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218章

第218章

” 李姓男子傻在当场,连忙拜倒。 “啊?” “他怎么敢的?” “这二牛痴傻了不成!” “这等江湖泼汉,本就没脑子的!” “你这李大郎!你说说你!仙师把法器交给你,你怎能随意交给那别的人?” “仙师恕罪……” “请什么罪?这得去找!” 其余人亦是惊怒不已,议论纷纷。 “仙师恕罪啊!仙师此前交代将法器交与艺高胆大之人手中,小人便交给了那霍二牛,那霍二牛胆大,曾为百文钱夜宿坟场与鬼宅,今日打完妖邪后小人本想将法器拿回,可他说小人体弱,镇不住仙师法宝,小人才让他拿着跟在后头,可哪曾想他的狗胆竟大到了这地步!定是趁着今日黑灯瞎火之时,想窃仙师法器!” 李姓男子害怕不已。 一边说一边抬头往上看。 却只见女童一脸严肃,燕子则在房檐上懒洋洋梳理毛发,而那先生走过来,温和将他扶了起来。 “无妨,这种意外谁也想不到的,非足下之过。诸位也不必管了,今日辛苦,又受了惊,便回去好好休息吧。”道人微微笑着说道,“在下喜欢与性格独特的人打交道,那人竟敢如此,想来也非常人。” “那仙师的法器……” “自会回来。” 第四百六十五章 终究还是道士重要 众多百姓都已散去,不过大晚上这么大的动静,还是引起了不少街坊邻里的注意,许多人都把侧门打开,悄悄看过来。 “吱呀……” 三花娘娘将门关上,怀里胀鼓鼓、沉甸甸,走回石桌前。 桌上碗筷还放在那里,灯盏也摇曳着,照出桌面和旁边一小片范围。 不过此时的她暂时却没空去理会这些碗筷了,而是从怀里掏出银钱,一块块一把把,全都放在桌上,对着光细细看,认真数。 “好多钱!” “是啊……” 这里光是完整的十两制的束腰蜂窝银就有两块,被从中间剪断的又有两块,看样子加起来一块有多,加上一些剪碎的小银块,银豆,粗粗一估就已经有三十多两的样子了,至于那些平常被三花娘娘视若珍宝的铜钱,如今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这还是宋游只取了一半的结果。 不愧是阳都,不愧是东城。 “你怎么只要了一半?” “那时刚好就想要一半。” “好多好多!三花娘娘要钓好多好多鱼来卖才能赚这么多钱!”小女童不由说道,“要是你全部要了,就又有这么多了……” “三花娘娘不也没有反对吗?” “唔……” 女童闻言却很自然,摇头晃脑道:“三花娘娘只是你的猫而已……” “三花娘娘是我的旅伴啊……” “但是三花娘娘听你的!” “这是因为三花娘娘年纪尚小,刚好我痴长三花娘娘一些年岁,刚好三花娘娘又是只善于听劝的明猫,所以暂时常常听我的罢了。”宋游平静而真诚的对小女童说道,“我有时候不也会听三花娘娘的吗?” “是哦……” “而且三花娘娘难道没有注意到吗?随着三花娘娘慢慢长大,又勤奋学习,惯于思考,我听三花娘娘的话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多了。” “是哦……” 小女童稍一回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一时不免愣了一下,心中有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 其实平常自己说什么而道士听从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种成就感了,有些小骄傲,如今再将所有片段串起来,一起回想,细细品悟,尤其是与最开始那只什么也不懂的三花猫一比对,便觉得奇妙极了。 奇妙的地方在于当初那只小小的三花猫竟然真的变得厉害了,而变厉害的过程便都在自己此时的脑中,随时可以再看一遍。 当初那只什么也不懂的、什么都要听道士学道士的三花猫,竟然有一天,道士偶尔也会听它的话了。