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106章

第106章

直往嘴里吸气,那点茶汤瞬间在嘴巴里被吹得转了不知道多少圈,却也舍不得吐掉。 “咕!” 终于咽了下去。 道人看着她说:“怎么样?” “烫!” “什么味道?” “不知道。” “吃块肉脯。”道人把桌上的肉脯推给她,“凉了再喝。” “哦……” 小女童便拿起了肉脯。 道人也捻了一块桂花糕。 糕点捏着都不敢用力,入口就要化渣,吃时还得用一只手摊开接着。进到嘴里,本不觉多好吃,可再添一口茶,茶香与糕点碎末混合,在口中便混成了十分温柔的口感,满是糕点香气与茶香,充斥在每个齿缝间。 过了一会儿,茶慢慢温了。 许是见宋游喝得津津有味,三花娘娘终于端起了茶碗,凑上前去,喝了一口。 还学着旁边人砸吧下嘴,发出一声: “啊~” 这次倒是喝出了味道。 然而换来的却是眉头一皱,眼神闪烁,好似有些怀疑自我。 把茶碗放回桌上,扭头呆滞的盯着身边的道人,见道人依旧喝得陶醉,眼中的怀疑顿时又盛了几分,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于是端起茶碗。 “啧~啊~ “?” 再看一眼旁边人,脸上怀疑之色更浓,忍不住又凑上去。 道人只当看不见她的动作。 外头晨光正好。 宋游时不时转头瞄一眼,店主去了另外一桌,与一群看起来像是相熟的士人谈笑,展示着茶技。 三花娘娘两只小手捧着茶碗,想喝又不想喝,扭头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小声说道: “那个人有点怪怪的。” “不用多管。” 宋游又瞄了眼,便收回了目光。 其实他并没有随便一眼就看破妖鬼的本事,往往要借助清明灵力,不过有些妖鬼本就与人类有异,无需别的本事也能看穿。 就好比三花娘娘。 看着是个漂亮可爱的女童,可未免太过于精致,白嫩而一尘不染的皮肤实在容易惹人生疑。而就算将她打扮一番,就算她如今通过学习已经学会了认字写字和简单的算术,可只消一只蝴蝶从她面前飞过,立马就能表现出不对劲来。 这位店主应是在长京混了很久,举止几乎与人无异,只有看出很细微的一点不对,远远无法据此推断出他不是人。 宋游其实也没看出他是妖鬼。 反倒是这位店主,看出了三花娘娘的不对劲,自然也就暴露出了他自己的不对劲。 长京果然是连妖鬼也向往的地方。 不过人家本本分分,只要没有害人,宋游也不至于多管闲事,只当不知晓就好。 如此吃着点心,偶尔也尝一块三花娘娘的肉脯,就着上好的茶水,慢吞吞的,消磨着这个早上。直到蝉鸣声越来越聒噪,外头阳光越来越亮,温度也比早晨明显升高,道人才起身结账。 三花娘娘低头瞄了眼碗里半碗茶水,皱着皱眉,最后终是舍不得,硬着头皮端起来,仰头一饮而尽,小脸上颇有些决绝。 “多少钱?” “客官,两碗茶八百钱,这数挺好,咱店主说,客官是爱茶的人,又是初次来,颇有缘分,两盘小吃就当赠予客官了。” 宋游听了便露出笑容。 “替我多谢店主。” 付了钱,转身一看,三花娘娘就站在自己身后,满脸严肃的把自己盯着。 “走吧。” 宋游领着她出了门,边走边说:“现在三花娘娘也是喝过长京最好的茶的猫了。” “苦啾啾的。” “不好喝吗?” “苦啾啾的。” “那以后不喝了。” “好多钱!” “钱没了可以再赚。”宋游说着又笑了一下,又与她说,“说起来长京十绝,三花娘娘都已经见识过九个了。” “九个了吗?” “是啊。” “三花娘娘不记得。” “没有关系,以后三花娘娘长大些了,别人说起长京什么什么,三花娘娘就能够想起来了,就可以告诉他们,三花娘娘也是见识过的。” “也是见识过的~” “然后他们就会哇,就会觉得,原来三花娘娘小小年纪便曾去过那么多地方,见识过那么多别人没见识过的东西。”道人边走边说。 “!” 