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话!” 桃儿和吴锡元被她吓得一人一边揪着苏九月的衣摆,躲在她的身后。 苏九月其实也有些怕她,但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下雪天外头也没什么好玩的,果果一个人在屋子里没意思,我们来跟她翻花绳。” 炕上的果果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田秀娘的视线在她们几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还是妥协了,“随便你们!别把房顶给我掀翻就成。” 说完,她直接一甩袖子推门走了。 苏九月几个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朝着床边的果果跑去。 田秀娘从这屋出去,转身就去了隔壁大嫂的屋子。 陈招娣坐在炕上纳鞋底子,见她来了,连忙下来给她抓了一把瓜子。 “之前晒了些瓜子,弟妹你吃。” 田秀娘没跟她客气,一边坐在炕头,一边跟她说着闲话。 没多久,就听到隔壁屋子的哭闹声安静了下来,时不时传来几声小孩子的笑声。 田秀娘的心情这才又好了起来,对着陈招娣说道:“老三家的怎就恁招人喜欢呢?咱们家老的少的都喜欢她,我家果果跟她亲的都快不认得我这亲娘了。” 陈招娣倒乐得清闲,“有人帮你带孩子还不好?再说了,我瞧着你不也挺喜欢她的嘛?!” 田秀娘哼了一声,嗑了个瓜子,“谁喜欢她了?!能烦死个人!” 陈招娣不跟她这刀子嘴一般计较,只是说道,“行了,孩子笑总比哭好,小心哭得紧了,娘待会儿出来了。若不是她看着,咱俩哪儿还有这空?你那儿有没有什么新的花样子?咱们绣几个帕子过些日子攒着去换钱的,左右冬日里闲着无聊。” 陈家的日子比田家还好过些,田秀娘叹了口气,“嫂子,这一场雪下得,我也不怕你笑话,我是真的愁,也不知道我娘家的日子咋样了……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谁能真不在乎自己的老子娘的?” 陈招娣家里男丁多,她爷有五个儿子,八个孙子,男娃子不吃十年白饭,如今也就小的干不了活,其他全能帮衬家里了。 前些日子她回了娘家一趟,家里也买了些米,几个叔伯还去上山打了几只山鸡,日子虽说不上富足,但好歹不至于饿死。 可看田秀娘这副样子,她也没开口说自己家里的情况,免得有炫耀之嫌。 第57章 总不能吃饱了不管娘家吧 “弟妹,你若是心里真的担心,不如去找找咱娘。我瞅着咱家的粮食倒还富足,都是自家亲戚帮衬一把也没甚影响,若是亲家心里过不去,等来年年景好的时候,还回来便是。” 田秀娘没有接她这话头,但是却在心里头琢磨了起来。 “嫂子,你要不跟我一起去找娘吧?我……” 她脸上纠结了半天,到底还是说了出来,“你也知道的,娘不喜欢我回娘家,我怕她骂我,你要是在一旁还能帮我说两句。” 陈招娣应了下来,两人磨磨唧唧的去了刘翠花屋。 刘翠花看到她们过来,大致也猜到两人是为何而来。 见田秀娘一进来就站在自己身后给她捏肩,也这么受了下来。 故作不知的问道,“你们两个怎的这时候来了?” 陈招娣没田秀娘能说会道,这次也主要是陪她过来,顺便看看她婆婆能不能也帮自己家里一把? 家里虽然应该有些存粮,但人口也多,谁知道能撑多久。 这时候还会有谁嫌弃粮食多的呢? 听到婆婆的问话,她就跟着锯了嘴的葫芦似的,一言不发。 田秀娘谄媚地笑了笑,“娘,也没啥大事儿,就是……这不是下雪了嘛,外头肯定找不到吃的,您看……能不能借我家点粮……” 刘翠花在心里哼了一声,还借粮,这些年她拿回去的还少吗?哪次有还的?还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借无还…… 但她到底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田家过的什么日子她知道,这时候大家的日子都难过,她也不可能自家吃饱饭,看着亲家饿肚子。 “行了,你别搁我这儿献殷勤了,都是爹娘养的惦记着些也正常,你俩一人量两斗米回娘家一趟。” 话音刚落,就见两人的脸上同时露出了欣喜之色,她又立刻说道:“只此一次,今后谁再惦记着把家里的东西往娘家搬,那可别怪我老婆子不客气!” 打一棍子,给个枣吃,这样子她们才会有所收敛。 苏九月可不知道这些,她带着几个孩子玩了一天,下午来叫他们去吃饭的是她婆婆,她这才发现两个嫂子不见了。 “娘,大嫂二嫂呢?” 没有两个儿媳妇在,下午饭是刘翠花做的,苏九月连忙接过碗筷给大家盛饭。 刘翠花一边将菜盛了出来,一边回答道:“她们两个说回娘家看看,我就让她们回去了。” 苏九月没再问,吃过晚饭,她主动收拾了碗筷,早早就睡了,连她大嫂二嫂什么时候回来都不知道。 翌日一早,苏九月就带着吴锡元跟着大哥吴大成去了牛头镇。 大雪封山,路上的人却并不少,许多人拖家带口朝着他们反方向走。 这年头靠山吃山,山里好歹还有可能找到些吃的,可在城里……那真的就只能等死了…… 苏九月见总是有路人盯着他们的包袱,心里头有些发毛,兴许是见他们一行三人跟着两个男人,才没人动手抢东西。 就这么一路进了牛头镇,牛头镇外头的人比上次来的还要多…… 第58章 我娘腿脚不好 大部分人出不起进城的钱,都坐在外头,靠着墙角瑟瑟发抖。 壮年人还好些,有些老人和孩子闭着眼睛,奄奄一息,不知道还能扛多久。 一路上总能听到有人说,要是这场雪能早几个月下就好了,也不会让地里的庄稼全都旱死在地里。 苏九月看得有些于心不忍,赶紧快走两步,进了城。 黄户生也没想到他不过回来探个亲,就能碰上这种事儿,可来之前他也早有耳闻,皇上不是早就将赈灾的粮草送过来了吗? 他不知道是哪一个环节出了岔子,这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太医能管得了的。 苏九月带着他们两个来的时候,黄户生正让家里人准备去镇子外边设个粥棚,医者父母心,他又怎么能见死不救? 见到苏九月来了,他笑着打了声招呼,“丫头,好久不见,你夫君恢复得如何?” 到底如何苏九月也不知道,她一直觉得他挺聪明的,现在他只不过是忘了些东西而已。 “应当还不错,这些日子倒是没再听他说头痛了。” 黄户生闻言又详细了询问了一下吴锡元的情况,吴锡元回答问题条理清晰。 黄户生满意地点了点头,“看起来还真不错。” 苏九月心中一喜,连忙追问道,“黄老爷,他什么时候能好呀?” 吴锡元在吴家的地位是不一般的,如果他能恢复,吴家就有可能出个官老爷,然后全家跟着鸡犬升天。 可若是他一直不能恢复的话,吴家就永远只能一辈子在土里刨食吃。 黄户生轻轻摇头,“颅内的伤也看不到,都是说不好的,只能看他自己的恢复了。” 苏九月原本激动的情绪微微回落了几分,就听到黄户生又问道:“怎么今儿没见着你娘?” 苏九月想到刘翠花这几日腿脚不利落,便想着顺便求个方子,“老爷,我娘一到阴雨天就腿疼,这几日下了雪,腿疼到走不了路,您看有没有什么法子?” “这是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毛病,你回去将花椒炒热放在碗里,给你娘扣在膝盖上,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好转了。” 他随口说了个法子,也没说要钱的事儿,苏九月赶紧在心中默默记了下来,打算回去试试。 这次黄户生给吴锡元施针之后,又留下一个新的方子。 苏九月不识字,拿去药房抓药,才知道他给的方子上有一味药引子,是要新鲜的蒜苗。 这年头别说蒜苗了,地里的野草都要吃光了,这可怎么办? 她把镇子上所有卖菜的地儿都找了一遍,也没找到一家,一时间犯起了难。 思忖了片刻,还是打算去调味品店里碰碰运气。 调味品是一个很鸡肋的东西,在丰年人人或许都愿意买些油盐酱醋回去调个味。可一旦到了灾年,人们有点钱都去买粮了,能糊口就行,口味上也就没那么挑剔了。 店老板守着一屋子的调味品心里也犯愁,最近他店里的生意实在不景气,往往都是空等一天,什么也卖不出去。 