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195章

第195章

火烧。云下似乎有一尊巨大的石人拱手而立,身材臃肿布袍及地,只是上半截已探入了云中,不得见真容,只留下半身。 门外又有官员坐在竹轿子上,被两人抬着,从一边走向另一边。 “饭来了!” 一碗饭端到了宋游面前。 是一碗黑乎乎的米饭,用褐色的粗斗碗装着,每一粒米都是黑色的细长条,看起来很粗糙,上边丢了几段酸萝卜,此外没有别的了。 宋游拿起筷子尝了一口,似乎除了酸菜,店家也浇了一点酸汤上去,饭吃起来也有点酸酸的,算是有了滋味,在这大夏天也挺开胃的,不过米的口感还是称不得好,最多算是稀奇。 雕胡饭,其实就是菰米饭。 原先大晏有不少区域以它作为主食,不过后来因为多种原因,慢慢被淘汰掉了,有意思的是,当它不再作为主食,慢慢变得稀少后,反倒有些地方开始用它来招待贵客,大概是取一种传统之意。 “三花娘娘也尝尝吧。” 宋游舀了一勺饭,配了一小段酸萝卜,放在手心里,递给猫儿。 猫儿也老实,尝了一口。 愣愣的看了道人一眼,出于节省,硬是咽了下去,只是随后看道人的眼神中就多了些怜悯和担忧了。 宋游倒是把它吃完了。 第四百零四章 神仙上任 次日清早,天刚蒙蒙亮。 宋游便已退了房间,按着店家说的,出门沿着黄土路往左,便遇到了要收山税的差人。 三花娘娘特地变成了人形,穿着一身三色衣裳,十分乖巧漂亮,睁着大眼睛盯着差人看,为的就是看自己会不会被收钱——要是收钱,她就说自己不去了,回去找个没人的地方,变成猫儿,一溜烟就钻过去了。 用来拦人的地方很少有拦得住猫的。 然而差人却十分心善,尤其对道人心善。 “对不住了先生,官府定的,上山一人要交五十文的山税,若带马骡上山,也得交五十文一匹。”差人说着停顿了一下,“不过若先生有度牒又与后山道观中哪位道长相识,上山访友的话,出示度牒,报出道长的道号名讳,就可以不交山税了。” “在下不认识。” “实不相瞒,小人也不太熟。” “在下只是来爬山的。”宋游谢绝了他的好意。 “那没办法了……” 这时小女童扭头看了眼道人,眼睛黑白分明,又回头盯着差人。 宋游便开口问道:“那我这童儿呢?” “童儿……” 差人只随意的上下打量了三花娘娘一眼,便开口说道:“这么点点高,交什么钱?先生的钱怕不是多得没地儿花了!” 小女童顿时瞪大了眼睛盯着他。 “多谢足下。” 宋游呵呵一笑,便在马背上的被袋里一阵摸索,摸出一小串铜钱,本身就是刚好一百文的,递给差人。 差人收了钱,放他们进去,同时忍不住盯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嘀咕,这道人可真死板。 三花娘娘神情严肃,心情复杂。 有点庆幸自己没有出钱,省下了不少的一笔钱,又因差人的话而感到生气。但更让猫想不通的是,马儿都要收钱,自己堂堂三花娘娘,这么大的一个猫儿大妖怪,竟然分文不取。 “走吧。” 宋游揉了揉她的头,往山上走去。 尊者山乃五大名山之一,上山的人果然不少,又都选在了这个时候出发,凉快,道人一行的前前后后都是人,各种各样的人。 不过游人也就只在山下扎堆,上山走一会儿之后,人群便变得稀疏了。 宋游找到了当初爬云顶山的感觉。 只是尊者山远不如云顶山大,也不如云顶山高,说起名气倒是不见得谁强谁弱,至少在宋游没有去过云顶山之前是这样的——云顶山虽然一直以来都有遇仙的传说,平州本身也多仙神传说,可尊者山的神仙传说可一点不少,云顶山下镜岛湖风景如画,尊者山本身便如天柱,远看又如一名站在山巅端庄有礼的老者,也是足够奇异,何况尊者山乃是五大名山之一,还有宗教加持,论及地位还要比云顶山要高一些。 而且尊者山还有一个重要优势—— 无疾无病的正常人,都可以上得去。 云顶山想要爬上去就太难了。 因而尊者山收山税,人气也盛。 