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71章

第71章

比。等抬起头来,却发现正巧有人拉住了自己,口中说着什么,仔细听才发现,是央求自己的话,叫自己清账什么的。 好像是城外的菜农,自己欠了人家的货款,一直没有给。 这也是此刻绞心的一把刀子吗? 仔细听是多少钱? 才五百钱。 才五百钱啊…… “……” 李大官人摸出钱来,此时什么也顾不得了,只要这痛能少一分,做什么都愿意,语气艰难含糊:“是我不对,是我对不起你,给你磕头,还请你、老丈你叫上别的人,别的欠了账的人,所有,都一并到我的家中来拿,今日全部结了……” 小贩说什么,听不清。 李大官人只努力辨别了一把方向,便往自己的家中走。 眼下要紧的,是去还债,去请罪。 平日里欠下的每一笔款项、欺凌过的每一个人、做过的每一件错事。 尤其那城外的尼姑庵。 李大官人觉得,那尼姑庵对那道人有收留之恩,那道人之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嘴永远封上,还花了这一颗“不亏心”,除了让自己向善,恐怕也有让自己活着还债的意思。最先要还的,当然便是那尼姑庵的债。 …… 那先生当真是有本事的。 店家跟着那李大官人出去走了一遭,自然是为了看热闹,也确实看到了热闹。 见那李大官人痛苦不已,生不如死,对于被他欺凌过的穷苦人家来说,怕是比杀了他都开心。店家不算穷苦人家,也没被他欺凌过,最多在别地遭那人恶心过几回,却也看得爽快。 见他还了菜农的钱,又叫别的债主都去家中清账,不知那先生是怎么威胁的,店家想来,却也总归算一件好事。 只是人心似海,本性难改,那先生又不是一直在南画不走,时间一长,那人可能一直保持下去?等他回过神来,该不会为难自己吧? “……” 店家摇摇头,也不多想。 能保持一刻,算是一刻的好,能保持一天,算是一天的好,能一直这样下去,便是一直的好,多好少好,总比没有好。 回到客栈时,却见那先生已经将行囊都收拾好了,马儿也带出来了,正在店门口,把被袋往马背上放。 有个小女童站在他身边,手上拿着一把干草,喂给那马儿吃。 “先生!走了?” “是啊……” 宋游笑着对他说道:“在下已与令正说好。这几日用的灯油也折算了,钱也退了,这就走了。” “不多住几日?” “休息够了。” “这几日住得可好?” “好极了。”宋游瞄了眼旁边小女童,“说来该谢谢店家指引,这里的布果然名不虚传,店家推荐的蒋家三娘的手艺也真好。要说最好的,还是店家店里的汤饼,若有机会,希望今生还能再回来吃一回。” “那可就恭候大驾了。” “店家客气。” “先生慢走。” “好。” 马蹄踏在石板上,得得作响,脖子摇晃,马铃声叮当。 那一人一马头也不回。 只有那小女童回头了几次。 店家却是有些疑惑。 这先生是游历天下的道人,又是独自而来,怎么忽的身边就多了个女童? “哎呀!” 店家这才反应过来—— 那三花猫去了哪? 再看前边,那两人一马已走过了街边转角,看不见了。 此时稍作回想,那女童小小一个,却是肤白胜雪,干干净净,漂亮得像是小仙女儿,穿着一身颜色还很亮的新衣裳,是刚做的夏装,上衣里外和下边的裙子各有一个颜色,在自己和那先生讲话的时候,她便一直仰着头,睁着大眼睛盯着自己看,眼中满是好奇与灵动。 岂不就是先生身边那只三花猫儿? …… “马儿马儿跟着我走!” 穿着新衣裳的小女童一溜小跑,跑到了最前边去,又转过身来退着走,面朝马儿,连声说道。希望马儿能从道士身后把道士超过,然后马儿跟着自己走,道士跟着马儿走。 这么活泼漂亮的女童,吸引了路边不少行人的注意。 然而马儿只是用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她,脚步与先前一样,不快不慢,走在道人后头。 