见到苏九月走进了铺子里,他立刻来了精神,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热情地说道:“客人,需要点什么?店里的东西都便宜卖了,若是有用得上的就都带点吧!” 第59章 跟踪 苏九月被他的热情吓了一跳,“老板,你这儿可有蒜苗?” “蒜苗?”老板很是诧异,随后摇了摇头,说道,“这时候哪儿来的蒜苗,不过店里还有几头老蒜,你要么?” “多钱?”苏九月想了想,还是问了一句。 “几头大蒜能要几个钱儿?这两轮就给三个大钱吧。” 苏九月来的时候,刘翠花是给了她钱的,总共二百个大钱。 这次他们抓了三十副药,想着近些日子就不要来镇子上了,再加上方才给两个侄女买了两块发糕,此时她的手头还剩三十个大钱。 她想了想,又问道,“老板,你这店里头有没有花椒?” “有有有!自然是有的,我这儿的花椒又大又麻,包你满意,你看看。”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一个布袋。 苏九月伸手抓了几颗,又用舌头轻轻舔了一下,“这个给我称二两。” 老板今儿可算开张了,立刻眉开眼笑了起来,“好嘞!丫头可是要回家煮肉?那我再送你一小块姜,一起吃更香!” “谢谢您了。”苏九月客气地说道。 他麻溜地把花椒包好,递给了苏九月,“一共算你十个大钱。” 苏九月将东西放进自己的背篓里,然后拿出钱给他。 出了城,苏九月看到黄太医的粥棚已经搭起来了,很多人在排队领粥。 见到他们从城里出来,很多人都盯着他们的背篓,甚至有几个大胆的已经跟在了他们后头。 吴锡元拉着苏九月的手,小声说道:“媳妇儿,他们好可怜啊……” 苏九月捏紧了他的手,拧着眉头用余光看了一眼身后的人们,故意大声说道,“可是咱们背篓里只有给你抓的苦药药啊。” 一听背篓里只有药,其中几人就打了退堂鼓,抢他们的背篓还不如过去排队领粥的! 苏九月见到跟在身后的人少了,连忙加快了步伐。吴大成虽然为人老实,但是这时候也意识到了不对劲,回头看了一眼其余的几人,也快速跟了上去。 三人年轻力壮,脚程也快,还没到酉时,他们就回了家。 苏九月将给两个小侄女买的发糕递给了她们,才放下背篓去了刘翠花的房里。 “娘,还剩二十个大钱,又将您绣的帕子拿去换了十二个大钱,一共三十二个大钱,都在这里了,您数数。” 她将一个钱袋子放在刘翠花的面前,刘翠花从她一进来就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听着她的话,又瞥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钱袋子,她笑了笑,“这钱你收着吧,你如今也大了,手头怎么能连点零用钱都没有呢?” 苏九月一惊,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连连摆手拒绝,“不行不行,这我可不能要,这是您辛苦做绣活挣的呢!” 刘翠花佯怒道,“你这孩子!照你这么说,之前的灵芝还是你辛苦挖回来的呢!还有那本书!” 说到这儿她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太大声了,声量才放小了些,“行了,都是一家人,什么你的我的,让你收你就收着,万一回头你看上什么,手里也没钱,看你拿什么买。” 第60章 温室菜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苏九月也不好再拒绝,才将钱袋又拿了回来。 “娘,我今儿给锡元抓了一个月的药,我看镇子上形势不大好,估计要出乱子了。” 她说得认真,刘翠花反倒笑了起来,“你个小毛孩子,还知道什么形势不好?” 苏九月态度十分严肃,“娘,我说的是真的,牛头镇外边全是些难民,我们仨回来的时候,居然还有人跟着我们,要不是我故意跟锡元说背篓里装的都是些药,他们恐怕还想抢呢!” 刘翠花脸上的戏谑之色也渐渐褪去,“此话当真?” 