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44章

第44章

,用刀砍箭射,怕是要一队兵士才能将之解决。换了江湖人,也要些武艺才行。可若是看出它是纸夜叉又知晓它怕火,即使是毫无法力的驱妖捉鬼的能士,也能轻松将之灭掉。 万物相生相克,总有破法之法。 个中之妙,妙不可言。 眨眼间,火已熄灭,夜又恢复了本该有的样子,寂静无声,清辉满地。 宋游抬手摊开。 最后一片黄纸的一角带着火星摇曳着,刚好落到他手中,火星也随之熄灭。 宋游收手转身。 三花娘娘就坐在他的身后,坐得规规矩矩,用尾巴绕着小脚,见他转身回屋,也连忙起身跟上。 “篷。” 油灯自动燃起,照得房间影影绰绰。 宋游拉开椅子,在桌前坐下。 三花猫也跳上了桌,直勾勾盯着他。 “你好厉害。” “三花娘娘过奖。” 宋游对着油灯,细看这角纸。 这夜叉是用大张的黄麻纸画刻的,也是画符的纸。借着月光,隐约可见这角纸上夜叉的一只眼睛,凑近了还可见到上面细密的朱砂纹路、血点的符号。 这纸倒是难得的好纸—— 厚实坚韧,质地略微透着红。 “道士都这么厉害吗?” “倒也不是。” “那你为何这么厉害?” “不厉害怎么保护三花娘娘?” 宋游一边随口回答,一边对纸沉思。 自己才来逸都城不久,终日不是出门听书,就是在家做饭修行,不曾与人结怨。唯一要说做过的事,就是金阳道上除了雾鬼以及为罗捕头设谋捉了那遁地的贼人。 总不可能是有秉性古怪的奇人异士听说这里住有一玄门中人,故以这种方式特意前来拜访讨教吧? 这时又听三花娘娘清细的奶音: “那鬼是从哪来的?” 宋游毫不觉烦,耐心回答: “还不知道。” “为什么要来打我们?” “还不知道。” “还不知道……” 三花猫直直盯着他,重复他的话。 “总之……” 来而不往非礼也。 宋游收起了这枚纸片。 别人既已来拜访,于情于理,自己也该有个回访才对。 …… 次日清早。 宋游仿佛已将昨夜之事忘却,不慌不忙的切了些酸菜,给自己煮了碗酸菜面。 这在这年头也算奢侈的早饭了,还得多亏了前几日那二十两的进账。 三花娘娘则吃它捉的耗子。 把面煮好放一旁,宋游又找来扫帚,将昨夜留下的已被风吹乱的纸灰扫了干净。 这时候就有些遗憾,三花娘娘虽开了灵智,道行却还不够化形。若是它化形了,哪怕是个小孩儿,也可以哄骗着去做些扫地烧火之类的杂事,自己得些松闲。 清理完毕,这才开饭。 酸菜面是前世老家的大锅面做法,汤汁勾了点芡,因此显得略有些浓稠。所有味道都在汤里,又随着这浓稠的汤汁满满当当的挂在面条上,最是入味了。 酸酸烫烫,开胃又暖身,清晨一口下肚,从喉咙口到心子尖都是舒服的。 吃完他也不洗碗,只在院中闲坐,听城市复活,看三花猫追着地上落叶玩儿,任由梅叶落在自己身上,清晨暖洋洋的阳光也穿过梅枝落在他的身上。 再剥一颗橘子,作饭后水果。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就是三花娘娘不喜橘子味儿,又最怕剥橘子时溅出来的油了,原在他脚下打转儿,一下子就缩得远了,还用一种极度迷惑不解的眼神远远地盯着他看。 宋游也不在意,一瓣瓣送入嘴里。 又酸又甜,水分充足。 甚至让他眯起了眼睛。 直到橘子吃完,他才想起,不得不又将昨夜那一角纸片拿了出来,对着天光看了又看,随即长长叹气。 “麻烦三花娘娘看家。” 三花猫闻言,盯着他的眸子顿时一缩: “你去哪里?” “去找人。” “找谁?” “昨晚害我们的人。” “三花娘娘跟你一起。” “也好。” “你先洗手。” “也好。” 一人一猫共同出了门。 在屋外查探一番,见昨夜那两只夜叉翻墙进院之处已被钩爪毁得乱七八糟,他不免有些困恼,按照契约这是要向宅主进行赔偿或在退租前为人家修缮好的。 随即又找了一圈,终于在东院墙外、最下边挨着地面的位置发现了一处红笔标记,法力未消。 