怎么回事? 明明才喂了它吃的!都和它说好了! 小女童也并不气馁,继续面朝马儿,倒退走路,一脸认真,念咒语一样: “马儿马儿跟着我走!” “三花娘娘小心摔跤。” “三花娘娘不会摔跤。” “是吗?” “哎哟!” 小女童坐倒在地,又一下子爬起来。 第一时间是扭过身去看自己的新衣服有没有摔坏弄脏,见只是有些灰尘,便轻轻拍了拍,下一秒又抬起头来盯着道士,皱着眉头仔细思索,好似在怀疑自己的摔倒与这道士有关。至于有没有摔痛,似乎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与我无关。” “那怎么刚说完我就摔了?” “有可能我是看见三花娘娘后边路上有个坑,所以才提醒三花娘娘的。” “是哦……” “三花娘娘这样从客栈里出来,客栈店家肯定知道了三花娘娘是猫儿妖。” “可是有新衣服诶……” “那没办法了。” 宋游说完便瞄着这小女童。 衣服是今早才做好的。 本来想着天气暖了,恰好南画产好布,正好扯点布给三花娘娘做点夏天的衣服,自己也搭着做一件,以作纪念。不过在买布的过程中,倒是体现出了三花猫和宋游的审美差别。 宋游喜欢素净的。 三花猫喜欢花的,越花越好。 最后商量后买了三种不同颜色的布,浅色的做了抹胸,棕色的做了件短衫,绯色的做了裙子,都是纯色的布,拼撞起来倒也挺好看。不过也多亏了蒋家三娘的手艺好,和三花娘娘长得好。 没多远便出了县城。 此时已是莺飞草长的三月,阳光正好,柳絮纷飞,宋游停在门口转身,看向这窄小老旧的城门。 南画二字写得端正。 “我们去哪?” 小女童又爬到了马儿背上,趴下来抱着马儿脖子,扭头看他。 这问题问得好。 平州多山多水,又多妖鬼仙神传闻,许多名人诗人都曾慕名来过,风景名胜多不胜数。 要去云顶山,得横跨大半个平州。 若是直直的奔过去,也就一千多里的路程,半个月大半个月,或是一个月,也就到了。 可是这么多名山名水,奇绝风景,好不容易来了,又怎能错过? 这些风景名胜大多在《舆地纪胜》一书中有记。书中按照平州治所平都的位置,讲了他们在平都的不同方位、离平都又有多远,如此一来心中便也有个大致的远近方向了,可以排个顺序。 “问你!我们去哪?” “三花娘娘跟着我走。” “哦……” 第八十八章 云顶山下长生县 要说最近南画县人们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事是什么,便是那李大官人了。 说前段时间有位神仙路过南画县,见那李泼皮欺行霸市,作恶多端,便出手点化。现在那李泼皮是痛改前非,真当是痛改嘞,听说那李泼皮现在一做亏心事就心里绞痛,痛得生不如死,每天不做好事也痛,只是痛得没那么厉害,勉强当死。 这不?大家都敢叫他李泼皮了! 说是点化也许也不对。 也许是惩罚。 不过点化也好,惩罚也罢,总归是治了一大恶霸。 想那李泼皮本就是南画县人尽皆知的恶霸无赖,受他欺辱恶心者不计其数,平州又有着极浓郁的仙神氛围,大家最爱讨论的便是这些,如今一个游世的神仙收拾了就在身边的一位恶霸,还有比这更值得讨论的话题吗? 一时上到县官,下到百姓,哪怕偏远到了城外山村,到处都在说这件事。 对于那李泼皮,大家也都多有关注。 要说最关注的,静福客栈的店家算是一个。 谁让那仙人就住在自己家呢?那李泼皮也是在自家楼上房间里被点化的。 店家倒是没敢迅速宣扬,怕自己钱是赚了一些,等那李泼皮回过神来,心不痛了,找不到人宣泄,反而来找自己麻烦。 只多关注那李泼皮的传闻。 听说李泼皮几天之内就将欠城内城外商贩百姓的钱财全部还清了,每个还都挨着赔礼道歉。随即又去了城外尼姑庵,这次却不是去寻欢,而是带足了钱财和礼物去赔礼去了,听说在尼姑庵门口跪了很久,还当场放了很多保证的话,看那样子,那些尼姑怕是不必再挣这笔钱了。 