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知晓回去的办法,只是并不容易,颇为麻烦。若是柴娘想要回去,在下去了云州南边之后,便也可带着柴娘跑一趟,送柴娘回去,就当报答十年前柴娘家中的款待之情。” 道人抿了抿嘴,补充着道: “只是须得走个几千里的路,且不可为外人所知,回去后也再难出来。” 小柴娘顿时就不说话了。 几千里的路本来已是不易,足以使她回去看看的想法有些动摇,可若只是这样,凭着一颗思念的心,也许仍然想要回去看看,但一句“再难出来”便足以使得她闭嘴不言了。 因为本身就只是想回去看看。 那可已经八年了。 当初所有的茫然彷徨、惊惶不安都留在了当初,当下是当下,她已习惯了这里的四季轮转日夜交流风雨变化。 她已嫁作人妇了啊。 甚至都有了孩子。 小柴娘转头看了看郎君,说不出话来,只是低声哭泣,掩面拭清泪。 道人也沉默了一会儿,只用手轻轻抚摸着旁边背上的毛。 猫儿也扭头盯着他,不时又扭头看向小柴娘,既能感受到小柴娘此时内心的悲伤,也能感受到这几个人心里的复杂感慨。 “这样吧——” 道人再次开口说道。 “柴娘毕竟于我们有款待之恩,若是柴娘很想回去看看,数年之后依然如此,那么在七年之后,便请去逸州拙郡灵泉县阴阳山伏龙观,届时在下可以带柴娘再回去看看,只要不说起如何进出的就好了。” “逸州……” 小柴娘喃喃自语。 杨家是当地商户,布匹要往外卖,大多得从逸州走,自然知道,从这里去逸都也有两三千里的路,而且商道并不好走。 心中悲伤,却也谢过道人。 宋游没有多说。 世事难测,时间最奇妙的地方,便是不知它会将你推向何方。 沼郡纤凝的“外来人”故事奇妙,奇妙之处在于不知这些人从何而来,在于他们口中讲述的那方天地,在于他们看见熟悉的山与湖却见不到熟悉的村落与乡人、想回去也回不去,因而吸引了许多人的兴趣,很多文人甚至特地赶来,寻访他们,将此写作文章,然而啊,等到很多年后真的有一个艰难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回去的时候,他们却又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回去了,岂不是也惹人感慨? 过了许久,小柴娘才缓过来,与他闲聊当年旧事,也说当下的纤凝。 画中世界山脚湖畔村落无数,这里山脚湖畔也是村落无数,许多村落都相似,可名字与村民又全然不同。纤凝苍山上也有一片庙宇,不过却不是道观而是一个佛寺,后来成了尼姑庵。 相似处惹人感慨,不同处惹人悲伤。 聊了半上午,宋游才告辞离去。 “我们就住在前边,靠着大街的永春客栈,柴娘郎君若有事情,可来寻访我们,会一直住到寒冬。” “道长慢走。” 小柴娘泪还没干,款款施礼。 “尊驾慢走。” 郎君也连忙起身行礼。 宋游自然回礼。 这位郎君是杨家的小郎君,看着三十左右,很有书卷气,听说在读书求功名,这个年纪在这年头的百姓里面不算年轻了,可放在读书求取功名的人里面又好像不算格外年长的,当年纳小柴娘为妾的时候,他应该也就二十出头。 这年头小妾地位不高,夫家越有社会地位小妾就越卑微,杨家是商户,不过生意做得挺大,看得出小柴娘并没有被这位郎君所轻慢,由此可见也能算得上是一位君子。 宋游便也对他多有尊重。 “在下喜好清净,来访之事,请不要传扬出去,若有外人问起,就说一位以前曾经遇见过的游方道人即可。” “知晓了。” 两人将他送出了门。 道人叫他们不要远送,随即沿着小巷慢慢悠悠往回走。 身旁院墙里仍有布匹抖动声。 猫儿依然迈着滴溜溜的小碎步,跟随在他身后,仰头一直把他盯着,开口说道:“你好像也有点不开心……” “只是有些感怀。” “感怀!” “是……” “什喵感怀?” “……” 道人便停下脚步,俯下身来,将随他一同停步的猫儿抱起,对她说道:“因为我也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啊。” 