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58章

第58章

也不难闻。 “啊……” 宋游舒了口气,在床上躺下。 躺在床上的感觉真是全然不同。 不过只刚一躺下,还没感受清楚,就感觉到三花猫在扒拉他的裤脚,而他也会意,于是又直起身来,把她抱起,给她擦拭脚底。 这个过程其实是很享受的。 宋游一边擦一边问:“三花娘娘白天被那位女侠看出来了吗?” “她早就看出来了。” 三花猫乖巧躺着,声音清细。 “怎么看出来的?” “三花娘娘不知道。” “那三花娘娘又怎么知道她早就看出来了呢?” “因为她一直对三花娘娘说话。” “这样啊……” 宋游不由得笑了。 看来这猫对人还是不够了解,其实与猫说话对人来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只见三花猫扭过头,疑惑的盯着他: “难道她没有看出来吗?” “多半看出来了。” “为什么?” “因为三花娘娘也这样觉得。” “是哦。” “好了……” 三花猫一个翻身,便跑上了床,就地一倒,打滚打得很自然。 随即又躺着对这道士问: “那这里可以说话吗?” “可以。” “可以去捉耗子吗?” “也可以。”宋游顿了下,“不过三花娘娘毕竟不是普通的猫,而且已经化形了,还是要注意一点,不要去上了锁、关了门的房子里。有些地方我们随便进去是不礼貌的。” “耗子都在那些房子里。” “那没办法了。” 宋游说着话时,又已经躺了下来。 这个房间还蛮大的,在道观最后面,有人来敲山门也打扰不到他,还挨着一片竹林,满是听风吹竹林声,宋游喜欢这种意境。 除了最好的客房,吃喝上也毫不含糊,就是枣红马也因此沾了光,吃的都是上等的半干草。 于是一人一猫就在这里住下了。 此时是正月下旬,距离二月二的柳江大会还有几天。 除了一起吃饭,走蛟观的观主还常常请他去喝茶,聊一些安清县和灵泉县的事,或是亲自领他出去观赏安清山水,追云海,逐日落。观主在安清县已过了数十年的神仙日子了,哪里有好的风景、哪里又是最佳观赏点,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游山玩水,亦是修行。 …… 二月二,马蹄山。 今天是个烟雨天。 宋游撑了把土黄色的油纸伞,带着三花猫,去往了马蹄山。 安清可真是个山水之城。 不过安清的山大多是小山,一坨一坨的,小而陡峭,最陡的像一根石柱插在地上,甚至有倒山,因此才大多爬不上去。 可也有能爬上去的大山。 马蹄山就是安清城外最大的山。 这里风景也很不错,只是前些天观主问他要不要来这里,他没有来。 等着今天再来看。 今日烟雾朦胧,别有一番风味。 柳江大会的地点不在马蹄山上,而在马蹄山下,山下有一片很大的空地,很大,直连山脚和江边,通体由青石板铺就,名唤燕仙台。 宋游到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 人多,很多。 大多是江湖人,且很好分辨。 江湖人大多没有打伞。 此外还有些商人,有世族大家的人,也有州上贪玩的衙内,甚至官府的探子,以及安清县的平民百姓。 这些人里有人打伞,好让宋游看来并不异类。 仅仅江湖人,恐怕就上万了。 上万人是什么概念? 放在后世,一所大学开个校会,如果能把人都叫齐,就有上万人了。 可此时不比后世。 大晏因推行民生政策、引进国外优良稻种等原因,人口近两亿,总计一千八百县,每县大约十万来人,安清偏远,也许还没有十万人。而这是整个县的人口,绝大多数人都不住在县里,单说安清县城,常住的可能也就一万多人。 难怪城中找不到住宿。 宋游摇摇头,想挤进去看,又觉得中间恐怕都被那些能叫得出名号的江湖势力占了,正当纠结之时,不经意间抬眼一瞄—— 山腰上有个小亭子。 目光探寻一番,见一条小路,远远看去如一条灰色细线落在山上,尽头正是那座亭子。 