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102章

第102章

滚,痛呼不已。 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湖夺宝 “道长好手段啊。”吴女侠眯起眼睛,盯着在火焰中被逐渐烧得干干净净、只剩下衣裳的人,笑了一声,“听说江湖中的奇人异士很多都是用一辈子来学那么一两样本领,宫观寺庙中的高人最多也只学三五样本领,道长年纪轻轻,法术倒会不少。” “小小手段,不值一提。” “那这五个呢?” 吴女侠看向剩下五个江湖人。 “几位……” 道人便看向他们,停顿片刻,也问了句:“可曾杀过无辜之人?” 风吹草动,无人回答。 五个江湖人被定在原地,有人目光是转向这边的,可以借着余光看见一点,有人眼睛瞄向别处,看不见这边如何,却都能听见声音,从声音中也能知晓此处发生了什么事,这道人又有何本事。 此刻听道人一问,心中都害怕极了。 恐惧,不安,又有悔恨。 时而觉得自己遇见的是神仙高人,时而想起自己滥杀过的无辜,觉得自己的报应终于到了,心中更是惊惧害怕、悔恨不已。 心一惊乱,便有如火烧。 “篷……” 当即有三人身上燃起了火。 不过与那位不同,这三人不能动弹,也发不出声音,便就这么站着,如木桩假人一般,被烧成了灰。 也不知其余两人心中如何想。 “这又是什么手段?” “火行之法。” “这么厉害!” “算不得厉害。”道人从容解释,“最初那位被女侠提回来,已是吓破了胆,心中忐忑不安,恐惧惊疑,又被在下勾起了懊悔之心,这才容易被心火所趁烧成灰飞,随后三位,是见了那位的下场,同样忐忑不安、恐惧惊疑,火自他们心中起,不从在下手中来。” “剩下这两个呢?” 女侠又看向了剩下的两个。 “道人本不该多造杀孽,在下也不是喜好杀戮之人,除了那些明着对在下起了杀心的人,其余人在下都不取他们性命。”道人耐心说道,“这两位能躲得过在下的询问,大概没有杀过无辜,不过既与这几位同为昂州五雄,自然也不是善人,便请他们在此地留着吧。” “留多久?” “一个昼夜。” “有意思。” 此地虽有人烟,但毕竟在大山之上。 白天虽然安定,晚上也有豺狼。何况如今山中聚了不知多少江湖人,在此地留一天一夜且活下来,说容易绝不容易,说难倒也不难。 怕是要考验一番造化了。 “轰隆!” 头顶忽然一声闷响。 女童女子尽皆仰头望去。 “要下雨了。” 道人对她们说了一句。 女童眨巴了下嘴巴。 女子则皱起了眉。 “那可不行,我的神驹可不能淋雨,淋了雨容易生病。”吴女侠指着前边,“我记得来时路边,那边有个亭子,可以避雨。” “走吧。” “你也去?” “自然。” “不急着下山?” “不急。” “有些江湖人烂命一条,为了宝物,可是连命都可以不要。” “正好见识一番。” 道人已率先迈开了脚步。 山风扑面而来,吹得衣袍猎猎抖动,发丝也随之飘舞,路边草林皆弯了腰,放眼大山连绵,一片开阔壮观,也是一番景致。 山上江湖人果然不少,一路走来,或明或暗的遇到不知多少。 有些江湖人见他是道人,会多几分真真假假的客气,先自报家门,询问一番,再做定夺。至于是打是杀,要不要约下个规矩,各有不同。 有些自恃本领,一言不发,拔刀相见。 有些躲在暗中,放着冷箭。 有些远远见道人女子本领高超,不敢上前,看几眼便悄悄溜走,不知去了哪里。 不同的选择注定了不一样的下场。 渐渐看见了女侠口中那座亭子。 虽是在半山腰上,不过却是一处向外凸出的悬崖边,也不知是哪位雅人所建,用来观赏风景是再适合不过了。 三人一马率先走进了亭子中。 没过多久,雨就下了起来。 这雨下得大,来得急。 道人不慌不忙的在亭子中盘坐着,既不因方才江湖人的多番打扰而烦躁,也不因烧了七八个人而感怀,心中好似全无波澜。 从亭子里往外看去,每一滴雨都是短短的雨条,挂满了天地之间。 穿林打叶敲亭瓦,声音道道不相同。 