可是仔细一想,谁又没有呢? 第六百零八章 湖边有妖怪,钓鱼得小心 “那就是你说的曾去过你们那里、后来又离开了的神仙吗?” “就是他,一点没变,就连那只猫也一点没变。”小柴娘对杨家郎君说道,“原先我们只是猜测他是神仙,只是没找到他,猜他离去了,却没想到他真的来去自如,一点不老。” “真是神仙高人……” 杨家郎君看向道人离去的方向,忍不住喃喃自语:“要是神仙能将纤凝周边的妖魔鬼怪都除掉就好了,百姓也能安心几天。” “官人真是心怀百姓,若能早点考中,以后一定会是个好官。”小柴娘擦干泪道。 “是我读书还不够刻苦,才学不够。”杨家郎君摇头说道,又笑了笑,“当然若是神仙能保佑我早中功名,那便更好了。” “官人已经够刻苦了,有时候连饭都忘了吃,妾身真担心还没考中官人身体就垮了。” “那倒不至于……” 两人谈论着,依旧盯着巷子。 巷子早就已经没有人影了。 …… 宋游转了一圈才回客栈,回到客栈时,正好是午饭时分。 昨晚觉得店家手艺不错,中午便又在客栈吃了顿饭,吃的豆腐烧鱼,既合宋游胃口也合三花娘娘的喜好,而这个季节的鱼正是肥美,肚子里还有着满满的鱼蛋,加了切成方丁的豆腐,又有炖梅酸果添入其中,十分开胃。 道人吃得舒服,猫儿也觉得爽快。 饭后便回了楼上房间。 宋游打开了窗,猫儿也跳上窗台,迎风进来,看向后边的空地。 这个房间是朝后的,并不临街,比较清净,客栈与杨家布坊几乎是紧挨着,甚至于不怕高也不怕杨家责怪的话,从这窗户口跳下去,就能直接到杨家布坊的晒布场中。 此时刚吃过午饭,又有许多工人在忙碌。 甚至于偶尔还能看见小柴娘的身影,她换了更粗糙些的衣服,在布坊中行走,有时帮帮忙,有时监督劳作,有时也做点关键的活儿。 从这时的她身上,才能依稀见到几分十年前那名山村农家女的影子。 干练,勤快,不娇气。 宋游便在窗口平静看着。 捣浆,染色,晾晒,重复染色,一遍又一遍,甚至还有淘来污泥将布覆盖的流程,看来颇有些神奇,也颇具趣味,尤其在闲下来时,似乎就站在这里看他们忙碌都能看一整天,既不觉得无聊,也不觉时间流逝。 风吹云走,布料抖动,天气好极了。 各种布料在此被赋予不同的色彩。 直到身边响起三花猫的声音。 “原来你们穿的衣裳原先都是白的!是这么变成这些颜色的!” “三花娘娘以为呢?” “三花娘娘以为做出来就是花色的。”猫儿语气笃定,“三花娘娘变出来的衣裳就是这样子。” “三花娘娘的衣裳还变出来就是这般样式呢,可三花娘娘以前那套在南画做的、照着变的那套衣裳,不也是用几块布裁缝出来的?” “对哦……” 三花娘娘觉得他说得对。 随即很快又一抬爪子,像是人一样,指着一处角落:“那块布和三花娘娘穿的衣裳好像。” “还没染成,染成后也许就差不多了。” “他们还在往布上抹泥巴!” “看见了。” “为什么要这样?” “可能是为了有更好的颜色。” “人是怎么知道可以用这些东西、可以这样子把布变成不一样的颜色的呢?”猫儿想不通,满心疑惑,回头看向道人。 “很多年的经验和智慧了。” “好有意思!” “不止三花娘娘这样觉得,我也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道人也盯着那一方。 见识从未见识过的事物,惊叹未曾了解过的技术,对于眼界的开拓,对于世界了解的增加,不说算不算修行,至少是对自己的一种丰富。 不过三花猫虽然觉得有趣,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收回目光,稍一扭身,便从窗户上跳了下来。 “篷……” 变成人形。 “你困个午觉吧,你这时候都是要困个午觉的。”