小女童神情一凝,随即问道:“那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 “还有一个呢?” “三花娘娘一下子就能反应过来九个和十个中间差了一个,果然是绝世天才。” “对的!” “在下佩服……” “还有一个呢?” “……” 道人抿了抿嘴,用手遮阳。 小女童加快脚步,小脚飞快倒腾,跑到他面前去,面朝他退着走: “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没意思。” “今天这个也没意思。” “那个小孩子不能去。” “那小猫子呢?” “也不能去。” “哦……” 小女童这才露出失望之色。 慢下脚步,也转过身来,继续跟在道人身边,与他并排着走,不过很快又抬起头来对他说道:“刚才那个人,好像是个四脚蛇。” 小孩子总有说不完的话。 道人好像也有很多耐心,随口问:“三花娘娘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三花娘娘吃过不少四脚蛇。” “……” “和生的鸡肉吃起来差不多,骨头没有鸡肉那么硬,一下子就咬烂了。” “……” “你吃不吃?” “不吃,谢谢。” 不过长京的妖鬼确实比宋游想象的多,这些妖鬼与长京的关系也比宋游想象的深,很多恐怕已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了。 渐渐走回柳树街。 门口有人等着。 宋游一看,真是有趣。 刚从妖怪开的安乐馆回来,又见一只妖怪在门口等他。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都是长京一绝。 第一百七十六章 绝世女子的伪装 女子一身素衣,以纱遮面,怀抱画卷,盛夏时节热得很,她却不急也不忙,在侍女的陪伴下静静站在门口等着。 宋游一眼就认出来了,是鹤仙楼的晚江姑娘。 当时的风采仿佛还停留在脑海,那琴声也好似依然在耳边回响。 不过此时她以纱遮面,道人又一阵恍惚,察觉原来早在鹤仙楼前,便已与她有过匆忙一瞥。 宋游与女童对视,走了过去。 “两位……” 宋游看向她们。 不知是两位还是一位。 “先生。” 两名女子好似这才看见他,行了一礼。 声音一前一后。 宋游连忙回礼,随即拿出钥匙,一边开门一边问:“两位可是来找在下的?” “正是。”白衣女子说道,声音柔和,“见先生关着门,问了邻居,说是早晨就出去了,近几天都是开着门的,便决定在此等候片刻。” “真是久等了。” 说话时道人已开了门。 “快快请进。” “多谢先生。” 两道身影屈身施礼,随着道人进了屋子。 二层小楼青瓦顶,屋中倒是不热。 “三花娘娘去楼上写字吧。”道人对女童说道,随即才对二人说,“请坐。” “多谢……” 似乎是主仆二人呢,一坐一站。 进了屋中,女子便取下了遮面的白纱,露出一张绝美的面容。 “今早趁着凉快,带着我家童儿去安乐馆品茶了,所以才关门。”道人微微笑道,“天气炎热,却让二位等了这么久,还请莫要见怪。” “先生无需如此。”女子笑道,“妾身鹤仙楼晚江。” “在下曾有幸,在鹤仙楼上见识过足下的风采与琴艺,十分惊叹。”道人说着一顿,“不知晚江姑娘到来所为何事?” “不是别的事。” 晚江姑娘将手中画卷缓缓打开,是一幅已然精心装裱好的画,递予道人。 “说来已与先生有过两面之缘。” “哦?” 道人看向画卷,不由一怔。 画上是春日长山的一角,山间长廊上,道人与猫并排坐着,春光风景惹人醉。中间则是道人与猫的背影,道人自然,猫儿慵懒,虽是背影,却实在是比正面还要更有韵味一些。 要说画得有窦大师好,那是不可能的,要说有什么灵韵玄妙,也是没有的,可要说这幅画不好,却也是不行的。 就是寻常人,有时不经意间也能有了不得的作品,何况作下这幅画的人技艺不低,只是比不得通神的窦大家,也比不得窦大师罢了。 而此时赏画人,正是画中人。 