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 第341章

第341章

母亲膝盖上哭起来,“呜呜呜,太欺负人了,本来就强,还要努力,你让我怎么办!” 马楚翼第一次觉得弟弟可爱死了,不知不觉红了眼。他沉声道,“母亲,您把弟弟教得很好。以前是我错了,我不该拿我的标准来要求弟弟……” “是是是,我够不上你的标准!”马楚阳烦死这哥哥了。 哼,还是我星河哥最好!星河哥才是我亲哥!你不是!我不要你! “我不是那意思!”马楚翼头疼。 马楚阳继续哭,“我不管你什么意思,反正母亲归我守护。谁要敢说母亲一句不好,我让他全家都过不好!到时就知道我的厉害了!哼哼哼!” 马夫人被那几个“哼”弄得心都化了,只觉自己这一生无比富足。 马楚翼一边抬手抚着弟弟的背,一边道,“母亲,其实我有件事没跟您报备过。我回京前,在军中受过处分。我把庶弟的腿打断了……” 第733章 马楚翼和其父马立扬那会同时回京述职。在回京之前,两人所在边陲重镇相隔两座山。 他寻思着与父亲一起回京,便启程转个道拐过去了。 谁知到了以后,看到十岁的庶弟马楚源骑在一个伤兵的背上,拿着皮鞭一鞭一鞭抽在伤兵的伤处。 每抽一鞭,就喊一声“驾”。 伤兵本就有伤在身,被抽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少年小小年纪大言不惭,说自己长大就是将军,能接管马家军,到时就是这里的王。 不听话的,他一个个全弄死。 他还让伤兵唤他“主人”。伤兵不肯,那皮鞭就一鞭鞭落下。 马楚翼撞上后,怒火中烧,上前一拳就把少年从伤兵背上打下来。 下手有点重,把少年腿打断了。 马立扬知道后,不分青红皂白给儿子马楚翼记了个处分。 那伤兵见着马小将军为自己背了处分,思虑再三,才拖着伤重的身体,将自己在马家养伤受到的对待一一道了出来。 他还将少年说的话,也进行了复述。 那些童言稚语作为一个将军的儿子说出来可大可小,关起门来没传出去倒还好,只当在家乐一乐。 若是传出去,那就是马立扬要谋反。 马立扬听完以后大惊失色,查看过伤兵身上的伤,又回家把其他伤兵也查看一番,发现所有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伤。 且所言如出一辙。 马夫人听到这里,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翼儿,你怎的不早告诉我?” 马楚翼低垂着头,“不想让母亲听了糟心。父亲原本回京的时候,是要带那母子三人一起的,出了这事后,就不带了。据说还让人把那院子围了,不让他们母子三人从院子里出来。” 马夫人冷笑,“怪不得你父亲跟我说,他们永远不进京。呵,原来是这样!” 马楚翼道,“母亲不必忧心。如今已没有株连制,他们要作死就随他们,自有律法管束。以前株连制没被废,我就跟父亲说过,如果他管束不力,坏了家风,我就替他把人打死,省得祸及全家。” 马夫人咬牙切齿,“你别污了手,让他自己处理。一个将军,连家都管不好,还带什么兵?孩子能说出那种话,姨娘肯定没少在背后盘算。还称王!什么玩意儿,野心挺大!” 她忽然伸手一戳马楚阳的脑瓜子,“你眼珠子别乱转,离得山高水远,鞭长莫及。让你父亲自己去处理,是他弄出来的人,得他自己去操心。” 马楚阳一捏手指,发出喀喀的响声,“那庶子最好别出现在小爷面前,小爷现在脑子里有一百种方法弄死他。” 马楚翼睨了弟弟一眼,“轮不到你动手。我跟父亲长谈过,父亲心里有轻重。” 马楚阳冷笑,“他有屁的轻重!就只会说我被养废了,等我中了探花后,他又笑出一脸褶子,说我是他的好儿子!我都不爱搭理他。” 马夫人忽然喃喃道,“你父亲迟迟不回边关,怕是也烦了那母子三人?” 马楚翼没想那么多,“朝廷的‘清尘’计划,父亲是主力,得皇上看重。皇上有意要他留京去镇守京外的碧霞关,想必很快就要启程。” 马夫人悠悠道,“你父亲若是镇守碧霞关,那母子三人少不得随行,如此离京城就近得多了,还不知会惹出什么乱子来。不如……” 马楚阳笑,“送回老家去跟祖母祖父作伴。” 马夫人点头,“我儿聪明。我不搓磨人,有的是人要拿捏他们几个。这些年,各方人马的日子还是过得太舒坦了些。不如搁一块吧。” 她原本打算在江城多玩几日,和明昭多见几面,处出一些感情来。现在也没了心情,她得火速回京,去落实这事。 在马夫人临行前,明昭没避嫌,匆匆买了一大堆江城特产过来送行。 