三花娘娘一边说着一边去墙边拿钓竿,今天中午吃的鱼不错,肚皮里面还有籽籽,看起来道士很喜欢吃这种有籽籽的鱼,即使是店家做得一般般都很喜欢,如果加上她的手艺,加上他们带的香料、酸茄和辣椒,定然会更喜欢,这极大地勾起了她钓鱼的兴趣。 从这里往下,走快一点,只需要半个时辰就是一片大湖,实在是方便。 中午吃饭时道士问了店家—— 最近的鱼肚皮里都有籽籽。 “三花娘娘出去钓鱼,天黑前回来,顺便带着马儿去湖边吃草,马儿在湖边吃完了草,回来就可以省一顿草料钱。马儿爱吃地里的草。” 不难听出,不是为了省钱。 主要是马儿爱吃地里的草。 割了的草,尤其是收钱的草,少了点灵魂。 “我与三花娘娘同去吧。” “你不困觉了?” “去湖边睡也许更自在。” “这样正好,你帮三花娘娘拿着钓竿,三花娘娘就不用变成人了。” “三花娘娘考虑周到。” 道人拿了两个斗笠,便出门了。 沿着街道,出城一路往下。 若是路走不通,只需往左右走一点,看到往下面的路,走进去就是,不存在走不到湖边的。 出城以后,还有一些房屋,靠近城池形成了村落,既能享受城中带来的繁华,平日里也为城中人提供服务便利,再走大概一里地后,村落就变成了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的农田,沐浴在阳光下,平整无边际,直接能看到远方湖边稀稀疏疏的渔村和大片大片的树林、芦苇甸。 “走这边!” 猫儿迈着小碎步一阵小跑,并没有笔直往下往渔村走,而是走向了右边,似乎想去没有住人的地方。 昨天来时就是沿着湖边从那方来的。 那边是大片大片的芦苇和荒草,没有村落与屋舍,甚至都没有农田。 三花娘娘是有经验的。 道人并不多说,只跟着她走。 田间小径,有宽有窄,不知多久没有下雨了,路上多是灰尘,一脚踩下去便激起一篷黄沙。路旁的草大多也已经黄了,却又有的开着花,山与湖皆成了路旁的景色,单纯走在路上也觉得有趣。 路边还有孩童在放牛。 看起来比三花娘娘化作人形还要小些的孩童,在水牛面前显得更小了,一边拿着甘蔗啃着,一边好奇的盯着道人一行。 猫儿也扭头直直盯着他。 尤其是他手中那短短一截甘蔗。 终究是走过去了。 再往前就很荒芜了。 走到湖边后,湖中浅处长了许多水杉,这种枝干笔直的树在这季节叶子开始泛红,倒映在湖中,湖畔则生满了芦苇,不容易进得去。 三花猫却很从容,只迈着碎步往前。 又走了一会儿,直到看见密集的芦苇林中有条小路,直通湖边,她停步回头看了眼道人,示意道人跟上,便连忙走了进去。 芦苇丛真是茂密,密不透风,又比人还高,若无小路,是万万到不了湖边的。 “三花娘娘怎么知道这里有条路可以进去的?” “昨天来的时候看见的。” “那时候三花娘娘就记下来了吗?” “对的!” “……” 宋游摇头笑了笑。 爱上钓鱼后就是不一样,到了哪里,先看有没有合适的钓位。 这条小路也果然直通到湖边。 并且走到湖边后,湖边还被踩出来了一片平地,可以供人坐着垂钓,甚至后面的芦苇也被压出了一小片空地,可以让钓鱼的人躺着休息。 似乎是别人的钓点。 “篷……” 猫儿化作人形,从道人手中接过钓竿,冲着那片空地努了努嘴,对他说道:“你去那里困觉吧,那里舒服。” “便听三花娘娘的。” “去吧去吧……” 女童的神情颇有几分老成。 道人也不在意,过去便坐了下来。 湖边多有飞虫,不过不是蚊子,抬起头往前一看,湖水宽达十里以上,被天空映得一片碧蓝,可以看见对面的山,甚至对面的人家,而山和云都一同倒映在了湖水中,一片静谧的风景。 偶尔有海鸟掠过湖面。 湖面也常自己泛起波澜。 只是太阳有些晒了。 幸好道人戴了斗笠的。 便赏着风景,消磨此刻时光。 过了一会儿,扭头一看,旁边女童也戴着斗笠,已经开始抛竿了——斗笠的阴影只能笼罩她的脸和脖子,袖口下的手臂却露了出来,在刺眼的光照下显得白生生的,也反着刺眼的光。 女童神情严肃,仿佛在做一件正事。 