只听女子柔和清淡的声音:“晚江年年出城赏花,今年格外不同。” “嗯?” “当时在长山之上,晚江惊叹于山上杏花美景,正欲作画,本已选定了画中之景,不过不经意一瞥,许是有缘,正巧看见了先生。先生领着一只三花猫在山上赏花歇息,只看先生背影,便觉得与山上风景契合无比,若能将先生也画入画中,便是灵气所在,实在忍不住,便动了笔。” “此画可见足下功底。” “晚江画技平平,都是先生与先生家猫儿的功劳。”晚江姑娘微微一笑,“先生不怪晚江擅请先生入画就好。” “既是缘分,又是雅事,怎敢责怪?” “先生所言极是,不过这缘分和雅事也有完缺之分。”晚江姑娘依然微笑,“当时晚江便想将画赠还先生,如此这段缘分与雅事才完整。奈何晚江落下最后一笔时,先生已然离开。晚江遗憾许久,后来再次相遇,不过那次先生未穿道袍,晚江此前也未见过先生真容,最后匆忙一瞥见到了先生褡裢中的三花猫,却也不敢相认,几步走远便又错过了,回去又遗憾许久。” 说着停顿一下: “好在后来从听琴的贵人口中听说了先生仙迹,今日便特来寻访还画,一见面才确认,果然两次都是先生。今日晚江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了。” “既是足下所作之画,何来还画一说?” “托先生之福,得了画中神韵灵气,此画已是晚江毕生所作之画里最喜欢的一幅,有此画晚江已然知足。只是未经先生同意,毕竟冒犯,留着此画又是喜欢又于心难安,若是先生也喜欢,便将这幅画赠予先生,得件美事,若是先生不愿,晚江便自己留下,也得件美事。” “原来如此……” 道人点了点头,目光从画上移开,又看向这名在长京极具盛名的女子,问道:“足下此来,便只是还画吗?” “先生为何如此问?” 女子的语气听起来似乎并不讶异。 “心中好奇。” “晚江此来,确实还有别的目的。”女子好似早有所料,平静回答。 “愿闻其详。” “不知先生从何而来?” “在下本是逸州人。” “来长京所为何事呢?” “云游至此,暂时停歇。” “羡慕先生一生逍遥,自由自在。”女子语气似是有些无奈,“妾身一生都被禁锢于此。” “足下为何如此问呢?” “只想知晓,先生当日为何来鹤仙楼。” “听说足下琴艺无双,有说书先生将足下的琴声列入长京十绝之一,在下早已仰慕多时,因此特地攒足了钱,去见识一番。”道人如实说道。 “原来如此……” 晚江的语气和他之前差不多,随即才谦虚的说:“那不过是世人的夸赞吹捧,所谓长京十绝,晚江也是当不起的。晚江只不过是一个在长京开琴酒馆挣些银钱的商人罢了,只愿当日一曲梅雨,没有让先生失望而归。” “足下琴艺绝顶,实乃在下生平未见,只有惊叹,哪来的失望。” “愧不敢当。” 女子小声的对他说道,仅是说话时的神情仪态,便已能让长京不少文人士子看得入神了:“不敢欺瞒先生,晚江自开了这间琴酒馆以来,惹来了长京城内许多权贵府上夫人的不满,常有人污说妾身是妖鬼化人、或用了妖法,请来民间先生,想要晚江身败名裂。晚江前些时日听说先生在太尉府上的仙家手笔之后,一来想来寻访还画,二来也是心中忐忑,于是想来先生这里求个心安。” “也不瞒足下。”道人也回答道,“当日确有人来找在下,请在下去鹤仙楼,看看足下是否是妖,又是否用了妖法邪术迷人心智。” 女子闻言,只看向道人。 “不过在下此前所说也是实话,在下之所以去鹤仙楼,皆是因为对足下琴艺早有仰慕,想去见识一番,有人来请,不过只是碰巧。” “先生看后又如何?” “足下自身如何,难道自己不知?” “……” 此处顿时安静了下来。 道人看向女子。 女子也看道人。 不过仅仅几息,女子便展颜一笑,一时人间颜色如尘土。 “先生本事有如仙人,怎会看不出来呢?”女子摇头苦笑,“天下哪个女子不渴望青春永驻、容颜不改?晚江虽养吞金小鬼而驻容,甚至不惜为此以琴声来换取钱财,喂养小鬼,然而吞金小鬼并无害人的本事,晚江也从未害过人,亦从未用妖术邪法迷惑过人,这点还望先生明鉴。” “这样……” 道人露出了笑意。 