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代明君能做到他这样的,已经不多见了。 岑鸢道,“肃州淮州汾州那边已经接二连三出现水患灾害。只要让钦天监上书,说后宫和皇陵女子聚集过多,致使阴气郁积,水灾就是因她们而起。皇上您就有借口先遣散宫女,后遣散愿意出宫的嫔妃。” 他这可不是胡乱出主意,在他故乡那个空间维度的历史长河里,就有过类似的事件。 听来虽荒诞,却有用。至于遣散后依然有水患,那又怎样呢? 这其中说白了,就是权力的较量。 明德帝若还是像刚登基的时候孤立无援,那是什么都干不了。 现在嘛,有以唐楚煜为首的臣子支持,局面自然又是另当别论了。 明德帝听着岑鸢的分析连连点头,只觉对方不止脑子转得快,还见多识广。 又想,还好是友非敌,否则他是真的对其心生惧意。 其实早年间,就有言官进言,说后宫开支庞大,尤其是守皇陵的宫女,人数众多,无所事事。 每年花费在这些宫女身上的银子,就可以解决一座城池的水患问题。 但以皇太后为首的老牌臣子们极力反对,说那是皇家的脸面,不能动。 如今,是时候动起来了。 这日在朝堂上,钦天监按照套好的说辞,向明德帝进言:皇城阴气过重,当遣散后宫及皇陵的宫女。 果不其然,那堆老牌臣子一如既往反对。有的人还要血溅金銮殿的柱子,以死相谏。 户部尚书唐楚煜便是出列,列举了一大串数字,还当场命人拿上记录账薄,将数字公开。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怪不得国库总空虚,户部官员天天都在闹没银子。这庞大的开销,再多的银子也不经造啊。 陆续有官员加入此列,请皇上节流减员。 呼声渐渐高过了老牌臣子。 老牌臣子们这才心惊起来,什么时候朝中已有这么多官员与他们分庭抗礼? 分明早几年,他们一开口,明德帝就是再不情愿也得忍气吞声。 唐楚煜正值年华,就得居高位。他声势如虹,一句话就几乎带动了整个朝堂。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唐楚煜怎么就成了户部尚书?又怎么就开了先例,在老国公爷没死就能袭爵?且袭爵还不降级。 这就……怪了! 老牌臣子中有知情的,这才真正心惊肉跳:凤女! 是凤女的气运! 唐楚煜的外甥女是凤女啊! 由他们这一梳理,更可怕的一件事浮出了水面。 凤女嫁的那个郎君,幽州洛家的少主……那不得谋反? 得凤女者,得天下。 这世间,谁逃得过权力的诱惑? 明德帝可不知老牌臣子们内心里正咆哮着什么,先是将后宫的宫女大批遣散出宫,尔后遣散守陵的宫女。 再接下来,便是未曾侍寝的后宫嫔妃。许多女子进宫十几年,都没见过明德帝。 礼部忙得四脚朝天,就是在对所有遣散出宫的人进行妥善安置和补偿。 后宫里人心惶惶的同时,也有人窃喜。 终于,可以出宫见天日了。 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福双路的宅子里,几个妇人正在聊起后宫减人的话题。 今日唐楚君请闺蜜们过来聚聚,也算是为肖长乐的母亲王氏饯行。 一群妇人吃着瓜子儿聊着瓜。甭管是说的还是听的,个个眼睛亮晶晶。 再加上各自的婢女们,一个小厅里满满当当全是人。 外头正下着大雨,哗哗啦啦。 此时说话的,是郑巧儿。 她算是这圈层里地位最高,信息路子最广的,“听说这次后宫遣散的不止是宫女,还有妃子,人数多达几百人。” 身着绿衫的,是谢将军的夫人,“也不知为何忽然遣散这么多人?” “听说……”赵立仁的夫人十分神秘,“有三个原因。” 于素君来了兴趣,“哪三个原因?” 王氏今日是最后一次来聚会,性子比往常开朗多了,“想必其中一个原因是缺银子吧。” 唐楚君顺嘴接话,“看来皇上不容易,家大业大,但养的人也多,耗银子得很呢。” 这事她懂啊,瞧时成轩后宅那一堆,就特别耗银子,更别提明德帝那个大后宫了。 赵夫人点点头,“说对了,咱们皇上想把银子省出来修桥修路迁城。还有边防士兵太苦了,冬天有的还两人共用一套棉衣。皇上说了,从他做起,节省开支,现在就为士兵们赶制冬衣,做到人人穿得暖,吃得饱,才有力气保家卫国。” 谢夫人深有感触,“你们是不知道边防士兵有多苦,冬日冰天雪地,夏季酷暑难耐。冷会冷死人,热会热死人。唉!其中有一处防线,地势陡峭,道路艰险,人称‘破天关’。那里来回全靠绳索攀爬。” 众人皆唏嘘感叹一番。 “这第二个原因嘛,”赵夫人道,“钦天监算出皇城阴气重。