宋游步伐依旧不急不忙,在目前的游客中属于中等,不时停下来,回首望一眼身后走过的山路和爬升的高度,不时与三花娘娘说两句话,也不时停下来眺望山中某一处,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个时候只是初夏,地果还没有出来,不过路边的藤蔓之上已经可以见到不少红色的小树莓了,宋游也摘来尝了尝,酸甜很看运气。 不知不觉,便已爬了挺高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由于体力下降,开始逐渐落后于宋游,只有极少数体力很好的人,才能继续超过宋游。 道人这身道袍有些显眼,不受缰绳马鞍束缚的枣红马也不多见,许多人路过时都会看向他,尤其是那些停下来歇息的人,趁着歇息,大多都会与他攀谈两句。 道人脚步不停,倒也回应两句。 不多时,身边又有一名年轻官人走上来,侧眼不断打量着他们。 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了声音。 “借过……” 同时伴随着吱嘎吱嘎的声音。 宋游回头望去,是两个裸着上身的抬脚帮,抬着一架竹编的椅子,上边坐着一个大腹便便、官员打扮的人,每走一步,竹椅都在上下弹动,宋游听见的吱嘎声也就是这么来的。 山路狭窄,最多容两人并排。 宋游和另一名年轻官人都立马让到了路旁,让这两名抬脚帮先过去。 两个中年人都很瘦,皮包骨头,不过想来是经常在这山上讨生活的人,抬着一个肥胖官员都比大多数人走得快,一边走一边用汗巾擦汗。 那官员坐在椅子上,也用绢布擦汗。 “谢咯……” “吱嘎吱嘎……” 抬脚帮抬着竹椅慢慢走远。 宋游收回了目光,神情平静。 这时对面的年轻官人倒是将目光投向了他,似乎终于找到了搭话的机会,拱手行礼: “先生,有礼。” “有礼了。” “在下韦阴华,浪州人,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姓宋名游,逸州人。” “逸州?那可远了。” “是不近。” “先生是去尊者山上香的,还是去后山的道观访友的?” “来看看风景的。” “哈哈先生雅兴。”年轻官人说着看了眼前方,那抬脚帮已经走上了上边去,吱嘎吱嘎的声音也逐渐远去,不禁笑了,“赶上这个时候,往日里不爱出门的官老爷也来尊者山玩耍了,这些抬脚帮倒能挣不少辛苦钱。” “是啊……” 宋游回应了一句,不过又有些疑惑:“足下说的赶上这个时候,是何意呢?” “咦?” 反倒年轻官人有些诧异,对他问道:“先生不知道?” “哦,足下有所不知,在下与童儿游历天下,上个月才到尧州,昨晚才到黄粱县,在山下住了一夜,今早就上山来了。倒是在山下时,也听客栈的店家说过我们来的时间很对,只是当时还以为是最近天气好、山中凉爽。”宋游顿了一下,“可听足下也这么说,却似乎不全是如此?” “哈哈……” 年轻官人闻言忍不住笑了,拍手道:“最近确实天气好,气候也好,山下燥热而山中凉爽,不过这么多人来,还是因为赶上了四月半。” “四月半?” “先生果然没有听说过。” “足下若愿说的话……” “嗨!独自爬山本就枯燥,能与先生这般道家高人攀谈几句,解解烦闷,消消疲劳,实在太好不过了!”年轻官人打量了一眼宋游,又将目光从他身后的枣红马与仰头睁着一双眼睛与他对视的女童身上扫过,问道,“先生既是修道高人,可曾听说过神仙由此登天的传说?” “倒是有所耳闻。” “那便是了。”姓韦的年轻官人停顿了一下,“这个传说还得从百年前说起……” “哦?” 宋游也来了一点兴趣。 这是未到黄粱县时、甚至在黄粱县问路时、到了山脚下都不曾听说过的故事。 “百年前尊者山便是一大名山了,有说地上的人死后要成神仙,第一次上天宫去报到,就要从这尊者山上去。不过那时候爬的人也不多。百年前便有一个人来爬山,似乎姓李,便叫他李公。李公爬山路上遇见一个老者,面容慈祥,十分善谈,自称姓艾。