一只猫儿,竟然能替人做主了。 而最奇妙的地方莫过于自己得到的是道士的亲口认可。 这与别人说来显然是不一样的。 “这也都是三花娘娘自己得来的。三花娘娘本就冰雪聪明,智慧过人,偏偏还这么勤奋好学、惯于思考,成长自然很快。”自家道士悠悠然的声音很快又传进了他的耳朵,“再是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恐怕大小事情就都可以由三花娘娘来做主了。” “!” 小女童呼吸也为之一滞。 垂下的一只手已经悄悄握起了拳。 看来还得再接再厉。 “对哦!” 小女童忽然又回过头,把他盯着:“那你挣钱怎么不叫上三花娘娘?三花娘娘现在已经很厉害了。” “因为三花娘娘在外面卖鱼还没回来,而且我也没有出去打妖怪,只是借了一支竹杖,替他们出了个主意而已。”宋游对着还摆在石桌上的碗筷扬了扬下巴,“我不是一直在家做饭吗?” “那为什么他们对你那么尊敬?” “以前三花娘娘还在当猫儿神的时候,当地百姓对三花娘娘不也十分尊敬吗?”道人微笑,“不过是以真心换真心罢了。” “唔……” 小女童若有所思。 只是想着想着,不知想到什么,她又神情一凝,转头盯着道士:“可是你的拐棒被别人给偷走了。” “人心复杂,有贪欲是常事。” “三花娘娘帮你找回来!” “不急。” “你不要了吗?”小女童睁圆眼睛把他盯着。 “自是要的。”宋游并不着急,“只是不急着拿回来,且先看看。反正也丢不了的。” “呼……” 小女童这才松了口气。 三花娘娘是个念旧的人。 八年前在南画县做的三色衣裳,现在会用法术变了,人也长高长大了,可衣裳还是那个样式。刚出安清用巴茅编的球,一直玩到了散架才依依不舍的将之舍弃,还埋了起来。刚到长京做的三色布球,现在还在她的褡裢里。这褡裢也是在安清做的,好些年了,时间越长越喜欢。 这种念旧一方面来源于本性,一方面也来自于自家道士,所以她理所当然的认为道士也是个念旧的人,也会和自己一样想。 那么多年的棒子丢了,多心疼啊。 “那我去洗碗了。” “麻烦三花娘娘。” “你把钱放好!” “一定。” 小女童这才抱起碗,走向灶屋。 道人收回目光,也收起银钱。 “霍二牛……” 宋游口中念叨着这个名字。 这种事情他倒还是第一次遇到。也正是因为没有遇见过,不免觉得格外有趣。 这年头在民间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传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人们对这个世界、仙神法术与奇异之事的认知。 离宋游近的,好比那郑溪县郑家先祖与分水刀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郑家将分水刀据为己有的那位先祖也只是拿着分水刀远离隐江,于是那么了不得的隐江水神便真的找不到他了、也奈何不了他了。 这都算挺有逻辑的了。 还有更荒谬的。 有一地传说此前曾有一位天翁,也就是天帝,天宫之主,本是凡人,只是德行出众很有魄力,当时掌管天上神仙的天帝十分嫉妒他,屡次派出神灵加害他而不得,便亲自下界查探,而那凡人便找了个机会,偷了天帝的龙撵,驾车上天,罢黜百官,重新选拔,于是成了新的天翁。 在那小小的一县之地,这个故事还传得很广,不少农户穷人都相信。 自然,传说大多不全不实。 不过即使这位霍二牛受这些传说影响再大,也还是一个胆大莽撞之人,至少绝大多数正常人是做不出这种事的。 宋游不慌不忙,回屋睡觉。 …… 次日清早。 宋游迷迷糊糊,还在睡梦中时,便听自家猫儿推搡问他,今天要不要去找竹杖,他仍是答了一句不急,便继续蒙头睡觉。 随后屋中有些声响传来。 等他睁开眼睛,三花娘娘已经为他煮好了早饭,并一手举着钓竿、一手提着木桶,背后背着斗笠,迈着步子往外走了。 可这时候天都才蒙蒙亮。 “三花娘娘去哪?” “三花娘娘出去钓鱼~” “可天都还没亮。” “这时候才好钓呢。”小女童停下来转头看他,严肃说道,“三花娘娘给你煮了稀饭,你睡醒之后记得吃。” 说完就准备继续往外走。 “可是……” “唔!” 小女童便又停了下来,转头看他:“可是什么?” “可是我们昨天刚挣了一笔钱。”宋游也没有说“刚挣了一笔钱,所以不急着用钱”这样的话,他知晓自家猫儿对于赚钱和钓鱼的执着,那样三花娘娘不是会对他说那笔钱是他挣的而不是她挣的,就是会说挣再多钱也会坐吃山空之类的话,还会讲得很有道理,他只是说,“赚了钱我们难道不是应该吃顿好的吗?” “吃顿好的?” “而且最近天气正好,春光明媚,我还想出去踏踏春呢……” “踏踏春!” “三花娘娘觉得如何?” “唔……” 小女童一手提着桶,一手拿着钓竿,侧身转头把他盯着,眼光闪烁,犹豫不决,终于还是走了回来,将木桶钓竿都放下。 “那好吧。” “很荣幸三花娘娘愿意为了陪我踏春而放弃钓鱼,不过三花娘娘傻了。”宋游说道,“阳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城外可还更好钓呢。” “!” 小女童瞬间又把木桶钓竿拿了起来,仰着头,面无表情,也一声不吭,只紧紧的把他盯着。 “须得等我吃完早饭。” “好的!” 宋游这才慢吞吞起身。 三花娘娘提桶拿杆,把他盯着。 宋游慢吞吞洗漱。 三花娘娘提桶拿杆,紧随其后。 宋游盛粥剥蛋,吃饭洗碗。 三花娘娘依旧没有放下手中木桶钓竿,寸步不离跟着他,目不转睛。 宋游终于吃完,出门而去。 小女童依旧跟得很紧。 没有缰绳的枣红马跟在后头,燕子飞在天上,一路走过,不少街坊邻居都以异样的好奇的眼光看他们。 宋游却是不急不忙,还顺道去了李家院子,探望了李姓男子那已经瞎了眼的二叔,见果然没治了,便问了问那霍二牛平日里的为人、李姓男子二叔和父亲走夜路撞邪的地方,这才在三花娘娘的目光监督下,买了些酱肉、馒头与糕点,随即出城沿江而行,踏草一路东去。 城外春光明媚,遍地野花,尽是生机,但其实已经有些热了。 第四百六十六章 再请与之斗 “还好我们现在出来踏春,要是再晚几天,就要进入夏天了。” 江边的草地一片青绿,像是铺了毛毯,开着各色野花,有种言州草原的感觉,却又没有草原上的草深。身后地上铺了一块不规则的布,布上几个粗盘装着切片的酱肉、馒头、点心和路上摘的一些野果。 道人站在旁边,对自家猫儿说话。 “对的。” 女童坐在江边一块石头上,头戴斗笠,手持钓竿,如老僧入定,目光盯着水面,头也不回的答。 “……” 宋游摇了摇头,转身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深吸着气,感悟天地。 隐隐有种异样的感觉。 仔细感悟,又什么也没有。 这种感觉实在玄妙,难以捉摸。 自打去年年末到了阳都,前半截天寒地冻,又有极乐神,自然没有离开阳都。随后倒是春意渐浓,然而阳都繁华,仅就阳都一地,就已经够宋游慢慢悠悠逛上很久了,何况他还要在家中睡觉修行,做饭看书,哄骗三花娘娘,自然也没有离开阳都。 阳都繁华,太平安定,人气很旺,身在其中倒是还没有察觉到什么。 如今一走出来,便有些不对了。 “……” 身后巴茅芦苇都正新,有条小路,与江平行,小路边有棵大黄葛树,树下不远,有个土坑。 宋游走到土坑边,低头看去。 就是寻常土坑,没有想象中的镌刻符文的石板、已经腐烂的木块、破损的封印之类的,只有浓浓的阴气邪气。 这就是那妖邪破土而出之处。 也是李姓男子的二叔与老父走夜路不慎将之踢醒踢出的地方。 据此看来,那妖邪曾经并非被谁封印于此、如今封印随时间松动这才被唤醒,它当年只是自行沉睡,要么是自然沉睡,要么是躲避什么,要么是慑于盛世天地而暂避,如今天地变化,自然苏醒。 死物成精,邪祟现世。 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啊。 