马夫人便是越看明昭越欢喜,拉着她的手道,“我没有女儿,等昭儿你嫁过来,我当你是女儿一般,咱们好好处。” 明昭原先以为权贵世家的夫人都是高高在上,谁知自己真的捡到宝。她走南闯北,阅人无数,自然分得清马夫人是真心还是假意。 马夫人依依不舍,取下成色上好的碧玉手镯戴在了明昭手上。 明昭推辞一二后,便是大方戴上了,直将马夫人送出江城外好几里,才挥手惜别。 马楚翼见此莫名生出一种“一年也太长”的唏嘘,何况三年? 也不知那个楚笙先生是怎么想的,竟然写了一首“三年是一朵花开的时间”在《翼京周报》上发表。 弟弟马楚阳把报纸带过来的时候,马楚翼看了以后就觉得这个“楚笙先生”脑子有问题,谁家的花要开三年? 觉得楚笙先生脑子有问题的,不止是马楚翼,还有一大堆擅长诗词的文学大家,纷纷撰写文章讨伐楚笙先生。 他们认为楚笙先生的这首诗就是个四不像,诗不像诗,文不像文,简直有辱斯文。 最气的是,这种东西还登在《翼京周报》上。这是要带歪所有读书人吗? 可就是有一帮读书人被带歪了,纷纷模仿这种诗体,大有一种解放心灵之感。 五字七字诗固然好,可多出来一种打破旧体诗格律的新诗又有什么不好? 百花齐放,才是进步的标志。 文人们风起云涌,一帮人讨伐楚笙先生,一帮人维护楚笙先生。 总之,楚笙先生火了,比才子时云起更火。 所有人都在猜测楚笙先生到底是何人?坊间无人知晓。 知情人口风严密,如明德帝,黄醒月,陆桑榆。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楚笙先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京城已被推上风口浪尖,将成为开辟新诗风格的第一人。 她正在虚心向女婿讨教,“鸢儿,除了那首‘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还有没有别的?你多默几首给我学学啊!” 岑鸢哑然失笑,“母亲,这不是我长项啊。我能记得这么一两首已经很好了,你自己多去琢磨,多写就好。” 时安夏也鼓励她,“母亲,你写得很好,我很爱看。” 第734章 门外传来时云起的声音,“母亲,我也喜欢您写的诗。” 他带着夫人走进来,齐齐行了礼,才真心诚意道,“那跟我们平时读写的诗完全不一样,母亲真令人刮目相看。” 唐楚君得了名动京城的才子夸奖,笑得合不拢嘴,忙用扇子掩嘴,又伸手指了指女婿,“是鸢儿,鸢儿教我的。” 岑鸢不居功,“我哪有本事教您,不过是早前看过些孤本札记,发现有这种诗体。” 时安夏若有所思地看着岑鸢,不由得想,夫君见多识广,匪夷所思,到底上哪儿能懂这么多东西? 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头滋生,难不成夫君不止有前世的记忆,还有前世的前世,或者更前世的记忆? 否则哪来那么多神秘孤本? 夫君是个谜。 此时屋子里聊诗作聊得十分热烈。 魏采菱也道,“母亲,您真是我们的骄傲。” 哎呦,这些孩子们!唐楚君被夸得红了脸,竟然不好意思起来。 心中翻滚的诗意,如同滔滔不绝的洪水奔涌。 与旧体诗相比,新诗的特点是简单直白,直抒胸意。登在报纸上,让人一看就懂,连没读过书的百姓,听到别人吟颂也能哼哼几句。 句子朗朗上口,冲击着曾经稳固的文坛,令人愤怒,又令人新奇。 一行人准备离开江城去往维那部落时,明家宅子已挂上了“富润爵府”的崭新牌匾。 明如绯因当众造谣,下狱三年。那剩余的十四板子还存着没动,只待她身子好些再来一轮,打到她不好,以此长记性。 那孩子是被打没了,一个见不得人的种,也没什么好惋惜的。 林家二公子最终承诺娶明如绯为妻,以此来粉饰太平,换取对方松口不状告他。至少不算是犯奸,顶多是你情我愿,属于伤风败俗的道德层面。 明如绯还指望着三年后出狱嫁进林家,美梦能做一天是一天。 如此一来,西城明家是彻底败了。而南城明家却实现了阶层跨越,迎来真正新的开始。 明家读书的儿郎们也全跟着唐楚煜、时云起和马楚翼回了京城入云起书院读书。 其余人等跟着海晏公主夫妇去了维那部落。 唐楚君一路行往维那部落,一路诗作不停。 她三天两头给明德帝寄稿子寄信,明德帝除了处理政务奏折,便是拜读楚笙先生的诗作。 美妙,无以伦比。 唐楚君说,他是第一个读她诗作的人。 明德帝回复,君非池中物,落笔若生花。 唐楚君誓要以笔写尽北翼秀美河山。 明德帝誓与君踏遍万水千山,共赏世间繁华。 她笑颜如花,以越来越美好的姿态等待花开。 他正朝她奋力疾行,日夜不休。 明德帝不止读诗,还改诗。 