山间一直有着团雾,大雨一浇,又升起了氤氲,如一层半透的轻纱笼罩了层层青山,风景本就秀丽,又变成了一幅山水画里的场景。 陆续有江湖人赶来此地。 也许有同样知晓此处有座亭子、前来避雨的,也许有从那些溜走的人口中得知消息,特地围过来想要夺宝的。 不过没人轻举妄动,都站在亭子外头,淋着雨盯着亭中众人。 渐渐越聚越多。 从十几个,变成二十几个,又从二十几个,变成三四十个、七八十个,到后来不太能数得清了,也许已经有上百个了。 还在不断增多。 有的是单枪匹马来的,有的是三五成群结伴来的。有的零零散散的站在前方路上、半山坡上,有的聚成一堆,大雨中只见黑压压的一团。 这些江湖人手中兵器也各不相同,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什么都有。 不止兵刃,打扮也不相同。有的穿得好,有的一团乱遭,有的披了蓑衣,有的戴了斗笠,有的只在雨中淋着,头发被雨湿成一股一股的。 隐隐还听见山下有打马的声音,明显有人正听闻消息,火速赶来,足以见得这幅传说中的绝世画作究竟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这些江湖人要么独行独立,只抱着武器盯着亭中的道人与女子,要么凑在一起小声讨论,但声音也都被大雨声盖了下去。众多目光和众多兵刃汇聚成一种难得的肃杀之气,又与大雨的嘈杂混在一起。 亭中一站一坐的二人小声说话。 “怕有两三百个人了。” “嗯……” “这么多人,别说我了,就是再把舒一凡林德海一起叫过来,怕是也挡不住。等下就看道长你的本事了,要是不行,我是帮不上忙了。” “多谢女侠。” 盘坐着的道人不疾不徐,赏雨也赏江湖人,勾起嘴角:“女侠你说……” “什么?” “这会儿像不像当年的柳江大会?” “……” 吴女侠抬头仔细看了一眼,才笑着答:“当年柳江大会上的人可比这里多多了,不过在这我倒也看见不少江湖上的好手。” 道人没有再回应。 因为前边已经有人走了出来。 是一个有些年纪、留着发白胡须的老江湖,带着斗笠,扯着嗓子喊:“里面的道爷,在下凌云,算是有礼了。” 一边喊一边拱手。 “凌云,以前金刀门出来的,后来在长京混,人送外号不饶人。前几年去了礼部尚书府上当门客,不晓得是自己偷着跑到这里来的,还是奉了尚书的密令来找画的。”吴女侠在旁边小声说道。 “在下听说道爷法力高强,身边护法也武功了得,不过我们这么多人,也不是好惹的!道爷既然道行深厚,又何必我们这些俗人争宝?” “嘿,我成你的护卫了。” “在下关守纪。” 又一个略有些胖的中年人站了出来。 “凌老辈子说得有理,道爷既是高人,又何必舍了一身道行,与我们争宝?输了毁了一身修行,赢了也惹来满身的杀孽,左右都吃亏。” “关守纪,逸州人,咱们老乡,不晓得哪个门派的,还有个弟弟,叫关梅启,在长京混了很多年了,做事还算讲究。” 另一个差不多胖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听人说道爷先前自报家门,说是逸州灵泉县人?嘿嘿,小人虽然没有去道长的阴阳山上耍过、上过香,但我们也算是半个老乡了,老乡之间实在没得必要兵戎相见的,道爷你说呢?” “这就是关梅启。” “在下长州崔风季!”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非是在下冒犯!道长道行再高,也须得掂量着,我们这里聚了这么多江湖好汉,不少好汉都带了弓箭,别说几百把刀一拥而上,就算一齐拉弓射箭,道爷又没成仙,可能挡得住?” “崔风季,假名,原名崔淼,常在鬼市混,假装高手,看起来牛逼轰轰,其实内行都晓得,杀狗都追不上。” “在下席异尚,看个热闹,出来就想说一声,道长莫要误伤到我了。” “席异尚,传说中的江湖第一大派云鹤门席家的人,以前在柳江大会上你见过他的兄长。