是了—— 那夜叉灵智不高,离得近还好,远了哪会寻路,要让它们害人,必事先做好标记。 对方昨日或前日应当来访过。 宋游看了看,便转身走了。 该去那家纸铺问问。 宋游有种直觉—— 自己很快就能得到答案。 …… 与此同时,罗捕头刚出门上班。 沿着巷子没走几步,路过宋游住的小院,忽然停下脚步,扭头看去。 只见墙壁上方几条竖着的抓痕,宽有三指,长有一到二尺,宛如猛兽肆虐过,却都集中在墙的上部。而上方雨檐的瓦片也掉落了不少,有了个缺口,地上的瓦片碎了八成。 “这……” 罗捕头不由弯腰捡起一块,放在眼前细细查看。 瓦片已经很细碎了,只有指甲盖那么大,而地上的瓦多数都是如此,像是被什么碾压过一样。 有什么东西从此处翻墙而入? 而且是毫不讲技巧的翻墙而入。 罗捕头第一时间如是想着。 可若是果真如此,那这翻墙而入的绝不是人。不仅不是人,恐怕还是个体型不小的东西,利爪如刀。 罗捕头皱着眉头,暗自心惊。 如此怪物,不知先生可好? 随即慌忙跑到院门前,开始敲门,口呼先生之名,却不得回应。 想要破门,却又不敢破门,觉得该破门,又觉得不该破门,一时连他这等果决之人也拿不定主意了。 直到从一路过的街坊口中听闻,先生大约一炷香之前就出门了,许是去买菜,罗捕头这才松了口气,又在门口等了大约两炷香的时间,待得上班要迟了,这才离去。 第一十八章 礼尚往来 西城,泰安寺。 广宏法师站在万佛宝殿前,目光平静的看向远处,手中念珠一颗颗转动着。 在闹市中建设宫观寺庙虽于清修不利,但香火最盛。此时还未到正午,泰安寺的香客已是络绎不绝,炉中青烟隔着几条街都能看得清楚,哪是城外的寺院能比的? “广宏师父。” “阿弥陀佛。” 但凡有相识的香客路过,向他打招呼,他也都低头微笑回应,可内心却不如表面平静。 前夜派出夜叉前往城中寻那管闲事的修士麻烦,却再也没有回来,而且不声不响就与自己失了联系——纸夜叉之法绝非寻一张纸画出夜叉模样和符文就能成的。要让夜叉活过来且有灵性,须得长期的积攒,要让夜叉能幻化出个刀枪难毁的强壮体魄,也得不断祭炼。 那两张纸本就是消耗品,没了就没了,可失了其中灵性,就得一切重头了。 多年积累,三失其二。 广宏法师知晓对方不简单,却实在难以甘心。 心里抱着“也许对方只是恰好看出这是纸夜叉、又恰好知晓该用火克制,这才先胜一筹”的想法,昨夜广宏法师又派出了自己供养多年的梦鬼,开启第二次斗法。 却不料三更时施法,到了五更梦鬼尚未归来,直到天将大亮,方才迟迟而归。 竟是对方在门口贴了一张符。 仅这张符,便让梦鬼徘徊于门外,焦急不得而入,快天亮了才不得不回来。 梦鬼常入人梦境,可以造梦,或是噩梦或是美梦,是他骗取香火的一大帮手,也可梦中取人性命,神鬼不知。借寺庙香火供养多年,梦鬼无论本事还是智力都不是寻常妖鬼可比的,却被小小一张符拦阻住了。 广宏法师当即心惊不已。 除了夜叉与梦鬼,他已没有多少本领了,如今哪里不知,对方本领远在自己之上。 惶惶不安之下,他令最后一只纸夜叉和几只纸兵纸将在屋内守候,直到听见天亮时寺院的钟声,心才平静了些。有弟子来喊他吃饭了,他才终于从惶恐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渐渐也明悟过来。 对方初来逸都,如何知道是他所为? 逸都这么大,人海茫茫,又怎么能找得到他?谁又敢想,夜里驱鬼害人的竟是泰安寺高僧? 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 广宏法师扭头一看,小沙弥在阁楼上敲钟。 …… “咚!” “咚!” 悠扬的钟声传出很远。 宋游一身旧袍,拾阶而上。 三花猫跟在他后边,不住的左看右看。 身边香客来往不绝。 其中还可以见到不少江湖人,不知是在寺庙借宿习惯了,还是混进了城门但依然没有路引,只好借宿于此。 “香火真盛啊。” 宋游作为出身道观的修士,且身为一间道观的继承人,和这里的僧侣算半个同行。