改字,改句,然后告诉她,最好的诗作是言之有物。 从此,楚笙先生写出来的诗便言之有物,不止是单单抒发情绪。 她写江城,会写江城的桂花,写喷薄着桂花香的茶和酒,以及喝着茶和酒的人。 她写沧图河,会写两岸的垂柳,写渔民的丰收喜悦。 她写维那部落,会写部落百姓的草木皆兵,如同惊弓之鸟;也会写在部落首领那里得到的礼遇,以及部落里某些人的阳奉阴违。 北翼山河在楚笙先生笔下缓缓铺开,或波澜壮阔,或山川秀丽。 她以笔为舟,泛游于北翼山河之间。时而轻描淡写,勾勒出一幅幅宁静致远的田园风光;时而浓墨重彩,展现江河奔腾、峭壁耸立的壮观景象。 无论文坛巨匠们承认不承认,楚笙先生都在引导着众人走出自己那一方有限的天地。 这是明德帝早前就预料到的,楚笙先生必掀起一场文坛风波。 这是北翼文明的一大进步。 正如北翼此前迎战列国,掀起了一场各国重新站位洗牌的新格局。 在今年年初时,各国曾开了一场诸国会盟。北翼国是以陆桑榆为代表的使团前往。 在会盟上,宛国宣布二皇子失踪,要求各国出动兵力帮忙找人。 宛国使臣依然傲慢,逼着各国表态,让愿意帮忙找人的国家站起来。 当时几乎到场的诸国代表都站起来了,无非是找人嘛,找不找得到另说。 宛国其实也只是要一个态度。毕竟,当日死在北翼的,是不是二皇子,他们皇上难道不清楚? 可北翼使臣代表陆桑榆没站起来,稳坐如泰山。 诸国见状,又纷纷坐了回去,一时场面无比尴尬。特别是其中几个大国,包括梁国,赤国,乌松国,都坐回了椅子上。 这便说明,宛国颐指气使的日子过去了。一国独强的局面也已打破。 当时陆桑榆还指出,宛国与北翼皇太后勾结,试图篡夺皇位,实乃干涉他国内政之举。 北翼以从未有过的强硬态度和手腕,震慑了所有人。 同时,北翼在边境上与宛国的几次点到为止的交锋,均未落下风。 时安夏等人也是在北翼一片叫好形势的大环境下,踏入了维那部落的地界。 瓦真王子提早两日先回去禀报,说北翼公主驾到,又说失踪的妹妹找回来了。 当时维那部落的首领,也就是他们的拙纳王上和王后,亲自率众而出,远远来迎。 小红鹊终于回家了。 维那部落代表月亮的沐苏小公主,终于见到了她的亲生父亲和母亲。 瓦真王子和沐桑公主带着妹妹跪倒在地。 认亲场面十分感人。 王后抱着失而复得的女儿,一度激动得晕厥过去。 唐楚君和姚笙最有感触,也一起哭得不行。 可沐苏公主小红鹊却哭不出来。 她被母亲抱在怀里,不停扭脸去看时安夏,生怕夫人跑掉了。 真就是一步一回头,直到时安夏再三保证自己不会把她扔下,她才乖乖巧巧地给王上和王后磕头,喊了“父亲母亲”。 沐桑和沐苏两人都长得像王后,一瞧就是一家子。 在这大喜的日子里,美酒佳肴欢聚一堂。 整个部落从未有过的热闹,就连那些亲宛派也表现出了热络。 原因无他,只因北翼如今强盛,可与宛国分庭抗礼。 第735章 维那部落的拙纳王上本就以北翼马首是瞻。如今北翼公主驾到,更是表明了北翼的一种态度。 无论亲宛派是否愿意,除非他们自请出族,离开部落投向宛国,否则他们就只能顺从拙纳王上臣服北翼。 亲宛派自来的倚靠就是宛国二皇子布思的势力。如今布思在他们眼里生死未卜,那方势力自顾不暇,哪有空来理他们? 如此,维那部落便是从上至下都显示出臣服北翼的姿态。 除了一个人,那就是官长卢格之妻古吉。 她的丈夫儿子皆死于瓦真王子之手,此仇不共戴天,她等这一刻等得太久了。 她还以为瓦真和沐桑永远不回来了呢。 若这两人一直在外面混,她还不知如何下手,报不了这个仇。 谁知人家不止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小公主。 呵,古吉冷笑。进了部落,那都是她的囊中之物,盘中之餐。 她远远望着密林深处,眼里射出仇恨的目光,咬牙切齿道,“我要他们全都一起下地府,去给我的丈夫和我的儿子做伴!

相关推荐: 逆战苍穹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爸爸,我要嫁给你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试婚   掌中之物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医武兵王混乡村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妇产科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