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有官吏抱着半人高的竹简一路嚷嚷。 “让让、让让――谁来搭把手……”小吏感觉顶端简书要滑下来,急忙求救,路过的同僚伸手帮了一把才不致发生惨祸,他长松一口气,这一堆东西要是倒了不知道要收拾到何年何月,正要抬头道谢,看清来人面貌,急忙叉手行礼,“见过顾督邮。” 顾池刚刚出差回来,一身风尘。 他瞥了眼这一大摞�A竹简。 问道:“官署怎么还这么忙?” 他出差之前不是已经蛮清闲了吗? 小吏擦擦汗水,面色虽疲累但更多还是喜悦,他激动地道:“乡吏上报说粟米比往年早了半月大熟,郡内各县各乡都开始忙了……”这是沈君入主河尹后第一次秋收! 大家伙儿都是照着往年的秋收经验走的,计划应该在大半月后开始真正忙碌,谁知道今年粟米早熟,家家户户都急缺人手。好不容易清闲的治所官署又忙得飞起。 顾池:“……” 他似乎猜到青鸟急召的原因了。 合着是将他抓回来农忙。 沈棠表示这不是为了遵循“一事不烦二主”的原则嘛,谁让浮姑乃至河尹其他境内的田地都是顾池负责丈量统计的呢?多少亩良田劣田,每一亩大致产出他都了然于心。 这时候不抓他壮丁,啥时候抓? 顾池听到沈棠的心声都要气笑了。 他被主公丢了个河尹郡督邮的官职,拿着小钱干着苦活,出差条件一言难尽。 日子苦得让他日常想跟祈善换一下文士之道。巡察县乡、督查官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还得盯着各处税收……行则负担,卧则无被,路况好的时候还能骑个马、坐个牛车驴车,路况不好只能两条腿,走到哪里算哪里,铺盖卷将就应付…… 结果呢? 自家主公不体谅他的苦,还嫌他干的活儿太少,硬生生将出差的他召回来。 只要是人能干的,她一件不干。 面对顾池这张黑脸,沈棠就嘿嘿傻笑,试图萌混过关,奈何顾池根本不吃她这一套。 沈棠心下撇撇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秋收是一个郡县最重要的大事情之一,顾池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怎么能缺席呢?秋收祭祀,顾池不在场不像话的。 顾池脸色这才缓和下来。 沈棠在内心给自己点了一个赞。 能者多劳,沈棠抬手一划,将这摞、这摞、这摞、还有那一摞……通通丢给顾池解决。顾池只得认命让人搬来一张桌案跟着一起办公。其实沈棠不急召自己,顾池也要在大半月后――也就是粟米正常成熟时间回来,帮着沈棠一起主持秋收祭祀。 只是今年早熟打他个措手不及。 将他原来的计划全部弄乱。 随着治所官署再一次安静下来,偶尔能听到竹简或碰撞或掩卷引起的细微动静。 一直忙碌到金乌西坠、倦鸟归林时分,顾池才停下毛笔,抬手揉了揉僵硬的肩膀。 一扭头却见主公不知何时伏桌浅眠。 顾池小心翼翼起身。 生怕弄出大动静惊扰沈棠。 只是,他再怎么小心,沈棠还是被衣摆与席面摩擦的响声惊醒,撑着额头勉强起身。双眸迷瞪瞪看着窗外,打着哈欠伸懒腰道:“啊,这个点了?我怎么睡着了……” 顾池叹道:“是主公太累了。” 沈棠:“秋收要紧,耽误不得。” 河尹是个穷山恶水之地,哪儿哪儿都缺人,沈棠还将几家地头蛇从头砍到脚,能胜任县乡官吏的人选少之又少。无奈只能提拔紧一些临时小吏,召集各村里正顶替。 同时抓紧时间给人做上岗培训。 祈善几个都是一人肩负许多职位。 事情处理起来倒是不难,但过于琐碎,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连沈棠这位郡守还得兼职少府史管私财出纳的活儿,偶尔想出去放放风,便兼职游徼去抓捕盗贼。 沈棠刚入主河尹那会儿,各处都有杀人劫财劫色的犯罪案件,抓捕罪犯要时间,沈棠这边人手不够,有时还要让共叔武他们帮着干,总而言之――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最近一阵子更是天天熬大夜。 