再到后来,那李泼皮还的债越来越多,就是原先拿过人家梨儿桃子没给钱的小贩,现在在路上碰到了,都要客客气气道个歉赔个钱。 好似真当变成了好人一样。 可谁知道那李泼皮又能撑多久呢?不过是怕那痛楚罢了。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那法术一点也没有失效的意思,反倒是那李泼皮开始日日行善,整个人看起来也逐渐有了些变化。 最显眼的变化,便是不再每天饱受煎熬了,或许也痛,可痛楚却明显减轻了。 而这并没有让他松懈,反而让他更积极的行善,更积极的弥补前半生亏欠,光是往城外尼姑庵送钱送礼、嘘寒问暖就跑了好多次,还在山下置办了些田产赠予那些尼姑,说是弥补亏欠。其余的欺凌过的人,大多也都竭力弥补。 可若是细看的话—— 这泼皮起初做这些事情时,分明是被痛楚胁迫,充满了不情愿,可谁能想到,慢慢下来,他竟能笑着与别人打招呼、道歉还钱了。再到后来,他做起这些事情来竟是越发的得心应手。 从三月到四月,到五月再到六月,几个月时间,李泼皮整个人变化极其明显,若有外人来到南画,定然想不到他曾经为人。 这泼皮该不是渐渐习惯了吧? 这可真是神了。 店家每每想起,都睁大了眼睛。 原先觉得那该是个有些本事的先生,后来觉得该是世间少有的道门高人,现在这么一想,那恐怕是位真神仙! 既是真神仙,神仙的名讳,神仙住过的、点化过人的房间,神仙赞不绝口的汤饼,也该宣扬宣扬了。 不如取个名字…… …… 此去云顶山,宋游与三花娘娘既有路线规划,也随心所欲。 离南画最近的便是安都山。 那安都山的山水真是秀丽,去的时候不冷也不热,爬山刚刚好,一条匹练从半山腰直接落到山底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过了安都山,又去猴儿谷。 那时已是初夏,山上清凉,满山的桃子刚刚成熟,向顽皮的猴儿讨上几颗,这个夏天在记忆中便有了味道。 十二月潭的水俨然一绝,无论多深都清澈见底,底下沉木纵横交错,不知多少年了,水中又有游鱼无数,皆若空游无所依。十二个潭水,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颜色有青有蓝,深浅不一。 听说到了深秋,更是满山红叶。 几百上千年后,此处定是一知名风景区,届时在湖里洗脚定是不行了,宋道长只好提前几百上千年先洗几次。 又有一山,名曰猿不过。 说是几朝宰相都来这里游玩过,更是有无数知名诗人文人慕名而来,观之险绝,壮己胆气。 猿不过有一条知名古道,原是千年前在这山上建关据守的守将军士修建,在垂直的悬崖上边,最多不过一尺宽的小路,放下脚都勉强,悬崖边上扎了一排钉子拉了一条锁链,给人抓着,是唯一的安全措施了,稍不注意,下边就是万丈深渊。 此处险绝更胜狗爬岩,只是风景却不如。 又去山匪横行的马王寨…… 中间若有遇到城,只要离得不远,宋游和三花娘娘都会去走一趟,看看风土人情,看看有什么特色名吃,休整休整,再做些补给。这平州六郡四十八县当真是仙神缥缈又乌烟瘴气,淫祠邪祀处处皆是,仙神传说不计其数。 到梨花沟的时候已是夏秋相交之时,自然没有梨花可赏,不过平州贡梨却正好成熟。 三花娘娘不吃梨,宋游却是要吃的。 贡梨的品质自不用说,又大又泡,一口下去全是水,清爽极了。只是这满山的梨树也就春天灿烂,到了这秋天,一半果子都卖不出去。只要能运出这里都能卖出高价,可运不出去,在山上便给钱就卖,甚至有时都不必给钱,打声招呼,别人也都乐意给一位道人一些方便。 倒是也有梨膏卖,这个三花娘娘能吃。 六月下旬,已到长生县。 出县一百里路,便是镜岛湖,镜岛湖边上,就是传说中的云顶仙山。 这云顶山俨然是整个平州名气最大的仙山名景,不知多少向往仙道长生之人来此寻仙,连带着这县都取了长生为名。