云鹤门门派驻地就在长京外头,更是在长京里头乃至朝堂之上有不知多少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这么多人里边,他是最不好惹的。” 宋游静静的看着前边。 以前在柳江大会上,听吴女侠说过,云鹤门乃江湖之耻。不过后来听书的时候,说书先生倒都对其十分推崇,长京江湖人也都很给面子。 就如此时—— 席异尚突然开口自报家门,一群江湖人中都是一阵喧哗,左顾右盼,窃窃私语。 离得远的,在大雨声中没有听见席异尚的声音,连忙询问前边的人,听说云鹤门席家的人也来了后,便又是一阵喧闹。 这阵喧闹很久才平息下去。 终于又有人冲着宋游说话: “听说道爷不是江湖中人?依我所看,就算道爷是受人所托,也不必如此执着!此时算是我们胁迫,生死之下,道爷不算违背信诺!还请道爷将带的东西交给我们,我们自会决断归属。” “请道爷交出画作!” “道爷能定住一个人,能定住几个人,能把我们几百人都定住不成?” “道爷交出画作,算是我们买的,我们凑一些钱给道爷答谢,出去之后,大家伙无论宝物归谁,统一说是从道爷手上夺过来的,如何?” “道爷……” 亭外风雨渐大,雷声阵阵,越来越多的江湖人站了出来,你一言我一语,或是催促或是逼迫,或留有余地,或藏有针锋,各有各的性格,所谓的江湖气大概便都在这些话里边了。 道人听着,只觉有趣极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钦山蛇仙相助 “轰隆隆!” “哗啦啦……” 雷声滚滚,天地昏暗。 夏日的狂风骤雨摧残着山间草木,沙沙之间,时有折枝声。 雨珠顺着亭子瓦檐往下滴淌,顺着枝叶草茎往下滴淌,也顺着江湖人的斗笠发丝往下流,大雨中一切都好模糊,又好像一切都格外清晰。 江湖人见亭中道人始终坐着,不动也不答,而己方声势越发浩大,不光是江湖好手越聚越多,还有许多江湖大派的人,以及一些内行人都知晓是在为朝中权贵大臣暗中做事的人也都站了出来,人也多,势也众,心中便安心了许多,有向亭子越走越近的意思。 道人却转头看向了远处风景。 “轰隆!” 雷声之中,道人终于起身。 江湖人的嘈杂顿时一滞。 同在亭中的江湖女侠瞄着前边,这么多人,即使她本事再好,落入人堆中怕也起不了浪花。不过打不过是打不过,也没什么好怕的就是了。于是仍旧提着长刀跟上去,好似只想看个热闹。 身后女童瞄一眼外头凶神恶煞的江湖人,又抬头瞄一眼自家道士,伸手拽了下道人的衣角。 “没事的。” 道人低头对她说,随即踏步往前。 停在亭舍边缘,道人却没看向江湖人,而是转头看向了一个方向,问了一句: “前辈为何在此看戏?” 话音落地,江湖人反应不一。 有人愣一下神,有人迷惑不解,有人顺着他的方向看过去,也有人什么都没看见、收回目光想劝道人莫要装神弄鬼。 然而没等他们做出反应,便听天地间一道巨大的雷声: “轰隆隆……” 连绵不绝,震耳欲聋。 不对!不是雷声! 是这山上的声响! 一众江湖人都睁大了眼睛,敏锐察觉不对,左顾右盼,想从身边人脸上找到心安,却只在他人脸上看到了如自己一样的警惕。 就这刹那之间,又是一阵轰隆声响,与此同时,大地也开始颤抖起来,好似天地崩裂。 幸好江湖人底子都不错,才能在路上站得稳。 “快看!” 有江湖人指着一个方向惊呼。 正是道人先前看的方向。 众人再次转头看过去,只见山间雨雾氤氲陡然流动起来,好似被人挥舞的绢布,又好似流水一般,慢慢的汇聚在一起。 此般神异,非是江湖把戏人的小手段,而是整个天地的异象。 待得雨雾氤氲彻底汇聚成型,众人更是大惊—— 那不是别的。 正是一条盘桓在大山之间的巨蛇。 巨蛇通体由云雾组成,虚幻无实质,却长不知多长,大不知多大,仅仅蜷缩起来便填满了面前的山坳,值得注意的是,巨蛇头顶有两个小角。 “蛇仙!” “蛇仙显灵了!” “头生双角!莫非真成龙了!” 大地再度颤抖,云雾巨蛇在山间活动着身子,竟缓缓转头,看向了他们这边。 