说是女子聚得太多,导致阴气郁积。所以要遣散一些。”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 这种事嘛,信则有,不信则无。 明德帝选择信,那便是他想遣散。如果他不想遣散,自然就不会信这套了。 唐楚君心头想,没准钦天监的说辞都是明德帝安排的。 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想,就觉得那天“没用膳”的明德帝又精明又善解人意,几句话就把一个天大的难题解决了。 这样的人,就不太可能被如此说辞左右。那唯有一种可能,这是他自己想要的结果,便和钦天监套好了。 正说着,赵夫人语气有点低沉,“听说皇上落了隐疾,这就是遣散后宫的第三个原因。” “隐疾?”于素君皱着眉头。 唐楚君刚见过明德帝不久,自然记得他那神采奕奕的样子,哪里像是有隐疾的人? 第367章 唐楚君没多深想,其余妇人也都聪明地闭了嘴。 这种话题再聊下去,怕是要聊到皇帝的床笫之私上去了。 若是换个臣子,诸如李长影李长德之类的,大家笑一把也就笑个乐呵 可现在说的是他们北翼的皇上,那可是爱国爱民的好皇帝。 不能说不能说啊!有的瓜好吃,有的瓜涩嘴。 妇人们不乐意做任何对皇上不敬的事,更不愿意亵渎好皇帝。 倒是由唐楚君起了个头,双手合十祈福,佑吾皇身体康健。 …… 如意街九号。 肖长乐已经在门外徘徊了好一会,愣没勇气敲开那扇门。 终于,一辆马车停在门前,从车里下来个人。 那人藏青色利落长袍,脚蹬羊皮靴,腰间挂着一个和他那身穿着不太相配的荷包。 荷包上歪歪扭扭绣着两条鱼。 肖长乐一瞧见他,便上前行礼,“见过岑少主。” 来人正是回家的岑鸢,“状元郎?”他顿了一下,问,“来找你妹妹?” 肖长乐默了一瞬,摇头,“不找了,我无颜见妹妹。”他拱手一揖,“告辞。” 他是独自步行来的,身边没带小厮,他转身而去时,背影有些寂寥。 岑鸢站在原地默了一瞬,喊了声,“状元郎,既不见她,那我请你喝一杯。” 肖长乐回过头,讷讷的书呆子模样,“可我不会饮酒。” 岑鸢上前半拎着他就上了马车,“饮酒这种事,不是非要喝进嘴里。” 两人来到一个酒馆,临窗而坐。 小二上来问,“两位公子要点什么?” 岑鸢点了三荤两素,外加下酒的花生米子,又要了一壶酒。 肖长乐只觉成亲后的岑少主行事与早前大不相同。 以前别说请他喝酒了,就是开口说句话都难。 酒菜上桌,窗外又下起雨来。 岑鸢也不急着动筷子,随口问道,“若我是你辖内想结交的富贾,你欲让我捐银子修路修桥,或者办学。可我作为商贾,就想和你喝顿酒。酒喝好了什么都好说,你待如何?” 肖长乐愣着,一时哪知如何?憋了半天才道,“若是非要喝,那就舍命陪君子?” 怎的比殿试还吓人?他手心都出汗了。 莫名在岑鸢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威压。那种熟悉程度……上邪!不就是殿试的时候,在明德帝身上感受到的? 岑鸢不知对方脑子里胡乱转着些什么念头,只耐心解惑,“你是官,他是民。他请你喝酒,无非是要你一个态度。” 肖长乐乖巧地点点头,认真听讲。 “你人到了,喝不了可直言不擅饮酒。知进退的不会为难你;若为难你的,也不是真心要捐银子的人。”岑鸢指节分明的手指,有一下无一下轻叩桌面,“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捐了银子,后续也不是个好打交道的人。” 肖长乐听得连连点头,“受教了。” 他虽是状元,但自来埋头苦读,于人际交往完全是一片空白。 但他聪明,一点就通,“所以我也偶尔可以宴请别人,在酒桌上看人品,即知哪一个值得交往,哪一个需要远离。” 岑鸢露出淡淡的笑,“理论上是如此,往后你需得多留个心眼,体会人情世故。不是让你用心眼子使计害人,而是让你有心眼子不至于被别人害。” 他家小姑娘总能逆境中翻盘,不就是靠着长了八百个心眼子吗? 肖长乐举起一旁的茶杯,“长乐以茶代酒,敬岑少主。” 岑鸢拿起酒杯,“敬状元郎,愿你从此天高海阔,做你想做的事,护你想护的人,走你想走的路。” 肖长乐一杯茶饮完,眼睛有了湿意。 他是真正感受到了岑鸢外冷内热的柔软,这是把他当家人了啊。 心里塞满了感动,就听岑鸢道,“你也别自我陶醉,我就是看你离得远了,心里舒坦。” 刚刚还满满激情的肖长乐:“!!!” 眼眶的湿意顿时没了。 