此时看见这么多香客,他的第一想法就是按伏龙观的营收模式计算每日能收多少香火钱。 当家肯定要管柴米油盐嘛。 修士也是要吃饭的。 “喵~” 三花猫在他身后附和他,同时高高仰起头,看左右宫殿中的佛像,看巨大的插满香的炉鼎。 要是早知道来的地方是别人的庙子,它多半不会愿意来。要是早知道来的是个这么大的庙子,而且每个神都长得金灿灿的,香烟如云,它是绝对不会来的。 现在也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喵啊~” 努力装作是只普通的猫。 宋游听不懂它说什么,不过也放慢脚步,等它追上来,和它并肩而行,边走边看。 了解一下同行的先进经验。 就扩展信徒、吸纳香火这方面,大晏的佛教对道教是降维打击。 大晏的道教讲究随心、自在,更喜欢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修行,有香客来了也不见得理会,甚至时常不把金主老爷当回事。 相较于佛教,多少有些清高了。 大晏的佛教在这方面要专业很多,他们不仅有更强的传教意愿,而且更能迎合信众及当权者的想法。 佛教的业务也要更广泛。 以泰安寺为例—— 除了香火香油、卖小物件及各种开光物品、驱邪治病、白事、取名等业务,他们也提供住宿、借贷等服务。有些大的寺院田地千亩,还可以用于出租给佃户获得收益,甚至有些城中的寺院还带有商业市场的功能,小贩在这里摆摊,得给他们抽水。 至于大晏的道观…… 你去借宿还得看观主的心情呢。 “比不得啊。” 按理说这世界有满天神佛,道教作为大晏本土宗教,占了天时地利,而天宫总管万神,至少在大晏的传说中,天宫赤金大帝是有号令万佛之主的权威的,不会这么轻易让外来的佛教占了上风。可是事实是,佛教进大晏以来,硬是凭着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凝聚力站稳了脚跟,并迅速扩大。 对此宋游倒没什么想法。 本就是个假道士,加上他心里其实明白,神鬼都来自于人,而佛教道教这两个宗教也没有本质区别,高人俗人好人恶人都有。崇佛抑道和崇道抑佛的人智商上也很难分出高低。 不过都是人而已。 如是想着时,宋游已在寺院中逛了一圈,走到了最中间的万佛宝殿。 到门口停下了脚步。 抬头一看,两侧写着门联: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宋游笑了笑,跨门而入。 浓重的香火气扑面而来。 只见中间的万佛之主宝相庄严,周边的菩萨们或慈眉善目,或悲天悯人,两旁的护法神则威严怒目。 香烟袅袅,如云如雾。 不少香客跪坐于蒲团之上,男女老少都有,有的默默祈祷,有的念出了声来,有的磕头起身离开,又不断有人从门外进来跪上他的蒲团。 万千愿力在发着光,比太阳更灼热。 杂乱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 有请菩萨帮忙治家人重病的,有请佛祖保佑生意顺利的,有望子成龙的,也有生不出孩子的,欲望哀求声声入耳。 “唉……” 佛前不缺三炷香,人生何止万种愁。 宋游叹完了气,目光左右看了一遍,却并未在此处见到任何僧侣。 看看时间,已是饭点了。 他也前去上了三炷香,再回头看三花猫时,见它躲在大殿的门槛外,门槛比它还高些,它的两只前爪扒拉着门槛,多半是站着的,好从门槛上方探出一颗小脑袋来,眼巴巴的看着他。 宋游笑了笑,又走出去。 “走吧。” “去哪?” “五观堂。” “那是什么?” “吃饭的地方。” “你要去吃饭了吗?” “也可以。” 宋游想到这里,忽的又停下,往功德箱里投入了几枚铜板,这下便是决定了,要在这里吃个午饭:“泰安寺的斋饭听说还挺有名的,不知道让不让你进去。” “哦……” 三花娘娘先前被同行的顶尖大佬震得不轻,现在还没缓过神来,在这个地方下意识不敢造次,唯唯诺诺。 