小小一个县城,城中逆旅怕是有上百家,街面上行走的旅人怕是比本地人还多,说不得哪位便是能留下千古巨作的大诗人大才子。而路边茶楼里所说的,尽是这平州六郡四十八县的仙神传说,妖鬼惊闻。 宋游和三花娘娘行至此处,也在城中找了一家逆旅,停下歇脚,散散风尘。 依旧是一间普通的房间。 宋游在桌边坐着,给自己倒了一碗水,便对三花娘娘说:“三花娘娘可知晓,过几日便是立秋了。” “三花娘娘不知晓。” 三花猫跳上桌子,准备凑近了去闻闻,完全是下意识的回答,可答完之后才想起来,立马一扭头,直直盯着宋游: “立秋?” “对啊。” “立秋!” “三花娘娘想做什么吗?” “吃顿好的!” “挺好。” 宋游笑着看向这只猫儿:“不过立秋要过几天了,那时我们肯定已经离开这里了,不是在镜岛湖边就是在云顶山上,那边可没什么好吃的。” “!!” 三花猫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宋游端起水碗喝水,小声说道:“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提前把它吃了。” “提前把它吃了!” “反正也是自己选的时间,差几天也无所谓。” “差几天也无所谓!” “三花娘娘觉得呢?” “三花娘娘觉得你说得对。” “三花娘娘想吃什么呢?” “三花娘娘想吃牛肉,想吃鱼,想吃小鸟,想吃叫鸡子!” “小鸟和叫鸡子城里可很少有卖的,倒是牛肉和鱼买得到,嗯,牛肉应该买得到,我得出去问问。” “小鸟和叫鸡子三花娘娘自己会捉。” “那好。” 宋游便出门而去。 三花猫跳下桌子,脚步轻快,紧跟着他。 要问县里能不能买到牛肉,找客栈的店家问是最好的。 不过这里显然不是凌波,牛肉没有猪肉羊肉那么常见,店家一听便有些为难,随即上下打量着宋游,也瞄着旁边的三花猫:“牛肉啊,今天不知道市里有没有卖,上次卖都是几天前了,也不多。先生也知道牛肉是稀罕物,贵人们也都爱吃,一头牛死了,他们先得分走一些,剩下的到了市场里还有不少人抢着买,小人只能说帮先生多去看看,而这价钱嘛……” “多少钱一斤呢?” “上次是一百文。” “赶上羊肉了。” “那也没法!” 店家对宋游说道:“客官也知道咱们这儿不一般,那旁边的云顶山上可是有真神仙,只是一般人去了找不到罢了,先生,咳,先生是道人,知道这个神仙们是不喜欢大家吃牛肉的,所以咱们这的牛也杀得少,官府基本不批,都是摔死病死的,这个,想必先生也懂……” 店家说得小心翼翼,生怕这句“不吃牛肉”戳到了这个要买牛肉的道士的痛点。 宋游却只是笑笑。 天宫确实是道教的天宫,道士也确实是不吃牛肉,可也只是约束自己,哪有自己不吃也不乐意别人吃的道理? “便请店家多多为我留意,买来我便在店里吃。” “好嘞!” “只是那云顶山上,真有神仙?” “先生这可是问对了!” 店家把抹布往肩膀上一搭,顿时来了劲:“那云顶山上没有神仙,这几百年来,能有这么多人跑来寻仙吗?” “便请店家说说。” “这会儿也闲,便请先生坐着,好好与先生讲讲。”店家说着顿了下,“只是坐着也无聊,小店的酒茶都还不错,先生要不要来点儿?” 这人是会做生意的。 确实也不好白听人家讲,宋游便点了一壶据说是当地产的好茶,还有据说是云顶仙山上产的仙茶呢,只是卖得太贵,宋游既不知晓那茶是否真的产自云顶仙山,也不觉得产自山上就有什么别的不同,便省一点钱了。 第八十九章 神不神仙也不要紧 “云顶山云顶山,便是高到了云里边去。除非是大晴天,否则山顶总是被云雾裹着。”店家说道,“云顶山一山有四季,春夏秋冬,先生别看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云顶山上,恐怕还得穿袄子呢。” “店家喝茶。” “不喝不喝,先生从小店买的茶,哪有我喝的道理?” “山顶积雪吗?” “冬天有雪。” “长草吗?” “长,小草。” “那也不是很高。” “怎的不高?