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浑水抽身而出,回到故国老家,才能考虑成家的事情,不然都是做梦。 翟欢兄弟的对话没刻意提防别人。 杨都尉闭目养神也听了大半。 略有诧异。 这俩兄弟的主次关系,他似乎搞混了。 不过,翟欢的脾性也的确比翟乐更合适些。 或许是某种直觉,他总觉得翟欢兄弟一旦回去,必是潜龙入海,未来不可限量。这时候又想到意外听过的流言――紫微出西北,保天下一统――也不知谁是那颗紫微星。 这个世道又真能终结,走向一统吗? ―――――― 倘若让乌元知道他费尽心机放出去的造势流言给旁人做了嫁衣,不知是何种心情。这是他埋下的后手之一,为的就是未来给自己造势。 毕竟北漠一直被诟病成异族。 大陆百国也从不认为北漠跟他们是一家的。 家里内斗怎么厉害都是自家事儿,外边的人想来抢夺“产业”是万万不行的。 结果,孝城真出现巨龙幻影。 却无人将“紫微星”往他身上想。 乌元觉得很淦! 不过,此时有人心情比他更加暴躁想要日狗。 不用说,此人就是庚国国主――郑乔。 豪华奢靡的行宫之中。 身穿朝服的官员战战兢兢立着,垂头低眉,空气中弥漫着凝重肃杀的恐怖气息。方圆数里的天地之气受其影响,变得混乱暴戾,实力弱一些的官员更是面无血色,汗出如浆,内衫被打湿,紧紧黏在肌肤上。 莫说抱怨,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喘。 暗道自己气运不好,早知如此,早早抱了病假在家里躲着,也好过面临狂风暴雨的摧残。 各地暴乱也就罢了,怎么庚国那两个疯子也跳出来给国主郑乔添堵?郑乔不好受了,他们底下这些臣子就更加不好受,动辄没了小命。 自己没命还好,就怕连累家人也没了命。 上首龙椅,坐着个俊美阴柔、身着华服的青年。论相貌,天底下怕是找不出几个比他还优秀的,但面相带着几分刻薄毒辣,让人不敢直视,更别说心生亵渎的念头。 上一个敢这么干的,坟头草三丈高。 至于得手过的辛国老国主? 这会儿还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呢,辛国王室不论老少都成了青年寻乐泄愤的玩意儿。 前半生多风光,如今多落魄。 “怎么了?一个个不是挺能说,怎么这会儿全部哑巴了!”郑乔上一秒还唇角含笑,下一秒脸色骤变,挥手将一堆奏折抛得满天飞,砸歪朝臣官帽,“辛国国玺没追回,让个九等五大夫逍遥法外,还让彘王那两个废物在眼皮底下成了气候……” 200:孝城乱(四十) 彘王二人造反之事,郑乔并不在意。 这俩不过是他的手下败将。 靠着他的仁慈才能苟延残喘的废物! 自己能胜利一次,自然也会有第二次。 真正让郑乔恼恨的是参与造反的叛军之中,有他的心腹!他的能臣干将,居然选择背叛他、辜负他的信任,倒向他的敌人! 这才是郑乔无法容忍的! 他亲手提拔的心腹都如此,那么―― 郑乔包含杀意的眼神在底下众臣身上一扫而过,每个被盯上的朝臣皆是如芒在背、坐立难安,似有一股若有似无的阴风在他们脆弱的脖颈盘旋,又像是被毒蛇死死盯上。 他用力紧抿泛白的唇,暴戾嗜血的强烈杀意在郑乔胸腔横冲直撞,急切寻求一个突破口。 “你们现在可有对策?” 每一个字都沁着见血封喉的毒液。 气氛凝固到令人窒息。 几个实力较弱的官员几乎要昏厥闭气,稍微好点的也是面色煞白如雪。郑乔见状,前一息还雷霆震怒的他,下一息倏忽笑得春暖花开,起身行至抖成筛糠的白发官员身侧。 白发官员垂着头,看到郑乔脚下方履锦缎鞋面进入视线,瞬时如遭雷击,眼前一黑,瘫软坐在地上,布满褶皱的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涎水疯狂分泌,竟有几分失控的前兆。 emmm…… 准确来说是有几分中风的先兆。 他们太清楚郑乔阴晴不定的性格了。 他生气会杀人,开心也会杀人。 有分量的重臣他不会动,但相较之下没那么不可替代的,死几个他都不在意。白发官员恰巧就属于后者,他在朝中中等偏上的官位都是熬资历熬上来的,简单来说就是命长。 