李公也是个善谈的人,爬山路上又没有见到别的人,便与艾公携手同游,一路上相谈甚欢,互相照顾,都对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 年轻官人说着顿了一下: “到了山顶,歇息片刻,要下山时,艾公却对李公行礼说,他本不是来尊者山爬山游玩的,而是去天宫上任的。 “因为他是丰州人,生前有德行,所以死后可以做神仙,替天宫保管仓库,南边几州的人成了神仙,第一次上天宫,都要从尊者山上去,时间便在每年四月半和十月半。念及和他有缘,而且一路上说什么都能聊到一起去,不忍心隐瞒他,于是告知他真相。说完与他告辞,请他不要随便告诉别人,便从尊者山的山顶上,一下子飞上天去了。 “后来李公回来请人去丰州那个地方问了问,果然有这么一位德行之人死去,并且很快道观的神册中就有了他的名字,一切都和他说的一样。” 宋游听完笑了,说了一句: “看来他没有遵守信用。” “也许是无意传出。” “倒也是一番缘分了。” “可不是嘛。”年轻官员说道,“这个故事传开后,爬尊者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经常有人赶着这两个时间来爬,听说后来也有人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了去天宫上任的神仙,有的能与之交谈说话,有的能与之结交,还有的只能看到半隐半现或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影子,甚至还有的估计原本就会法术,并不走路,而是从天上飞过去,也被人看见,也不知是真是假。” “神奇。” “所以这段时间来爬尊者山的,很多都是想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在路上遇到去天宫上任的神仙,沾沾仙气福气。”年轻官人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宋游的神情,面露疑惑之色。 “足下也是来偶遇神仙的吗?”宋游却对他问道。 “在下平生就爱寻觅山水风景,尊者山是早就想来的了。”年轻官人说道,“不过神仙除了长生不老,神通广大,听说也都是有德行的人,若能偶遇神仙,与之同行,就算没有什么仙气福气,也定是一件幸事。” “足下言之有理。” “不知先生又去哪里呢?”年轻官人直言问道。 “足下不会怀疑我是神仙吧?” “先生仪态气质颇为不凡,马儿无需缰绳而不乱跑,童儿更是漂亮得宛如仙童,浑身纤尘不染。”年轻官人对他拱手,恭恭敬敬的说道,“即使不是神仙,也定是世间难得的修行高人。” 这番话听起来实在耳熟。 看来在这个时代,世间凡人寻觅神仙的想法都差不多。 许是世事太枯燥了,去山中找神仙也算不错的消遣,以至于就连许多文人雅士也不能免俗。 “哈哈……” 宋游心情开阔之下,也笑了两声,对他说道:“在下只是薄有道行的修道之人,足下若是想找神仙,便不必来找在下了……不过嘛,在下一路走来倒是看见好几位老翁,很像是去天上上任的神仙。就好比后边的这一位。” 道人笑意吟吟,看向了后方。 “哦?” 年轻官人随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看见有一名身着华袍的老者,独自一人,从山下往山上走来。 这老者鹤发童颜,红光满面,神情和蔼,气质出尘,明明衣着不凡,却又没有仆从,明明白发苍苍,走在山路上,却又脸不红气不喘—— 即使道人不说,等他回身看见,怕也会觉得这是去上任的神仙。 然而这样的老者,他一路也遇见好几位了。 第四百零五章 登天路 “俗话说得好,面由心生,这位老翁看起来便像是一位慈善之人,行走之间姿态气度亦是不凡,以在下看,倒是颇有神仙风范。”宋游说着笑眯眯的看向年轻官人,“足下觉得,这位老翁可是神仙?” “唉……” 年轻官人却只是叹了口气,并不回答,而是摇头说道:“听说地上的人死后去天上当神仙,没到天宫之前,都算不得神仙,而像是鬼。