所幸,五观堂的沙弥没有拦它。 里面熙熙攘攘,坐满了善男信女,也有不少僧人在吃饭。这泰安寺僧侣和香客是在一起吃饭的,不过多数都是僧侣和僧侣坐在一起,香客和香客坐在一起,实在没了位置,才会混坐。 宋游目光扫了一圈,眼神淡然,随即走向了少有的几处空位之一。 “法师,我可以坐这里吗?” 广宏法师下意识打量了眼宋游—— 他在泰安寺地位不低,在众香客心中也是如此,即使泰安寺僧人和香客一同用饭,但为表尊重,多数香客也是不会和他坐一张桌子的,往往只有贵客才有胆气前来或受到他的主动邀请。 这位看起来不像贵客。 但见这人陌生,又见五观堂几乎坐满了,心里差不多有了计较。 不管如何他也断然不至于拒绝。 “施主请便。” “多谢。” 宋游微笑着坐下,与广宏法师、别的两位僧人和三名贵人同桌用餐。 也没什么好菜,借着酸萝卜、腐乳和两碟小菜,他喝了碗青菜粥,感觉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心里便大致明白了,这里的斋饭出名可能是因为对下层民众友好和长期施粥所致。 与此同时,同桌人相继吃完,拱手告辞离桌而去,不过广宏法师有些心事,吃得慢些。 吃着吃着,他忽然听见有人叫他。 “广宏法师。” 广宏法师一抬头,见是最后来的那年轻香客,正淡淡的看着自己。 不知何时他身边坐了一猫。 “阿弥陀佛。” 广宏法师暂且放下心中愁绪,也将筷子横放在碗上,合十行了一礼,声音温和: “施主认得贫僧?” “认得。” 只见那香客微笑着说,依然盯着自己,接着又开口:“不过广宏法师好像并不认得我。” “嗯?” 广宏法师心中忽起不祥的预感,连忙告罪:“贫僧健忘,不知施主尊讳……” “姓宋名游。” “谁?” 广宏法师顿时大惊,双眼圆睁。 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第一十九章 说来也巧 出了五观堂,是一条迂折的木质长廊,青瓦遮顶,红木柱子一根接着一根,檐下蓝金云纹和护法神像,为它添了几分精致感。 在众多僧人和香客的眼里,泰安寺最有道行的高僧广宏大师与一身着旧袍的年轻人缓步并肩而行。可令人惊讶的是,往常总是一副从容不迫模样的广宏法师此时面色却有些不好看,甚至哆哆嗦嗦,再观那年轻人,反倒面带微笑镇定自若,与广宏法师说着话。 “吴记纸铺的纸挺好用的。” “足下……便是靠它找到贫僧的?” “差不多。” “每日去吴记纸铺买纸的人那么多,足下怎么断定是贫僧呢?” “吴记纸铺有一批纸,因幼儿顽皮,不慎将染布的颜料洒入其中,纸张有些偏红,不知法师注意到了吗?” “你怎知道的?” 广宏法师面色已有些白了。 说实话他真没注意到。 “法师和我刚好买了那一批。而那一批纸产得不多,我去问了店主,那段时间来买黄麻纸的只十几人,买大张黄麻纸的大概也就几人,店主认识且能记住的也就三人罢了。” “足下挨着去找过了?” “在下很有耐心。”宋游说,“不过即使没有黄麻纸,法师昨夜又令小鬼来访,仅凭这小鬼,在下也完全可以找到法师这里来。” “……” 广宏法师将手伸进了袖袍里。 他两边袖子里藏有几张弓手兵将,都卷了起来,一挥手便能幻化出来,可想到那一夜的两只夜叉都灭得无声无息,他又不敢轻举妄动。 “不知足下是如何破贫僧夜叉之法的?” “在下精通火法。” “……” 广宏法师霎时面色惨白。 “足下意欲如何?” “法师在泰安寺多年,既有修为又有道行,何必惊慌?”宋游笑了笑,随后又问,“法师既会使纸夜叉,不知可有纸马纸驴之法?” “纸马纸驴?” “然也。” “有当如何?没有又当如何?” “若有的话,在下想向法师请教。” “没有呢?” 看来是没有了。 宋游露出遗憾之色。 本想着这和尚既然有纸夜叉之法,也许能从他这里学到纸马之法,能为自己省下不少力气,将来也可以充实伏龙观的法术库,如此,饶他一命也不无不可。 