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看到弟弟哭的那样,玥玥也没觉着自己有多高兴,伸手就要把手里那半颗送出去…… 第370章 光宗耀祖,荣光再现 没过一会儿,俩孩子又玩到一块去了。 仿佛吴远这个主持公道的恶人是白做了。 堂屋沙发边上的电话响了。 吴远快步走过去接起,才知道是老丈人打来的电话,叫他带孩子过去吃饭。 挂了电话,确实时间不早了。 把俩孩子往二八大杠上放,由于没有儿童座椅,导致他顾前不顾后的。 这要是路上把孩子摔了,磕在石子上,反倒不值当。 干脆也不骑车,直接锁上大门,带着俩孩子溜达着出了门。 结果没走几步,小江就伸手要抱抱。 现在俩孩子都长得敦实,远不是小时候那般轻盈了,一手一个坐抱在怀里,吴远是撑不住了。 所以只能故作严肃地:“自己走。” 小江又撇嘴要哭,但被玥玥一拉手,反倒忘了。 等路过村办小学的工地,正碰上这边下工,张艳和苗红走出来。 一人一个,直接把小江和玥玥抱在怀里走。 边走还边埋怨吴远道:“师父,孩子这才多大,你就让他们自己走,你也真狠心!” 吴远理直气壮地反问道:“都是农村孩子,要是自家小孩,你也这么惯着?” 张艳无话可说。 苗红偷笑。 农村小孩,确实不会这么惯着。 可师父家这样的条件,比城里也不差呀,孩子凭啥这么遭罪。 难道师父这是要把俩孩子当农村孩子一样养? 十多分钟后,到了老支书红砖瓦房后面的路上,张艳和苗红放下俩孩子,依依不舍。 张艳一脸艳羡地问:“师父你家孩子咋养的,身上香香的。” 苗红附和道:“对,奶香奶香的,特好闻。” 剩下的一小段路,都不用吴远催了,俩孩子蹭蹭地自己就跌跌撞撞地跑了。 因为前头刘慧早已经等在那里。 饶是如此,吴远还是得了刘慧的埋怨道:“这么远的路,你竟然能让孩子自己走着来。你这个当爹的,是真狠心。” 这隔辈亲说的话,根本就不管不顾的。 吴远也懒得解释,径自进了院子。 堂屋里,席面已经摆开了。 除了老丈人杨支书和三位老师傅,倒也没旁人了。 杨支书一见他到来,就指着正对的位置道:“小远,快来坐。” 吴远洗了手,连擦都顾不上擦,就坐下了。 下意识地拿起五粮液酒瓶,才发现众人早已满上了。 席面很是丰盛,虽然赶不上过年的阵容,但也有四个凉菜,八个热菜。 吴远尽心地陪着老几位,丝毫没有拿架子。 结果几位老师傅喝着喝着,就聊起了吴大先生的光荣岁月来。 戎马一生,风光无俩就不说了。 有把盒子枪,却从来没开过也不用提了。 这些都是旧闻了。 就说起老爷子回来那阵子,亲朋好友纷至沓来的荣光和体面,也都令人唏嘘无限。 这些事儿,吴远都还有印象。 那几年算是家中条件最好的时候。 随后就急转直下…… 最终话头说回到现在,回到吴远身上。 吴大先生的荣光,又回来了。 现在吴家的知名度,与当年也相差无几。 仿佛时代拐了一个弯,又回到了过去一般。 吴远听着,着实汗颜。 他自己清楚,眼下的荣光什么的,有多少幸运的因素。 靠着重生的幸运。 否则就该像是上辈子那样,等他稍微挣点家底出来的时候,吴大先生的荣光早就随着老一辈的逝去而彻底湮灭了。 哪还有什么荣光再现? 不过老师傅们的推崇,他也不好意思反驳。 只能内心里知道,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一顿酒喝到后来,仨位老师傅都有点上头了,对吴家陵寝修缮的事儿也彻底上心了。 上心到要把老一套的规矩原般照抄过来。 一样都不能省。 吴远连忙给老丈人使眼色,该打住打住。 繁文缛节什么的,就不必了。 毕竟到头来,受罪的是他这个当家人。 何况上辈子台岛来的俩表哥,就给立了个碑,种了三棵松树,后来也挺好。 