只是道人却听见了她的小声念叨: “鱼儿鱼儿快过来…… “鱼儿鱼儿快过来……” 很小声很小声,几乎听不清楚,不过却念个不停。 看她神情,像是在念某种咒语。 宋游倒是不由想起了曾在路上听说过的一个民间故事—— 应该是在前朝时期,咒禁之风最为兴盛之时,某地有个很有名的咒禁师,名声传得很远,有一天有个仰慕者来找到他,大概诚意很足,让他教他一个降妖除魔的咒语,咒禁师不愿意,又不想拒绝,于是就敷衍的随便教了一个字,音同“驴”,告诉他能降妖除魔,便让他走了。 这人对此深信不疑,回去后常常练习,日夜不停,几年之后,每出咒语,身后就显出一头青驴的影子,妖魔邪祟见到后便自动离开,当地人都说他咒禁有成,都请他去驱邪除妖。后来这人知道咒语是假的,一下就不灵验了。 不知是真是假,倒是有趣。 道人听着自家三花娘娘的碎碎念,很快躺了下来,用斗笠遮着脸,身边偶尔响起几声海鸟叫声,却也不怎么惊扰到他。 风吹芦苇,是细细的沙沙声。 偶尔风吹过来一点妖邪气,他也压根不在意。 偶尔有水花声,接着是鱼儿的拍打声,这时候身边的碎碎念就会暂停一下,大概是上鱼了,道人起初还看一眼,后来困了,就懒得看了。 很快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睡了多久。 快来醒来时,迷迷糊糊间,听见身边有人说话的声音。 一个声音是自家童儿,另一个声音有些苍老,带着口音,是个男子。 “怎么你钓这么多了,我一条也没钓上来。” “这个要看运气的。” “你用什么钓的?” “用的虫线。” “什么虫线?” “就是红红的,小小的,地里面的虫。” “缺蟮?我用的也是缺蟮啊!” “这个要看运气的。” “唉……” 有人叹息沉默,有人继续碎碎念咒。 “噗通……” 又是一道水声。 “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我们昨天从这里过,我看见这里有个小路,心想肯定是到水边的,多半是钓鱼的人留下来的,今天就来了。” “你们是哪里人?” “逸州的!” “逸州在哪的?” “挨着云州!” “那也不远。” “挺远的。走着就不远了。” “那你们是外地人,肯定不知道,这个地方在闹妖怪。要是知道了,你肯定不敢来这里钓鱼。” “妖怪?什么妖怪?” 女童的声音里是清澈的疑惑。 “你不怕妖怪?” “有些怕,有些不怕。” “真的不怕还是假的不怕?” “我是道士,我不怕的。” “你是道士?” “我是小道士,跟着道士修行的。我家道士就在那边困觉。” “修行?那你会法术吗?” “我很厉害。” “哈哈哈,小娃娃,莫要哄我,我才不信。” “不信就算了。” “小娃娃多有意思的。” “那你知道这里有妖怪怎么还敢来这里钓鱼?你也是妖怪吗?” 语气自然极了,仿佛在说家常。 “你这小娃娃,怎么说话的?我哪里会是妖怪?只是我是本地人,知道怎么对付那个妖怪罢了。”老者的声音颇为自得,“而且这里有了妖怪,就没有人敢来这里了,只有我一个人来,这附近的所有鱼就都是我一个人的了。今天倒是多了个你。” “是哦,我又钓到一条。” “你怎么不怕?” “你怎么还没钓到?” “……” “我分你一条吧?反正这里没有别人,你又钓不上来,所有鱼都是我一个人的。” “……” “这条好小,就给你这条吧,你要不要?” “……” 道人终于睁开了眼睛。 揭开斗笠,阳光一下刺眼,使得他眯起眼睛,适应了一下后,才爬起来,扭头看过去。 湖边一老一小,两个钓鱼人。 第六百零九章 斩首剑与无头僧 女童身穿三色衣裳,绣花布鞋,戴着斗笠,面容精致而严肃,衣裳布料柔软,袖口宽松,当她手握钓竿,袖子很自然的便滑落下来,露出两截在阳光下白得晃眼又被晒得略微有点发红的胳膊。 手中钓竿只有三四尺长,竹节横生。 身边挖了个水坑,里头全是鱼儿。 