可惜。 那就得礼尚往来了。 只不过啊,我能破你之法,是我的本事,至于你有没有这个本事,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宋游这才回答广宏法师先前的问题:“法师是佛门中人,本该心怀善意慈悲才是,可法师借他人之手,在城中大肆盗取宝物也就罢了,被人破了遁地法后,竟又怀恨在心,派夜叉意图加害,实在难以说是佛门中人……在下很好奇,法师每天面对这些佛陀金身,难道就不心悸吗?” “心悸?”广宏法师强提起胆子,“不过是一座座泥像罢了,你我心知肚明,佛陀不在此,菩萨也不在此。” “也是。” 宋游点了点头。 佛像神像都是泥铸,耳不可听目不可视,即使能显灵,可天下如此之大,而神佛精力有限,又怎能对每座泥像前的事物都了如指掌呢? “不过也只是无人通禀罢了。” “足下何意?” 宋游却不答了,只看了眼门联,便对广宏法师拱手行礼: “法师保重。” “?” 广宏法师皱着眉头,看他背影远去。 就这么走了?还是在玩什么手段? 等回过神来,他一扭头,却发现方才自己二人已走到了万佛宝殿门口。 宝殿瓦顶有缝隙透光,一束束细小的光自头顶打下来,穿过殿内重重青烟,勾勒出了清晰的形状,照在地板上、神台上、金身上,广宏法师则惊觉往常那些熟悉的金身佛像一下好像全都变了模样。 除了中间的万佛之主依旧眼眸低垂,宝相庄严,其他菩萨慈眉善目也好、悲天悯人也罢,都好像在看自己。 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护法神。 本身就怒目圆瞪,现在一来,竟好像全都瞪着自己。 广宏法师惊骇惶恐之下,心脏怦怦直跳,恍然间这声音好像成了鼓点一样,咚咚咚的,而随着这鼓点,每跳一声,那些护法神怒目圆睁的面容就在他眼中变大一分,离他更近一分。 几息之间,那一张张面容便已杵到了他的面前,威严可怖,像是在逼问他平生做过的所有恶事。 呢喃经声入耳。 往常读的那些经书文字、本不太在意的佛法奥秘一时全从心头涌了上来。 如此对吗? 如此对吗? 犯戒了吗? 可曾心安? 只觉胸中有团烈火,起初只是痒烫,让他伸手想挠,可很快就越来越热,滚烫之感由心间而起,往外蔓延,烧得浑身难受。 “啊!!” 广宏法师不由喊出声来。 众多僧人、香客乃至借宿于此的江湖人听见声音,都连忙赶来。 却只见德高望重的广宏法师全身由内到外燃起了火焰,烧得他满地打滚,面容扭曲。 口中则大呼着: “贫僧有罪! “贫僧知错! “佛祖饶命!” 任由他喊,这火却不停。 且奇妙的是,这火只烧皮肉,不烧衣裳,又像是广宏法师浑身涂了油,烧得极旺,才几个弹指的功夫,殿前就只剩下一件衣裳了。 在场者无不惊骇莫名。 有人先前见过广宏法师和一年轻香客并肩而走,连忙寻着那年轻香客的踪影,只见山门方向,有人身后吊着一只迈着小碎步的三花猫,才刚走到寺院门口,却也渐行渐远了。 三花猫停步回头望来。 …… 宋游走回甜水巷,刚巧碰上罗捕头,又听说罗捕头正有找自己的想法,便将他请进了院子。 “先生家中院墙昨夜损毁严重,可是遇到了危险?” “不碍事。” 宋游笑着摆了摆手,没等罗捕头继续关切,便率先问道:“不知那遁地贼人审问得如何了?” 罗捕头眼光闪烁。 他虽不知昨夜闯入宅院者究竟是人是鬼是妖,但仅看院墙和雨檐上留下的痕迹,便足以让他心惊了,而眼前的宋先生却似乎毫不在意,再看这院子,竟也毫无打斗破坏的痕迹。 难道没有发生争斗? 还是高人之间斗法就是这样? 还是说…… 心里如是揣测,却不影响罗捕头嘴上回答:“这几日我们一直在审,那贼人所盗赃物也追回了一部分。不过说来有点巧妙,我们所追回的都是些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至于各大贵人府中私藏的珍稀药材,却全都不得而踪,那贼人只说自己为了修行遁地术,全部吃掉了。” 