那些少年时成名,青年时惊艳的能人,一大半活不到中年,更别说银发满头的老年。 能活,命大,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 他是才能平庸又如何? 才俊天赋傲人又如何? 三四个加起来还没他一人活得长。 但―― 此时此刻,他却有种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的强烈恐慌。当看到郑乔脚下穿着的方履,这种恐慌更是攀至顶峰。仿佛要印证他的猜测,国主郑乔阴柔温和的声音传入耳畔。 很好听。 天籁也不过如此。 落在他耳中,无异于勾魂阴差贴着他耳朵,阴仄仄地说“时辰到,该上路了”。郑乔伸手,以不容反抗的姿态将他拉起,唠家常般笑着问他:“爱卿年纪几何?家中几口人?” 听清郑乔的话,白发官员心脏紧缩,好似有冰冷毒蛇爬上他的背心,在他耳畔吞吐蛇信,咝咝作响。他吓得攥紧湿汗的手,期期艾艾:“老臣七十有九,家中人口八十余。” 郑乔微诧:“七十有九?” 这年纪真是高寿中的高寿了! 需知时下男子人均寿数不过二十七八,一般年过三十便能自称“老夫”,活过四十已经算“长寿有福”。五十六十更是不敢想,眼前这白发官员竟然七十有九,差一年便到八十! 郑乔缓和神色,连气息都柔和下来:“武帝曾言‘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盛世太平之下,王者贤明仁德,宰相股肱忠良,人人都能活得像爱卿这般长寿。” 白发官员结巴着恭维道:“国主英明睿智,必能率领我等为庚国百姓,铸造盛世太平。” 郑乔嗤笑,话锋一转。 “但――孤以为长寿非好事。” 白发官员心脏一紧。 “若人人似爱卿一般长寿,一家一户皆有人口八十余,子子孙孙又生子子孙孙,人多了但百谷不增……”说着,郑乔长叹,凝重又痛惜道,“爱卿可想过那时的世道会如何?” 白发官员心凉半截。 郑乔紧跟着又说起了“子孙寿”。 直言,有些老人活得久,久成了人精,并非喜事,也可能是大祸,因为他的长寿是汲取子孙寿换来的!白发官员这些年应该没少白发人送黑发人吧?问题症结就在这儿了! 朝臣们听得脸色一个赛一个难看。 谁家没几个老人? 谁家没几个夭折的儿女子孙? 哪怕是投胎到钟鸣鼎食之家、由仆妇下人精心照料的婴孩儿,平安活到启蒙年龄的也不足八成。男嗣还好点,若能活到启蒙年纪,感应天地之气,引气入体,身子骨便会强健很多,邪气难侵,成活率提高。若无资质,夭折几率与女童一般,仅有六成。 民间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生七八个,死四五个,再常见不过。 孩童夭折本就令人心痛,郑乔赖说是族中老人活了子孙寿,年长的朝臣心里哪是滋味? 白发官员更是几欲昏厥过去。 但他不敢,他怕郑乔的报复手段会更加毒辣,更知郑乔要他的命。死在这里还是回家跟家人一块儿打包下黄泉,二选一! 他哆嗦含泪地道:“老臣昏聩,思虑不及国主周全,学识不及国主广博,竟不知害了家中子嗣。羞惭难当,无颜苟活,厚颜恳请国主赐老臣一死,乞望来世再为国主效力。” 郑乔倏地哈哈大笑。 拍拍白发官员的肩膀道:“孤准了。” 之后命人赐他一柄锈迹斑斑的钝剑! 郑乔扫了眼其他朝臣,原先暴躁嗜血的情绪在白发官员这里得到了宣泄纾解,心情好转不少,于是挥袖让白发官员去偏殿玩着,别在这里破坏他的心情,脏了其他人的眼。 至于白发官员在偏殿撕下衣裳内衬堵住嘴,生怕发出声音惊扰惹怒郑乔,又用那柄生锈钝剑痛苦自尽的事情,便是后话了。 郑乔又问众人:“你们现在可有对策?” 一众朝臣头皮几乎要发麻炸开。 你偷偷看我,我暗暗瞧你。 连�O�O�@�@的小动静都格外谨慎小心。 “臣有一策。” 终于,有人(勇士)站了出来。 众臣一瞧,对此人没什么印象。 一来,这名勇士站在殿外偏僻之处,想来不是官卑职小,就是没什么实权的闲职。 二来,长得年轻,至多二十出头,稚色还未完全退去。仔细打量,还会发现此人很有意思――五官处处都很精致,但凑在一起却不出挑。属于长得好看但没什么记忆点。 