老者身着当地人常穿的衣裳,以蓝白布料为主,似乎又是劳作时穿的,因此蓝色的要远多于白色,裹着头巾,手拿一根丈多长的竹竿,将鱼线鱼钩抛到了很远的地方,脸上本就黝黑,沟壑满布,又愁眉苦脸,更添沧桑。 旁边一根木棍,棍子上连着一条细绳,让宋游想起了古画上用绳子串着鱼又用木棍扛在肩上的画面,绳子上却是空空如也。 宋游看见钓叟的时候,钓叟也看见了宋游。 “咦?” 钓叟惊讶了一声,不知是惊讶于果然有个道人躺在旁边休息,还是道人居然醒了。 “有礼了。” 道人刚睡醒还不适应阳光,半眯着眼睛行礼。 “这就是我说的道士,刚刚在那边草林子里困瞌睡。”小女童百忙之中抽空扭头,对钓叟介绍,又对宋游说,“这好像也是个钓鱼的。” “好像……” 宋游微微一笑,重新戴好斗笠,在湖边迎着阳光坐下来。 “不知老丈怎么称呼?” “姓白,白老三。” “在下姓宋,姓宋名游,逸州道人。” “这是你的徒弟?” “是我童儿,也是旅伴。”宋游微笑着说道,声音温和,“多亏她随我游走天下,陪伴解闷,又想方设法赚钱资我路费。” “这小娃娃机灵啊!” “这倒确实。” 三花娘娘坐在旁边,别人诚心夸耀,宋游哪有替她谦虚的资格,只得应下,随即问道:“这地方原先是老丈钓鱼的位置?” “这两年确实只有我来这边钓,不过以前来这边钓鱼的人也不算少,有些有船的,也会撑到这边来撒网。不过这湖又不是哪一家人的,谁愿意来这里钓来就是了。”老者虽是如是说着,可看着自己的鱼漂,又不禁愁苦起来,“只是小老儿刚才说的,这边在闹妖鬼也是真的,很多人害怕妖鬼都不敢来,你们不怕就是。” “哦?不知是什么妖鬼呢?” “无头僧,你们可听过?” “刚到纤凝,还未听过。” “难怪敢来这里。” “还请老丈赐教。” 宋游颇有些恭敬的对他请教。 女童则依旧坐在旁边,手拿钓竿,目光凝视水面,表情严肃,一动不动,只嘴巴一张一合,喃喃念咒。 老者同样握持鱼竿,却觉得反正也钓不上鱼,不如小声与他说话,于是说道: “说出来你们别怕。 “这无头僧都有很多年了,起码几百年。那时候我们这儿还是一个国家,皇帝崇尚佛教,修了很多佛塔佛寺,就在城外,纤凝西边,那边不是看得到三座高塔吗,那座寺很出名,以前皇帝老了都会在那边出家,也出了很多高僧。 “其中有个僧人,十分厉害,说是武功很高,还活着的时候就刀枪不入,力大无穷,能一巴掌拍碎比人还高的大石头,能力降龙虎,什么法器都不用就能驱除很凶的妖魔恶鬼,大家都说他是天上的罗汉菩萨下凡,当地无论是人还是妖怪,都怕他得很。只是后来这个僧人犯了戒,我认识的那个法师又说他是得罪了皇帝,于是被捉来问罪斩首。 “僧人被砍了头,仍然挣脱枷锁,绕城跑了几圈才倒下,尸身火都烧不烂,最后即使埋进土里,也常常在晚上爬出来行走。 “那时候当地人就怕他得很。 “后来也不知道怎么被收服的。 “这个故事我小的时候都还在传,也不知传了多少年了,不过那时候大家都以为只是传说,跟那些神仙故事一样,没人知道是真是假,只有小孩儿们听见了怕得很,总担忧晚上他在自家门外晃荡,然后问他们,自己的脑袋还在不在。” 老叟似乎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忍不住身子往后仰,呵呵的笑,露出一排残缺的牙齿。 “可是哪个晓得,最近两年,又有人在这附近看见了他,从那以后,遇见他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被他害死,都在这附近。有人怀疑,多半白天太阳大的时候他就在这芦苇丛里睡着,一到黄昏,或者晚上,或者阴天雨天,他就会跑出来,在外头游荡,遇见了人,就会问人,自己的脑袋还在不在自己头上。” 听到这里,小女童忍不住略微回头,睁着一双明亮灵动的眼睛,眼里是清澈的好奇:“那他的脑袋还在自己头上吗?” “无头僧无头僧,肯定没有头啊,早就被皇帝砍了。” “那没有脑袋,他怎么说话呢?” “说是从肚皮里说话。” “哦!