肖长乐闷闷的,“你讨厌我?” 岑鸢抬眸问,“你说呢?那么大个人了,还不擅解决自己的事,排着队等着我家小姑娘出谋划策。” 他郁闷的还不是这个,而是他永远都排在这些人这些事之后。 前世,今生,无一例外。 肖长乐知岑鸢来清算自己了,忙告饶,“我当时实在过不了心里那一关。虽然是邱姑娘自己设下的陷阱,却是发生在我们肖府。”他叹口气,“终究是费了妹妹一番心血。” “那倒没有。”岑鸢道,“你妹妹反而很欢喜。她说,为官者,正该有长乐兄这样的胸襟和正义。不过她也说了,正义该有度,过于拘泥即为迂腐,会吃亏上当,甚至会导致冤案发生。如果不能明辨是非,一味同情弱者,绝不是个好官。” 肖长乐不知不觉已坐得笔直。 岑鸢拿起筷子,“吃菜!” 肖长乐苦着脸,听话地拿起筷子夹了菜吃,咽完以后才小心翼翼道,“还想听少主给在下多讲讲,让在下少走弯路。” 岑鸢挑了挑眉,“真想听?” 肖长乐肃然起敬,“总听云起书院那几个小子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在下深以为然。” 岑鸢想了想,讲了个故事。 有个长得娇弱的小娘子击鼓喊冤,说丈夫赵顺毒打她,还要杀了她。官爷瞧她柔弱,身上又有伤口,再瞧赵顺魁梧,心里认定小娘子所说属实。 官爷先入为主,调查一番后就判定赵顺有罪。 事实上呢,这个小娘子早就跟隔壁老王勾搭上了,伤口也是他们自己弄出来陷害赵顺,只是官爷不知道内幕而已。 肖长乐紧张地问,“那后来呢?” 岑鸢淡淡道,“后来?后来赵顺下了狱,家里的财产都被小娘子和老王侵占了,还把公婆撵出门。等赵顺出狱后,才知自己爹娘冻死在街头。据说死的时候,饿得只剩下皮包骨。” 肖长乐气愤无比,“官爷害了这一家子人!” 岑鸢道,“当时官爷同情弱者,加上这女子太能装,早早就打点了银两给左邻右舍。在官爷去取证的时候,都众口一词,说时常听到那家屋里传出惨叫声,又说赵家媳妇儿非常可怜。” 肖长乐道,“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啊。后来呢?赵顺把财产要回来了吗?” 岑鸢眼里一片阴戾,“上哪儿要去?那妇人和她相好的,连屋都卖了,老早就不见了人影。” 第368章 肖长乐听得胸口发闷。 因为他看出来了,这肯定不是编出来的故事,“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赵顺是不能就这么算了,当即去衙门敲鼓申冤。受理案子的,还是这个官爷。”岑鸢垂眸,喝酒,抬起头来时,发现肖长乐把筷子都放下了,竖着耳朵听讲呢。 他便继续讲下去,“官爷又调查了一次,发现这是个冤假错案,是他间接害死了赵顺的父母。他十分愧疚,可又有什么用呢?人还是死了。” 肖长乐不由得全身紧绷。他自问,以他的性格,也许不会比这官爷做得更好。 他问,“后来呢?” 岑鸢淡淡道,“后来这个官爷因为内疚,就辞官回家种地了。” 他没说的是,北翼危时,那官爷扔了锄头就上战场,与赵顺在他的青羽军遇上了。 大敌当前,两人放下私怨,共同对敌。 在“鹿北之战”中,北翼第一次以十万兵力胜了三十万联军,是北翼史上最有纪念意义的一战。 也是在那一战,卫北大将军死遁回了梁国。 在那一战中,赵顺是扛着死去官爷的残躯回来的。 那官爷全身都是污血,被砍断了一只手,肩膀的断口处已发黑发烂。 他的双腿不知被砍了多少刀,一只脚没了,身上皮肉无一处完好。 一只箭矢穿透他的身体,那一处是致命伤,正中心脏。 赵顺哭着一直重复一句话,“是钟祥救了我!是钟祥救了我!” 那官爷姓钟,名祥,余河人氏,死时三十九岁。 他一生立志做清正廉洁的父母官,为北翼百姓谋福利。可在他手上,竟然出了个重大冤假错案。 他被一个女子给骗了! 那是他一生的污点。 当一只箭直奔赵顺而去时,钟祥用剩余的那只手狠狠将赵顺推开,被一箭穿心。 他死时,是笑着走的。他说,“顺儿,对不住了……我先下去给你父母请罪……” 赵顺跪在钟祥的尸首边,久久不肯起来。 重生回来后,岑鸢便顺手搅了赵顺这段姻缘,不让他娶那个坏女人。 岑鸢抬眸看向肖长
相关推荐:
九品道士
凡人之紫霄洞天
罪大恶极_御书屋
邻家少妇
朝朝暮暮
皇嫂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试婚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