过眼即忘! 郑乔循声看去。 抬手招呼这名年轻的勇士上前说话。 朝臣们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年轻勇士不知众人心思,毫不怯场,步伐坚定地入殿上前。衣袂随之起落,风姿俊逸,别有一番雅致味道。勇士站定后,向郑乔恭敬一礼。 郑乔细看勇士两眼。 倏忽道:“竟是你,有什么妙策说来。” 朝臣们暗下错愕。 无他,实在是因为郑乔的口吻过于平和。 要知道郑乔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怒不定”! 骨子里的疯癫完美继承庚国王室精髓,同时还将其发扬光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特点鲜明到不需要滴血验亲就知道是庚国王室的种! 他的平静往往带着风雨欲来的前奏,例如刚刚倒大霉被盯上的白发官员。这些圆滑老练的老狐狸最能察言观色,真平静还是假平静,岂会分不出来?所以,就很神奇…… 这名年轻勇士究竟是何方人士? 居然能得到郑乔和善对待??? 年轻勇士似乎也没想到郑乔态度会这么和平,神色有一瞬怔愣,旋即又恢复平常颜色。 他道:“国主只需颁布一则诏令。” 郑乔若有所思:“诏令?什么诏令?” 朝臣们面上没什么表情,内心已经掀起滔天巨浪,酷似呐喊表情包――按照以往的节奏,谁跟郑乔说一句断一句,郑乔哪里管你有无妙策,轻则一顿罚,重则头分家。 一问一答? 想peach! 年轻勇士神色从容地丢下晴天旱雷:“写檄文讨伐彘王为首的逆贼,颁布诏令号召天下仁人志士。不论出身过往,谁能在讨伐之中建功立业,或加官进爵,或裂土封王。” 朝臣们:“……” 此时此刻,他们的脑子是嗡嗡的。 本以为年轻勇士站出来解了他们的困境,没想到是他们的催命符啊!当真郑乔的面说出“裂土封王”四个字,脚指头想也知道郑乔会何等暴怒跳脚,迁怒血洗大殿也可以预见! 大殿内静悄悄的。 莫说交头接耳或者呼吸声,连一根绣花针掉地上也能清晰可闻。他们的神经被来来回回地折磨蹂躏,心理素质稍微差一点都要原地尿裤裆。谁知,一息、两息、三息…… 足足过了十息,郑乔也没发怒掀桌的意思,只是目光幽幽看着年轻的勇士,年轻勇士竟不避不让、不卑不亢。就在朝臣们的心率直奔两百,血压即将爆表的时候―― 郑乔又问勇士:“为何?” 他跟年轻勇士要一个解释。 朝臣们:“……” 居然还没准备杀人? 一部分人被吓得以为郑乔在酝酿更变的法子,但也有一部分人隐约意识到不对劲,这位年轻勇士跟郑乔有什么渊源?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倏忽想起来什么。 这位年轻勇士有些面善啊。 年轻勇士道:“鹬蚌相争。” 郑乔稍加思索便明白了,他双眸一亮,抚掌大笑道:“好好好――好一个鹬蚌相争!” 不管是以彘王为首的叛军势力,还是民间窜出来的各方势力,他们手中都没国玺,与拥有国玺的郑乔朝廷平等竞争的资格都无。不管郑乔多少骚操作,名声多狼藉不堪,但辛国是他率兵打下来的,庚国是他名正言顺继承的,这两点更是毋庸置疑! 既然他才是占着“名正言顺”的正统国主,那么在他领土之上的其他势力,便都是犯上作乱的反贼!与其兼顾双方开战,一打二,不如抛出无法抗拒的诱饵,引饿狗争食! 民间各方起疑势力与彘王叛军属于天然同盟,目的都是手撕郑乔。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郑乔承认一方,那么天然同盟立场就会发生变化,由同盟变成存在利益冲突的敌对势力! 这番操作就少不得一枚“诱饵”! 裂土封王,谁能抗拒? 还是名正言顺的“裂土封王”! 郑乔只需冷眼看着他们两败俱伤。 不过―― 郑乔想到昨夜国玺异动,叹道:“你说的的确是妙策,但有一事你恐怕还不知道。辛国国玺如今就在四宝郡境内,除了这块国玺,还有一枚不知深浅的陌生国玺。” 年轻勇士道:“两枚?” 郑乔点头:“嗯,彘王那些叛贼如今就盯着那枚国玺,万万不能让他们中的任何一方获得。” 