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说得起劲,忽然抬眼就看见父亲瞪着自己,不由冷笑一声翻个白眼,“您快回府准备银子吧,总不好让皇上亲自来催债。” 唐颂林仇恨地望着这一屋子人,“你们!翅膀硬了!翅膀硬了!大的小的都这么算计我!” 时安夏平静的目光里,不起一丝波澜,“欠下的,终究要还。不是活着还,就是死了以后还。外祖父,以后多吃斋念佛,修养身心。否则余生不多,晚年难安。我外祖母总会到你梦里来,找你聊聊的。” 唐颂林:“!!!” 他现在一个字都不想跟外孙女说。 他走出漫花厅的时候,佝偻着腰背。似乎今日来的时候,还风风火火,走路带风。 这一来一回,人生境遇已大是不同。 第364章 南阳山,行宫。 明德帝见到了在此养伤的祝凌修。 此时的祝凌修,已经不是当日从地宫里抬出来的模样。 他依然瘦削,却难掩绝色。他的容貌得天独厚,却也成了苦难生活的源头。 祝凌修想要爬起来行礼,被明德帝制止了,“子信,你如今还未好全,虚礼就不必了。” 祝凌修苦笑,“皇上怕是等不到子信好全的那一天了。” 明德帝沉声道,“朕说你可以好起来,那就一定能好起来。朕会给你找天下最好的大夫。” 祝凌修正要说话,从外头进来一个妇人。 那妇人穿着很贵气,发已花白,愁容满面。她走到明德帝面前跪下行礼,“臣妇给皇上请安。” 明德帝温和出声,“祝夫人请起,朕来看看子信的身体。” 妇人正是祝凌修的母亲赵氏。 这个赵氏的身份说来有些复杂。她除了是祝凌修的亲生母亲,还是死了的贵妃李清慧的姨母,以及死了的梅秀居士的亲妹妹。 祝夫人因命格不好,自小养在外地,及笄后才回的京,与家里人都不太亲近。 而她之所以得以回京,完全是因为早年祝家的家世平平无奇,却与赵家有老一辈定下的儿女亲事。 这个亲事原是该梅秀居士去完成的,但梅秀居士不愿意嫁到祝家,才央了父母把妹妹接回来替嫁,算是没毁亲。 而梅秀居士自己则嫁得如意郎君李仕新,生了个女儿就是李清慧。 祝夫人替嫁到祝家后,与夫君祝誉一见钟情,生下了儿子祝凌修,日子倒也过得美满。 尤其祝誉争气,以探花郎身份入仕,离京为官做出了成绩。待调回京城时,便已经小有成就。 一次宫宴上,还是皇子的明德帝看到了祝凌修,就跟先帝要了他当伴读。 祝凌修自然不止是长得美貌,其实也是很内秀的人。他自小得祝夫人亲自指点,在绘画技艺上小有心得。 为何得祝夫人指点,便能事半功倍呢? 其实祝夫人还有一个隐藏的身份,那便是惊艳列国的绘画大家白印居士。 北翼只知有白印居士,却鲜少有人知道谁是白印居士。 北翼有名的女画家有四个,四个里面赵家占了三个。一个是白印居士祝夫人,一个是梅秀居士李夫人,还有一个是清音大家李清慧。 但祝夫人为人低调,从来不像梅秀居士沾沾自喜,好为人师,把一点点成就挂在嘴上。 她的作品都是秘密送出去,从来不让外人知道她就是白印居士。 且她在绘画成就上远超梅秀居士和清音大家,彼此根本不在一个层级。 早前梅秀居士还不太有名的时候,就总是请人把自己的作品和白印居士的作品绑在一起说,误导了许多不懂画的人,以为梅秀居士和白印居士两人技艺不相上下。 不过梅秀居士到死都不知道,她拉踩、嫉妒、贬低的白印居士,竟然是自己那个从小养在外地的亲妹妹。 祝夫人是个十分开明的母亲。虽然她自己和赵家人感情薄,但儿子祝凌修喜欢上了姐姐的女儿李清慧,她也没有极力反对。 她以为放手让儿子寻找真爱,就是对儿子人生最好的安排。 可她后悔极了! 她没想到,姐姐一家竟是这样人面兽心的人。 李清慧母女把她儿子害得生不如死,而她自己却还得瞒着儿子,不让他知道李清慧的真面目。 祝夫人在行宫陪伴儿子这么久,一直瞒着李清慧被蜜蜂蜇死的消息。 她深深知道,皇上吩咐她保密,是为了儿子好。 但她觉得,是时候让儿子知道真相了。 祝夫人依然跪着不起,“臣妇斗胆请皇上移步,臣妇有话要说。” 祝凌修十分敏感,立时道,“母亲,您想跟皇上说什么?别给皇上添麻烦,儿子一切都好。” 他是害怕母亲提什么过分的要求,让明德帝为难。 祝夫人见儿子永远都是先想着别人,不由得泪水滑落下来。 