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左右看看,迈着猫步回了屋子中。 轻巧一跃,跳上桌面。 外边嘈杂,三花猫小声说话。 “道士……” “嗯?” “你为什么要用叶子把三花娘娘埋起来?” “明明是风吹的,哪里是我埋的?” “是你吹的。” “三花娘娘怎的凭空污人清白?” “是你吹的。” “那也定然是入了秋天冷了,看三花娘娘一个猫睡在大街上,怕着了凉,所以才会用树叶把三花娘娘盖住,暖和一些。” “?” 三花猫歪头直盯着他,充满怀疑。 也不知是选择了相信,还是懒得和他计较,只见她晃了晃脑袋,跳下桌子,慢慢悠悠的上楼了。 道人盯着她的身影,继续思索。 此时正是陈子毅将军威势最盛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民间许多百姓都将他的画像贴在了门上,做成了门神。 画得像不像另当别论,具体效果怎么样也不必说,但天下百姓是真的相信他有神威、就连他的画像也能祛除妖邪、吓住小鬼的。尤其在北方,更是已将他传成了神一般的人物。 哪怕塞北人,也是只消看见他的一个旗号,就会心中忐忑,甚至望风而逃。 以至于更远的西域、更远的国度,那里的人还未曾与他有过碰面,但他的故事已在对方耳边传闻,这无疑是对于一个人最大的褒奖。 可以说他距离成神只差两样—— 立地死亡和朝廷敕封。 虽是凡人身,却已不可与寻常凡人等同,这样的人,寻常妖邪阴鬼想在他身上作祟,无异于自取灭亡。 若是妖道设法寄梦,可能性也低。 那么多不一样的将士,寻常江湖奇人、民间异士,如何知晓这么多人的身份面目? 最大的可能便是冥冥中的感应。 可这也有一个问题—— 虽说中原王朝与塞北蛮人交战多年,互相之间都有许多残酷行为,砍头垒山、插尸为林,若对方有擅长邪道的修行之人,取走将士魂魄用来做什么用或是单纯折磨取乐都不足为奇。只是陈子毅领兵的这些年来,中原王朝几乎都是优势一方,塞北一方想取回尸体尚且艰难,更遑论在战斗过后回来特地取大晏将士的魂魄。而几天不取,多数魂魄就将回归天地,自然消散,只有极少数在偶然条件下才能成鬼。 这般操作起来应当是很难的。 “除非……” 刚一想到这里,外头又有人来。 是一名跛脚的中年道人。 “道友慈悲。” “国师有礼。” 宋游依然起身,与他行礼,随即请他进来。 “可有打扰到道友?” “国师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哪里谈得上打扰?”宋游客气说道,“何况在下近日都很清闲。” “贫道也是想着天凉了,难得清闲,想出来走走,便索性来拜访道友了。”国师笑呵呵说,“不过方才来的路上,倒是遇上了陈将军。” “陈将军也只来坐了一会儿。”宋游说,“说不定国师还比他先出门呢,也是有缘。” “谁说不是呢?”国师笑着说,又探身好奇道,“不知陈将军这么早来寻道友,可是有什么要事?” “此前在下去北钦山寻访蔡神医,但没能寻到,回来路上,便碰上陈将军与两位殿下打猎归来,因在下以前便常听说将军的故事,心生仰慕,也对北方和边境之事颇为好奇。当时谈了几句,没能尽兴,今日陈将军便来找我叙旧,与我说些与自身有关的事。” “想来和说书人说得并不一样。” “完全不一样。” “呵呵……” 国师笑呵呵的点头说:“其实贫道对陈将军也是敬佩不已,只是,呵,天下人知晓陈将军的厉害,却不知晓陈将军究竟有多厉害。” “怎么说?” 宋游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也确实很感兴趣。 “就好比当年鱼头关一战,道友可曾听过?”国师是个健谈的人,很快便起了话题,好似与老友闲谈。 “可是陈将军以五千精兵战胜十万的那一战?” “正是。” “那在下便从说书人口中听过。” “惊天大胜,威震塞北,又是兰水之战中奠定胜局的一战,想来天下没有哪个说书人会放过这一段了。”