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84章

第84章

个听闻许久的人。 “彻!” 骑兵进城而去。 有人连忙跑上去问守城的军士,刚才那一队是什么人,此时长京城外杏花开放,出来赏花的不乏达官贵人,守城的军士不敢怠慢,只说那是从塞北被召回来的陈子毅将军,众人这才哗然。 身旁声音一下子就变得杂乱起来。 有人夸赞将军威武。 有人议论天子意图。 有人说长京妖鬼这下可得收敛了,恐怕很快宵禁就要解除了…… 这年头可能有人不知道当朝宰相是谁,但长京城内,不可能有人没听说过国师和陈子毅将军的名号。 因为茶楼内的说书人天天在讲。 就是宋游也有些恍惚。 一个下山以来常常听说的人,甚至在长京听了他半年的故事,一个本来只存在于故事和别人口中的人,虽然他从未想过要结识这位将军,可当他突然有一天活生生的出现在了面前,一时还是觉得奇妙。 总感觉他该是个传说中的人物。 “果然好年轻啊。” 宋游感慨着,也走进城去。 依稀还能看见那队骑兵的背影。 陈信,字子毅,昂州陈氏子弟,本是出身名门,不过从军之后,第一次展露峥嵘,却是以斗将的身份。 何为斗将? 像是演义小说、说书人口中那般,两军交战,靠主将的个人武力来决定战局的胜负或对胜负造成较大影响是不可能的。但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一直都有着斗将的传统,不过不是主将,而是军中专门养着一种将军,这些将军有的会参与指挥,但多数并不指挥作战,只有一身超群武力,专门用来挑衅敌方将军或在敌方将领挑衅之时派他上场,两军交战,斗将先行,胜者自然气势如虹,败者自然影响士气。 到了本朝,风气渐止,斗将的传闻越来越少了,最多的便是在北方。 塞北人崇尚武力,喜欢派人挑衅,别人到阵前来骂开了,若是缩着头不敢迎战,或叫人射死,也多少影响士气,又显得大晏朝没有威武能人。 当年陈子毅才十六岁,首次出战,故事中说他一杆红缨枪,十个回合不到,便挑了塞北赫赫有名的银马大将。 此后声势一时无两,一杆长槊之下,不知多少名将英魂。 听说直到后来成为一军主将了,只要面对塞北人,他仍常常去阵前挑战,只是挑的已不再是敌军斗将了,而是敌军主将。 塞北人尚武,不敢不应,又不敢去应,常常羞得面红耳赤,连小兵都无地自容。 不知是真是假。 可这位虽是以斗将闻名,却是实打实的氏族出身,从小饱读兵书,熟知战册,除了能挑敌方大将,敢于冲阵,喜欢冲阵,还有勇有谋,喜欢率奇兵直取敌方帅帐,大军尚未开战,帅帐已然被平,纵横疆场十余年,从无败绩。 这不止是个故事中的人,也是个注定会被记入史书的人。 不止在如今声名显赫,即使千年后的人回顾历史,他也当是历史上的明珠之一。 这种相逢,真是奇妙。 历史仿佛出现在了面前。 “唔……” 一颗猫头从褡裢里钻了出来,看见周围好多人,发出疑惑的一声,看见路旁房屋,又疑惑一声,声音听起来像嗯又像呜。 “很快就到了。” 宋游摸了摸她的脑袋,又把她摁了回去。 逐渐走回柳树街。 门口看见了女侠的身影。 依然是一张宽板凳,坐在屋檐下,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筷子刨着,不时抬头看一眼街上行人,好像在看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看,看来即使是武艺高强之人吃饭的时候也是会心不在焉的。 宋游过去瞄了一眼,碗中是看不出什么的糊糊,放了两根酸姜,其中一根已经咬了一半了,拉出了丝。 第一百二十一章 厉害啊道长 “女侠,姜有点老了。” “你懂什么?这是家乡的味道!” 