只是比寻常的鬼多了些变化之处,不怕太阳。只有生前便懂修行有法力的,才会在上任之前就有别的神通。又说百年前的故事传开之后,陆续有神仙在由尊者山上任的路上被人打扰,轻则耽搁行程,重则被人纠缠,所以很多神仙上任路上,都会乔装打扮,让人看不出来,甚至趁夜而行。” “看来足下做了不少功课。” “都是听人说的。”年轻官人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听说此前丰州地龙翻身,导致隐江截断,江水流回原道,一日之后才返回,隐江沿岸村落城池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一直到尧州都是如此。大灾之下,有大德行之人纷纷涌现,都在民众感念之下被立了庙,这样算来,今年四月半去天宫上任的神仙应当不少。” 宋游闻言忍不住笑了,觉得有趣:“足下分析得如此周到,何不去问问那位老翁,是哪里的人呢?” “先生真不是神仙?” “神仙也会说谎吗?” “在下不知。” “逸州的神仙也从尊者山上天吗?” “也不知。” “托足下的福,我们倒是知晓了不少妙事,听来也觉有趣,更不敢欺瞒足下。在下实乃凡间一道人,不是神仙。”宋游笑着对他说,“足下要想寻神仙的话,还是得将目光移向别处才是。” “倒也不必强求了。”年轻官人灿烂一笑,对他答道,“虽说最近来爬尊者山的人,大多是想沾点仙气福气,求个健康长寿,在下却不一样。在下只是想见识一下寻常日子里见识不到的事情罢了,无论是与有德行的神仙同行,亦或是与先生这般洒脱的高人同行,都一样。人生短短三万天,能见识过寻常人见识不到的东西,也算是知足了。” “那足下今日定与神仙擦肩而过了。” “可惜一双肉眼,不得识真仙。” 年轻官人一边自嘲说道,一边仍旧打量着道人,时不时与那回过头来的女童目光对上。 上山的路就此一条,两人速度差不多,若非特意避开,便得同行一段。就如身后那像是神仙的老翁,此前就在他们身后,走了一段后,也还是在他们身边,也是边走边看风景。 年轻官人仍旧悄悄打量宋游。 这位道人气质真当出尘。 不仅无论怎么爬山他也永远大气不喘,神态平静,脚下步伐也不曾变过,刚开始年轻官人还能轻松与之同行,到后边就得多费一些力气才能跟得上了。而且他的神态永远悠然自得,观风赏景,不急不忙,也不在乎童儿是跑到了前边去还是独自落到了后方,像是一点不怕这名生得无比漂亮的童儿被拐了似的。 有时停下来等待童儿,或是与童儿说话,无论眼神面容,亦或语气姿态,都是凡人中难以见到的柔和。 从他身上,年轻官人能看到一种从内而外的逍遥自在与平和心境。 就连那名童儿都很不凡。 除了漂亮得不像话,一举一动中也都透出惊人的灵动。 甚至那匹马都很不一般。 年轻官人一路上走来,实在没有见到比这位更像是神仙的了。 难道是反其道而行之? 世人都知道去上任的神仙会改扮成凡人模样,竭力隐藏自己,而他偏不,偏要化作道人模样,披上一身道袍,好打消一路上游人的怀疑? 只是年轻官人从山门起便留意到了这位,亲眼看见他给了一百文钱的山税,却是没有听说过哪位神仙从这里去天上报到还得给山税的。 莫非也是刻意为之? 钱是变出来的? 年轻官人一边思索,一边与之同行。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已是中午时分,爬山的许多游人都选择了停下来休息与吃点东西。 年轻官人见到这名道人拿出了一个煮鸡蛋给自家童儿,自己则拿了两个馒头来吃,就着清水下肚,与童儿互相分让,竟也吃得有滋有味,看起来确实不像是人死后去上任的神仙。 年轻官人带了肉干与桃子,大方分给道人,道人也没有拒绝,拿着就吃。 便更不像未上任的神仙了。 “舒坦。” 道人道了一声。 “舒坦~” 小女童也眯起眼睛,跟着道了一声。 真是好生可爱。 午后阳光越发灼目,山间清风吹来又怡人,许多人都在山间犹豫着要不要继续上路,年轻官人悄悄瞄向这位道人,便见他不急不忙,找了一棵茂盛足以遮阳的古松,吹开山下的灰尘和碎枝落叶,便就地躺了下来,与童儿说要睡个午觉。 