我也见过有人可以不张嘴巴,从肚皮里说话!” “你怎么不怕?” “我是道士我不怕的……” 女童如是说完,察觉到了钓竿的动静,立马不理他了,收回头去专心拉杆,却是又钓上来一条大鱼。 钓叟看着,不禁沉默。 直到身旁传来道人的声音:“刚才听老丈说,你有对付他的办法,不知又是什么办法呢?” “哦……” 钓叟这才收回目光,对道人说道:“原先我在这里钓鱼的时候,三塔寺的高僧无为法师经常来这边学习佛经,这边清净嘛,景色也好,有时候他会与我们这些钓鱼的、干活的人说话,给我们解答问题,有时还教年轻的人写字认字,这些事情就是他说的。后来闹了这无头僧,连着打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全都被捶成了肉泥,他就告诉我们,若是遇到这无头僧,只需在他问他的头还在不在他的头上的时候,告诉他还在,他就会心满意足,不会伤人,那些死的,都是不知道,说不在的。” “老丈遇见过吗?” “遇见过一次,和高僧说的一样。现在城外的人差不多也都知晓了,见到这无头僧虽然还是害怕,可只要回一句‘还在’,就没事了,最近一年来被他所害的基本都是阴雨天路过的外地人,不知道的。不过还敢来这边钓鱼的人还是没几个了。这样也好,清净自在。”老者这次没再好意思说所有鱼都是我一个人的了这种话,只是叮嘱道,“要是你们遇到那无头僧,被他问起,一定要回答他,他的头还在他头上。” 说着停顿一下,又看向小女童: “不过若是胆小的人,一见到那副场景就吓得说不出来,腿肚子发软,也可能被他捶成肉酱。那些人多半就是怕自己被吓得说不出话来,这才连大太阳天气也不敢来这边钓鱼。” 言下之意,你们若是胆小,今后也别来这里和我抢鱼了。 也许也是好意。 “我家三花娘娘法术了得,若是遇到那无头僧,定然会保护于我。” “看你们这样子,多半也是会些法术的。不过当初这里的皇帝肯定也请了很多高人去治那僧人,也没治住,这几年来,也有很多高人,还有纤凝旁边三塔寺的高僧出马,甚至军队都来过,都奈何不了那无头僧,可见他有多厉害。” 钓叟持着鱼竿,如实说道。 三花娘娘又起了竿,又是一条小鱼。 一边取下小鱼,一边眼珠子滴溜溜转,心中想到的却是—— 燕子除了会打雷外,最厉害的就是那把小剑了,专门砍头,可是那个妖怪没有脑袋,要是燕子叫他的小剑去砍那妖怪的头…… 想着想着,她就觉得很好玩。 “听说上次有高人来除那无头僧,将他一路引到山下,又施法从山上招来巨石,都比人还大,滚下来想将他砸死,结果非但砸不死他,反而被那无头僧一坨子捶过去,比人那么大的石头就被生生打碎了。”钓叟悠悠说道,“反正小看他的,都被他捶死了。” “!” 女童闻言顿时神情一凝。 开心不起来了。 刚才还在想燕子的斩首剑怎么斩无头僧的头,结果现在就来一句,比人还大的石头被他一拳就能打碎。 那自己的山神岂不是…… 点石成兵之法,聚石成人,虽然有灵力作为连接,石头会比普通石头更不容易碎,走起路来也不容易掉,可石头的硬度却没有明显提升,只是让石头变得没那么脆了而已。 而自己的点石成金之法到目前为止,也只能把山神的肚皮那么大的地方变成金的。 “那那个高僧呢?” “哪个高僧?” “无为法师。” “无为法师怎么了?怎么没去除掉那无头僧,还是怎么没来这边了?”钓叟说道,“无为法师虽然心地善良,很有名声,不过又哪里能斗得过这凶恶至极的无头僧,而他虽然知道遇到
相关推荐:
角色扮演家(高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人妻卖春物语
宣言(肉)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偏执狂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