年轻勇士却不怎么担心这点。 他只问:“那两枚国玺国运如何?” 辛国那一枚不用说,完全不成气候。想发挥出国玺全盛作用,必须要补充损耗的国运,国运与国土、国民、民心之类的休戚相关。彘王即便拿到那枚国玺也需要修生养息。 否则,用途不大。 另外一枚同理。 看似危机的局面,实则还不算糟糕。 郑乔皱眉思索。 不知不觉,焦躁愤怒已经悄然退去。 朝臣们听得心惊胆战。 良久,听郑乔说:“好,此事依你所言。” 朝臣们:“……” 殿外的臣子干脆抬头看了看头顶金乌。 今儿个的太阳,打西边出来??? 自然不是。 但郑乔这番反常表现也是有原因的。 原因出在年轻勇士身上。 朝会散去,朝臣们不敢凑到年轻勇士身边,只敢远远看着他,想八卦而不能,抓心挠肺。 这时,一名小黄门喊住了年轻勇士。 小黄门恭恭敬敬道:“国主有请。” 年轻勇士怔然,旋即温和笑了笑。 “烦请领路。” 看着年轻勇士逆着人流远去的背影,议论在人群传开。鉴于郑乔不光彩的过去,他对年轻勇士的特殊对待,让吃瓜群众忍不住想歪。直到有人脑中灵光闪现,茅塞顿开。 他道:“那不是宴安吗?” 宴、宴安? 众人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那人又道:“宴安,宴兴宁啊!” 庚国带来的班底仍是一脸懵逼。 唯独辛国旧臣如梦初醒。 宴兴宁,这名字搁在现在没什么名气,但在很久以前也曾扬名一时,其父更是辛国名家。 “然后呢?无甚特殊的。” 有人悄悄道:“郑乔少年拜师宴安之父啊!这俩算是同门师兄弟,你说关系特殊不特殊!” 众人:“……” 201:孝城乱(四十一) 特殊! 非常特殊! 只是―― 总有人心里忍不住嘀咕。 郑乔那厮连亲爹都不在乎诶,庚国坊间甚至有传闻说庚国老国主中风在床的时候,是郑乔借着侍疾的便利,与老国主的王后(如今的王太后)联手,悄悄搞死了老国主。 坊间无人怀疑这则传闻的真实性。 无他,庚国权利更迭一向费“爹”。 老传统,老手艺! 亲父尚且如此,哪里还会在意师父? 更何况宴兴宁还只是师父的儿子。 所谓同门师兄弟,关系也就那样。 外界议论纷纷,但都没传到郑乔的宫殿。 另一处,小黄门引着宴安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一处装潢奢靡、一步一景的雅致花苑。 八角亭内的石桌以玉石雕刻而成。 坐下没一会儿,又有小黄门端上来精致糕点,还有一壶花香浓郁的茶。宴安随意瞄了两眼,便知糕点都是自己惯吃的口味,甚至连花茶温度也是,不冷不热,一如往昔。 宴安垂眸,慢条斯理享用起来。 直到半盏茶水下肚,熟悉的脚步声才从身后响起,他起身欲行礼问安,余光看到郑乔摆手道:“兴宁,你我之间无须这般多礼。” 宴安:“今时不同往昔,礼不可废。” 自己的话被驳回来,郑乔也未不悦。 他知道这位师兄的脾性。 看似温润好说话,实则固执且有主见。 郑乔一撩衣摆,在石桌另一侧落座,倘若这一幕让朝臣们看到,估计捡眼球都要捡半天。 他道:“你先前的计策当真可行?” 宴安:“国玺落不到他们手中便好,难道你准备派兵镇压两方势力?即便你想,国库还有多少能让你打?帐下兵马同样,你的纵容养大了太多人的野心。这时候再将兵权放给他们,他们头一个讨伐的就是你。” 给民间势力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头,哪里是宴安愿意?但不这么做,便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处境。这种时候,更不能放纵兵权给生出异心、养大野心的兵将,只能平衡打压! 郑乔抿唇不言语。 这一幕同样能让朝臣惊掉眼珠子。 从来只有郑乔将别人骂得跟孙子一样,哪有人敢一上来就说他哪里哪里做得不好。即便郑乔真的做得不好,也不能这么直白。 唯有装聋作哑才能保全身家性命。 不过,宴安显然是特例中的特例。 宴安好笑道:“怎么不说话了?” 郑乔:“……” 宴安这话分明是他质问朝臣的。 这会儿回旋镖扎自己身上了。 他道:“兴宁,你不该来这里。” 