于是他便往那个方向走去。 一路走去,并无同行人。 也许是江湖人觉得那亭子太远,今日天气又烟雨朦胧,在山上看不清楚,还不如往里挤,等有人开始整理秩序了,自然大家都有位置看。 宋游不懂武艺,凑近了也看不出多少名堂,也许看得模糊一些还要好点。 一路往上,没多久就到了亭中。 居高临下,能将整个燕仙台尽收眼底,自然也能看到远处山水。 宋游一时被惊了一下。 不是燕仙台,也不是燕仙台上的江湖人士,而是远处的山水。 今日细雨蒙蒙,水地生烟,阳光照不进来,于是山与水都变成了墨一样的灰黑,只是深浅各有不同。远远看去,江边柳枝细如丝,千条万条,被吹向一个方向,江上有小舟静静驶来,无论远处或是山顶都是模糊的,难以分清云烟还是雾雨,底下的人一粒一粒,都成了小黑点儿,一切都朦朦胧胧,如掉进了雾的世界。 这绝不是阴阳山能看到的风景。 就是前世,想见到此般美景亦是千难万难。 “啪……” 宋游合上伞,置于一旁,见亭中干净,干脆盘膝坐地,静视前方,任由三花猫在旁边打着呵欠。 不知不觉间,柳江大会开始了。 开始于这一副水墨山水画里。 宋游分了一些目光到底下燕仙台上。 准确说来,柳江大会没有准确开始的时间,江湖人到了这里,开始交谈,开始饮酒,大会便已经开始了,今日是大会上开始比武的时间。 江湖人终究是注重武艺的。 钱多钱少,脑袋只有一颗。 武艺低了,少不得要被人看轻欺负。武艺高强,日后行走江湖碰上了,大家也都多卖一分面子,省下一些争斗的功夫。 没过多久,底下便有人切磋了。 宋游惊奇的发现,这里并没有想象的看得那么模糊,也没有那么远,还挺清楚的。 此时下边比武的两人,一人手拿长枪,一人手持细剑。 一人戴着斗笠,一人披着蓑衣。 细雨模糊了视线,也消减了声音,宋游听不见那枪剑碰撞的叮当响,传过来的众人的呼声也变得模糊。只见燕仙台中间有一阴阳鱼图,这两人便在那阴阳鱼图上边比试,身法闪转腾挪,各自试探与拆招。 争斗的紧张感好似也被细雨冲淡了。 又或许是之前看多了山水,这时还没缓过神来,总之看在宋游眼中,两人好比是在起舞,身姿是前世人演绎不出的潇洒,又像是在作画,那一剑一枪挥洒出的都该是雨水,身法闪转间,也该有水珠洒落一圈,像是撑伞的人,将雨伞一转,雨水如珠帘一般。 就是那在雨中飞过的燕子,羽毛上也该滑落几滴雨水才对。 这是一副由雨雾倾洒出的水墨画。 宋游还看见了吴女侠。 这位女侠与同门坐在一起,是第一排的好位置,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期间不时伸长了脖子,往围观者中看一圈,好像是在找人,也许就是在找他,可他在半山腰的亭子中,她显然是找不到的。 不久,比斗就结束了。 两位侠客似是伯仲之间,又似是早已相识,最后点到为止,未分胜负。 也许胜负已在他们心中。 也许也在周边围观者心中。 总之宋游心中是没有的。 而他也不在意,他来看的本就不是胜负,也不是比武,也不是热闹。 只是这人间盛宴罢了。 从早上,到下午,下边不知打了多少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锤,十八般兵器全都一一上演过。众多侠客或是点到为止或是血染画卷,或是身法翩然或是迅猛刚劲,看得人开了眼界。 期间也有西山派的弟子上场。 西山派果然不负那位女侠吹下的牛,不仅打得漂亮,常常取胜,甚至有时上了场,周围的人左看右看,都不太想上台应战。 如此无论胜负几何,在江湖人心中,西山派应该是比较有本事的。 不觉已到黄昏时候。 天光更暗了,于是水墨也更重了几分。 下方众人渐渐散去。 宋游意犹未尽,也出了亭子,又重新撑开伞,往山下走去。 刚到山脚,还未走出燕仙台,又见远处天边燕子在飞,时左时右,忽上忽下,轻灵矫健,在这雨雾蒙蒙中,只是这幅山水里的一点自在。 宋游笑笑,刚抬步要走,忽然一怔。 眼睛眯起,再次抬头看向天空。 