女子斜瞥了他一眼,吃得虽然差,嘴里也寡淡得很,但并不羞于让人看见:“说出来你不信,这坛子酸菜还是从你那屋里找出来的呢,我那前辈死后我去给他收拾房子,钱没找到几个,倒是发现这坛子宝贝,嘿,我自己还不会泡呢!” “原来如此。” “杏花好看吗?” “好看,壮观如画。”宋游说道,“回来的路上,还看见一个人。” “谁啊?皇帝?” “陈子毅将军。” “哦,如雷贯耳……” 女子如此说着,表情却很淡定,目光涣散的盯着前边街道,端起碗又刨两口,好似因为吃得太差,生无可恋一样。 腿上传来痒感,低头一看,是那道人养的猫在扒拉自己的腿,直立起来,伸长脖子也想往她碗里瞅。 女子便把碗拿低给她看,还夹起一小块姜递给她。 三花娘娘闻了闻,扭头走远了。 “……” “女侠看完榜了?” “揭到了,等我吃完……” 女子面无表情的又咬了一口姜,把碗里最后两口糊糊刨完,便转身回了屋子。 宋游也打开了自家房门。 刚进屋门,就见隔壁女侠跟了进来,与先前的生无可恋不同,此时已然精神饱满,手上拿着一张榜单:“之前听说赏银是二十两,不过只有开始被揭了几次榜,揭榜的人要么找不到那山怪,要么便被那山怪给吃了,之后就一直没有人敢轻易去揭榜了,听说昨天那山怪又吃了两个人,闹得人心惶惶,单独一个两个人都不敢走那条路了,衙门把赏钱加到了三十两。” 顺便把那张榜单放在桌上: “悬赏榜在此。” “信得过女侠。” “我们几时出发?” “既是吃人无数,还是尽快为好。” “那就明早?” “好!” “明早敲墙叫你。” “好……” 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女子拿着悬赏榜回去了。 宋游也出门买菜,回来做饭。 初来长京那几天,确实银钱不足,连着吃了好几天的稀粥,每天肚子都在叫,嘴皮都要裂开了,不过托三花娘娘的福,最近吃得还不错。 煮碗杂粮饭,炒个烂肉豌豆。 三花娘娘化作人形,为他烧火,一边烧火一边说:“道士,今晚不去捉耗子了。” “好……” “等回来再去。” “嗯?”宋游低头看她一眼,“三花娘娘也要去捉山怪吗?” “对的。” “好……” 宋游也算摸清她的性格了。 三花娘娘既是猫神,性格自然独立,不过心性单纯,与人相处久了,便也会粘人。 “对哦——” 三花娘娘又往灶里送了一把柴,忽然抬起头:“道士你们捉鬼挣到多少钱?” “还没拿到呢。” “没有钱吗?” “只是没有拿到。” “那有多少钱?” “我们说好各分十五两。” 宋游露出一丝笑意。 今天商议如何分配赏钱,一个又是看榜又是打听情报,又是揭榜又是交榜,一个一把火烧死了所有女鬼,不好说哪个出力大,奇妙的是,两人都觉得自己拿一半的钱对不起对方,心中有愧。 也许这样相处也挺好。 三花娘娘却看不懂了,直直的盯着他,面无表情,只偏过头以表疑惑: “你笑什么?” “想起高兴的事情。” “十五两是多少?” “就是十五两。” “多吗?” “很多。” “和五百钱哪个多?” “十五两要稍微多一点。” “多多少?” “不好说。” “三花娘娘捉几天耗子可以挣到十五两?” “……” “三花娘娘捉几天耗子可以挣到十五两?” “可能要多几天才行。” “捉几天?” “努力捉总能挣到的。” “十天吗?” “要久一点。” “多久?” “大半年。” “……” 女童低下头,默默送柴。 “嗤……” 姜蒜下锅,热油冒出无数小气泡。 女侠缩在隔壁楼上,听着隔壁炒菜时锅铲摩擦铁锅的嗤嗤声,闻着渐渐传来的香味,表情呆滞。 …… 次日清早,拍墙声将人叫醒。 烂肉豌豆实在太下饭,昨日炒的一碗,一顿可能还没吃到三分之一,而今天出门还不知要去几天,宋游只好去隔壁将女侠请过来一起吃。 饭后女侠带刀出门。 相比起剑,她还是更擅长用刀。 长刀最好了。 长京城里面有铁匠铺,也有刀剑铺,都有卖刀剑,自然也是可以带刀入城的。不过不能佩刀入城,也就是不能无端带着刀剑在街上行走,现在吴女侠揭了三司衙门的捉妖榜,要去城外除妖,便不怕路过官差军士巡查了。 