国师笑着说道,“那便请问道友,在说书先生口中,此战陈将军是如何取胜的?” “听说是用的水攻。” “这便是贫道为何说世人知晓陈将军厉害,却不知晓陈将军究竟有多厉害了。”国师摇了摇头,“上游拦水,设计引兵前来,开闸放水,水淹大军,自然是一大奇谋,可其实却并非如此。” “愿闻其详。” “其实哪来的奇谋巧计,只是当时下雨,河面涨水,世人见了,便谣传水攻。”国师摇头,“事实是陈将军以五千对十万,生生的打赢了,光明正大的阻击了十万塞北大军!” “竟是如此……” “不止阻击,甚至取胜,待援军赶到时,塞北人已经溃败,丢尸上万!” “……”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是。” “说书人之所以说陈将军用的水攻,世人之所以这么传,便是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五千人能打赢骁勇善战的十万塞北。”国师继续摇头,“可有时候只有编故事才需要考虑人相不相信,真正的事反而不需要。” “国师所言有理……” “世间智谋,有高有低。要说奇谋巧计,比之寻常人,已是大智,可比之陈将军,反倒只能算个中智。真正的大智是世人理会不了的,就如没有人会相信五千军士能打赢十万塞北,要问怎么赢的,也许让陈将军亲自来说,世人听了,也是不肯信的。”国师叹道,“所以贫道说,世人知晓陈将军的厉害,却不知晓陈将军究竟有多厉害,那是讲不出来的。史书寥寥几笔传下去,后人见了,大概也想象不到。” “史上这样的事似乎不少。” “是也。” 国师笑着说道:“史上许多善战之人,常用奇谋,其实哪来那么多奇谋,比奇谋更不可思议的,便是他们不用奇谋,竟也堂堂正正的赢了。” 两人就此闲谈了好一会儿,国师才说起他真正来找宋游想说的事。 “天下民心所向,生灵愿力所趋,地府凝聚已近了。” “何以见得?” “不知道友可有察觉到天道的转变?” “在下近期常在城中,少有出去,所见所闻都不多,却不知国师说的又是什么转变?”宋游一边喝茶一边问道。 “此时变化还很小,在城中确实不易察觉出来,不过若是边疆,常死人的地方,便能明显察觉到了。”国师说道,“原先人死成鬼,乃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如今却变多了许多,像是那些有怨念的、不甘心的,亦或是生前本领高强的,死后魂魄都极可能留下来,不再消散。” “当真如此?” “边疆早已有人来报。” “原来如此。” 宋游听了,心中只叹一句,果然如此。 “贫道想来,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地府怕是就要凝聚而成了。”国师也喝着茶说。 “这个时间是国师算好的吧?” “道友知晓,贫道与陛下皆有所求,贫道也不瞒道友。”国师沉默了下才说,“不过贫道终究学识浅薄,天道的演变实在让贫道出乎预料,此时地府尚未凝聚成功,但人死后成鬼的事情却变多了,颇有些麻烦。” “想来国师已有应对之法。” 宋游一边说一边淡淡看着国师神色。 “贫道确实有些准备,已经派遣人与鬼去往边疆,那些死人多的地方,将鬼魂都牵引回来,免得四处为乱,惊吓到人。”国师说道,“贫道原与陛下商议过后,在丰州寻了一地,本是未来想留作地府鬼城与阳间接洽的,此时正好将鬼带去,暂存此地。” “国师料事如神啊。” 道人笑着恭维,举杯饮茶。 “道友似乎并不意外……”国师说道,“道长又是如何知晓的呢?” “实不相瞒,在下之前便有听说,有人曾在丰州见过百鬼夜行的场景,正觉奇怪,怕是有人作乱,想去查探一番呢。”宋游笑道,“既然是国师在那边设立鬼城的话,在下便不必急着去了,只等以后路过,再去见识一番国师的手笔。” “竟是如此巧合?”