觉得有点意思。 这种感觉像是当初在太尉府,面对那位管家,看他层层剥开的心思。 不过二者并不一样。 太尉府的管家之所以谎话重重,是为了谋害于他,面前这位谎话重重,却是为了保全自身。 只是道人的这般神情反应,却也让女子察觉了不对,但她思索片刻,并未表现出来,而是又问:“不知那日先生所带的三花猫又去了哪里?” “足下不是已经见过了吗?” “……” 女子抬眼看了他一眼,才笑道:“先生不愧是修道高人,连养的猫,也已经得了道。” “足下所言差矣,三花娘娘并非在下养的猫,只是在下下山时偶然遇见,与之有缘,见其懵懂,又惹了事,便相约同行。” “先生对妖竟如此和善?” “万物皆有灵,善恶无关大类。” “所以先生将她带在身边是在感化她?” “是她在感化我。” “……” 女子顿时又沉默了下,大致明白了,随即表情恢复平静,起身行了一礼: “多谢道长。” “何来的谢?” “道长虽不愿陪我演戏,却也没有拆穿于我,道长虽看出我不是人,却也没有为难与我……”女子却是一脸无奈,“难道不该谢么?” “足下客气。” “伏龙观果然名不虚传。” 女子依然十分无奈,也许这是一种自己费尽心力、绞尽脑汁,却被对方用最直接的方法破解的无奈。 “足下知晓伏龙观?” “如雷贯耳。”女子说道,“只是尚未见识过伏龙观的本领,又对自身隐匿潜藏之法颇为自信,倒是在道长面前献丑了。” “足下不必气馁。”道人也诚心说道,“足下道行极高,令人惊叹,隐匿本事更是一流,想来伏龙观的历代师祖也看不穿足下的真身。” “道长又是如何看穿的呢?” “当日清明。” 所谓清明,气清景明,万物尽显。 “……” 女子神情微凝,随即更无奈了:“原来足下修的是四时轮转法……” “正是。”宋游说道,“足下其实败给的是天时,而非在下。” “道长手段高明。” “足下亦是高明。” 两人此时再对坐谈话,便不一样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当然是极好的 “足下身为大妖,本该在山中清修,却潜藏京城,以琴酒敛聚钱财,为藏身份,伪装一重又一重,又是为什么呢?” 既然已经挑破了,宋游也就不再尊重他人隐私了,直言发问。 “再不敢欺瞒先生。”女子低头,又问道,“先生可知长平公主?” “自然知晓。” “便回先生——” 坐在对面的女子无奈答道: “我本阳州妖怪,多年以前,长平公主南下阳州,与我结缘,对我有恩。 “几年前我来长京,一来是想见识一番长京繁华,二来也是想寻到当年的恩人,亲口对她道一声谢。 “当初恩人救我,并不知晓我是妖怪,如今到了长京,知晓我是妖怪,颇有本事,却要我报恩。 “我本闲散自由,不愿被束缚,奈何救命之恩,却是不得不报。 “若是不报,我这一身修为,便止步于此了。” 道人听了,也说了一句: “足下知恩知礼。” 女子却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当时阳都有一清倌名伶,年少时便迷倒了不少人,琴声更是出众。后来一位权贵欲强迫她,她一向性情刚烈、不以色侍人,遂跳江而亡。恰好我在修行枯燥之余便喜好拨弄琴弦,年生一长,也颇有造诣,便在公主安排之下,顶替了她的名字与名声,赎身后到了长京,开了这鹤仙楼。” “足下谦虚。” “呵……” “原来足下为公主做事。” “先生别看鹤仙楼小,每日进账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一来可为公主敛财,二来喜好听琴又舍得花费重金之人,大多是长京权贵,其中不乏那些往日里不好接触的清流。然而他们却全都聚集于此,又觉得我是琴艺高人,超脱世外,在我面前谈话从不避讳。哪怕我不与他们接触过多,只听他们闲谈,偶尔插几句话,也能知晓不少东西。” 