一路买了些干粮,女侠抢着给的钱。 不多时,两人便又出城而去。 一匹黄鬃马,一只三花猫。 三花猫依然迈着小碎步,跑在前头,时不时回头仰首打量一眼黄鬃马,觉得比自家的马儿要小一些,心里就非常满足了。 “雁回山,离长京大概八十里,应该是走这条路。”吴女侠用刀指着一个方向。 “挺远的。” “长京就是这样,除了最近这一回,以前城内很太平的,毕竟是京城,很少有妖魔鬼怪敢在城里闹事,城外附近也很少有妖魔鬼怪,不过长京来来往往的人实在太多,离长京远一点,走出去个几十里上百里,就常常有妖魔鬼怪闹事了。”吴女侠顿了一下,瞥他一眼,“早知道要经常出来干这些活儿,你该把你那马放城内养着的。” “我反正也不骑。” “哦,你不会骑。” “就当踏春了。” “真有闲心。” 吴女侠没有说什么,也左看右看,随即继续说:“那雁回山听说很大,草木葱郁,找个山里长大、精于变化的山怪,恐怕并不容易,到时候看道长仙师有什么神仙手段了,只要找到,先交给我,我倒要看看那山怪是不是和鬼魂一样,刀子砍不到。” “去了再看。” “听说这座山还有点邪性。” “怎么个邪性法?” “这雁回山总是有些害人的妖魔鬼怪,不是什么山怪就是什么野鬼,或者成了精的妖怪,捉了这个有那个,杀不绝一样。” “应该是灵气充沛,所以催生精怪,精怪多了,就总有受不住诱惑害命的。” “厉害啊道长……” 吴女侠这一句“厉害啊道长”,听来就像是说了句“这路边有块石头”一样轻松随意。 八十里路,走得快也得到半下午。 吴女侠常常骑着马跑到前面去问路,保证没有走错,有时在前边耍着等他们,有时也跑回来接,与他们聊东聊西。 眼见得要到雁回山了。 正巧路边遇见一个老人,吴女侠便开口与他问路。 “老人家,前边可是雁回山。” “你们去那做什么?” “我们要去前边那个什么县,要从那雁回山经过,我们就两个人,有点害怕,问一问心里有底。”吴女侠眼珠子转了转,说,“不晓得雁回山是在前边还是已经不小心被我们走过了,要是走过了就好了。” “那你们可得当心,雁回山就在前面,还有十来里。” 老者用一双浑浊的眼睛打量着他们:“那山上最近可在闹山怪,说是长得比牛还大,吓人得很呢。官府派人来了好几次都捉不到他,听说再捉不到就要派官兵来烧山了。很多人要从那儿经过,都是赶早,聚一波人一起过去,山怪看见人多,也就不敢出来作乱了。” “多谢老人家。” “不谢不谢……” 老人摆着手,背着背篓走远。 吴女侠瞄了眼宋游。 宋游只笑了笑:“女侠谨慎。” “听说那山怪还会变化,会变成山上的草木顽石,不晓得有没有变成人的本领。”吴女侠抿了抿嘴,“行走江湖,小心一点不是坏事。” “有理。” 前行十多里,便到雁回山。 此山高,直入云。 吴女侠高高扬起头,不免皱眉:“这么大一座山,就算神仙想找到一只精怪藏在哪,怕也得把山搜一遍吧?” “也许。” “你有何办法?” 吴女侠扭头看向身旁道人。 却见道人仰起头,看着旁边一棵大树。 细看能发现树上有一个鸟巢。 什么意思? 吴女侠正是疑惑之色,便见鸟巢中突然有些动静,竟钻出了一颗黑色的鸟头。 是一只乌鸦? 随即便见道人拱手向那乌鸦行礼: “在下姓宋名游,有礼了。听说这座山上有山怪作乱,足下既常住于路旁,不知是否见过,又是否能告知在下,它通常住在哪里?” 这也能行? 吴女侠眨巴着眼睛,看看这道人,又看看这乌鸦。 “啊!” 只见这乌鸦扭头,看向远方某座山的山头,叫了一声,声音惨淡。 “可有路上山?” “啊~” “多谢了。” 道人拱了拱手,从褡裢里拿出一包菜叶包的东西,打开菜叶,里边全是肉丝,他挑出几根,挂在旁边巴茅叶子上: “几根肉丝,不成敬意。” “啊~” “走吧。” 道人当先往那边山头走去。 吴女侠眼睛睁得大大的,说实话,此前她绝想不到,道人说的办法竟是这个。 “厉害啊道长……” 吴女侠乐呵呵的,持刀跟上。