今后这种事情,可能还会越来越多。 “盛世……” 宋游摇着头收回目光,看了一眼河边,见自家童儿也扭身回头,正看着自己,见到自己没有走远,这才安心,于是收回目光,继续垂钓。 宋游则走了回去,在布上坐下,捻起一片酱肉送进嘴里,又拿起一个馒头啃起来。 “三花娘娘要吃吗?” “三花娘娘一会儿吃。” “我给三花娘娘送来呢?” “三花娘娘要吃的。” “……” 宋游便给她把酱肉端了过去,这才坐回来,一边思索着,一边继续吃着馒头点心,不时抓几颗浆果送到嘴里。 马儿也在旁边啃草,专吃野花。 宋游想着想着,懒得再想了,便将身子往后一倒,躺在布上。 满目蓝天白云,鼻尖全是青草香。 不时传出噗噗的水声,然后是鱼落进桶里、在桶里挣扎撞击木桶的声音。 这个地方倒确实很好钓鱼。 …… 一觉睡醒,三花娘娘也已经放下钓竿,抱膝坐在江边不动了,看起来像是在思考猫生。 过去一看才知晓,桶里的鱼满了。 “回去吧。” 宋游道了一句,开始收拾东西。 小女童也连忙提桶站起。 一大一小两道身影,加上一匹枣红马,又慢悠悠回城。 路上遇见江湖人聚集成堆,有两个还有些眼熟,似乎昨夜曾经见过。宋游本想过去询问,然而还没走近,那两人看见宋游,便连忙恭恭敬敬的迎上来向他行礼问安,宋游则又向他们问起那霍二牛。 这两个人与霍二牛也算熟识,聊起他的生平经历,都说那是个愣子,时不时骂他几句愚笨,竟敢偷仙师的法器。 宋游笑笑,道别他们。 却没有立马归家,而是先陪着三花娘娘去几家酒楼饭店卖鱼,有的收有的不收,有的收得多有的收得少,照旧留下了两条,自己吃。 走到家门口时,却又见门口围着几道身影。 像是昨日的那群人一样,一边左右环顾,一边转着圈踱步,心中焦急,却还不敢轻易敲门。 在宋游看见他们的同时,他们也看见了宋游,立马大喜。 “回来了!回来了!” 几人面露激动之色,朝着宋游走来。 “……” 宋游先是回头与三花娘娘对视一眼,这才走上前问道:“诸位这是怎么了?” “听闻仙师法力高强,神通广大,恳请仙师帮忙除妖!” 几人纷纷拱手躬身,口中呼喊。 语气中透着满满的焦急。 小女童闻言,神情顿时一凝,抓着木桶和钓竿的手都不由一紧,因为用力而变得更白净了几分。 “不急,慢慢说来。” “是这样的——” 一个中年男子站出来拱手: “在下姓廖,家里在城东经营着一家书铺,此前生意一直不好,还常有波折,今年开了年后,不知怎的,家父做了一个梦,梦见院中那棵老歪脖子树在晚上与他对话,说可以给我们带来财运,未曾想到,竟是妖邪。” “怎么回事呢?”宋游问道。 “怎么回事呢?”女童跟着道。 “……”廖姓男子看看女童,又看看宋游,还是拱手道,“家父起初不信,不过连着几天都做着类似的梦,那老歪脖子树每天晚上都会浮现出一张一样的肥胖的脸,和家父说着不同的话,像是闲聊。几天下来,家父心里生疑,便命我们挖开那棵树查看。” “继续。” “继续!” “掘地两尺,见到方砖。挖开方砖,又掘一尺,见到树根,在树根下又见到一个箱子,竟多年不腐。打开箱子,乃是一个金蟾像。”廖姓男子说着停顿了一下,舔了舔嘴巴,“都说金蟾来财,又想起了梦,家父当天就把它请进了家门,好生供着。当天晚上又做了梦,梦中一个大肚肥胖男子向家父道谢,又说了供奉它的技巧,我们全家都照着做。果然从正月开始,生意就变得很兴隆,像是来了财运。” “其实呢?” “其实呢?”小女童依然学着,不过她却对这个话题很关心,于是又补充着问了一句,声音清清细细,“真的有财运?” “当时觉得是得了宝物,来了财运,后来才知晓,是别家书铺出了岔子。”廖姓男子惭愧道,“这已经是后来才知晓的了。反正当时我们全都沉浸在生意兴隆的喜悦中,几乎是有求必应。它要什么供品,我们就给什么供品,它要怎么供,我们就怎么供。直到前段时间,我们家里的人越来越虚弱了,这才察觉到不对,那东西在吸我们的精气。” “邪物。” “邪物!” “多半是了。”