云雾飘渺间,不见巨蛇五官,也看不清眼睛在哪里,可此般神幻场景,如此庞然大物,仍让人觉得心悸不已。 这绝非障眼法那么简单。 众人皆大惊失色。 虽然早已听说蛇仙是有神位的,心地纯善从不伤人,但毕竟只是听说,心中不敢确定。更何况又曾听说蛇仙不喜纷争杀戮,常惩治恶人,他们这么多人提着武器站在这里,谁又知晓是否触怒蛇仙。 此时隔着半个山渊,与那巨大而缥缈的云雾蛇仙对视,从那蛇头之上,可看不到什么慈祥和蔼。 “呼!” 说时迟,那时快。 云雾巨蛇忽然朝他们冲了过来,一扫先前的慵懒,只瞬息间就跨过了山渊,到了面前。 雨雾氤氲汇聚成的巨蛇,虚无缥缈,并非实质,只贴着半山腰游走,从他们身边穿过,带来无数骤风横雨,便吹得他们东倒西歪,站立不稳。 “哗……” 众多江湖人哪里反应得过来? 只能努力站稳身子,抓住身边可以抓住的一切东西,脸被吹得变形,斗笠被轻易取走,蓑衣也被扯烂。 眼见得云雾巨蛇带来的风雨还在迅速变大,伴随着大地颤抖,他们却毫无反抗之力,哪怕有人抽刀拔剑对着云雾疯砍,也什么都砍不到。 风声雨声,草木折断声,江湖人的痛呼大喊,马儿嘶鸣,响彻这片天地。 直到云雾巨蛇的身子过了大半,所有江湖人全都被这云雾巨蛇卷了起来,再随着云雾巨蛇轻轻一摆尾,无一例外的,全都被甩下了悬崖。 唯一无事的,只是山间亭舍。 女子与女童早已看得呆了。 黄鬃马更是惊慌失措。 “哗……” 巨蛇贴着这片山游了一圈,又回到了前边山间凹处,盘桓起来,抬头注视这处亭舍。 道人立在亭中,与之对视。 眯起眼睛,想了想才抬手行礼。 “多谢前辈相助……” 云雾巨蛇没有动静,也看不见神情,不足一息后,便突然炸散,将所有雨雾氤氲都还与了这片大山。 “……” 女子与女童睁大眼睛,一个呆滞,一个懵神,只见到无数泄开来的云雾沿着远方山壁流淌,如水一般拍岸,眼中仿佛还停留着那道身影,也停留着那群江湖人毫无反抗之力的画面,惊讶不已。 “那是什么?” 女童转头直盯着道人。 “想来便是传说中的蛇仙了。”道人一边答道,一边走向亭子靠近悬崖的那一方。 “蛇怎么那么大?” “那不是蛇仙的本体,只是蛇仙的法术,用来帮我们的。”道人顺手摸了摸女童的头,盯着面前的山崖,“不过蛇仙也是很了不起了。” “好厉害!” “是啊。” “三花娘娘以后也能那么厉害吗?” “当然。” 面前的山崖很高,直通到山底,好在不是垂直,有一定的弧度,也长满了草木,被从这里扔下去,倒是不见得一定会死,但也不好活命。 也要看自己的造化。 此时这么一瞄,下边无数身影,有些在悬崖上,大抵能活,有些已经在最底下了,若非武艺顶尖,恐怕已死。 “唉……” 宋游叹一口气,摇了摇头。 不知这位蛇仙是不是真的与伏龙观祖师有旧,也不知他是否知晓或猜出了自己是伏龙观的传人,自然也不知他是单纯得知自己善行,看不下去又以为自己应付不了,想帮一把,还是随手与曾经故人的后辈打声招呼。 无论如何,人家帮忙,自然也该道谢。 只是此时能感觉到,蛇仙已然离开。 也罢,下次再来寻他。 “唉……” 道人再次摇头叹气。 蛇仙固然是一片好心,奈何这些江湖人哪里有那么容易放弃? 蛇仙今日助他,只是治标不治本,只管今天。只要这些江湖人不知他的本事,不能真的确定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从他手上拿走这一幅画,今后必然还是会再来找他,而若是这些人零零散散的来,还要更麻烦些。 多想无益,不如观雨。 道人的心渐渐静下来。 吴女侠则冒着雨走出亭舍。 前方江湖人落了不少刀剑行囊,她也不讲究,去挑拣了一番,挑了几把不错的刀剑匕首放进被袋里,说正好拿到鬼市上去卖。 若是见到有钱袋,她则都要打开瞧一瞧,仔仔细细,连一个铜子儿也都摸出来,揣在自己身上。 回来问道人要不要,道人笑着摇头,她便当做零花钱分给了旁边的女童。 女童可珍惜得很,没拿稳掉了一个铜子儿在地上,都要飞快的去捡,生怕滚到亭子外边落到悬崖下去了,然后全部揣在怀里,鼓鼓囊囊。 