无非是个寄托罢了。 酒足饭饱,吴远和老丈人一起把三位老师傅送到瓦房后面的村道上。 老师傅们车轱辘话说了一大堆,胸膛拍得梆梆响。 听得爷俩都忍不住犯琢磨,要不要派人把他们送回去。 没想到,等到老师傅们一转身离开,那步伐跟飞似的,比谁都清醒。 扭头回到老丈人家,就见刘慧把狗盆往老丈人手里一塞,问吴远道:“你下午打孩子了?” 吴远心想,我自己儿子闺女,我还不能打了? 只是这话没说出口,说出来伤感情。 扭头看了看老丈人,老丈人接过狗盆,直接去喂大黑去了。 这是指望不上了。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一个声音道:“妈,当爸的打自家儿子闺女,有什么问题?” 吴远回头一看,顿时喜形于色。 论护短,还得是自家媳妇。 尤其是被亲闺女这么一怼,刘慧张张嘴,还不好说什么。 吴远牵上媳妇:“吃了没?” 杨落雁语气斗转温柔道:“我在家吃过面来的。” 随即一回头,又冷酷无情道:“走,咱把儿子闺女接回家去。” 这下可刺挠到刘慧了。 刘慧护着俩孩子,让步道:“大不了以后你们俩管教孩子的时候,我不插嘴就是了。” 随即嘟哝道:“瞧你那不吃亏的劲儿,也不知道随了谁!” 杨落雁也没真想咋地,顺着台阶就下了道:“这就对了,妈。你们隔辈亲,疼起孩子来不要命,容易娇惯坏了。俺男人愿意管教孩子,那是孩子的福气。” 老支书也过来附和说:“就是就是,子不教,父之过嘛。” 两口子又在娘家坐了一会儿,这才趁着月色明亮回家。 临走时,杨落雁终究给亲娘留了个面子,没把俩孩子强硬地带回家。 路上,吴远这才有功夫问道:“上海那边都忙完了?这也没去几天。” 杨落雁抱着丈夫的胳膊道:“给爹娘立碑修墓这么大的事,我不得回来看看?” 吴远调侃道:“是怕我不替你署个名?放心吧,儿媳杨落雁几个字,必须有!” 杨落雁一脸满足:“这还差不多……” 第371章 产能拉满,供不应求 回到家,吴远在煤气灶上倒腾点拌了点狗饭,喂了大黄、糯米和饭团。 糯米是只母的,早已成年。 如今肚子都已经大了。 吴远一直也不在家,不知道是谁干的。 但听刘慧的意思,应该是饭团的孩子。 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替大黄这只单身狗伤心。 所以投喂的时候,特地多给了大黄一勺,相应饭团那儿就少了一勺。 饭团就很无辜。 旋风般地吃完之后,看着旁边糯米的狗盆,剩的再多,它也不抢。 反倒是远处大黄的狗盆里剩的够多,它抢起来也毫无压力。 可惜够不着。 吴远撸着大黄,趾高气扬地看了眼饭团。 饭团俩眼一耷拉,掉头回了狗窝。 忙完这一切,吴远转头插上大门,就回小楼了。 小楼里面,经由杨落雁添了些柴火,已经暖了起来。 电视里正播着省台的新闻。 忽然一个画面跳出来,把杨落雁激动得不行道:“哟哟,你上电视了!” 这其实是昨晚央视新闻联播中的一条简讯。 照以往的惯例,都是从市台、上到省台,最后才能上央视新闻播出。 只是这一回,倒是反过来了。 吴远笑道:“你昨晚没看见么?” 杨落雁摇摇头道:“没有,昨晚一直在店里忙。直到回家后,才听吕家嫂子说你上新闻了。”随即啧啧道:“嗯,俺男人就是帅气。上电视这形象,一点不比那些演员差!” 听着这话,吴远是当仁不让的。 毕竟个头和仪表在这儿,加之面对采访那收放自如的状态,确实不差。 一夜欢愉。 吴远收到媳妇丰富的奖励。 以至于隔天一早,差点起晚了。 匆匆从屋里提着裤子出来,媳妇还劝道:“累的话,你就多睡一会呗。” 吴远冲进洗手间道:“几个老师傅还在陵寝那边等我,再晚就错过吉时了。” 杨落雁一瞧今天的万年历。 