廖姓男子苦笑着道,“意识到我们看穿它后,它索性不再装了,现在是请也请不走,除也除不掉,就算躲出城去也没用。” “就是一个金蟾吗?”宋游问道。 “一个金蟾,黄橙橙,巴掌大。”廖姓男子比划了一下,“长得很丑。” “足下没有想过别的办法对付它吗?”宋游说着,挑了挑眉,语气轻松,“比如把它扔进粪坑里,把它熔了,或者说,把它摆在城中宫观寺庙里去和最中间的那尊神佛面对面。” “这……” 廖姓男子不由愣了一下。 身边其他人也都是一愣。 就连三花娘娘也睁圆了眼睛,扭头仔细打量了一眼自家道士。 这几个办法,一个比一个毒。 真是自家道士能想出来的? “先生说的这几件妙法我等倒是没有想到过。”廖姓男子表情也有些复杂,“不过家父仍指着它骂了一顿,说要把它打烂,威胁了它,然而它当天晚上就不见了,却仍在梦中要我们上供,若不上供,或逃出阳都,便口吐黑水,痛不欲生。” “可惜了……” 宋游闻言不禁叹了口气,摇头说道:“人若不留情,不留余地,世间少有什么东西能与人敌,令尊有魄力胆识,却欠了一点狠心。” “先生可有办法?” 廖姓男子与身后众人都看向宋游。 女童也扭头看向宋游。 “诸位又是如何找到在下这里来的呢?”道人却是反问他们。 “小人有个远亲,在城中衙门当差,今日在街上偶遇,闲谈几句,听他说起昨晚奇事,正巧小人正为此事忧虑,便向他问了仙师地址,今日下午与他道别便匆匆来寻仙师了。”廖姓男子说道,“只是没想到仙师出了门,只好在此稍作等候。” “原是那位廖家大郞啊。” “正是!” “那足下可有听说,昨夜那些街坊邻里都是怎么除的妖邪呢?” “有、有所听说。” 廖姓男子忽然便有些忐忑起来。 却只见那道人笑眯眯道: “凡人之力毕竟不可与妖邪相比,不敢请诸位冒险。在下可向诸位提供一些便利,出些主意,好使诸位可以找出那妖邪,与之相斗并除之,可诸位却得有老廖公那般威胁邪物的胆量气魄、敢与之相斗才是。” “可否请先生走一趟?” “在下还得做饭。” “不知先生要多少孝敬?” “……” 宋游只是微笑而摇头。 世道有变的趋势,今后这般妖邪恐怕还会越来越多,大妖大鬼倒不至于频出,就算出了,也有神灵重点照顾,可这小妖小鬼却最缠人,宋游就算有三头六臂分身之法,也不能将之除尽。 何况他在阳都也留不了几天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花坐镇,宅中夜搜妖 “诸位细细一想,这等邪物,真要是有惊天动地的本领,要么早就该闯出了极大的名声,要么便该在别地做着大事,真要是凶悍不已作恶多端,要么早就该被神仙收了去了,要么也早就该吃人了,又怎会苟藏于诸位府上,半骗半吓半交换,让诸位供着他、给他香火血食,还被老廖公一句话吓得不敢出来呢?”道人对他们问道,“既然如此,又何必如此畏惧?” “仙师意思是……” “真要是了不得的妖魔邪物,没有那么容易遇得上,它们也绝不敢轻易到城中来。诸位真要遇上了,也早就死得干脆了。寻常能在城中遇到的,多数是些不成气候的小妖邪罢了。”宋游耐着性子,认真而诚恳的说道,“人们常以为妖邪难敌,其实这等妖精邪物没有那么厉害。寻常猫狗野兔刚成了精,仍旧一棒子就能打死,寻常邪物出世害人,也各有解决之法。” 廖家几人听了,已经若有所思。 身旁女童亦是连连点头。 她就是猫,她有发言权。 不过猫儿变得厉害了,就不行了。 就比如三花娘娘。 “妖鬼也好,邪物也罢,之所以敢在城中肆无忌惮,依我看,有两样法宝。” “哪两样?” “一是人们对它们的畏惧,见到它们就害怕,不敢与之相斗。二是人们对它们不了解,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有何本领。可其实绝大多数妖鬼邪物既不见得比人厉害,也更没有人聪明。”宋游顿了一下,“若是人不怕它们,它们就弱了一半,甚至很多妖邪鬼物反倒怕那些胆大的人。