这平州哪还有比云顶山更高的山?”店家说着,“不过先生说的要是那些一年四季都有雪的山,可能是没有那么高。但是咱们这云顶山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爬得上去的。” “到山顶有路吗?” “有路,看你敢不敢走了。” “怎么说?” “哼!就说这一年四季,来云顶山寻仙的人,不计其数,可大多就在山下镜岛湖边看看就是了。好的呢,爬到半山腰也就下来了。再往上就是罕有人迹的深山老林了,道路难走,野兽凶猛,还要跨过悬崖,寻常人哪有那个胆子?”店家嗤笑一声,“每天有一个人爬上顶就不错了。” “店家可有上去过?” “这个……” “镜岛湖风景可好?” “好!好得很呢!不过也要天气好才好,天气不好就是雾蒙蒙……” “有哪位在山上找到过神仙呢?” “那听说就多了……” 店家开始断断续续的向他道来。 宋游安静听着,不发表意见。 …… 在这住了两日,店家才算买到牛肉。 一半切成了生肉片,一半用清水烫熟,宋游又去买了两条小鱼来,依然是一条煮熟,一条生切片,还叫店家炖了个鸡,给三花娘娘庆生。 三花猫吃得十分满足。 到了夜里,宋游躺在床上,三花猫依旧窝在他的脚边,外床角处,小猫儿还忍不住扭头看他,问道: “下次立秋是什么时候呀?” 宋游睁着眼睛,眼前是纯粹的黑,什么也看不见,他没有睡也什么都没想,闻言只小声答道: “再过一年。” “再过一年呀。” “那时三花娘娘就又长了一岁了。” “又长了一岁了。” “也许以后我们会走到大海边上去,三花娘娘的某次立秋可以在大海边过。”宋游小声的说,怕惊醒了夜,“三花娘娘多半会喜欢。” “我不知道什么是大海。” “就是很大很大的一片湖,很大很大,比三花娘娘走过的所有地方加起来都要大,也可能比所有大地加起来还要大。” 也许是困了,也许是环境太安静,无论猫儿也好,道人也罢,声音都很小,又轻又缓,慵慵懒懒,没有力气一样,这样交谈,却让人感觉异常安静。 “大海里有比陆地上更多的生物,光是海边可以吃到的鱼,也许就比三花娘娘从小到大见过的虫子还多,还有比三花娘娘更大的虾,有和洗脸盆一样大的螃蟹,有很大的贝壳……” “螃蟹没有肉!” “只是小溪里的才没有肉。” “那都可以吃吗?” “大部分可以吃。” “还有呢?” “海边全是沙子,细细的,厚厚的,踩着软软的,三花娘娘怎么刨也刨不到底。沙子里还有许多小螃蟹,运气好,还能捡到可以吃的贝壳,被海浪冲上来的鱼儿,虾,和别的可以吃的东西。” “只要捡就可以吗?” “差不多。” “……” 三花猫的眼睛在黑暗中睁得大大的,神情里已经有了向往。 也许今晚她就会做一个梦,梦里会有一片想象中的大湖,梦见无数多种想象出来的不一样的鱼,自然和真正的大海与海鱼不一样,那却是今夜独属于她梦中的大海,她梦中的鱼儿。 “睡吧,明天去镜岛湖了。” “哦……” 一人一猫都已安静下来。 这里的夜,真是一说不出声了,就真的一点声音都听不见了,静得纯粹,黑得深邃。 次日醒来,赶早出发。 一百里路,一日行程。 此时正是炎热,阳光灼人,宋游虽不得不戴上斗笠,心却并未因此而燥热,而是盯着太阳,依旧不疾不徐,连步子也未曾放快放慢过。灼热阳光下的世界格外鲜艳亮眼,道人拄杖行走,到镜岛湖边的时候,天逐渐变暗变凉,才惊觉已是黄昏了。 晚风吹来,带着水气,浑身凉爽。 “我们到了吗?” “也许。” 宋游沿着湖边道路往前走着。 一匹马儿跟在他背后。 黄昏时的镜岛湖也许与白天不一样,但自有另一种美,不负店家的夸赞。 只见湖泊宽广得望不到边,湖面安静得好像一面镜子,却有大大小小岛屿无数,天边已经渐渐成了红紫色,一切天光都映入水中。而远方又隐隐可见几点星光,不知是哪位雅人,夜泊湖心,真是闲适。 