3月11日,农历二月十五,宜搬家、动土。 等到吴远骑着二八大杠赶到自家地头的时候,果然三位老师傅和杨支书都已经到了。 吴远快步跑过去,杨支书看了看表道:“开始吧。” 夏师傅拿出一小截鞭炮要点。 看得吴远连忙拦住:“有这习俗?别惊着我家祖宗。” 夏师傅老神在在地道:“你且放心,这是为活人放的,驱走一切孤魂野鬼。” 规矩真多。 这方面吴远也确实是懵懂,毕竟他上辈子也没接过类似的业务。 而且俩表哥一手操办的时候,也是一切从简了许多。 好在放完了鞭炮之后,动第一锨土,放第一块砖之类的讲究,都很寻常。 吴远默默看着,并无异议。 直到夏师傅凑过来跟他商量,你看这墓碑,该朝哪个方向,埋入多深。 三棵松树又该种在何处,取什么寓意? 这俩件事,吴远是记得门清。 干脆就照着前世里的样子说了。 不料夏师傅一听,登时竖起大拇指道:“极好!” 对此,吴远面不改色的。 却把老丈人杨支书喜得合不拢嘴,直接塞了包华子给夏师傅道:“夏师傅,怎么个极好法?” 夏师傅一通云山雾绕地忽悠,把杨支书听得眉开眼笑。 无非是紫气东来、造福后代、蒙荫子孙那一套。 走完了这一套流程。 三位老师傅开始和水泥,沿着吴远划定好的区域,开始铺砖砌台。 这期间,吴远有心插个手,帮帮忙,却被老丈人给拉走道:“让老师傅们干吧,这种活哪有自己干的道理?” 回到自家小楼,吴远本来想偷得浮生半日闲。 结果杨沉鱼一个电话打过来,问他在哪儿,说是有事情要汇报。 吴远一听就不以为然:“今天是星期天,哪来那么多事情要汇报,等明儿周一不行么?” 杨沉鱼顿时就绷不住了,“老板,你还知道周日休息?我自打从BJ回来,电话就没停过。央视的新闻,加上几家纸媒的联合宣传,现在咱们盼盼家具厂的电话都要被打爆啦。” 吴远一拍脑袋,早该想到这一点的。 连忙安抚道:“你先在厂里别动,我马上就到。” 骑着二八大杠赶到厂里,连老苏的寒暄都顾不上理会,吴远便直奔办公楼。 市场部的宋贤和朱光梅都在,连同杨沉鱼的三部电话,都成了热线。 吴远走进杨沉鱼的办公室,径自在办公桌前一坐,抄起桌上的一张单子。 这是各地百货商店的进货订单。 又抄起一张单子,这是各大城市慕名而来的代理商洽谈电话和上门日期。 林林总总,满满当当。 吴远大约心算了一下,各地百货商店的订单数量,也就是一月份省内订单的两倍而已。 暂时还好。 至于这些想要合作的代理商,从洽谈,到合作达成,再到家具卖场建成,供货渠道稳定下来,少说三个月,多说得半年。 并不是燃眉之急。 饶是如此,如果各大城市百货商店的订单稳定下来,就已经足以将全厂产能拉满了。 这还没考虑到亚运村的几千套床柜、桌椅、房门。 带着这些单子,吴远起身就去了木工车间。 虽然是周日,木工车间依旧照常运转,但允许师傅们灵活休假。 只是工资是按天计算。 所以休假的话,自然就少了一天工钱。 这有些不近人情,但架不住师父乔四爷和几位工班组长觉着理所应当。 相比于吴远,他们更习惯于这套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报酬方式。 在隆隆的机床声中,吴远沿着人工绿色通道,直接找到乔四爷跟前,连周围人的招呼都顾不上回应,只能点头致意。 “师父,外面说。” 乔四爷跟着出来,就听吴远开门见山道:“师父,咱们这产能还能不能再提一提,扩一扩?” 乔四爷眉头一皱,“咱这产能刚翻了倍,怎么又要扩大提升?你就不怕生产出来的家具,卖不出去,都堆在自家仓库里烂掉么?” 然后,回答他的不是吴远的辩解,而是几张单子。 乔四爷接过来一看,眉头立刻皱的更深,嗓音却跟着沙哑道:“现在盼盼家具已经卖到省外了?” 