道人真是说睡就睡。 睡着后任山风拂面,松针盖被,任爬山之人从他身边走过,任枣红马在旁边吃草,也任虫儿和山间的小动物在他身边甚至身上爬动。 年轻官人便曾见到山间松鼠跑到了道人的身上来,道人一点醒来的迹象也没有,本该胆小的松鼠似乎也一点不怕他,人与自然在这一刻达到了年轻官人从未见过的完美的和谐,恍惚之间,竟感觉道人已融入了这片大山。直到那名女童扭头看了过来,松鼠才飞的一下被惊走,飞快的爬到了树上去。 山风吹林动,世界安静无比。 有些细碎的声音从山林中传来,却一点也不干扰这份宁静,而成了宁静的点缀,更衬托出道人的悠闲自在,似乎毫无忧虑。 就连行李也就放在路边,不怕人偷。 这时年轻官人又觉得他不像是去上任的神仙了,而像是世间真神仙。 慢慢的,年轻官人仿佛也受其感染,有些犯困了,便也找了一棵松树,背靠着树坐下来,把行囊抱在怀里,眼皮子打架,准备休息会儿。 眼睛一眯,便不知多久。 只知这一觉真是睡得好生舒坦。 等察觉到面前有人影晃动时,年轻官人陡然睁开眼睛,只见那姓宋的道长已经睡醒了,在把行李往马背上放,看起来像是要启程了。 “要出发了吗?先生。” “是啊,这一觉真是睡得好生自在。”道人对他笑道,“看你睡得很沉,就没有敢叫你。” “在下也睡得好生自在。” “足下可以再眯会儿。” “既然先生都出发了,那我也出发吧。” 年轻官人连忙站起身,拍了拍头,脑袋有些昏沉,是午睡后的常见症状,可精神却格外的清明,身体也舒服极了,甚至再环顾四周时,觉得这山间的风景都变得明亮清晰了许多。 没走多远,又遇到了那名老翁。 看来老翁也在后边找地方歇息过。 这次年轻官人鼓足了勇气,前去搭话:“老丈这把年纪,爬山时却依旧健步如飞,比年轻人都走得快,真是好身体啊……” “不比从前咯……” 老翁很随和的与他相谈。 于是一路边走边聊,这才得知,这位老丈姓熊,是丰州人士,家住隐江河畔。 听到这里的时候,年轻官人差点以为他就是神仙。然而随后又听说他是练武的,年轻时在江湖上也小有名气,如今虽然不比年轻时了,但爬个山还是不至于觉得劳累,这才健步如飞、脸不红气不喘,年轻官人又不免有些失望。 等回过神来,只见道人正笑眯眯的看向他,似乎觉得十分有趣。 “先生怎的一直看我?” “觉得足下很有意思。” “如何有意思了?” “足下说自己想与神仙同行乃是仰慕神仙生前德行,可足下寻找神仙时,却只关心他是不是神仙,而不在意他话语中透出的德行修养……想来百年前那位李公也不是这么找到神仙的吧?” 年轻官人一听,顿时愣了。 若有所思片刻,又恍然大悟,于是向着宋游拱手:“先生所言,使我瞬间开悟,惭愧惭愧……” “只是随口一说,足下莫要介意。” “哪里哪里,还得多谢先生点醒才是。” “话中有些得罪,足下能不恼羞,已是心胸开阔平和,还能迅速反思,实在难得,我不如也。”宋游也与他拱手说道。 “哈哈羞煞我了……” 这人也是个开朗大方的人。 宋游笑了笑,继续往上走去。 翻过一重又一重的山,大约半下午的时候,当听见前方的游人发出连续的惊叹声,爬上山顶,来到前方游人的位置时,尊者山便出现在了眼中—— 今日天气不错,可以看到完整的尊者山。 所谓尊者山,便是位于山顶的一座石山,高达数十丈的样子,模样像是一位站立的老者,毛发胡须皆十分相似,正拱手行礼。虽说也是几分靠长相几分靠想象的,却也神奇极了。 此时山顶有云,被风拉着跑,却也只是给尊者山披上了一条纱衣披风,并不遮挡它的真容。 “哇……” 这次惊叹声从宋游身边响起。 “山上有山,竟真的有如尊者,也不知是神仙手笔,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真是神奇。”年轻官人连说了几个神奇,又道,“说神仙从这里到天宫报到,我是信了。” 说完便看向身边的人。 