苏九月点头,“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不成?” “这些日子咱也别去镇上了,左右家里头吃的也够,锡元的药也抓了三十副,还能顶一阵子,就是那针灸……恐怕要耽误一阵子了。就是不知道日后,那黄大夫还在不在镇子上。”她拧着眉头说道。 不过很快她又抬起头来,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真按你方才说的那情形,恐怕再过些时日镇子也进不去了,咱们还是先避避风头再说。只要知道锡元有得救,那位黄大夫在何处,咱们便寻到何处去!” 苏九月微微颔首表示附和,又接着说道,“娘,都听您的。今儿黄太医给锡元换了方子,其他的倒是没什么,只是其中有一味药引子要蒜苗,我到处都找了,就是买不到……” “那咋办?怎的现在是冬天呢!要是夏天就好了!”说着她也叹了口气,“现在这年景,即便是夏天又能怎样,天旱得根本就不下雨……” 苏九月宽慰她,“娘,这回不是下了大雪吗?开春就好了。” 刘翠花拧着眉毛点了下头,“可是这蒜苗要怎么办?难不成让锡元再等等?” 等是一定要等的,只不过是等多久的问题,毕竟现在哪里都买不到这东西。 她将自己藏了一路的念头告诉了她,“娘,我买了几袋大蒜回来,打算咱们自己种。” 刘翠花眉毛一挑,“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呢?外头下了那么大的雪,这大蒜能发芽?” 这些话她还是客气的,都是地里头刨食吃的,怎的这么大的孩子连点儿常识都不知道。 苏九月察觉到了她话中的不客气,连忙解释道,“娘,我不是说去地里头种,咱家不是暖和吗?白天生了炉子,晚上又烧着炕。我就想着不如找个盆在里边儿种上几个,七天就能发芽,一个半月咱们就有蒜苗了。” 刘翠花对上了她亮晶晶的眼睛,不由得也在心中思考起来此事儿的可行性。 随后转念又一想,不过就是几头大蒜,由着她折腾去便是。若是能种出来那更好,若是种不出来,锡元大半年都等了,也不差这一两个月的。 旋即说道:“那你便去种吧,种不种得出来暂且不说,试试总是没错的。对了,黄太医有没有说没药引子怎么办?” “说是先按着之前的方子吃,我这次抓的三十副药都是以前的方子,等咱们找到蒜苗再去抓新药也不迟。”苏九月如实说道。 从刘翠花的屋子里出来,苏九月又拿着自己买的花椒去了厨房。 第61章 求个偏方 苏九月按照先前儿黄户生的说法将花椒炒热,要全部倒进一个小碗里,然后拿着个帕子盖在上边,这热腾腾的炒花椒再次去了刘翠花的屋子。 “娘!”她叫了一声。 刘翠花没有想到她才刚刚出去没多久就又来了,“怎的?还有事儿?” 苏九月端着小碗走上前去,“您先前儿说您腿脚不方便,我带着锡元去找黄太医的时候,便替您求了个方子。” “方子?” 苏九月嗯了一声,莲步轻移走到了炕边儿。 “黄太医说用炒热的花椒捂在膝盖处,时间长了慢慢就缓解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端着的小碗放在炕头,又伸手将盖在刘翠花身上的被子掀开,露出了她穿着棉裤的腿。 这时她才抬头看了她一眼,询问道:“娘,我帮您把束腿解开?” 刘翠花此时的心中十分妥帖,人家常说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偏偏她就只生了三个儿子。前头两个儿媳妇别说当小棉袄了,那就活生生是个裹脚布,恨不得天天让你穿小鞋。 直到今儿她才体会到了生女儿的快乐,她腿脚不方便了这么些年,也没人说替她想个法子。 而她不过才在苏九月面前提了那么一嘴,她就放在心上了。 其他人只会说她偏心,可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的儿媳妇让她又如何能不疼她呢? 她眼眶逐渐有些湿润,只缓缓地点了下头,“嗯。” 苏九月将她腿上缠着的束腿解开,然后将棉裤一点一点挽上去露出膝盖。又贴心地拉过被子,给她将膝盖以下的小腿盖住。 才将自己放在炕头的小碗拿过来,隔着帕子扣在了刘翠花的膝盖上。 “娘,可能有些烫,您稍微忍着些。” 一股热流顺着她的膝盖逐渐传遍全身,让她觉得格外舒坦。 两边儿膝盖都捂了一会儿,碗里的花椒也没了热度,苏九月才帮她放下裤管,重新扎好束腿。 “您可感觉好一些了?” 此时的刘翠花也不知道是心理上的缘故,还是真的起了作用,原本两条腿沉得迈不开步子,现如今也觉得松快了许多。 “也难为你这孩子还惦记着我,娘感觉好些了,你今儿也累了一天了,回去好生歇息吧!” . 种蒜的事儿在刘翠花这儿过了明路,苏九月再没了什么顾忌,就在自己屋里头种了两盆儿。 转眼七八天时间过去,苏九月的蒜还真的发了芽,她开心地把这事儿说给刘翠花听。 刘翠花也没想到居然还真叫她种出来了,正想夸两句,就听到田秀娘站在院子里阴阳怪气地指桑骂槐。 “家里的柴火近些日子用得是越发的快了,一天天儿的烧那么多也不怕捂出痱子!真那么怕冷,出来跑两圈儿不好?敢情不是你去背柴火,真不是个过日子料!” 她虽然没有明着骂苏九月,但家里人都知道她在说谁。 苏九月低着头,两只手放在胸前默默地抠着指甲。 刘翠花当下就想出去替她辩解两句,却不曾想她才刚走一步,就被苏九月扯住了衣袖。 第62章 我还不是心疼你 “娘!二嫂说得对,是我太费柴火了,那些柴火都是大哥和二哥辛苦背回来的,明天我跟着他们去背柴去。下雪天的,我在家里左右也没事做,多少也出些力气。” 刘翠花立刻打断了她的话,“家里有男人,这些活哪儿需要女人去干?你别往心里头去,看娘怎么收拾这个搅家精!” 语毕,她便直接掀开厚厚的门帘走了出去,对着院子里田秀娘喊道,“你在这儿嚷嚷啥子呢?一天到晚就你声多。” 田秀娘现在觉得老三家的实在心机,一天有事儿没事儿就往正屋去,也不知道她都给婆婆灌了什么迷魂汤。若是以往她跟大嫂这么用柴火,她婆婆能站在院子里骂上个三天三夜。 可如今换了老三家的,她愣是当没看见似的。 田秀娘憋着一肚子气,这会儿说什么也要掰扯两句,便说道:“娘!不是我说,现在雪下得大,去山里头打柴也不容易,咱们家里头能省就省着点儿,哪儿能跟三弟妹那样使?就好像这柴火真不要钱似的!” “是我让她烧的,怎的?你还有啥话要说?”刘翠花干脆说道。 田秀娘眼睛越瞪越大,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娘!你可不能这样啊!您这心怎的就偏成这样了?!” 苏九月从小察言观色的本事就一流,如今一看这情形,自己再不出来说两句,怕是真的要闹出矛盾来了。 她连忙上前一步,拉住了田秀娘的衣袖,抢先一步说道:“娘,二嫂,待会儿我去打柴。” 田秀娘见她这么说,眉头一皱,扬着下巴看向了她,“老三家的,我也就搞不明白了,你在屋子里头鼓捣什么呢?怎的那么费柴?” 苏九月站在刘翠花身后,脸上实在有些愧疚,“先前儿给大夫给锡元开的方子里,说用蒜苗做药引子,我便想着看看能不能自己种出来。” 田秀娘抬脚走了过去,作势就想伸手探她的额头,“我瞅瞅你是不是发热了?大冬天的种蒜苗?这不是在糟蹋东西吗?” 这苏九月可不认,她退后一步,躲开了田秀娘的动作,替自己解释道:“二嫂,我好好的,也没糟蹋东西,这几日蒜苗都发芽了,再过些日子就能用了。” 院子里的争吵,屋子里的其他人也听到了,一直闷不吭声的吴大成难得说了一句话,“明日我上山多背点儿柴火回来,你们也别争了。” 吴二成一听大哥表了态,也跟着说道:“既然是为了给老三治病,那我明日也多背些柴火回来就是了。” 说完还瞪了田秀娘一眼,“就你事儿多。” 田秀娘也被他气得不轻,心里头的委屈一上来,转身就跑进了自己屋。 苏九月正想跟过去看看,却被吴二成拦了下来,“你们忙去吧,我去看看她。” 苏九月站在院子里,隐隐约约能听到二房传来的声音。 “好你个吴二成,我事儿多?我是为了谁?下那么大雪,你还要出去打柴?!他们不知道心疼你,我心疼还不成吗?你居然还怪我!!” 吴二成小声劝慰的声音也隐隐约约能听到几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是我错了还不成?你打我两下……” …… 第63章 雪地里躺着个人 苏九月叹了口气,也转身进了屋子。 