第372章 队伍大了,要未雨绸缪 吴远严肃地点点头:“这次赞助亚运会的效果,来得比预想中的还要猛烈。” “再加上,我们和亚组委签订的供货合同,涉及到7000套指定规格的床柜、桌椅和房门,这都是不小的工作量。” 乔四爷感觉自己这心儿扑通扑通直跳。 自打跟着关门弟子干了,这肾上腺素动不动就飙一下子,着实有些受不住。 当年见对象程月娥也没这么剧烈过。 定了定神,眼前的问题还是得解决,好歹自己是师父。 乔四爷就想起道:“咱这厂地方有的是,机床设备也好办,就是这人手难办。四邻八乡的大师傅们,被咱们搂的差不多了。” “再招,得从外面招。到时候得给人提供宿舍伍的,都是麻烦事。” 吴远沉吟道:“那就从外面招,宿舍不是问题,问题就是随之带来的管理问题。外来人员参差不齐,咱们不知根知底的,很难保证人员素质。这素质不仅包括手艺,而且包括人品。” “所以师父,咱们扩充产能是一部分工作,伴随着的管理工作要加强,规章制度要完善。” 乔四爷闷头琢磨了一会道:“行,你想得比我周到,我没意见。” 跟师父打完招呼,吴远扭头到了缝纫车间。 高大的身影往车间门口一站,席素素立刻就发现了他,转头跟副手张文婷交代几句,便快步走过来。 即便已经极力地稳住了,但依旧颤颤巍巍。 “老板,你怎么来了?” “缝纫车间的产能还有提升空间没有?” “巧了,老板,我们最近根据工单生产,优化了部分工序,产能提升有10%的样子。” “10%可不够,”吴远摇摇头道:“现在厂里的订单又面临积压了,差不多是1月份的两倍。” 席素素顿时猛吸一口气道:“老板你太厉害了!这样的话,咱们车间还得招人。” 吴远点头:“没错,做好招人准备吧。另外,设备采购的单子也提起来,交到杨副厂长那里。” 席素素干劲十足地道:“嗯,我会马上处理的。” 跟车间里打过招呼,吴远掉头回了办公楼。 结果正遇上卞孝生从外头走进来道:“大老远就瞧见你在这边,怎么周天也不休息的?” 吴远无奈道:“我倒是也想休息,这不是被市场部一个电话叫过来了么?” “怎地,出了什么事?”卞孝生问这话时,内心里不知怎地,竟有一丝窃喜,偏偏还要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道:“说出来我给你参谋参谋。” 于是吴远就娓娓道来道:“卞乡长,你也知道,厂里前两天去BJ赞助亚运会,公开搞了个仪式。” 卞孝生点头道:“我知道啊,新闻上都看到了。” 吴远续道:“谁知道这新闻刚出没两天,厂里电话就快给打爆了。你听听……” 话说到这儿的同时,卞孝生也已经走到了办公楼前。 市场部办公室的三部热线,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只要不是聋子,都听得出来。 “这……”卞孝生愕然道:“都是来订盼盼家具的?” “当然不全是。”吴远回答道。 卞孝生顿时大松一口气,就听吴远接着道:“还有不少是想做代理的。”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卞孝生听完,骂骂咧咧地掉头就走了。 连吴远扔的华子都不要了。 吴远回过头,就见二叔杨国柱从办公室里走出来道:“卞乡长咋走了呢?” “我也不知道,”吴远一脸无辜道,顺便对杨国柱道:“二叔,联系市电视台,发布招工启事。具体的要求,你问问我师父和席素素那边。” “另外,随着厂里人员越来越多,管理上工作与日俱增,各方面规章制度都得完善起来。管理岗位该补充的人力也得补充。必要的话,调几个人,成立个保卫科。” 杨国柱接了吴远的华子,在自己手上的烟盒上,习惯性地磕了磕道:“这样子,动静可不小哇。比上回产能翻番,还要大。” 