山下偶有痛呼哀嚎之声。 不多时,雨便停了。 夏日的雨真是说来就来,夏日的晴也是如此,几乎大雨刚停,天上的云便被拨开,一道阳光直直照来,刚好照在前方山上。 一行人不多耽搁,立马下山。 “三花娘娘要不要骑马?”女子坐在马背上,对道人身边的女童问。 “不要。” “泥巴路多难走啊。” “不要。” “还会弄脏鞋。” “不会。” “你要骑的话,我让给你骑,不需要你和我一起骑,你一个人骑,怎么样?” “我们有马!” “那算了。” 吴女侠摇摇头,也不多问,又瞄向旁边道人,想了想,笑着说了句:“我算是看出来了。” “怎么?” “你想帮那个姓窦的。”吴女侠说道,“之所以大摇大摆往山下走,就是想让世人都知晓这幅画已经不在那个姓窦的手上了,之所以遇到人都介绍一句你在逸州灵泉县阴阳山修行,就是想让世人以后想找,也去你们那找。” “多谢女侠。” “谢我什么?” “在下本无善行,女侠为我说了一件。” “不谢……” 不必多言,只小心往山下走。 雨后初晴,阳光如金,有些耀眼。 山路则是湿滑难行。 也许是之前几片山的云雾汇聚成的蛇仙实在太过巨大显眼,隔着很远都能看见,也许是之前江湖人的惊呼痛喊传遍了这片山,一路往下,倒是都没再遇到上山的江湖人了,也省了不少功夫。 “你还去鬼市吗?” “自然。” “带着这幅画?” “出了此山,应当无人知晓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了吧?” “那得看这群江湖人的情报了。” “那便看看。” “今天十六,咱们明天下午应该可以走到鬼市,等一会儿,天黑正好去逛逛。”吴女侠有些东西要出手,“里头有客栈,可以留宿,外头不远的村子里也都有茅店,看自己想住哪,总之逛一晚上,第二早上,正好回城。” “女侠安排妥当。” “不消客气。” 下山已是黄昏,找地方借宿一夜,在女侠自己编的草绳的味道中睡去,次日清早起床,再度往长京的方向走。 一路都是女童吹的哨子声。 第一百六十七章 长京鬼市 五月十七,是个大晴天。 正是夏至,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阳光最盛的一天,世间阳气达到顶端,阴魂小鬼自弱三分,就算有道行的鬼,白天也万万不敢出来。 从大清早开始,阳光就直射大地,哪怕用布遮着,也晒得人一身滚烫,是标准的盛夏天气。 道人向山下借宿的人家道了谢,吴女侠则掏出一小把铜钱,还说了几句好听的话,才让主人家收下。 旁边的小女童见了,觉得自己也借宿了,不肯与人区别待遇,于是也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小把铜钱,要递给主人家。主人家心善,已经收了吴女侠的钱怎么能再收第二遍,小女童便学着吴女侠,用那轻轻细细的声音,也说一通一模一样的好话。 主人家还是不肯收,她便不会了,站在原地愣愣的将主人家盯着,搞不清是哪里不对。 直到道人开口,主人家才收了。 小女童顿时就很开心。 一直离开了村子,走到路上,都很开心,一边吹着她新摘的马屎叫叫,一边跟在道人身边、蹦蹦跳跳的踩道人的影子玩。 地上依旧有些泥泞。 吴女侠趴在她的矮马背上,上身也伏了下去,看起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对道人说话的声音却清晰而镇定: “要说成文的规矩,鬼市只有一条,就是不问别人的身份来历。你是卖家别管买家是谁,你是买家也别管卖家是谁,只看货谈价就是。所以很多人买卖见不得光的东西都会在这里来。长京见不得光的东西太多了,看得见看不见的,摸得着摸不着的,已经离不开鬼市了。” “和黑市挺像。” “是啊。” “还有不成文的规矩吗?” “太多了。” 道人一边瞄着旁边跟着自己的影子走、非要踩在自己影子上的小女童,一边小声说:“请女侠讲讲。” “比如交易达成一概不退不换,买到假的不退换,收到假钱也不退,买贵买便宜都看自己本事。