝重。 扭头看了看身后巷子,最后看了眼自家道士,不再犹豫,扭身就跑。 真当洒脱,真当自在。 只见衣袂飘翻,两条腿倒腾得飞快,身上挎的褡裢上下颠抖,跑得很快。 身后马蹄声随行。 头上燕子轻巧划过。 若问道人? 自然也在身边。 …… 城外湖边,一片荒草地。 这个时节逐渐变冷,但其实正是纤凝最美的时节,大地一片金黄,村落白墙黛瓦,湖水碧蓝,湖边的水杉则刚好红了,红得鲜艳均匀,是别的同样会红叶的树难以企及的颜色与风采,倒映在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若是黄昏,夕阳同映,便更美了。 有海鸟从遥远的北方海域飞来,停留在这片湖中,将之当做海洋过冬,常在湖面上追逐打闹,飞行捕食,或成群的飞过。 湖岸边的草原荒地中落着几块大石头,旁边生长着一棵树,投下一片阴影,道人便坐在阴影下歇息。 “真好玩!” 三花娘娘神情兴奋而开心。 “那些人跑得真慢!” 尤其是和道士一路跑,就更开心了。 刚刚他们一路跑到了这里。 “多谢三花娘娘,不仅带我避免了许多麻烦,还带我体会了一种别样的感觉。”道人诚恳的对身边女童说道。 “别样的感觉?” 女童一边问着,一边偏身歪头,将褡裢从自己身上取下来,挂在被袋上,接着篷然一声,变回猫儿,从阴影下走到阳光中,这才慵懒自在的吐出舌头伸着懒腰,心情好极了。 “我可很少这样跑。” “为什么不跑?跑起来很好玩!”猫儿伸着懒腰之时,扭头看他,十分不解,“三花娘娘就经常跑,跑得很快!” “三花娘娘厉害。” “好像你们人都不爱跑,小的人才爱跑,长大了就不爱跑了。”猫儿一边说着一边思索其中原因,她是只善于思考的猫,只是毕竟是猫,人的事情想不明白也是这样的,于是很快又摇了摇头,仰头眯着眼看着太阳说,“人不太行,不仅跑得慢,晒太阳也不行,没有毛毛,三花娘娘变成人晒一会儿太阳,手都会被晒得红红的,烫烫的,第二天才会好。” “三花娘娘第二天能好,而且不会变黑,已经是很不得了了。” “人果然不行。” “自然是比不得三花娘娘的。” “唔……” 猫儿收回目光,也收起了懒腰,转而挪动着步子,原地掉头看向他:“我们要往哪里走?” “哪里走……” 宋游这次就没有拿出《舆地纪胜》了,《舆地纪胜》上对于云州的记录并不多,记录多的都是他们刚刚才走过的这条路,只是抬起头,看了看身后的湖泊以及几个方向:“在纤凝这么久,还没有环过湖,便先沿着湖泊走一圈。” “环湖!” 猫儿对此并不意外。 道士向来如此,除了喜欢登山,也喜欢环湖,若是遇到风景好看的湖泊,定然是要慢慢绕着走一圈的。 就像当初在云顶山下。 “环湖好,环湖的时候,每天停下来三花娘娘就给你钓鱼吃。” “三花娘娘辛苦。” “不辛苦!好玩的!”猫儿说着一顿,又问他说,“然后呢?” “先往西边走吧,听人说此路往西风景很是不错,之后再折返往南边。” “西边走!” “边走边想。” “好的!” 猫儿没有再多说什么,虽然如今的她比以前更懂得方位和地理的概念了,可对于往哪里走、去哪里好似也还是不是很在意,问完之后,便很随意又干脆的往旁边一倒,直接侧躺在草地上,眯着眼睛晒起太阳了。 只剩尾巴一晃一晃的。 道人也不动,坐着吹风。 等到歇息够了,便再度启程。 从纤凝城往西走,没有多远,山脚下便能看见三座古塔。 那便是大名鼎鼎的三塔寺。 原先云州高原上曾盘踞过一个不小的国家,国君甚至一度以“皇帝”自称,纤凝是为国都,后来佛教从西边来,得到了皇帝的推崇,甚至于很多皇帝晚年都会出家为僧,便有好几位都在三塔寺为僧,可见这个寺庙的不简单

相关推荐: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御用兵王   祸国妖姬   老师,喘给我听   下弦美人(H)   人妻卖春物语   倒刺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大唐绿帽王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