吴远思忖着道:“人多了,问题就多。未雨绸缪,总好过手忙脚乱。” 前世建筑公司干大了之后,人一多起来,各种狗屁倒灶的事儿都接踵而来了。 如今盼盼家具厂的性质,比建筑公司复杂多了。 更得引起重视,未雨绸缪了。 离开盼盼家具厂,吴远心想着,出来都出来了,干脆去县里老农机修理厂的工地看看。 结果二八大杠骑到农机修理厂门口,有个看门的老头,愣是不让给进。 说是得穿马甲的,才能进。 否则得叫人来接。 这老头,一双小眼睛,额顶头发没两根,稀疏了。 但认真起来,还真拗不过。 吴远又不能真以小年轻的大个头,跟个老头对着干。 于是掏出华子来,套套近乎。 结果老头很认真,直把他往外撵,一脸划清界限的姿态。 就在这时,潘麻子带人路过门口,回头一看,顿时惊呼出声:“吴老板,你怎么来了?” 接着又转头对老头道:“梁叔,这是咱们的吴老板,你怎么拦他了?” 老梁头嘟哝道:“我也不认识无老板有老板的,是你说桑塔纳不能拦。他也没坐桑塔纳来呀!” 吴远笑着又把刚才没散出去的华子,散给了老梁头道:“你做得对!工地有你看着,别说潘麻子,连我都放心。” 老梁头顿时咧嘴笑开来,接过华子,贪婪地在鼻尖嗅了嗅道:“这还差不多。” 随后,吴远随着潘麻子进了工地。 潘麻子就手从墙上拿过来一顶安全帽道:“老板,工地内大型机械多,戴着安全点。” 吴远二话不说就带上了。 进工地,就戴帽子,早就成为他的职业习惯了。 现场地基已经浇筑完毕,大致能看出芙蓉衣巷服装厂的厂房和办公楼轮廓来。 跟记忆里的图纸,大致对的上。 吴远没看出什么问题,就问潘麻子道:“这些机械,用着可习惯?” 潘麻子嘿嘿一笑:“一开始也不习惯,配合起来,我嗓子都喊哑了。后来大伙适应了,才发现是真的好用。省了不少小工不说,而且效率还高。” 第373章 各寻出路,谋求发展 农机修理厂的工地上,声音隆隆,让吴远多少感受到点昔日荣光。 那还是上辈子2000年之后,准确地说,2008年以后,他的建筑公司小成规模,终于能独立承担一个小区的开发建设。 每每到了开工日子,数十辆大型机械开进场地。 那场面,就跟古代战车冲锋陷阵一样,令人着迷。 如今农机修理厂的机械数量虽然有限,但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一念至此,吴远笑着对潘麻子道:“好好琢磨研究,同时注意安全。真正用好了,我直接给你配齐这些机械,跟我到上海干工程去。” 潘麻子顿时心生向往,眼前一亮:“那敢情好呀,吴老板!” 吴远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就蹬上二八大杠回家了。 至于对门的县服装厂,他连看都没看。 自然不知道,此时的县服装厂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艰苦卓绝地谈判。 依旧是第一会议室。 刘庭伟看着这南方来的客商陈老板,一嘴的苦涩。 据说这是县
相关推荐: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海贼从写轮眼开始
捡个宝贝回家(五)
穿越异世后她种田搞事业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我的主神游戏
天神,境魔,诗剑仙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诸天:开局对抗天使
卡牌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