晚江姑娘说着有些嘲讽,也有些无奈:“奈何他们却不知晓,我并非他们想象中的样子。” “听来足下也很无奈。” 道人眯了眯眼睛,觉得有趣。 “无奈倒还好,只是可怜了我这一身琴艺,原先在山中之时,只要我拨弄琴弦,便都能引来异象。到了长京,竟只有偶尔感触至深之时,才能再找到原先的感觉了。” “那么此次……” “此次也是公主听说先生手笔,又听说当今陛下曾召道人入宫夜宴,于是找我前来调查先生来历与深浅。”女子说道,“我听说先生事迹,便猜出先生极可能是传说中伏龙观的传人,不过公主问起,我却并未告知。” “为何?” “我也不知……” 女子笑了一下:“也许是有缘。也许是当初长山一见,太过美好,不忍做损伤先生之事。也许是觉得先生并非朝堂之人,如此实在太不好。” “那倒要多谢足下了。” “不敢。” “足下回去又如何交代呢?” “不忍给先生添麻烦,奈何公主于我有救命之恩。”女子说着停了一下,“先生是伏龙观的高人,我来长京已有七年,先生是唯一一个一眼便看出我不是人的人,伏龙观如何,我也有所听闻,只如实告知公主,公主英明,想来不会来烦扰先生。” “足下果然擅长隐匿。” “不过倒有一人猜出我不是人。” “难道是国师?” “正是。” “不知足下又是如何与国师说的呢?” “说我是古琴之灵。” “妙啊。” 宋游又露出了笑意。 “见笑了。” “在下还有一问。” “先生请问。” “足下真养着有吞金鬼?” “自然,先生可要见识一番?” “不必了。” 宋游顿觉甚是有趣。 顶替一个同样擅长抚琴的女子,以长平公主的本事,想必能安排得天衣无缝。即使有人生疑,也有手段应付。实在应付不了,查上门了,以这女子极高的道行与惊人的隐匿本事,也不过只能查出她豢养小鬼的事实而已。 哪怕国师来猜,也只猜出她不是人。 琴艺通神,世间绝顶,本就惹人敬重,少有人会去怀疑查探,说她是人尚且有人不信,谁又敢信一只妖有这么高的琴艺呢?该是琴中仙才对。 不是琴中仙,也该是琴中灵。 真是一重又一重。 若是宋游没有恰好遇到清明,不能借助天时,仅以清明灵力,恐怕也看不出她的真身,也还是要被蒙在鼓里。 “不知道长如今知晓我是妖,又当如何?”女子看着他问道。 “妖鬼混迹人间城池,本是不该。”道人回过神来,也诚实的给出自己的态度,“不过在下并非城隍神官,也非天宫神灵,只是一游方道人,若是人间城里的妖鬼未曾作乱,着实不该在下去管。” “安乐馆那位也如此?” “也如此。” “多谢道长。” 女子诚心低头道谢。 “只是劝诫足下,务必收敛,朝堂之事乃人间事,人间事自有人去管,足下插手其中,着实不该。” “谨记于心。” “足下可还有事?” “那便告辞,请恕打扰。” 女子说着已经站了起来,却停住脚步,看向面前桌上的这幅画,又问他:“这幅画道长可还喜欢?” “喜欢得紧。” 道人发自内心的说。 “那便赠予道长。” “多谢。” “道长无需客气……” 女子说着,刚准备走,身子已经转了一半,又转了回来,看着道人:“还有一件事,却是须得与道长说清楚。” “不知何事?” “晚江虽编织数道谎言,欺瞒道长,不过是为了藏身,迫不得已。而当日长山上与道长相遇,却是实实在在的缘分巧遇。感触于画上景致,将道长与道长家的三花猫请入画中,亦是情不自禁,乃至后来、今日将画赠还与道长,无论事,无论心,都绝无虚假。” 女子面色平静,眼神淡然。 “多谢足下。” 道人亦起身,再次说道。 女子也深深施还一礼,随即抬头问:“不知以后还是否能来拜访道长?” “自然。” 道人说道。 这位女子也是“高人”。 不说道行,光是通神的琴艺,也当得上绝世高人之称了。宋游每到一处必去拜访高人,自没有将高人拒之门外的道理。 “那便多谢道长。” “……” “若道长哪日想来听琴了,也尽管来鹤仙楼找我。”女子说道,“所谓金钱,不过是公主的要求与筛选权贵的方法,我本山间动物修行成精,只求道行与自由,要来也无益。道长要来的话,直来找我即可。” 