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生得了赏钱,越发来劲儿,只开了嗓子唱道:“一弯月儿照九州,击胡虏,拒贼寇,直杀得九边血染流。” “捷报传至燕京府,巡抚解去皇帝忧,痛饮庆功酒,献俘前门楼,银枪上人头血淋淋挂,囚车里鞑靼……” 此后那瞎先生唱什么,沈澜已不知道了。 她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 裴慎回京了。 然而此刻,裴慎并未在京都,他向陛下告假,只说要代父回南京祭祖,人却已在漕船之上。 江南乃财货赋税重地,年年自湖广、吴中等地压解进京的漕粮高达百万石。 故而运河之上,黄船、漕船月月都有,且因是官船,运河关卡畅通无阻,甚至可以昼夜行船,从京都途经沧州、扬州,直至苏州,只需半月功夫即可。 裴慎便搭了漕船,直往苏州而去。 此时已是八月十五,中秋月半,他不与家人团圆,却在水路上奔波劳碌,思及此处,裴慎只冷冷一笑。 漕船上自然有个锦衣卫随侍左右,见裴慎心情不好,便取了月饼来。 “大人且尝尝,”锦衣卫管档千户潭英取了个嫦娥奔月的椒盐素油五仁月饼来分润。 裴慎接过月饼,笑道:“这嫦娥印得尚可,是致美斋的手艺罢。” 潭英便笑道:“想着中秋要在船上过,临上船前遣了小子去买的。” 裴慎取了一块,温声道:“辛苦了。” 潭英低声道:“大人哪里话?若非大人帮忙,指挥使这一遭恐怕过不去。”一朝天子一朝臣,陆指挥使一倒,他们这帮老人哪里能有好下场。 “指挥使福缘深厚,我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裴慎笑了笑。 见裴慎性子温和,潭英又感念他帮忙,犹豫片刻,到底劝道:“大人,苏州城的百户既已查到那人所在,只叫他将此人押解进京便是,何至于劳动大人千里去寻?” 裴慎望着茫茫江面,只觉明镜清寒,一江霜白,两岸荻花瑟瑟。 他赏了会儿景,这才道:“她性子极倔,若被人绑了,必定要想法子逃脱。千里之遥,处处都是机会。唯我去,她方会死心。” 潭英心细,只笑道:“观其言察其行,此人的确精明。如今八月秋闱,遍地都是士子租赁房屋备考,她赁一栋小院半点都不显眼。” 语罢,又骄傲道:“只可惜,千算万算,到底逃不出锦衣卫法眼!” 快马加鞭,八月初五找人的消息传到苏州,锦衣卫即刻动作,去数得上号的官牙、私牙处遍查一月内苏州租赁房屋的契约。 共计查得一千三百余人赁屋。 既然租赁房屋的大半都是士子,那么这些人是必要参考乡试的。 八月初九,乡试开考。 锦衣卫即刻录下乡试参考名单,共计一千六百余人。 只拿名单两相对照,发现其中.共有一百五十人租赁房屋却未曾参考乡试。 保险起见,锦衣卫不曾剔除拖家带口的、当地人、行商的等等,只消一位百户,遣动自家小子,先叫手下人看过画像,再分头寻至这百余人住处,一人盯梢一户,只消擦肩而过看上一眼,便知道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三日功夫,便尽数查验完毕。 若运气好些,盯梢一日便能遇见沈澜出门。只可惜锦衣卫运气不太好,又或者是沈澜谨慎,生生到了第三日才遇见沈澜出门采买蔬果。 此时已到了八月十二,一人双马八百里加急,将消息传回来,也不过三四天。 如今八月十五,裴慎接到消息,夤夜登船,直往苏州而去。 作者有话说: 1.明代,出现了很多反映时事的戏剧作品。如张居正死后不久,就有人以张居正的事编成戏文,“传入禁中”。所以裴慎的事被商人乐户编成戏剧,一点也不奇怪。 2. 明代中后期信息流传速度很快,妇女骂人也随手拿当时人人熟知的例子,如“活邢敖”之类,而这个邢敖,就是当时刚刚被处决的盗犯。 所以吴娇娇骂沈澜,说她撒谎就要让巡抚砍了她的头,也不奇怪。 一二两条均出自《明代社会生活史》 3. 胡儿铁骑豺狼寇出自戏剧《生死恨》 4. 一声边报如雷霆,愁云似怖罩燕京改编自戏剧《穆桂英挂帅》 5. 斥退那黄河浪改编自戏剧《桃花扇》。 第49章 深一脚, 浅一脚, 跌跌撞撞回到家,沈澜失魂落魄地阖上门, 怔怔地立在院子里。 日暮西山, 残霞夕照,庭中青石板似熔金,唯石缝里几株野草尚有几分浮翠。 盯着那几株顽强破土的野草看了半晌, 沈澜这才定了定心神。 既然裴慎的戏文已经传出来了, 至少证明对方必定早已回了京都。此刻恐怕已腾出手来寻她了。 到底要不要离开苏州? 沈澜一时间略有几分犹豫。或许原本裴慎不曾发现, 可她动了,反倒引人注目。保不齐那瞎先生唱的
相关推荐:
女神与丑小鸭
仙道大狂徒
请你原地投降[娱乐圈]
重生之妻人太甚
这是病,得治[快穿]
穿越女遭遇重生女
黑簿之归家
先宠后爱[男王妃]
王冠与月亮
喜欢就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