窗前放着个案几,上边放了笔墨还有些许书籍,都是以前吴锡元用的。 此时的吴锡元正坐在窗前看书,身板挺得笔直,似乎看得很认真。 苏九月就很奇怪,“你认识字吗?” 吴锡元的眉头拧着,眼神也十分复杂。 就见他摇了摇头,语气沉闷地说道:“不认识……” 就在苏九月想调侃他两句的时候,他又闷闷不乐地补充了一句,“可是我觉得我应当是认识的……就是我……想不起来……” 忽然他整个人都不对劲了起来,双手抱着头部,脸色潮红,“头疼……想不起来……我什么都想不起来……” 苏九月吓了一跳,连忙走过去抱住了他,“锡元,你怎么了?你别吓我呀!” 吴锡元还是一直在喊着头疼,苏九月只能抱着他柔声安慰。 “想不起来就别想了,锡元现在就很棒,以前的事情忘了就忘了吧。” …… 过了许久,吴锡元才安静了下来。 苏九月将在炉子上热着药,倒了一碗出来,看着他服下,才给他盖好被子,让他睡了。 她看着自己放在炕头发芽了的蒜苗,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既然屋子里的温度能让蒜苗发芽,那么她如果种些青菜之类的也是可以的吧? 苏九月这么想着,就去放杂物的屋子,找了青菜的种子出来。 不管可行不可行,先试试再说。如果真的可以种出来的话,他们在冬日里也可以有新鲜的蔬菜吃了。 这些日子天天粥和地瓜换着吃,也就偶尔有一顿咸菜下饭。 说起来有些矫情,可是苏九月真的有些吃腻了。 将这一切都忙活好,外边的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村子里的人舍不得点油灯,纷纷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苏九月就起了。 她将锅里的热水烧好,又热了几个饼子,大房和二房才传来了动静。 苏九月独自一人揣了个饼子,又带着麻绳、小锄头和砍刀就出了门,她没打算去太远的林子里,就在附近捡些枯树枝回来吧。 总是用大哥二哥背回来的柴火,大嫂和二嫂心中难免会有意见的。 她原来在娘家的时候也经常上山打柴,她年纪小,砍不动树,基本上都是将别人砍过的树根挖出来,背回去也能烧好一阵子的。 她顺着羊肠小路出了村子,一路上也刨了不少树根,等日头彻底升起来的时候,她已经走出了二里地。 顶着日头干活儿,即使大冬天的,地上的雪还没化完,苏九月还是热出了一头汗。 她从袖袋里掏出帕子,擦拭了下额头的汗,才颠了颠已经沉甸甸的背篓,重新背在背上,朝着前边走去。 只是这次她还没有走多远,就看到前头路边躺着一个人。 苏九月先是有些害怕,可是在心中权衡了片刻,她还是快速走了过去。 那人穿着一件棕色压花长袍,面朝着地面趴在地上,看不出来是多大岁数。 她拢了下衣袍,蹲下身子轻轻推了推这人,可对方也没有丁点儿反应,她心里头顿时慌了。 第64章 这人是黄老爷 费了好大力气将人翻了过来,待看清人脸,苏九月更意外了。 “黄老爷?!” 黄老爷怎么会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叫了半天,人也没醒,她颤抖着伸出手凑到他的鼻子前,感受着对方微弱的呼吸,这才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真是吓死她了! 她学着小时候跟奶奶学的法子,使劲掐黄户生的人中,黄户生才渐渐地苏醒了过来。 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一个顶着光晕的漂亮姑娘在看着他,他还当自己运气好被过路的仙女救了呢! 就在他晕晕乎乎的时候,仙女说话了,“黄老爷!您怎的在这里?” 黄户生的思绪这才慢慢回笼,想起了面前这小丫头是谁,“苏……苏九月?” 苏九月微微颔首,轻声嗯了一声,“您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吗?” 黄户生摇了摇头,就在苏九月等着他说下文的时候,他忽然又是一个白眼,头一偏晕了过去。 