她打着哈欠起身,招呼顾池一起去官署食堂吃饭。嗯,她在官署搞了个食堂,在官署忙碌的官吏可以在这里蹭一顿。既能节省回家吃饭的功夫,还能省下一笔开支。 对于官吏而言,后者相当于变相加薪,官署食堂的饭菜还管饱,对于沈棠而言,前者最重要,提升大家工作时间_(:з)∠?)_ “唉,回头要想办法提纯食盐……” 食堂大厨的手艺是不错的。 但架不住食盐质量不行。 弄出来的菜尝着有一股苦涩味,偏偏食盐又是生活不可或缺的消耗品。 每每这时就越发想念褚无晦的手艺。 顾池秉持食不言的规矩,将陶碗中的一粒小米都扫干净,这才擦了擦嘴,笑道:“主公既然想,让无晦做一份不就行了?” 褚曜身份比其他人都特殊一些。 沈棠将最后一点米汤喝完。 道:“他最近一门心思扑令德凝聚文心这事儿上面,我可不想他因此分神。” 顾池掐算时间。 深知林风凝聚文心一事重要:“唉,如此说来秋收祭祀一事还得落池头上?” 沈棠笑道:“能者多劳。” 顾池:“……” 扩招之事,势在必行啊。 他顺手将主公用过的餐具拿到回收处,刚回来便看到有个小吏立在沈棠身侧,低语什么。沈棠耐心倾听,时不时还点头。 没一会儿小吏就退下了。 他的腿是瘸的,走路一拐一拐。 顾池问:“此人生面孔,新来的?” 他不记得官署有哪个小吏腿有残疾。 沈棠:“嗯,前一阵子才过来。” 顾池也没多问。 一来他相信自家主公的眼光,二来他也相信自己的文士之道,倘若此人有问题,自己接触一阵子,必能让他原形毕露。沈棠知道他在想什么,笑道:“不用多想。” 顾池却不赞同。 在他看来,搁在治所官署干活,个人能力其次,服从性、忠心和嘴严才最重要。 碰上那种很有想法但脑子有限的,会坏事。若忠心不足,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其他势力收买了?河尹粟米大熟的消息,瞒不了外界。怕就怕有人在秋收这节骨眼搞事。 沈棠笑道:“望潮放心,此人也是再三查过的,能用。一个背井离乡的可怜流民,离开家乡的时候带走了一袋子麦种,饿得快死了也舍不得吃……恰巧提醒了我一件事。” “何事?” “粟米一年一熟,产量也不高,倒不如寻些一年两熟的轮着耕作。谁也不知以后如何,庶民家中若无足够储粮,一旦碰上天灾粮荒,咱们经营这么久的河尹就毁了。” 沈棠便将目光瞄准了小麦。 稻、黍、稷、麦、菽,此为五谷。 粟米即为其中的“稷”,通俗理解就是小米,是目前西北大陆最主要的农作物。而小麦作为五谷之一,并不受重视。 倒不是不想大规模种,而是这玩意儿有一点点水土不服,不好种! 小麦适合在冬季寒冷潮湿、夏季炎热干燥地区种植,但河尹所处的大陆西北跟人家种植环境不太一样。春季栽种出苗急需雨水,偏偏此地春季干旱少雨,灌溉成难题。 如此一来,小麦种植规模不大。 河尹乃至大陆西北的主要农作物还是粟米,小麦就是弟中弟,根本撼动不了它的地位,若能解决春季供水难题,或许能大规模定点定向培育,取代粟米成为主要食物。 一年两种就是个极大诱惑。 回头再改进一下石磨。 说起这个,沈棠便觉得有些操蛋。 若非国家政权更迭频繁,庶民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安定下来休养生息,或许农业上能发展得快一些。不至于耕地用的木犁还是笨重、回转困难的直辕木犁,耕种效益极低。 顾池道:“那得去寻找好的麦种。” 小麦种植少,但不代表没有。 沈棠说:“此前我已经拜托徐文注去找了,下次他再过来,应该能有好消息。” 论人脉和门路,沈棠这个河尹郡守还远不如徐解这位徐家家主。因为沈棠对天海有恩,再加上吴贤这厮良心发现,沈棠这边的困难,只要不过分,天海方面都会满足。 当然,不是人家不白干活的。 仍要给友情价_(:з)∠?)_ 因为秋收工作量骤增,官署众人晚上还要掌灯加班一两个时辰,沈棠吃饱喝足,养好精神继续干活。这次不是处理政务,而是去看工坊,准确来说是她的梦想基石! 