此时才是二月初,勉强算个早春时节,燕子冬天飞往南方,大多数可是要飞几万里路,这么早就过完冬回来了吗? 隐隐有所察觉,于是再回身一看—— 烟雨氤氲中,马蹄山依旧。 可哪里有亭子了? 又哪来的山间小路? 第五十六章 我对燕子不感兴趣了 临近晚上,雨比白天来得大些,淋在油纸伞上,是笃笃的沉闷声音,听来很让人心静。 宋游边走边想,走得很慢。 这马蹄山上的手法实在巧妙,即使以他的道行修为,也只是看见了那小路、那亭子,却没注意到其中的玄机。 只觉得布置者的相关造诣定然不浅。 当然也说不一定。 世间万般法术,各有玄机,好比万种学识、无数行当,又有谁能面面俱到? 尤其是这世道信息闭塞,学识见闻到了一定境界后,再想进步,那就真只能用眼睛去看,用时间去堆,用自己的心去自行感悟。千年神仙尚且不敢说对世间玄法了如指掌,何况宋游来此仅仅二十多年,世间多的是他不知道、伏龙观也没有记载的手段。 也没有道行高深便可破万物的道理,道行是道行,学识是学识,见闻是见闻,修为是修为,老神仙也可能被没见过的小手段所迷惑。 这是合理自洽,也是玄妙玄机。 只是宋游还是想到了一位—— 安清的“燕仙”。 前些天和青阳子聊到了燕仙。 是他向青阳子请问的。 说这燕仙长居安清,不知有多少年了,青阳子也只见过他一面,倒是他的师祖曾与燕仙喝过好几杯茶。 当时还聊到了城外的燕仙亭。 其实城外还有一座燕仙庙。 说这燕仙起码在走蛟观之前就在安清了,那时就已有了不低的道行,到现在没活千年,起码也活了八百,可万事万物皆有尽时,现如今道行的增长赶不上自身的衰弱,大限将近的老燕仙为了延寿,不得不换条路子,于是开始谋求香火神道。 虽说成神也很难不朽,可有一日香火,便可存续一日,终究是能续命的。 数十年前,栩州大旱,颗粒无收,燕仙作法,保了这安清一地的民生。虽不算风调雨顺,却也比周边郡县好了不少。后来粮食也不够,他又化作无数燕子从别地官仓衔来粮米,救了不少人。 安清人感激他的功德,为他立庙塑像。 这就是城外的燕仙庙,现在是江湖人的大通铺。 这庙里香火不少,也有香油钱,不过燕仙又托梦下来,让庙里住持少买香油,把钱拿去修了路,给众人走,又修了亭子,好给路人遮风。 可以说真的很努力在吸聚香火。 可惜啊可惜…… 燕仙当初自官仓取粮,倒也不说一定开罪了朝廷,可终究是朝廷不喜的,这种例子更是无论如何也开不得,于是他始终未得朝廷敕封。 又终究是异类,想来天宫也是不容的。 一管凡世,二管鬼神,两者相加,导致燕仙之名始终限于安清一地,就连相隔不远的凌波都没有他一座庙宇。 若非他有千载修行,又得安清民心,怕是早就安上个淫祠邪祀的名头了。 “千年大妖啊……” 宋游也是有些感慨的。 这世间又有多少千年的妖? 可别轻视了这千年二字。 世间传闻中常有千年老妖的影子,可除了少数本身就能活上千年的动植物偶然成精以外,其它多是讹传、夸大。就如这世间仙神,皆传他们有万载万万载的年岁,可其实大多也只吃了几百年香火。诸君须知,大晏往前再推一两千年,已经没有记载于书上的历史,那时候天下民众信奉的神灵大多都已消失在了历史中。 现在人们敬奉的神灵,不谈神力、本领,只说年纪,大多数都比不上这燕仙。 宋游想起这位,也是倍感压力。 倒不是道行、法力本领。 首先千年年岁不代表千年修为,也不代表千年道行。其次修为、道行也不都是为了武力服务,就是天宫众神,其实也是以文官为主。 而是千年岁月本身的厚重。 人类走到现在,是互相扶持走过来的,有敬老爱幼的本能。就是贤德的皇帝出游,碰见八十岁的老人,也得恭敬叫声老丈。就是那金阳道上栽种了上千年的古柏,活得久了,许多人都会下意识多给一点尊重,连官府都立法保护。何况一位亲眼见证了千年历史风霜的长者。 这种压力,本质是种尊重。 而这燕仙台多半也与他有关。 只是既然安清有这位在,为何凌波的水妖却久久未除呢? 如是想着时,忽听身后有人喊道: “那位道长!” 是个粗糙的女声。 一人一猫顿时停步,同时扭头望去。 烟雨中有一道身影走来。 