而若是人愿意开动脑筋,去了解它们是什么,有什么本领弱点,它们就弱了七八分了。甚至到这里那些妖邪鬼物就已经败了。” “仙师高论,我等倒是从未听过。” 廖姓男子睁大眼睛,觉得稀奇而震惊,但又想起自己读过的一些古书志异,想起那些以人胜妖、胜鬼的故事,又觉得有理。 “只不过是事实罢了。”宋游笑道,“就好比那金蟾,诸位无论是把它放回树根下箱子里埋起来、放进火里熔了,还是早些把它拿到宫观寺庙里去,都能将之诛灭,不过贻误了时机罢了。” “那么……” 廖家几人面面相觑,随即那名最先说话的中年男子拱手说道: “仙师有何妙计?” “只劝诸位,将它当做是人。” “当做是人?” “正是。” 宋游站在宅院门口,知晓左右邻居都有人在偷听稀奇,也不在意,既不进院子去,也不刻意压低声音,而是一如往常的说: “诸位须知,但凡妖邪之物,极少有比人更聪明的。它们有所长,便有所短,有所求,便有所惧。诸位只把它当成是人,想想它都有些什么本事,躲藏于何处,做好万全的准备,将之抓住即可。” “躲藏于何处……” “正是。”宋游点点头说,“那妖邪要么是金蟾得道,要么便寄身于金蟾像,不可能凭空消失,要么躲藏于宅中何处,要么便用了某种障眼法隐匿了身形。既然它仍让你们上供,品尝香火血食,便终有现身享用之时。”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理。 只是仍然面面相觑,心中忐忑。 “在下建议诸位回去之后,先在宅院中找一找,若是找不到,再在香案处躲好等它,怕它隐身,可在地上洒上一层细灰。若怕自己无法将之擒拿,可花钱请几个武人,亦可叫上足下在衙门当差的远亲。切记在整个过程之中,所有人不可有一点胆怯,不可有丝毫犹豫,要心中清明,只有一个念头,便是把它抓出来,挫骨扬灰,如此一来,不少邪法对于诸位便都不起作用了。” “仙师所说的话,我等自是记下,可若那邪物本领高强,我等拿不住它可该怎么办?” “既然诸位都找到在下这里来了,自然不能让诸位轻易涉险。”宋游顿了一下,“原本在下有根用得顺手的竹杖,前段时间也曾借给李家众人驱邪降魔,只是近些天被一位莽汉借了去了,还未还回来。不过几位也算有福,在下身边童儿本领高强,神通广大,精于除妖,若她跟随前往,必万无一失。” 几人连忙转头,看向宋游身边。 却见女童一手提桶,一手持竿,长得倒是白白净净,清秀无比,却是一脸严肃,站得笔直,转头把他们盯着。 “这……” “诸位莫要小看我家三花娘娘。三花娘娘在长京时,便以精于捉鬼除妖而闻名,许多朝中贵人都请过她去府上。” “绝无此意!” 廖家几人顿时连连摆手,随即又朝着三花娘娘拱手:“那便有劳……有劳……” “我叫三花娘娘!” “便有劳三花娘娘了。” “!” 小女童神情严肃,也不多说,只终于提着桶迈步往前,掏出钥匙打开了门,走了进去。 “请稍等。” 宋游与身后几人说了一声,便也跟随进去。 三花娘娘先是走回灶屋,将两条鱼儿放进水盆里,还顺道舀水把木桶刷洗了下,又把钓竿放好,这才从怀里掏出卖鱼钱来。 “你把钱收好,三花娘娘去挣大钱了。” “三花娘娘切记,以保护为主,捉邪为辅。若他们自己能捉到,便让他们自己去捉,若他们愚钝,就教教他们、帮帮他们,若是他们实在捉不到,再由三花娘娘出马。” “为什么?” “阳州富庶久了,我们也该走了,要教教他们如何对待妖邪。” “是哦……” 小女童点了点头,好似明白了,然而却又很快皱起了眉:“这样能挣到大钱吗?” “随缘吧。”宋游顿了一下,这才又说,“他们好像是开书铺的,三花娘娘的游记不是已经写完了吗,如果想流传于世,或许可

相关推荐: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下弦美人(H)   御用兵王   角色扮演家(高H)   偏执狂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