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斩杀山怪 “敢问足下……” “呦~” “多谢……” “原来鹿是这么叫的。” 吴女侠看着那只逐渐消失在林间的小鹿,有些依依不舍,又砸吧了下嘴,除了今早上,连吃了好几天糊糊的她,眼泪差点从嘴角流下来。 不过江湖人有江湖人的讲究,尤其是名门大派出身的江湖人,即使身边道人并没有说什么,可她也知道,既然别鹿为自己二人指了路,自己便不能一问完就马上抽刀相向,那会亏心。更遑论身边道人每次问话时都恭恭敬敬,极为有礼,稍微聪明一点,也知晓不该在此时耍野蛮。 “这鹿又说什么?”吴女侠转头看向刚才小鹿看向的方向,那里已是山头了,“说在那座山头上?” “没错。”宋游点头,“它很害怕。” “害怕什么?” “你不会以为山怪只吃人吧?” “原来是这样……” “走吧。” 宋游迈开脚步,往那山头走去,一边走一边给她讲一些关于山怪的事: “山妖山精山怪山鬼,世人常常混淆,哪个念得顺口就念哪个,有些是山中花草动物得道化形,有些则是山中自然蕴养的精灵,都有好有坏,不过听女侠打听到的情报来看,多半是山中自然蕴养的精灵,才会如牛一样大,却又难找难抓。” “为啥啊?” “因为这类山怪通常会有变化的本领,一般不擅长变化成人,但擅长变化成山间的草木顽石。这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宋游说,“那山怪若是看见女侠拿着长刀直奔山上走,定然不会轻易出来。可若是它们变化成山间草木顽石,那就真如女侠所说,就算神仙来了,若非精于此道,否则想把它找出来也要一寸一寸的把山搜一遍才行。” “那我们怎么办?” “山间野兽也好,精怪也罢,都怕巨响与火光,可将之吓出来。” “怎么吓?干吼?烧山?” “说来也巧,昨日出门买菜,刚巧碰见有人在兜售爆竹,想想上次放爆竹,还是十几年前……” 宋游有些怀念。 随即将手伸进褡裢,拿出几个爆竹。 “厉害啊道长……” 此时两人已缓缓上了山头。 远方正在落日,天边一片火红。 吴女侠一手持刀一手握着刀柄,环顾四周,却见草木深深,乱石嶙峋,只见得到松鼠在树间攀爬,鸟儿在枝头跳跃,哪有什么山怪。 “嘘~~” 一阵引线被引燃的声音。 吴女侠转头一看,却见道人抓着一个被点燃的爆竹,随手扔了出去。 吴女侠立马紧盯着那个方向。 “嘭!” 一声雷响,火光迸现。 那方毫无动静。 “嘘~” “嘭!” 依然没有动静。 “该不会那山怪下山害人去了,没在这山头上吧?”吴女侠低头一瞥,“你就带了五个爆竹,用完了怎么办?” “在下略懂雷法。” “……” 第四个爆竹扔出去。 “嘭……” 就在这时,旁边一块比水缸还大的顽石突然动了一下,只一眨眼,就由蜷缩着舒展开了身体,真当有一头牛那么大,身上也迅速变化,一下子就从灰色的石头变成了一个皮肤泛白、直立行走、体型壮硕又面目狰狞的山怪。 它看起来像多种动物的组合。 身形如猴,牛蹄羊角,布满尖牙的嘴,长臂如猿,爪子如鹰。 山怪仿佛受了惊,转身就跑。 “哪里走!” 刷的一声,吴女侠瞬间拔出长刀,追了上去。 宋游站在山头看着,只见那山怪体型虽大,却在山间奔跑自如,可吴女侠身法更是敏捷,速度极快,还精于预判。待那山怪绕了个弯,感觉身后没有动静回身查看时,一道人影已直冲它的面门。 刀光如雪,寒气逼人。 山怪仓皇躲避,用手来来挡。 “嗤……” 鲜血直喷而出。 手臂齐齐断掉。 “嗷……” 山怪一声吼叫,不知是痛是怒,随即也发了狠,朝前扑咬而去。 江湖中武艺高强之人,虽不敢说以武通神,可要杀个山间野蛮妖怪,还是容易的。 只要刀子砍得动,就能杀。 当年义庄之内,舒一凡一把长剑可以将邪物剁成碎片,今日雁回山顶,吴所为手中长刀自然也能宰掉山间野怪。 太阳一落,天光便越来越暗。 不一会儿,山间安静下来。 一阵思思索索声。 