麻布衣裳,披散头发,手拿长刀,没再裹面了,露出一张有些圆的鹅蛋脸,眼睛黑白分明。 “吴女侠,有礼。” “巧啊。” “挺巧。” “你们来了啊?我还以为你们没来呢,找了你们半天都没找到。” “我们站的远。” “我眼神好着呢。” “比较远。” “怎么样?好看吗?” “大开眼界。” “嘿嘿……”女子咧嘴一笑,和他们一起并肩往前走,“早晓得你们在看,我也上去玩玩,好教你们见识一下我的本领。” “见识了足下不少师兄弟,都是江湖高手,已能想象到足下的几分风采了。” “他们比我还差一点。” “厉害。” 宋游恭维一句,顿了一下,又问道:“这块青石空地倒修得挺好,中间还有阴阳鱼图,怕费了不少人力财力吧?只是为何叫燕仙台呢?” “嘿!我今天才问了师父!” “愿闻其详。” “这可不是人修的?” “那是……” “说是以前江湖人将这里定为大会地址、来这里参会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块平土地。开到第二回,便来了一个人,自称是燕仙后人,说感动于那群江湖前辈的英雄气魄,愿意为他们在此修一平台,以供日后交流比武所用,只愿他们感念燕仙馈赠,来往之时上两炷香就是。”女子说着又回头瞄了眼那块江边山脚的平台,“江湖前辈们一听,还有这好事,半信半疑就答应下来,于是此地一夜变化一次,每次变了一层,用了七七四十九天,就有了这燕仙台。” “神奇。” “我也觉得……” 女子忽然皱起眉头: “诶对!你们道士是不是对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这些数情有独钟啊,为何做什么事总是这么久?” “我们多数随心所欲,不拘这些,是多久就是多久,是多少就是多少。只是世人传闻时,觉得这些数说来好听,充满玄妙,又或是道人自身想用这些数来讲给世人听,又或是沿用了前人习惯,或是别的什么,所以……” 宋游微笑着说。 “噢……” 女子拖着长长的尾音,连连点头。 天上的雨没有断,她的头发早已淋湿,贴在脸上,衣服也湿透了,贴在身上,而她却全然不觉,只信步往前走着,既不觉得淋雨不好,也不觉得宋游打伞有什么不好,只是在雨水哪里惹到了自己的时候,或是晃一晃头,或是抹一把脸,或是歪嘴吹一口气,解了困扰,也就罢了。 宋游见状,不由问了句: “可要打伞?” 却只见这女子摆了摆手,笑着道:“江湖中人,自己就是天,打什么伞……” 那一瞬间的潇洒,让宋游看了好几眼。 脚步都不由得放缓了几分。 …… 青瓦古观,雨打竹林。 宋游将伞递还给小童儿,恭恭敬敬:“谢过道友的撑花。” “道兄说什么谢……”小童儿将伞收起来,人虽小,说话却很成熟,“师父年纪大了,便爱待在道观里煮茶喝,下雨天我们都不出门的,这伞放了好久都没用,都快放坏了,道兄拿来用一用,还省得我再拿出来淋水了。” 这话听来实在舒服。 宋游也不由得笑着说:“那便是我与它的缘分。” “是了……” 小童儿也笑,哪里还有前几日在江湖人面前的冷脸了。 只是伞刚收到一半,他又忽然想起: “道兄明日不出门了吗?” “要出门。” “不用伞了吗?” “我猜明日不会下雨。” “那样最好,明天可以去山上找找菌子,都二月了,不晓得出来没有。”小童儿也不生疑,只收起伞往屋里走去,“道兄快来吃饭了。” 吃过晚饭,宋游回了房间。 点上油灯,铺开麻纸。 宋游本想再请三花娘娘帮忙研磨,可见她独自在床上与空气斗智斗勇,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已玩得忘乎所以,不忍打扰,于是自己拿着砚台出去在屋檐下接了点雨水,取墨条耐心磨开。 提笔蘸墨,想了想才落笔。 用的墨也是凝香。 虽是最最顶级的墨,价比黄金,可他也没有将之用于收藏的意思,每天仍旧照常的用,或者该说是将之收藏在了其它地方。 忽然之间,猫儿跳到了桌上来。 “道士,你在写什么?” “记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 “明德二年二月初,行至栩州拢郡安清县,巧遇江湖盛事,柳江大会……” “这是什么?” “写的东西。” “写它做什么?” “好知晓来此世间走了一遭。” “唔……” 三花猫只凑近了纸张看。 明明不识字,还是要看,看就罢了,还要用爪子扒拉宋游的手,别挡着她了。 这样实在是没有办法写的。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 好不容易写完,想去吹灯,发现油灯里的油已经见了底,原先是没想用这么多的。 只是油灯虽贵,可如果是用在这些地方,却也还是值得。 “三花娘娘。” “做什么?” “睡觉了,明日早起。” “做什么?” “去马蹄山。” “还是去看那些人打架吗?” “去会一会安清燕仙。” “是燕子吗?” 三花猫顿时凑到了他面前来,凑得好近,嘴鼻都快戳到他的脸上了。 “是千年的大妖。” “一千年?” “是。” “……” 三花猫逐渐冷静了下来。 第五十七章 燕子少年 次日清早,是个多云的天气。 柳江大会的比武要持续三天,今日又是许多江湖人往燕仙台去。 宋游又看见了那座亭台,又看见了那条通往亭台的羊肠小路,只是今日没了烟雾朦胧,一切看起来都很清晰。 而他并无顾虑,依旧抬步往上。 没多久便到了亭台之中。 依旧盘膝坐下,静观风景。 安清山水晴雨相宜,各有各的风情。 没过多久,天上不知从哪里又飞来一只燕子,依旧是胡乱的飞,上下左右不定,只是不曾离开燕仙台的上空。这让宋游想到夏日傍晚,总有燕子在天上飞舞打闹,也是这般轻灵,给人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感觉。 宋游站了起来,拍拍灰尘。 只见他朝天空拱手作礼: “足下在此盘桓许久,何不过来一叙?” 燕子依旧在天上乱飞。 下方的江湖人也有称奇的—— 这个季节实在太早了。 不过大家都知晓这里叫燕仙台,也都听过燕仙台和燕仙的传闻,抬头看去时,除了感到惊奇,也有几分敬意。 只是看着看着,那燕子就不见了。 山腰亭中已多了一名小少年。 且看这少年大约二七二八的年华,身形纤瘦,唇红齿白,长得极其漂亮,乍一看去,男女难分。 少年的漂亮很难用词语去形容。 这年头书上的绝世佳人、如玉公子不少,其实因为多方面的原因,现实中真正长得好看的人不算多。又由于化妆技术的限制,一个人好看那就真得是纯天然的好看,这是稀缺的。而眼前这少年的容貌,无论前世也好,后世也罢,哪个年代也很难有人比拟得了。 因为他本就不是凡人,自然了,再好看的凡人也不如他。 是妖怪就不奇怪了。 化形的妖但凡有意追求容貌,大多如此。 可这少年却好像极其怕生,或者极其怕人,又或者极其怕宋游,只站在亭子边缘,目光躲躲闪闪,不敢看他,抬手行礼: “在下燕安,见过先生……” “在下宋游,有礼。” 宋游回完一礼,这才问:“在下可是占了足下的地方?” “没有没有……” “足下好像很拘束?莫非怕我?” “不是……我本性如此……” “这样啊。” 宋游见他局促不已,便点点头,也不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那样只会让他更加局促:“不知足下与传闻中的燕仙有何关系。” “那是我家老祖……” 少年站得远远的,真如怕人的鸟雀一样。 声音则和变声期的人类少年差不多。 只是答完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又壮着胆子问:“敢问先生……可是那在凌波县除了水妖的先生?” “足下怎会知道?” “我特地来寻先生。” “嗯?” “祖宗听说凌波县的水妖被一路过的高人除了,又听说那高人牵着一匹马,带了一只三花猫……”少年说着瞄了一眼宋游旁边的三花猫,虽然他现在比三花猫大很多,可还是莫名胆怯,“除完妖后便往安清县走来了。