湖边长满了芦苇,道路两旁也都是,在这将近秋日的时节,成片的芦苇抽出雪白的穗,晚风一吹,齐齐的往一个方向倒。 这哪里像是人间了? 分明是风的世界。 宋游不急着找渡口与宿处,只领马徐行,一边走一边扭头看黄昏和湖的方向,不言不语,眼里装着这幅画面,心却到了更开阔的地方去。 只听风来,只等夜降。 “这就是修行么?” 忽然又想到了那老道士的话。 再往前走,天光越来越暗,天边越来越红,山与霞光尽皆映入镜湖,心也越来越静。 不知何时夜空中有了萤火。 最初发现时只三两点,后来夜幕每降一分,这荧光便多出一些,恍惚之间,它们已遍布了四周,数之不尽,在黑暗中自由的飞舞着。 三花猫也被吸引,跑到前边,一蹦一蹦的用爪子去捉。 “三花娘娘别捉。” “为什么?” “很好看啊。” “可以吃的。” “拜托三花娘娘了。” “你很喜欢?” “是啊。” “唔……” 三花猫陷入沉思。 “那好吧。” 猫儿摇头晃脑的又走了回来。 头顶繁星漫天,夜里萤火飞舞,像是星光落到了地上来。不知借的是星光还是荧光,勉强看到湖边的道路,沿着这路缓缓向前走去,渐渐看到了渡口处湖边聚集的一片灯火。 马铃声刚一靠近,就有水声。 有位中年船家由船上岸,提着船灯照亮,来到他面前,将灯高高举起。 “是位先生?” “是。” “先生可是要去云顶山下?” “正是。” “这会儿可太晚了,得明早才能坐船过去。”船家说道,“不过先生若是肯多出点钱,今晚可以就在船上住,小人还可以带先生去湖中间。” “晚上去湖中间做什么?” “先生有所不知,咱们这镜岛湖平滑如镜,就算有风过,也很少掀起波浪,很多贵人都觉得神奇,也喜欢得很,不管上午还是下午,白天还是晚上都有许多人租船泛舟湖上,各有各的风景。” “那船中间的灯……” “都是!” “可能载马?” “哎哟那可真对不住,这会儿没有可以上马的船了,咱们这儿都是瓜皮船,小乌篷船。” “那我可否今晚租船家的船,去湖心睡一夜,明日再返回来?” “可是可以,只是这马放在哪呢?” “请它留在岸边即可。” “怕是要丢!” “不怕。” “先生虽只是去湖心,可明早回来,这一去一来,也是一趟,单去湖心就得一个时辰,这么晚了,又无人可以同船……”船家想了想,“小人也不好在一位先生面前叫价,便收先生五十文吧。” “好。” 船家便把船拉过来,眼睁睁看着这位先生从马儿背后卸下被袋,又对马儿说话,请它在湖边等他一夜,随意吃草,那马儿竟也灵性,说完之后真就叮叮当当的走入了夜里,也是神奇。 随即这先生走上船来,还带了只猫。 “走吧船家。” “好嘞!” 船桨一撑,船就离了岸。 风声之中,又多了点水声。 这夜一黑下来,实在难以分清上边是天还是下边是天,总之天上有霞光,湖里也有霞光,天下繁星无数,湖中也繁星无数,只是这乌蓬小船渐渐从湖面上划过,底下的星光便都皱了。 宋游坐在船头,一边静静吹着夜风,赏着这夜里景色,一边与船家闲聊。 知晓这湖中有神灵,才保得湖面不被风皱,水平如镜。又知晓这湖中岛屿七百九十一座,大多都小得很,白天来看,便是看碧水千岛。还知晓这湖畔大小村庄上百个,大多信奉蛙神,因为觉得它春天复活,又多子多福,很是吉利。 “到湖心了。” “船家辛苦。” “哪里哪里……” 宋游看向不远处。 依稀可见湖心还有别的船,有的还点着灯,有的已经暗下去了,有的里边亮着炉火,不知是烤什么或是煮什么。离得近的一艘最热闹,里面隐隐有琵琶声洞箫声和人们行酒令的声音,不知是哪来的风流名士,在此饮酒作乐,畅快极了。 湖中凉快,心也宁

相关推荐: 寡妇门前桃花多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归宿(H)   沦陷的蓝调[SP 1V1]   媚姑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