去岁的时候,沈棠还念叨着搞副业。 毕竟,她爱画笔爱得深沉。 但摆在她面前的难题太多太多,例如印刷技术简陋,复印靠手抄;造纸效率低,能用来写字画画的纸张少还不易保存。沈棠只有将这些问题完全解决了,再将造价成本打下来,庶民也买得起钱,他们才会来欣赏沈棠的画。有人买,沈棠副业才能赚钱。 不过,胖子不是一口就能吃成的。 同理呢―― 问题也是需要一个一个慢慢解决的。 沈棠最先盯上“纸”。 木材、竹子、芦苇乃至稻草、麦秸秆都能作为制造纸张的原材料,今年春时,沈棠便让人去砍伐搜集嫩竹子。同时还搜罗了其他的材料,试一试哪一种更适合。 整个流程复杂繁琐,诸如浸泡脱青、锤破洗净,之后再煮、洗、二次蒸煮、污水去净再以水发酵,以石臼捣料,反复淘洗打浆,最后才是用竹帘捞纸晾晒。 整个流程归纳就几句话。 砍其麻、去其青、酱其灰、煮以火、洗以水、抄以帘,刷以碧。沈棠只知道大致流程,想办法搞出纸浆再捞纸晾晒。各种的流程只能靠工匠自己琢磨,一一把握。 其他材料也采用大同小异的法子处理,弄出纸浆,之后流程大差不差。 顾池嘴角微微一抽。 道:“主公还真是毅力可嘉啊。” 去年那几张活色生香的秘戏图出自祈元良之手,主公真实画功如何,他不知,但从祈某人的表情来看,似乎与其唱功相仿。主公哪儿来的自信,能靠画技吃饭? “哈哈,当不得望潮夸赞。”沈棠自然而然认为顾池是在夸自己,于是礼貌性谦逊两句,之后又兴致勃勃地道,“回头等我的画册弄出版了,我免费送你一套!” 顾池面无表情。 主公的画拿来作甚? 如某人所言,拿来辟邪吗? 还是拿来招邪? 顾池默默将心声咽了回去。 不忍打击自家主公,待她画册出来却无人问津的时候,她就知道现实残酷了。 第二日,秋分。 丰收、大吉。 有了春耕祭祀的前车之鉴,沈棠将写好的小纸条贴身收藏,生怕再出意外――素商和它的九个崽有祈善这尊强有力的靠山,喵仗人势,平日里在治所官署来去自如、“横行霸道”,俨然从一只喵霸进化成十只喵霸暴力团。沈棠都不敢得罪这些小祖宗。 得罪它们,谁来抓老鼠啊。 褚曜家的蠢狗估计是最心塞的那个,天天被它们十个合伙欺负。喵霸团伙开心不开心都要去挑衅欺负它,甚至用上祈善精心调教的穿插配合战术。倘若蠢狗喊了其他帮手,它们还会“围点打援”,将那只狗欺负得上蹿下跳,嗷呜不止。 那阵子,褚曜的脸色那叫一个黑。 沈棠觉得自己帐下即便有派系之分,估计也是猫派和狗派不共戴天之仇。 _(:з)∠?)_ 有了经验,沈棠这次从容许多。 赶在吉时之前集结众人。 跟春耕祭祀的流程差不多,沈棠要先念了祝祷,祭拜天地,感谢春神一年恩赐,然后再下地收割一束粟米。她做完这些,附近庶民才能开始正式秋收。 一般要持续小半个月。 考虑到各家各户人手不足,沈棠还将跑出去修路,不知修到哪里的赵奉一行人抓回来,现成的壮丁嘛,不用多可惜。 河尹今年能丰收跟他们的辛劳分不开,他们也该过来一起享受这硕果。 她整理仪容:“春神在上,下关河尹郡守沈幼梨,率领治下一众官吏……” ------题外话------ ������ 今天榜首菊花两度被爆,嘤嘤嘤,明天就是三月最后一天了,要是过期月票就作废了呀,浪费可惜哒,大家伙儿看看还有木有月票嘛,投给香菇呗??? PS:书评区的月票活动帖子还有接近两百名额,大家投票之前回复参与再投哦。 PPS:目前月票8418了,感觉1万可期,加油啊。 PPPS:凌晨还有一更,大家早点睡,明天起来就能看到哦。 358:秋收万颗子 案前供奉五谷杂粮。 沈棠点燃香烛。 这次她学乖了。 准备的小纸条尽量避开言灵,心中还要不断默念“这是主祷词不是言灵,绝对不能再出差错”,死死盯着自个儿的丹府。 如临大敌�A不止她,褚曜祈善几个也绷紧了神经,眼睛牢牢盯着沈棠的反应。 生怕一个走神,某人文气就空了。 庆幸的是,这一幕并未发生。 这是几位文心文士此刻的真实心情,沈棠也似打了一场仗般,背后冷汗涔涔。 周遭庶民也虔诚祭拜。 