祖宗推测,先生定会来安清,于是让我在城里寻找,可这几日找下来都没找见牵马带猫的道家先生,倒是昨日先生无意走到了这山上亭子里来,我过来一看,这才找到先生。” “这亭子……” “这是原先柳江大会刚开的时候,祖宗修来看大会用的。后来祖宗身体日渐衰弱,也就少有人来了。”少年说道,“这里有些玄机,非是有高深的道行看不见这条路、这亭子。” “原来如此……” 宋游说着又看向少年,疑惑道:“只是足下既然昨日就发现我了,昨日也在这里,为何不来找我呢?” “我……” 少年面色羞得通红:“我害怕……” “怕什么?” 宋游反倒笑了:“我又不吃人。” “与先生无关!” 少年生怕他误会似的,慌忙解释:“是我本性如此,从小胆怯,不中用,也不敢与人说话,虽然祖宗下了令,可我……” 说到一半他便不说了。 宋游本待再笑两声,好表现得随和温柔一些,冲淡他的紧张感,再作答复,可见他满脸慌张胆怯,身子都在抖,害怕中又十分惭愧,便不由得将笑容收起了,认真说道: “足下此言,在下不敢苟同。即使足下真的不爱与人交流,也不过是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喜好罢了,仅仅如此,又何来不中用一说?” “啊?” 少年不禁偷偷瞄他,却只见这位先生温和之中还有几分认真。 “先生不觉得我奇怪?” “哪里的话。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是多种多样的,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人生,我想妖也是这样。”宋游说,“可千万不能妄自菲薄。” “……” 小妖怪忽然怔了怔。 其实倒也不完全是妄自菲薄,而是从小祖宗就这么说。不敢与人说话,不敢与人交流,这就是胆子小,就是不中用。大家也都这么认为。 反倒是这先生的说法…… 才是奇怪的,从未听过的。 “足下……” “啊?啊失礼了!” “无妨。” 宋游说完,便看着他。 不料这少年也站在原地,却是一副眼睛不知往何处瞄、手也不知往哪里放,就连脚站的位置都自我感觉不对劲的别扭样子,不自在极了。 亭中一时安静了几息时间。 宋游等了一会儿,才无奈说: “足下奉燕仙之命,特地来寻我,没有话要对我说吗?” “哦哦!” 少年似是这才想起,连忙对宋游躬身说:“祖宗想请先生去家中一叙。” “什么时候呢?” “现在……” 少年悄悄瞄着宋游: “可以吗?” “在下也想快些见识燕仙的风采。”宋游露出遗憾的表情,指着前边,“可惜现在正是柳江大会呢。” “那……明天呢?” “非是在下对燕仙不敬,可足下也知晓,明天正是柳江大会最精彩的时候。”宋游歉意的说,“恰好在下与一位相识之人事先约好了,明天要一起看大会上的英雄比试。” “没事没事……” “不知今晚如何?” “可以可以!” “好。” “那……” “一言为定。” “黄昏前我便来寻先生……” “我在此处等你。” “那……” “对了——” “先生还有何事?” “有一事想请问足下。” 少年只见这位先生笑着,随后抬头看了眼自己身后的天空,眼睛似有光:“天上的风景,可是要比地上好些?” “这……” 少年愣了一下:“我不知……” “那便算了。” “我……” “无妨。” 宋游表情温和:“我只是随便问问。” “那……” “足下慢走。” “篷……” 灰烟炸开,一道黑白相间的影子冲上天空,怕跑不及似

相关推荐: 姑母撩人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左拥右抱_御书屋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倒刺   生存文男配[快穿]   宣言(肉)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