苏九月四下里看了看,也没有见到周围有过往的行人,她又伸手探了一下黄户生的额头,指尖滚烫的温度吓得她立刻缩回了手。 这人怕是昨儿在这儿冻了一夜,这才发热了。 黄老爷可是未来吴锡元的希望,她自然不可能将他一个人丢在这里自生自灭。 苏九月只是略微一迟疑,就咬了咬牙,决定将黄户生拖回去。 所幸地上的雪还没有化,有些地方甚至还结起了冰。 苏九月拖拖拽拽了一个时辰,才挪了有一里地。 她伸手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又将脖子上的围巾取了下来,刚喘了两口粗气,就有人远远地招呼她。 “锡元家的?!” 苏九月还不太习惯这个称呼,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对方是在叫她。 她冲着那人笑了笑,算是打过了招呼。 对方跑过来看了一眼地上的人,问她,“你……这是……” 苏九月好不容易碰到的人,自然不会就这么轻松地放过她,连忙说道,“嫂子,这人是我刚在路上捡的,他是个大夫,之前我带着锡元去找他看过病。也不知道他出了啥子事,可是咱也不能眼睁睁的就看着他冻死在路上啊。” 那人跟着念叨了一句,“可怜见儿的。” 苏九月就又接着说道,“嫂子,你能不能帮把手?帮我把这人挪回去?” 山里人性子都很淳朴,虽说如今是灾年,可也做不到见死不救。 便叹了口气,点头应了下来。 两个人就好办多了,她们一个人抱着头,一个人抬着脚,就走得快了许多。 到了村口又碰上了几个乡亲,大家都帮着苏九月将黄户生抬了回去。 刘翠花正在扫院子,忽然听到外边一阵嘈杂的声响,她刚拉开门就看到一群人抬着个人朝着她家来了,她老三媳妇儿就跟在一旁。 她急得都顾不上放下手中的扫帚,连声问道,“这是咋地了?这人是谁?” 苏九月还背着竹筐,快步走了过来,跟她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你说这人是黄老爷?!”刘翠花虽然着急,可也还知道压低声音。 第65章 那他可真可怜 苏九月抿着唇点了点头,她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但当时那情形,她能想到的只有将人先拖回来再说。 “你没和别人说他什么身份吧?”刘翠花的声音更低了几分。 苏九月摇头,“没,我只说他是个大夫。” 刘翠花这才放下了心,“行了,剩下的我来处理,你先回去吧,锡元一早上没见到你正在使小性子呢!” 苏九月想到吴锡元扁着嘴闷闷不乐的模样,不厚道露出了笑脸,“行,娘,我先去看看他。” 刘翠花招呼着大家帮忙把人抬去了左边厢房,那里也没拾掇,就是平时有亲戚来,回不去的时候住的。 她麻溜地在炕上铺上铺盖,然后让人把黄户生塞进去。 还不忘招呼陈招娣,“老大家的,快烧炕!老二家的,打盆热水过来!” 苏九月刚把背上的背篓卸下来,吴锡元就从屋子里头出来了。 看到她立刻眼睛一亮,开心地冲着她跑了过来,“媳妇儿!” 苏九月才直起腰,就被他抱了个满怀,院子里还有凑热闹没离去的乡亲们,看到他们的动作也都不约而同地掩唇轻笑了起来,让苏九月又是一阵脸热。 “你去哪里了?怎的不带上我,我好想你呀!媳妇儿!” 这浓重而炙热的喜欢,让苏九月有些上头。 幸好一阵冷风吹了过来,让她稍稍清醒了许多。 “我去挖了些树根回来,树根耐烧,今儿咱们把屋子里烧得暖暖的!” 吴锡元可没像以前一样开心地拍手叫好,而是扁着嘴巴,委委屈屈地道:“锡元也会挖树根,锡元也会背背篓,可是你都不带锡元,你是不是觉得锡元很笨……” 苏九月可没这么想,即便是吴锡元现在摔坏了脑子,可她依然觉得他是个顶顶聪明的孩子,跟他说个事儿,他总
相关推荐:
长夜(H)
他来过我的世界
大风水地师
试婚
女儿红
医武兵王混乡村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九品道士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