宴安反问:“如何不该?” “孤知道,师兄出山是为了引孤回正途,但――”郑乔难得平和,没了以往的变和喜怒不定,少了令人胆寒畏惧的厉色,这张��丽无双的脸越发美得惊艳,“孤不想。” 宴安眸光凌厉:“你不想?” 郑乔下意识哆嗦。 手掌心更是隐隐作疼。 少时犯错,师兄的戒尺阴影尚在。 他道深吸一口气,压下那点一闪而逝的怯意,直言道:“兴宁,孤已经不是你能用戒尺训诫的师弟,更不是无依无靠的质子!孤是这片国土的国主。孤要走的路就是正途!” 说完,他无奈道:“好好待在祖籍给师父守孝不行吗?非得跳出来趟这一趟浑水!” 宴安听得额头青筋跳了跳。 “你也知道是浑水?” 显然也被郑乔三言两语激出了火气。他气的不是郑乔的拒绝,而是气他的明知故犯――明知所作所为会犯天下众怒,仍我行我素。什么都知道,但什么混账事情都要做一遍。 宴安又问:“这水是谁搅浑的?” 郑乔轻描淡写:“是孤。” 宴安:“……” 他知道郑乔变化非常大。 结庐守孝这几年,没少听到郑乔的消息,那些残忍手段,但凡是个正常人听了都要破口大骂。宴安也没少在父亲墓前告状大骂,希望这些事情是郑乔受人蒙蔽做下的。 但他更加清楚,郑乔没那么好骗。 若传闻是真,多半是他有意纵容的。 越是如此,宴安越是不敢相信。 他道:“何至于此啊!” 郑乔师弟怎么会变成如今模样? 辛、庚两国百姓又何其无辜? 大仇得报,为何还不肯放下? 宴安只想问―― 何至于此? 郑乔淡淡地道:“人性本恶,孤便是骨子里带着‘恶’的人。哪怕以前还披着一层‘善’的人皮,但假的就是假的……兴宁师兄毕竟不是孤,有些事情,也无法与孤感同身受。” “以前怎么披,你现在继续披回去!” 郑乔严厉呵斥道:“孤念在同门师兄弟的旧情份上才纵容你一二,宴兴宁,别逾矩了!” 宴安微怔,语气和缓道:“国主恕罪。” 郑乔碰了个软刺,有火无处泄,他道:“孤作为国主,不需要任何人在身侧指手画脚教孤怎么做,只需听孤怎么安排……倘若师父还在世,也一样!宴兴宁,同门师兄弟一场,孤不希望手上沾你的血。但你真不识相――多一条人命,也不是不可以!” 宴安却是心痛地看着他。 他最愧疚的,大概就是这位师弟。当年的事情,若是他和父亲再坚定一些,或许找借口将郑乔带出去游历四方,远离辛国王室,或许能阻止当年那些事情发生。 至少,“女娇”这种不伦不类的称呼冠不到郑乔头上!偏偏父亲对辛国国主的节操有一丝丝幻想,以为上了年纪的国主还是年轻时英明睿智的君主,再混账也有底线分寸。 他则是轻信于人。 结果却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往后的一切都证明了――郑乔真的是庚国王室“根正苗红”的子嗣!一旦放开世俗施加的道德善恶约束,便能释放出破坏力惊人的恶兽。 宴安明知师弟做了无数错事,仍希望郑乔能收手,重归正途。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不过,现在的郑乔不是他能说动的。 郑乔跟他最大的分歧在于―― 前者认为自己是国主,蝼蚁没资格评断他行事善恶。即便评断,也该以他为标准。他说善便是善,他说恶便是恶,他说对就是对,他说错就是错!一切唱反调的―― 都该死! 正因为看透这点,宴安才更加心痛。以前那个谦和恭顺甚至有些胆小的郑乔,怎么会变成如今这副自大又荒唐的模样?现在的他,肆意玩弄他人性命,以残酷血腥为乐趣。 宴安揉着眉头,无力道:“好,臣识相。不过,国主能否为臣解惑――为何那样对待王姬?” 消息传来的时候,他的孝期刚过。 顾不得太多,匆匆收拾行李上路。 郑乔痛恨辛国王室其他人,这不意外,但连王姬都这般痛恨,实在是无法相信。作为郑乔最信任的师兄,他知道郑乔年少时不少不可言说的心事,其中
相关推荐:
枕边人(作者:蔚空)
偏执学长的追妻攻心计
带着化妆品穿到古代赚大钱!
愁杀她玉软花娇
逆風發球
新宠
末世,我有一家希望酒店
庆春归
恶毒女配身后的极品男人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