国师笑了笑,“世间之事,真是妙极。” “妙极。” “正好贫道也很想请道友去看看。”国师对他说道,“不敢耽搁道友游历天下,但若道友离京之后,路过丰州,可一定要告知贫道。若贫道又有了什么疏漏之处,也好请道友指出,否则的话,上万鬼魂的怨念,贫道可承受不起啊。” “一定!” “说不定贫道还真需要道友相助……” “怎么说?” 宋游看向他,他也看宋游。 “往近处说,那些从边疆回来的鬼魂多有凶悍之辈,有些不仅煞气深重,更有些罪孽也很深重,不止是战场杀敌多了那么简单。化成鬼后,他们被贫道手下的人与鬼带到丰州,也常常不服管教,甚至作乱,贫道也很头疼。若今后有压不住的,成了气候的,便只能来请道友相助了。” 宋游听了,却没有说什么,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而是笑着问: “往远处说呢?” “若今后鬼魂太多,丰州业山装不下,地府却迟迟未成,贫道便只能考虑先用秘法隔绝一片天地了。”国师恭敬道,“贫道不才,出任国师之后四下搜集了许多上古文献,竟也真的找到一些了不得的手段,其中便有一样,可以阵法隔出一片天地,只是贫道不精此道,一人可办不来。” “若真到了那时,便尽管来找在下。” “多谢道友。” “不敢称谢。” 两人坐在这里聊了一上午。 国师果然健谈,知识也渊博,也许他和任何人都能聊得投机,自然也与宋游聊得尽兴。 到了中午,宋游还从对面饭馆叫了菜来,与他同吃,下午才离去。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秋灯会有奇人 然而国师走后,宋游却皱了皱眉。 天道演变,人死变鬼难度略降、概率略增,北方和边境死人无数,又因为边军多有武艺高强、死不甘心之人,边境多有枉死怨恨之人,所以在北方和边境应当会出现不少鬼魂。被国师麾下的道人僧人和老鬼押往丰州,避免四处作乱,于是便有人见到了百鬼夜行的骇人场面。 丰州业山关押了大量阴鬼,于是有了鬼面草。 一切好像都合情理。 就连陈将军的梦都有了解释—— 这年头的军队将士品行参差不齐,再好的将军也得取舍,有时为了战力,为了保家卫国,也会选择性的无视。 边军将士中有些自恃武力,品行不端,被押到丰州业山后,难免与国师手下的道人僧侣与老鬼起了争斗,便被镇压惩治,甚至被镇杀。 业山则是原先就定好的阴间与阳间的交接处,是地府鬼城所在之地。 宋游既未去过北方,也未去过丰州,对国师的大计也了解不多,实在难以挑出毛病来。 只是心中却也有些别扭。 “……” 道人摇了摇头,只愿那位书生鬼回来之时,能带回一些有用的信息。 想不出来,便暂时不想。 回身叫上三花娘娘,生火做饭。 …… 半个多月之后,陈将军又来了一趟。 宋游赠予的符箓并未起到作用,他仍旧时不时的做梦,梦见曾并肩作战过的将士被火焚烧,向他呼救。而他哪怕征战沙场所向无敌,对于梦中的虚幻却也无能为力,只得向北边发去密令,令部下严查此事。 宋游也只得劝他宽心,顺便与他闲聊,不经意间问起那些将士。 答案就不太好说了。 陈将军治军严明是出了名的,不过他部下的人也都不全是善茬,既有收编的山匪贼人,也有慕名前来投奔的江湖武人,他只能保证这些人在投奔自己之后被严格约束,至于投奔自己之前做了多少烂事,若他操心这些,就没有这支战无不胜的精兵了。 此外这些人倒确实好勇斗狠,估计成了鬼也不是善茬。 随即又聊了一些北方之事,陈将军才离开。 宋游很有耐心,一点不急。 再过一些天,便到了中秋。 书生鬼没有回来。 邻居女侠也没有回来。 倒是长京迅速热闹了起来。 中秋晚上有灯会。 长京本就是一座热闹的不夜之城,今日又变得更热闹了一些——从半个月前开始,有些店家就开始在门口搭架子了,到了今天,似乎大家从睡醒的早晨就在期待着今晚的日落,尤其是那些文人士子、大家闺秀,听惯了灯会上的故事,怕是过了中午就开始在家中演练了。 