一道黑影从树林中走出,一手提着长刀,一手提着一个怪异的头颅,走上山头。 宋游也从另一边走来。 “咦?你去哪了?” “天干物燥,枯草甚多,去看看爆竹有没有把枯草引燃,免得起了山火。” “嘿你倒是讲究!” “应该的。” “看!” 这位女侠将头颅往地上一扔,似是觉得很有意思,说道:“这山怪在这里作乱也挺久了,那么多江湖人、民间高人都没有把它找出来,我还以为我们也要在这里耽搁几天,却没想到这么容易。” “只需懂其中窍门。” “学到了。” 吴女侠长舒了口气,似是也累着了,却说:“这把算你功劳更大,你多分点钱。” “平分最好。” “你该多得。” “免得以后不好分。” “也有道理。” “那就这样。” “我们什么时候下山?” “我觉得这山顶风景不错,想在这里停留一晚,看明早的日出。”宋游对吴女侠说,“女侠又是如何打算?” “都看不清路了,今晚也不可能回去了,不过山顶风也太大了。”吴女侠说道,“何况你的毛毡毛毯还在我马儿背上,难不成你不用?就这么在山顶干坐一晚上吹风?” “也不是不行。” “那你在山顶坐着吧,我放心不下我家马儿,我要回去找它。” 吴女侠已重新提上山怪的脑袋,并吸了吸鼻子:“这玩意儿好臭,我就不留在这里恶心你了。明早天亮之后,我在山下等一个时辰,要是天亮后一个时辰你还没有下山来,我就带着这玩意儿回长京领赏了,好像有遇到过它但是活下来的人,衙门找来人一问,当场就能结钱。” “拿了钱请女侠吃饭。” “那感情好……” 吴女侠的背影已渐渐消失。 这时草丛中又一阵动静,悉悉索索,天光已经很暗了,只见几道花色从草里钻了出来,却是一只三花猫,嘴里叼着兔子。 “唔唔……” “已经找到山怪了,女侠带下山去了。打算在这山上坐一晚上,看明早的日出。”宋游看着她,“三花娘娘果然厉害。” “吃兔子……” “这里没有水,还是三花娘娘吃吧。” “那你吃什么?” “我不饿。” 宋游看着兔子面露遗憾之色。 倒也不光是水的问题,水可以就近找,实在是今日出门没带调料,而兔子肉没有调料吃起来实在难以下咽,便只能辜负她的好意了。 却不料夜色渐浓之时,吴所为又回来了,还带上了她的爱马。 只是西南马再怎么擅长走山路,也上不了这个山头,只好在下边乱石堆中等着,吴女侠则将宋游的毛毡毛毯与干粮饮水送上来,原本贴在马儿身上的符箓也取下来还给他,便又下去找了一处避风之地,和她的马儿睡在一起。 …… 次日清早,天刚蒙蒙亮。 道人身下垫着毛毡,身上披着毛毯,盘坐山头,头发眉毛上已结了不少露水,猫儿则缩在他的两腿之间,睡得很沉,也压得他腿麻。 道人缓缓睁开眼睛。 天边已是火红一片。 道人却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东方云层厚重,本以为已无法见到日出,却不料稍等片刻,天边的云竟是自行散开,几息之后,第一缕阳光便自远山背后斜射了出来。随即一条橘红色的线出现在了山头,那缕本射向头顶的晨光也逐渐向下,洒在世界上,涂满山头。 也照在道人的脸上。 能察觉到一丝温暖。 道人的眉头总算舒展开。 “嗯~~” 一只毛绒绒的脑袋从道人面前、毛毯的间隙中钻了出来,她看看远方的红日,又仰头看看道人橘红的脸和倒映着晨光的眼睛,甩了甩头,这才迈步从她特别的毛毯帐篷里走了出来,又是抖脚,又是打呵欠,又是懒腰。 红日渐渐升起,好像还带着几分湿润。 不过很快它就由红转白,越升越高,天地大亮之时,彩霞已尽皆散去,这场难得的视觉盛宴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 吴女侠也不知何时到了山头,看完了这场日出,不知她心中是何感想,不过却只说了一句: “还多安逸……” 宋游微笑,却转头对她说: “在下觉得这山间风景动人,想在此多留几日,不知女侠可否……” “我一个人回去是吧?” “是。” “小意思,我把剩下的干粮和水都留给你就行,只是那旁边就是那山怪的无头尸体,你不嫌膈应嗷?” “无妨。” “那毛毡毛毯我要不要给你留下?” “我不好带回去,便请带走吧。” “晚上不冷吗?” “找避风之处,点篝火即可。” “也行。” 