再比如里头乱,所以万事小心,不要露富,进出鬼市的时候尤其要当心。也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很弱,若你真的很弱,最好规矩一些且不要让人看出来,若你很有本事,便可以自在一些。”吴女侠说道,“其实没多少说头,不用说都懂,在哪都是这些规矩。” “女侠常来吗?” “来过不少次,一般都是来找点钱花,有时候也来买点消息。” “原来如此。” 这是一个更原始的市场。 道人忽然顿住脚步。 身边的小女童一直盯着地面、刚刚往前跨出一大步,本该踩到往前移的影子上,然而影子却停住了,没有往前移,自己便踩空了,不由一愣。 转头疑惑的盯着道人。 却见道人朝她一笑,这才迈步。 此时虽不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然而烈日威力实在太大,到下午的时候,地面就被烤干了。黄土路上被踩出的一个个脚印都变干了,定格成湿润时候的模样,有时踩在上面,会将之踩坏,咵嗤一声,干脆的泥土碎裂四溅。 沿着官道一直走,走到下午时候,便走上了女侠此前指过的那条小路。 前方隐隐可见一些村落。 路上也偶尔可以遇到一些同样往那个方向走的人,有些和农户打扮差不多,有些则一眼就能看得出不是本地村民。 经过村落时,路边还有不少村民,站在路口逢人就问,要不要留宿。 “这边每到鬼市开市,都有很多人来,大晏看重商业嘛,很多村民心思活络的,也做起了买卖。”吴女侠讲解着,“不过不要理他们,这里过去还要走一段,前边还有村子。咱们来得算早的,完全可以住近一点,那些来得晚的,才住这边。” “原来如此。” “你打算住鬼市里边还是外边?” “里边也有住宿吗?” “两边石壁凿出来的旅店,有两家。” “外头里头有何区别呢?” “住外头的话,你买完东西,就得出来,走在外面就可能有危险。”吴女侠说道,“能在地缝下边开旅店的,都是有本事的,收钱很贵,但你住在里面自然会保证你的安全,适合那些自己没多少本事、又露了财或是买了贵重物品的,住一晚,第二天白天再出来,总比晚上安全。” “还是住外边好。” 看来此地并非是那种一群人聚集过来、完成交易又全都离去的夜间野外市场,而要固定、正规许多。 又得多谢这位女侠了。 若非是她,宋游哪里听得到这些,这一趟恐怕要少见识到许多东西。 边走边聊,渐渐过了两个村子。 “大侠!道爷!” 前边忽然传来一道童声。 道人与女子扭头看去。 只见两名小孩儿,一女一男,一高一矮,姐姐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弟弟看起来五六岁的样子,面庞都又黑又红,站在旁边,盯着他们: “大侠,道爷,要不要住店?我们家收费便宜,管一顿早饭,晚上不管再晚回来,都有人醒着开门,还可以借灯笼,蜡烛另算。” “你们是什么店?” 吴女侠停下来问他们。 “茅店。” “多少钱一晚?” “一间六十钱。” “胡说,这边天没黑都是五十。” “那就五十……” 年长的女孩声音弱了一点,悄悄瞄着女子。 “两间有吗?” “有的!” “先去看看!” 吴女侠粗着声音,将手一挥。 女孩和男孩立马便笑了,眼睛眯起来,挥舞着胳膊跑动起来,往前带路。 女子牵着马往那边走。 道人也跟在后边,一边走一边打量两个孩童。 年纪很小,身板很瘦,说话的声音稚嫩,但

相关推荐: 角色扮演家(高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人妻卖春物语   宣言(肉)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偏执狂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