道人下午得闲,睡了一下午,醒来吃了晚饭,便已是黄昏。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借着月光,能见屋前柳枝儿招招,古建筑连成片,檐牙之上挂着明月,黄黄的一轮,千万年来不曾变过。 身后传来一道轻轻细细的读书声: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三花娘娘的声音真是好听极了。 宋游听了却不禁晃了一下神。 慢慢的好像已经分不清哪个才是故乡了,是那片灯火通明的都市,还是那座山上清净的道观。无奈的是,时间它从不留情,离开久了,不仅那片灯火通明的都市在记忆中早已模糊了,甚至仔细想都很难想出细节来,就连阴阳山上的草木也开始有些模糊了。 “……” 宋游摇了摇头,转头看向身后那只仰躺在床上盯着瓦顶、尾巴摇晃、口中读诗的三花猫,喊了一句: “三花娘娘。” “!” 读书声瞬间停止,尾巴也不动了。 三花猫扭头直直把他盯着,却不出声。 “今日中秋,东城河边有灯会,现在天也慢慢黑了。”宋游继续说道,“不如我们也出去逛逛?” “去哪里?” “去灯会。” “好玩吗?” “很热闹,有很多灯。” “你去我就去。” “那三花娘娘是变成人去,还是变成猫去呢?”宋游又问出了这句话,当年在庙会上也说过,“变成人的话,就可以跟在我身边走,变成猫的话可能就会被人踩到。” “就这样子去。” “那走吧。” 宋游对她笑了笑,起身下楼。 窦大家的画依旧挂在墙上,不过长京的江湖人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来打过它的主意了。 当初邻居女侠在的时候还好,她消息灵通,晚上歇凉的时候经常过来讲一讲长京江湖的动静,告诉他外边怎么传他,有些什么想法。现在吴女侠去丰州了,宋游也不知晓他们有没有在酝酿别的什么计划。 不过他也不是很在意。 出门之后,路上人果然好多,似乎都是同一个方向,这般盛景,让他想起了上半年刚解除宵禁的时候。 半年时间,长京安定了许多。 “三花娘娘小心。” “三花娘娘很厉害。” “也许……” 宋游迈步跟着人流往前走去,三花猫跟在他的后边。 满街都是出来赏月赏灯的人,满地都是晃动的腿和脚,三花猫身姿敏捷,小心避让着路上行人,行人也避让着她。不时传出一声惊呼,或是有人疑问一句哪家的猫在路上跑,时而还会遇到无礼之人,不过她好像早已习惯了,只当不知道,没听见,继续往前走。 三花娘娘果然本事高强。 不过能避开这么多腿和脚、在其中穿梭已是不易,还要从这么多腿脚和衣袍里辨认出哪个是自家道士,实在艰难而费心。 忽然,道人停下了脚步。 三花猫则依然熟练的在众多腿脚中避让穿梭,小碎步转眼间就迈出不知多少步,然而走着走着,习惯性抬头一瞄,却找不到那熟悉的腿脚了。 “?” 猫儿一愣,停住脚步。 随即连忙高仰起头,左看右看,试图从众多人中找出自家道士。 然后人头攒动,尽皆陌生,哪里有自家道士的身影? “三花娘娘。” 身后传来道士的声音。 三花猫顿时扭头看去。 只见道人不知何时已跑到了自己后边去了,正站着不动,低着头,目不转睛的看着她:“三花娘娘这么走着甚是疲累,不如我抱三花娘娘?” “?” 猫儿仰头直直把他盯着,小脸上没有表情,不知想些什么。 过了会儿,她才慢步走回道人脚边,上身一抬,便直立而起,将两个前爪按在道人小腿上。 道人则弯下腰,将她抱起来。 一人一猫继续往前。 猫儿的身体温热而柔软,不过在怀里抱稳之后,倒也不是想象中那般轻若无物、柔弱无骨、一不小心就会从怀里滑下去一样,而是实实在在的,能感受到她的重量和骨头。 “这样舒服吗?” “喵?” 三花猫回头把道人盯着。 “我以前看别人学的抱猫的方法,要是抱得三花娘娘不舒服,就调一下。”道人说道。 “……” 三花猫收回目光,转而贴在他的胸膛,四处瞄向街上的行人。 