身边侍女也笑着回了一句: “找我也可。” “……”宋游看着她和她的丫鬟,却是露出了笑意,反问道,“足下与足下的这条尾巴,是各有各的想法,还是足下一心二用呢?” “……” 女子愣了一下,连忙躬身: “让道长见笑了。” “不敢。” “这便告辞。” 女子转身出门而去,身边侍女则回头对他笑了笑,也转身出门,跟着她的主人与本体上了马车。 辚辚声中,马车渐远。 道人这才收回目光。 这名女子别看表面柔弱、美好的外表也很容易给人一种怜惜之感,抚琴之人亦总给人一种不善争端的感觉,可其实那日借着清明看得清楚—— 这分明是一位大妖! 单论道行,不敢说准确,只以宋游直觉来判,恐怕不逊于安清的燕仙,也不逊于北钦山的蛇仙,实乃今生以来见过道行最深厚的大妖了。 “九尾狐……” 道人莫名想起了这个词。 女子是狐狸不假,是不是九尾就不清楚了。传说九尾狐狸是顶级瑞兽,有着堪比先天神灵的本领,也不知是真是假。 楼梯间传来细微动静。 道人回头看去,是一只三花猫在楼梯中间探头看他,眼睛亮如琥珀: “道士我写完了。” “厉害。” 道人顿时收回杂念,只将心思放在三花娘娘身上,问了一句:“一直在写吗?” “只写了一会儿,其余时候三花娘娘都在玩!”三花猫毫不犹豫的答道。 “确实,三花娘娘天赋异禀,无需写太多次,只消写一点点,便能写得很好了。在下此生最佩服这等天赋异禀之人。” “最佩服!” “是啊。” “你桌子上是什么?” “一幅画。” 道人正好叫三花猫来看:“三花娘娘过来看看。” “……” 三花猫不答,却立马迈步从楼梯上下来,还没走到底,便钻过扶手,直接跳到了地上,又两三步上了板凳,探头盯着画卷。 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思索。 “是一幅画!” “对,三花娘娘觉得这画如何?” “不知道。” “再看看。” “好像有点眼熟。” “三花娘娘没有想起来吗?这是我们春天去过的长山。” “想起来了!” 三花猫想也没想的又答。 “那三花娘娘看这画上。”道人指着画上一人一猫的背影,“看这是什么?” “一个人,一只猫。” “再看看呢。” “这好像是个道士。” “然后呢?” “这个人好像穿着和你一样的衣裳。”三花猫说着,扭头看了道人一眼,“不是今天这一件,你怎么不每天穿同一件衣裳?” “怪我。” “唔……” “三花娘娘没有看出来吗?” “看出来了!” “看出什么来了?” “不知道……” “这个道人是我。” “啊?”三花猫顿时大惊,“那你身边这只猫又是谁?” 道人顿时无奈,不知说她聪明还是笨。 大概是猫和人不一样,思维也不一样,有些地方想法不一样,聪明与笨的地方自然也不一样。 “自然是三花娘娘了。” “!” 猫儿转头愣愣的把道人盯着。 “三花娘娘那天和我去逛长山,被人看见了,画了下来,所以三花娘娘和我都在这幅画上了。”宋游说着顿了下,露出浅浅的笑意,“说起来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同时出现在画上。” “三花娘娘和你?” 猫儿重新将目光放到了画上,好似这次要看得比之前更仔细。 “是啊。” 道人也低头看去,是越看越喜欢,同时笑着问道:“那么三花娘娘现在觉得这幅画如何?” “当然是极好的。” 三花猫一边看一边小声答。 第一百七十八章 小鼠与大鼠 “刚才那个人是来给我们送画的吗?” “差不多。

相关推荐: 下弦美人(H)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媚姑   阴影帝国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归宿(H)   生存文男配[快穿]   大唐绿帽王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