罗捕头顿了一下,又看向宋游:“这方面罗某倒是不甚了解,不知修行中人是否……” “都有些什么药材?” “千年灵芝,几百年的老山参,上等龙骨之类的,都是些年生久的药材。” “断不可能。” “那便是此贼藏起来了,或是……”罗捕头又停顿了下,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我们除了追问赃物,也审过他的遁地之法从何而来,而他竟说是从祖父遗物中找到的一本古籍。” 罗捕头每说一句,都不说完,后边拖着尾音,瞄向宋游。 修行中人需不需要那么多名贵药材、能不能短时间吃下那么多药材,修行中人能不能自学成才,这些都是他这个寻常捕头的知识盲区,可面前不就有一高人吗? 此前还好,今早见到宋先生院墙破损,他心中便已大致明白了,那贼人后面多半还有人。 昨夜怕是那贼人背后的人前来寻仇。 宋游也知晓他在咨询自己。 遁地之法虽有缺陷,但并不简单,反而妙处不少。没有相关基础的凡人自行参悟,怕是不仅进展极慢,练习过程中也很可能出危险。 不过宋游却没必要和他说这些。 “说来也巧,今日我去了一趟泰安寺,恰好见到一桩奇事,想要说给班头听听。” “哦?” 罗捕头愣了一下,但还是拱手: “愿闻其详。” “班头曾请教过的广宏法师今中午竟在万佛宝殿前自燃心火,其间大声向佛祖请罪求饶,但只一会儿功夫,那火就把他烧得干干净净,灰都没剩下。”宋游笑了笑,“所以这人啊,真不可做亏心事。班头不妨将这故事讲给狱中那贼人听听,兴许能打动他。” “!” 罗捕头登时睁大了双眼,脑中疯狂运转。 良久,他刷的一下站起身,又对宋游拱手:“罗某知晓了,多谢先生指点。” “客气。” “罗某还有公务在身,这便告退。” “慢走。” 罗捕头转身往外走,脚步很快,风风火火,眼中却有精光闪耀。 一下子他想起自己月前去泰安寺请教时,传闻有真道行在身的广宏法师为他出埋粪计时的场景。一下子又想起了城中贵人乃至衙门里不少人去泰安寺烧香礼佛、与广宏法师相谈的画面。 难怪会有人夜袭宋先生。 难怪那贼人背后之人这么快就能知晓此事有宋先生的指点。 难怪每次作案如此精准。 难怪…… 罗捕头早知道宋先生是真高人,自己前来请教必有收获,却是没有想到,这收获竟有如此之大。 如是想着,他又忽的将牙齿一咬—— 那秃驴竟敢如此戏耍于他!若非宋先生指点,他怕是要一直被蒙在鼓里,而那秃驴便一直逍遥法外,依旧当他城中贵人的座上宾! 与之相应的,便是越发觉得这斜对门的宋先生深不可测起来。 第二十章 江湖传闻 罗捕头走进县衙,脚步匆匆,当即召集手下捕役,这就把案子彻底结了,却正好遇上红光满面的刘知县。 刘知县作为逸都知县,按理说是一县长官,可逸都是逸州治所,大晏地方行政基本是州郡县三级制,州的级别目前还很大,约等于省,所以州上和郡上的大人们几乎都在这里,相比起来,刘知县这个知县虽比寻常知县级别还高,却也有些不够看。 前些时日那遁地大盗实在猖獗,专挑贵人府中珍藏宝物下手,刘知县暗自猜测,恐怕除了金银玉器、古玩字画与珍稀药材,还盗了一些大人们不希望被外人所得的物件。 他的压力极大。 近来大案告破,虽是罗捕头办案得力,也有他这个知县顶住压力、在背后大力支持的功劳,城中贵人也对他赞赏连连。看那架势,若是将赃物的事再处理得妥帖些,就此高迁也不是难事。 刘知县自是春风得意。 眼下见罗捕头如此匆忙,他不由笑呵呵关心道:“名远,又出什么事了?怎的又如此匆忙

相关推荐: 角色扮演家(高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人妻卖春物语   宣言(肉)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偏执狂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