越近河边,就越热闹。 卖小吃的,卖饰品的,卖灯笼的,还有耍杂技变戏法的,烟气与光混杂着行人如水、欢呼声混杂着谈笑声,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盛典。 这般场景倒是有些像当初的庙会。 不过当初的庙会是在白天,以商品采购为主,别的只是热闹的添头。此时的灯会却是在晚上,主要目的就是娱乐,此外的商品交易、杂技表演戏曲歌舞都只是为了更好的娱乐,调换了过来。 忽然听见远处有呼声。 那方围了一群人。 宋游低头一看,见怀中三花娘娘伸长了脖子,扭头直盯着那边,眼中充满好奇,便迈步走了过去,同时小声说: “三花娘娘要是想去哪里,想看什么,跟我说就可以了。” “喵……” 一人一猫走到了人群外边。 踮起脚尖,往里一看。 是江湖奇人在变戏法。 一个满脸胡须的中年男人,与身边的诸位看官说着便于讨钱的话,提笔在旁边墙上画了一个妇人,随即端起一碗酒,要喂给墙上妇人喝。 满满一碗酒,倒入墙中,便真的不见了踪影,既没有流淌下来,也没有渗进墙中。 过了一会儿,只见妇人满面通红。 看官看得称奇,尽皆鼓掌欢呼。 满地都是蹦跶着的铜钱。 宋游明显感觉得到怀中猫儿异样,再瞄一眼她,却发现这猫儿低着脑袋,一眨不眨的盯着地上的铜板,以至于宋游有种感觉——若是自己没有抱着她或没有跟着她一起出来,这猫儿可能会钻进去捡。 过一会儿,墙上的画便淡了。 又过一会儿,已彻底消失。 随即一旁的围观者中也有些议论之声。 宋游侧耳仔细一听,扭头看去。 是几个士人,与两名相熟的僧人一同出来赏灯,听起来那位僧人也是会些法术,平日里也喜好表演给大家看的。刚才不知说了什么,于是朋友便起哄请他也出去表演一下。僧人怎好抢人家风头,再三推脱,奈何推脱不过,正好先前表演的中年人也大方的笑着请他,他便只得走了出来。 是一个微胖的笑面僧人。 走出来后,先与原先表演的中年人行礼,说几句客套话免得别人生气,然后说自己也有一些本领,想借宝地表演给大家看,添点喜悦,所得钱财都归原先表演的中年人所有,消除了比试的意思,只说交流。 便只见僧人走到先前江湖把戏人作画的墙上,背靠着墙,对着大家微微一笑,随即身体往后退,整个人贴到墙上。 此时是晚上,此地点着火把照亮,说亮不亮,说暗也不暗。 看得清,又看不清。 僧人的身影一阵模糊,竟好似缓缓消失在了墙里,等围观者反应过来,墙上已经只剩一道僧人的画,惟妙惟肖,仿佛真人。 僧人则已不见了。 围观者又是一片惊呼。 三花猫也在道人怀里睁大了眼睛,不断左右扭头,试图寻找着那僧人的踪影。 过了一会儿,这画也慢慢变淡。 “好活!” “当赏!” “人呢?” 地上叮叮当当,满是撒钱声。 “喵?” “……” 宋游抱着三花猫转身。 果不其然,僧人从身后一家卖布的店铺中走出,而这时墙上的僧人画像也已经淡化消失了。 第一百九十章 猫儿吐火能赚钱吗 “小小法术,比起这位施主,实在不值一提。”僧人对着大家行礼,“多谢诸位施主善意,也多谢这位施主大度,才让小僧得以献丑。小僧如今在城中天海寺挂单,诸位施主若有意,可来佛前上几炷香。” 说完双手合十,与众人施礼。 也与原先表演的中年人施礼。 地上掉落的钱,他果然分文不取,笑眯眯的,又走回了几位朋友身边。随即面露无奈,似是想要指责几位朋友,又说不出口。 原先在此表演的中年把戏人敢请这位僧人出来表演,自是也有几分自信的,见大家都在为这位僧人的法术表演而惊呼,哪里肯认输,叫身边徒弟将地上捡起来的钱送还给僧人,说是香火钱,僧人无论如何也不取,他才收回来,又笑着说: “这位大师父法术了得,必是高人,只是天下法术千种万种,大师父会的法术小人不会,小人会的,大师父也不见得会。” 随即叫身边徒弟拿刀来。 一把大砍刀,刀宽背厚刃飞薄,刀身黑漆漆满身麻子,刀刃又亮得映出火光,怕是比菜市场那把还更有气势几分。 围观看客一见便是一声惊呼。 “来!” 只见中年人往宽板凳上一趴,露出一个头,把脖子亮了出来。 众人已睁大了眼睛,倒映火光。 徒弟走过去,把刀举起。 那刀沉得啊,要两手来举,费了老大劲才举过头顶,举起来胳膊都在抖,众人生怕拿不稳。 “使不得……” “哎哟……” 围观者有制止的,有捂眼不敢看的,还有惊呼出声的。 “师父……” “砍!” “这……” “听不懂?” “好……” 徒弟也假装露出不忍之色—— 一咬牙!手起刀落! “刷!” 刀身反出火光,在墙上一闪。 一个圆滚滚的东西落了下来,在地上咕噜噜滚了几圈。 “啊!” 围观者中更是一片惊呼。 这呼声盖过了今夜的所有热闹,很远地方的人都听得见,连忙朝这边跑过来。 人是越围越多。 三花猫也把眼睛瞪到了最大,两只前爪按着宋游抱着她的胳膊,伸长了脖子往前看去,像是要看那颗脑袋怎么样了。左右扭动着头、幅度很小频率却极高,虽然不说话,脸上也没有人的表情,但好奇与震惊也一眼可以看得出来。 眨眼之间,人越聚越多。 原先宋游和三花娘娘是在人群的最外围,现在已经到了前边去了,后边还不断有人来,又不断有人想往前挤。 “诸位莫慌!” 前方传出了声音。 竟是那中年人的声音。 许多捂住眼睛的看客听见声音才敢看去,却只见那中年人已尸首分离,又有人被吓得惊呼。 可仔细一看—— 虽然那中年人的头被从脖子上齐刷刷砍断,然而却没有鲜血溅出,那脖子与头的断口十分平整光滑,里头骨肉喉管清晰可见,唯独没有鲜血。 徒弟将中年人的头捧了起来,中年人还在张口,不断说话。 一下说他戳到自己鼻孔了,一下说他扯到自己头发了,一下又怒骂徒弟,说徒弟的小拇指摁着自己的眼睛了。 徒弟赔了罪,取了个托盘,将脑袋置于盘子上,端着走了一圈,一一给大家看。 只见那头颅生动如常,一点不像是已从身子上砍了下来,还笑着与大家打招呼、说话,看得众人惊奇不已。 “诸位看得爽快,小人便要讨赏了!” “好活!当赏!” 中秋灯会出来闲逛的,哪怕不是大富大贵之人,身上也多少带了点买水食小玩意儿的零钱,看得爽了,就算是吝啬的人,见别人扔钱,也都跟着多多少少扔一两个铜子儿。 就连宋游也分出一只手来,掏了几个铜板,往前边扔过去。 三花猫回头把他盯着。 “三花娘娘切莫如此小气,若是看得喜欢、起兴,支持一点也无妨。”道人说着低头看她,压低声音,“刚才那几文钱是我赏的,很巧,我怀里也替三花娘娘揣了不少钱,三花娘娘可要赏他?要赏的话,我就替三花娘娘代劳、扔过去。” “……” 三花猫立马收回目光,盯着前面。 可是目光闪烁,犹豫许久,她又回头,对他喵了一声。 “三花娘娘果然大度!” 宋游从怀里掏出一文钱,扔了出去。 “多谢多谢……” 徒弟托盘上的头颅如此说道。 随即更令人惊讶的事发生了,那边板凳上身子竟然站起来,四面转动,与大家拱手施礼,只是转着转着,不小心被椅子腿绊住,还摔了一跤。 “哎哟!” 头颅一声痛呼。 “让诸位见笑了,离得远了,使唤起来不太方便。”身子爬起来继续拱手,头颅则如此说道,“诸位看官如此大度,小人当敬诸位一杯。” 随即又叫徒弟取酒来。 这酒却不从头那里喝,而是从身子的脖子那里倒进去。片刻之后,头颅的脸已通红,有几分醉意,眉飞色舞,陶醉不已,竟还唱起了歌。 四周看官皆惊奇不已。 过了好一会儿,中年人脸越来越红,才叫徒弟把他的头装回去,一下子便变得和以前一样,一点伤口也见不到。 “献丑了。” 中年人对着大家拱手,随即作出虚弱的样子,说刚才的法
相关推荐:
角色扮演家(高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人妻卖春物语
宣言(肉)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偏执狂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