甚至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佝偻着背,偷偷转过身抹泪,先前穷的时候,莫说吃饱有活儿干,哪怕是种地都没得种。家家户户挖菜喝水啃树皮,一度将几座山挖到秃头。 熬了一年又一年。 他们没想到,老天爷终于肯垂怜,给他们派下一位真正为他们着想的郡守。沈棠这边刚结束,便听到人群中传来呜呜哭声。 哪怕是最年幼的孩童也不再调皮。 乖乖跟在家长身边学着祭拜。 他们多少已经记事,知道饿肚子的苦。 仪式结束,便到了最关键的环节。 沈棠卷起衣摆裤腿下了地。 掏出了特制的大剪刀。 粟的模样像极了放大版的狗尾巴草,根须粗大而植物体细弱矮小,端部沉甸甸,压得整个植株几乎要伏倒。沈棠小心翼翼将其剪下,收入手肘挎着的竹篮之中。 这几亩田名义上属于治所官署。 除了耕作和收割需要沈棠参与一下下,其他时候都由专人照料。看得出来,这几亩粟被照顾得极好,放眼望去金黄一片,既无未成熟的绿色,也无遭受病害的黑色。 穗长结实,每一束都沉沉有分量。 沈棠借着大剪刀剪了小半篮,还蛮有意思,便扭头冲祈善几个挥手:“站着作甚?” 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偷懒。 “唯,这就来。” 习惯主公大大咧咧的豪放作风,众人也没在这种时候说什么“于礼不合”的扫兴话。 一众庶民也开始热火朝天地干活,每一片都有负责统计亩产的小吏在一旁盯着。 小孩儿则跟在大人后边儿捡不慎掉落的粟米粒,田间皆是劳碌影子。 一亩地收完还要称重量。 因为这些田名义上都属于沈棠的,从她手中租借给没有田的庶民,也就是佃农,由她做主将租金并入田税。而田税高低与农田优劣以及附近一片地区的平均亩产挂钩。 每一亩根据这个比例收田税。 收成好就多收一点。 收成差就少收一些。 为了降低工作量,治所官署便决定在秋收的第一天随机择定一片地方的几亩地,计算每一亩的产出,定下这一年的田税。 每一亩地都是顾池精心重新丈量划分过的,这边的数据可以相信。 据以往的记录,粟的产量不高。 哪怕是最有经验的种地好手,用肥沃上等的良田,辛辛苦苦伺候一整年,一亩也就三石的样子。若普通庶民用的肥力贫瘠的劣田,亩产能有个一石就不错啦。 沈棠紧张看着称量的小吏。 想催又不敢催。 “怎么样?怎么样?多少石?” 百国割据,每个国家所用单位都略有不同,沈棠掂量过辛国所用的铜权,一石大概三十公斤。据说庚国一石差不多五十公斤,因为衡量不同,换算能要人命。 小吏称量了又称量。 声音哆嗦:“四、四石二钧三斤……” “四石二钧三斤?” 沈棠在内心迅速换了一下。 不就是两百五十来斤? 哪怕脱了壳,也比以往多得多! 小吏几乎要乐得哆嗦。 这个亩产他多少年没有见过了? 这绝对是丰年上熟!!! 几亩田的亩产都在四石上下,沈棠等了等,又有其他小吏狂奔过来汇报消息。那些田倒是没四石这么高,但也在三石半左右。 浮姑城以外的地区,亩产约莫三石。 这个亩产足以让庶民喜极而泣,沸腾欢呼,要知道今年的年景远算不上丰年,天气不咋好,大部分都是新开垦的田,肥力也没怎么培养积攒,亩产顶天了两石。 结果、结果产量超出预期一大截! 倘若碰上真正的上熟丰年,亩产还不得翻一翻?小吏捧着竹简的手在抖。 沈棠倒是觉得这个数字不高。 她隐约记得应该还有亩产六七十石的农作物,那亩产才叫高,只是看着田间不住抹泪、感激上天、感谢沈君的庶民,明年终于能过一个宽裕年,沈棠不由得浅笑。 罢了,惊喜要层层递进才行。 耳畔传来顾池轻笑:“主公可开心?” 沈棠闻言转头:“你说呢?” 她这会儿已经开心得说不出话啦。 顾池见众生百态,未说出内心感慨。 沈棠干脆一屁股在田埂坐下来。 看着忙碌众人,悠悠念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下一句就不念叨了,晦气。总之,期望有一天四海五湖再无人因为一口粮食而丧命……” 祈善闻言十分欣慰。 主公终于能正常念出言灵了。 褚曜也老怀甚慰。 