只见道人一言不发,只拄杖站在原地,远远地眺望那座石山,而他身边的小道童也很镇定,只是伸长脖子直直盯着尊者山,睁大眼睛,眼中更多的是新奇,而非惊叹,不知是年纪小不懂事,还是早已随着道人见过了太多山水奇景。 “……” 道人微微一笑。 这便是五条登天路的其中一条了。 当初在越州的时候,他便去过北方的天柱山,感受过天宫与凡间相交处的独特灵韵,不过感受也不算细致,并没有仔细探究里面的机制。这次再来尊者山,除了领略风景,便是想更细致的看看,神仙第一次上天报到究竟是怎么上去的,为何只能从这五个地方上去,为何别的地方都上不去又偏这五个地方能上得去。 恰巧遇到四月半,便更好了。 免得还得在这里久等。 反正以宋游今天白天的所见所闻来看,今夜定是有人登天的。 第四百零六章 山间感悟 道人找了个空地,盘坐下来。 小女童虽然长得小小一只,却也学着他的动作盘坐下来,姿态几乎与他一模一样,神情也尽力装得和他一样淡然,盯着前方的尊者山看。 这里是两山相交之处,有一片空地,那座形似尊者的石山在对面的山头,身后还有一座山,其实看起来比尊者山还要高不少,在后面那座山上应该可以很轻松的俯瞰尊者山,只是这座山很普通,既没有尊者山的奇峻,也没有那么多神话传说,自然就被忽略了。 这里可以避风休息,离尊者山也近,许多游人都在这里休整,随便坐着躺着。 出来游玩的人大多性情随意,即使平日里不随意的,大多这几天也能迎来短暂的随意,于是周边充满了攀谈声,大多是不认识的人,甚至来自于尧州和浪州以外的地区,只消看得顺眼,便聊起来了。也不用担心找不到聊头,同在这座山上,便是现成的缘分与话题。 只有道人与道童盘膝坐着,面朝尊者山,一言不发,目不斜视。 就连那名姓韦的年轻官人也重新去找到了那名熊姓老翁,恭恭敬敬与之交谈,不再试探,抛下了目的性,只与这位面相慈祥、语气和善但显然也曾在年轻时见惯风雨的老丈交谈,谦恭有礼,自然受益。 聊了许久,又被别的文人官人拉去互相结交,畅谈山海。 道人与道童依旧盘膝而坐,目不斜视。 准确来说,只有道人目不斜视。 年幼的道童只是在模仿道人。 既是模仿,自然要看道人怎么做。 于是三花娘娘虽然大多时候都坐着一动不动,凝视尊者山,像是要把山给看穿,要从中看出迅速修成大妖的秘密,可也终究是忍不住偶尔将眼睛珠子往旁边转一点,偷瞄一点自家道士又在做什么,当发现道士依旧一动不动后,便飞快的将目光收回,继续自己看穿尊者山的大业。 山上风大,夏日也有几分凉意。 然而无论风怎么吹,那尊者山上始终挂着一层云纱,在山风下缓慢变换着形状,缓慢的被风拉长,被扯掉一丝,又生成一丝,怎么也吹不尽。 “呵……” 三花娘娘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终究是有些无聊了。 转过头又看了一眼道士,却见道士依旧一动不动,她砸吧了下嘴巴,便也继续强打起精神,认真学习,一张小脸严肃极了。 只是这万年不变的山确实没什么好看的,刚开始还觉得新奇,多看几眼,便觉得无趣了,让猫来做这种事情,也确实有些难为猫了。 三花娘娘很想认真,可身体不听使唤,慢慢的便朝着道士的方向歪倒了过去,靠在了道士身上。 道士的身上很暖和,衣裳布料虽不柔软,可却是熟悉的舒适的感觉,也是熟悉的味道,这样靠着又不会倒,实在舒服。 于是一靠上去,就直不起来了。 “这样也可以看山的……” 三花娘娘在心里如是对自己说,仍旧面朝尊者山的方向,强自睁着眼睛,盯着尊者山。 尊者山作为天下几大名山之一,灵力自然极为充沛,本就是

相关推荐: 狂野总统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腹黑哥哥。霸道爱》   媚姑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军师威武   小公子(H)   缠绵星洲(1v1虐爱)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