吴女侠只把该关心的话说完,便也不多说了,只在旁边站着,等他叠好毛毡毛毯,接过来转身就走。 一人一马,身影逐渐消失在林间。 宋游则转头看了看这座大山—— 连绵的绿色,偶尔几簇桃花,晨雾。 依吴女侠所说,此山常有精怪鬼物害人,想来定是灵气汇集之地,不过昨夜感悟天地灵韵,却并未察觉有多少特殊之处,不说与那平州几百里少有人烟的大山山脉相比,就是与这一路走来的许多名山胜水相比,灵气都要淡薄一些。 怕是另有玄机。 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练多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这里没有山神啊……” 世间峰峦无数,有山神的万中无一。 不过山神也可分为先天与后天。 先天山神不靠生灵信仰。 大山灵韵有了灵智,得道化形,便是先天山神。这类山神往往神通广大,法力高强,尤其在诞生之地,等同于大山化身。 后天山神多从信仰中来。 又分自然神与人神。 有的是人们见大山巍峨高大,气势雄壮,亦或圣洁出尘,便自发将之奉为神山,久而久之,香火催生,就真的有了山神。 有的是山间妖精鬼怪,但没有走上恶途,反倒与人结了善,只要有人奉上了香火,跟随者众,便也成了山神。或是朝廷下令,天宫同意,将某个德行出众之人敕封为某座名山的山神。 先天山神通常诞生在远离人间之地,灵气充沛之处。后天山神则通常在百姓聚居地周边甚至城中诞生,越是繁华之地,越容易诞生山神。 长京周边不少山都有山神。 雁回山不是无名之山,既有名字,又巍峨雄壮,还在长京周边,官道边上,虽说没有山神也不是多么奇怪的事,可还是有山神更正常些。 加之常有妖精鬼怪害人…… “……” 宋游闭上了眼睛,感悟大山灵韵。 不出意外,一无所获。 又找山间动物请教了下。 仍旧一无所获。 想来也是,此地靠近长京,若有真大妖邪魔在此盘踞修行,让山中小妖小怪出去替他害人,必有善于隐藏的本事。 不过宋游也不急,就在这山上找了一处树荫坐下,晒太阳,赏春光。 明日便是春分。 春分之时,昼夜平分,天地阴阳之气同强同弱,达到完美的平衡,既和谐又充满玄妙。天地精怪鬼物,修行多是阴阳法或天地灵气法,吸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就是人类修士,修行多数也是用的这两种法门。 春分一到,阴阳平衡,灵气和谐,若有厉害的精怪鬼物或人类修士在何处修行,势必会打破这种平衡,干扰这种和谐。 藏得再好,也藏不住。 除了天地,若有别的人可以达到这种完美的平衡与和谐,也可称一句大能了。 中午便吃干粮,喝点水。 不忘睡个午觉。 三花猫在他旁边跳来跳去,不知捉蝴蝶还是飞虫,有时又爬上身边的树,爪子磨过树皮弄得咵嗤咵嗤响,有时又钻进草丛中,不知去向,过一会儿才砸吧着嘴巴回来,在他鼻子间嗅一嗅,就又离开了。 至于这名道士在山上做什么,为什么不走,三花猫并没有多问。 不是不好奇,实在是习惯了。 这道士总做些奇奇怪怪的事,总爱走些偏僻的小路,总爱爬到山顶去,以前她会问,道士也都答,不过她听来也觉得无聊

相关推荐: 角色扮演家(高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人妻卖春物语   宣言(肉)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偏执狂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