唯独康时想起一件扫兴的事:“主公,先前跟联盟军借的粮草要还回去?” 沈棠:“……” 态度强硬,理直气壮地道:“我凭本事借来的,凭啥要还?再说了,这一天饱日子还没过上呢,等咱河尹官署粮仓什么时候堆满五谷塞不下的时候,再还他们好了……” 深谙老赖精髓。 康时:“倒也是,谁都比咱们富。” 不可能等着主公这点米下锅啦。 众人在愉快氛围中说说笑笑。 那一头,小吏已经将几亩的粟米都收拾好了,询问沈棠如何处置它们。 沈棠便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此等好事,自然要与诸位先生共享!” 让大家伙儿都尝尝她种出来的粟米。 小米粥软糯滑口,加点甜,更美。 不止祈善几个,如今领了河尹都尉一职的共叔武也有份。赵奉领着兵去帮庶民收粮,不在附近,也记着他一份好了。 嘿嘿,量不多,表个心意,大家一起沾沾喜气,期待来年更好。 每人能得几斤,她心里有数。 沈棠是这么想的。 谁料众人毫无预兆地开始流鼻血。 众人:“???” 沈棠:“……” 集体捂鼻子什么的…… 这场面有些魔性啊。 她后知后觉想起来自己忽略了什么。 还不待她回神,天地之气震荡翻涌。 ------题外话------ ������ 原本应该四千字的,但因为换算查找粟米亩产弄得我头大,两个小时还没搞清楚,太难了这玩意儿,竖版繁体字,头都大了,每个朝代单位还不同,淦。 所以数据要是有问题,大家忽略,或者有大手子提出来,我明儿再改。 嘤嘤嘤(�i�s^�t�i) PS:目前月票8788票了,距离一万还有1212张,扣除双倍应该是606票,呜呜呜,好难啊,大家看看还有没有票嘛。球球啦。 359:文心文宫(一) 众人齐齐看向动静源头―― 林风! 褚曜几个都有过相同经历,特别是褚曜本人还经历过两次,对此再熟悉不过。 这、这分明是即将成丹的前兆! 丹府文气将由虚转实、凝气为丹! 杨都尉武虽废,但也曾是个高手,对天地之气的感知比普通人强许多。他今日也难得跑出来凑凑热闹,谁能抗拒丰收盛景呢? 他问:“怎得了?” 一侧�A白素一瞬不瞬地看着。 白素道:“文心将成。” “文心将成?”杨都尉一怔,“谁?” 问完他就回过神了。 抿了抿唇,缄默不言。 但内心是何等翻江倒海,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打从他知道白素作为女性却能凝聚武胆,隐约便有了些猜测,但他毕竟不擅长玩脑子,性格本身也带着点缺陷,有些猜到有些仍迷糊。但有一点他有心理准备,那便是女性文心文士,迟早会现身。 白素道:“是令德。” 一侧屠荣满脸写着羡慕二字。 唉,他何时才能凝聚自己的武胆呢? 屠荣小声道:“师妹这次能成功吧?” 他是知道林风多次尝试凝练都失败了,有一阵子情绪还格外焦躁,被老师抓着好一顿批评,倘若这次仍失败了,不知会多难过。 白素也不清楚。 她是武胆武者而非文心文士。 不过―― 观几位先生轻松神色,想必很顺利。 白素耐心等着。 其实也没等多久。 凝聚文心的过程非常短暂,期间也没什么霞光漫天、瑞气千条的祥瑞异象,除了对天地之气感应敏锐的人有所察觉,其余庶民至多觉得这阵微风吹着有些舒服。 “咦?” 沈棠倏忽咦了一声。 目光从突然突破的林风身上挪开。 视线落在周遭祭田之上。 “怎么了,主公?”顾池离沈棠最近也是最先发现她异常的人,循着沈棠视线看去,但没看到特殊的东西,“那里有什么吗?” 沈棠眼睛眨也不眨。 “光……” “光?” 顾池不解,又抬头看了眼天色。 “你没看到吗?”沈棠指着远处
相关推荐:
恶毒女配身后的极品男人
佳儿佳妇
魚兒魚兒水中游
逆風發球
追星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那家伙对我图谋不轨
你的flag真好看
蜕变
无良王爷和腹黑教主·深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