她擦掉眼泪,努力笑了笑,“儿子,母亲不会跟皇上提要求。母亲只是想跟皇上说说话而已。” 祝凌修半信半疑,“是吗?” 明德帝从祝夫人眼里看到了一抹坚定之色。 他便知,祝夫人不愿意瞒下去了。 他很少见到一个母亲能像祝夫人一样心志坚定,愿意以伤害儿子为代价,让儿子明事理,明真相。 明德帝沉吟片刻,“祝夫人,您先起来。今日朕便是来跟子信说清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祝夫人眼睛一亮,便是深深一拜,“臣妇谢皇上。” 明德帝问,“您不担心他听了受不住吗?” 祝夫人摇摇头,“他前半生,就是因为看不清一个人的真伪;这后半生,若是还活得不清醒,岂非可悲?” 她见明德帝没说话,又道,“长痛不如短痛,如壮士断腕,挖掉了腐肉,才能新生。” 明德帝点点头,让人把祝凌修抬到椅子上。 两人坐在斜阳满天的花园里,一时沉默不语,不知从何说起。 祝夫人看着两人的背影,深深叹了口气。 她没说的是,她儿子甚至以为明德帝爱上了那个毒妇。 若是再不让儿子知道真相,她担心日子久了儿子会对明德帝生怨。 若是有一天,儿子变成那样的人,她这个做母亲的,才是真正没脸见皇上。 花园里。 明德帝和祝凌修同时开口。 一个喊:“子信。” 一个喊:“允德。” 两人便是同时笑起来,如少时一般。 “你先说。” “你先说。” 又是同时开口。 明德帝哑然失笑,“那朕先说吧。朕爱上了一个女子,方知人生除了江山,还应有美人。” 祝凌修不能动,却是眼皮跳了一下,苦涩道,“皇上终于明白世间情爱的滋味,想必那个女子很开心。” 明德帝沉吟片刻,摇摇头,“那个女子并不知朕已倾心于她。朕也不打算让她知道,因为朕的后宫已经被塞了太多人,耽误了太多人的人生。” 祝凌修的心沉了下去,“或许,皇上您应该跟她说清楚,如此便能与她双宿双栖。想必,这世间,没有人能拒绝得了皇上您。” 明德帝缓缓绽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子信难道以为朕说的那个女子是李清慧?” 第365章 终是到了坦诚相见的时候,有些人,有些事,不是瞒着就好。 祝凌修其实已经做好了明德帝爱上李清慧的心理准备。 在他心里,李清慧才貌双全,任何有眼睛的男人都会不由自主倾心。 就算早年明德帝没有想法,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一个是帝王,一个是后宫妃子。 无论是什么原因成就一段姻缘,两人在一起十几年,日久生情也能理解。 祝凌修自己本来际遇已经糟糕透顶,早已没了心思再让李清慧回到身边。 从被设计跟婵玉公主苟合那一刻起,他就觉得自己不配再爱。 祝凌修只是想听明德帝亲口承认而已,如此,他便没有了任何遗憾。 世间,本应赤诚美好。 一个是他的挚友,一个是他的白月光。 他诚心诚意希望两人相守到老。 明德帝见对方怔愣看着自己,缓缓收摄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满脸厌恶之色,声音也不由自主凌厉了几分,重复问了一遍,“难道子信真以为朕喜欢的女子是李清慧?” 祝凌修愕然,“难道不是?” 明德帝怅然且讽刺地冷笑一声,不再看祝凌修,目光投向天边暗淡下去的夕阳。 …… 两人谈了许久。 明德帝说,祝凌修听。 明德帝所讲述的,是经过这么多天,他结合时安夏提供的线索,以及让西影卫彻查西祐宫,循着宫女们提供的线索,再彻查李清慧以往的生活轨迹,长久思考揣测总结出来的所有事实真相。 其中包括李清慧从一开始就利用祝凌修处心积虑接近他这个皇子,尔后又因各种原因,勾结婵玉公主设计祝凌修。 这里面甚至涉及到虞阳长公主因为挑选了白印居士的《寿丰华年》贺寿,而放弃了李清慧的《兰芝图》,从而导致李清慧迁怒虞阳长公主。 是李清慧使的计,让婵玉公主在虞阳长公主婆母的寿宴上暗害祝凌修…… 所有细节,有的是西影卫查出来的,有的是明德帝自己推测出来,但无论什么途径得来的信息,都无比接近真相。 李清慧亵渎了祝凌修纯洁的感情,更恶心了明德帝十几年。 明德帝虽然已将李清慧从后宫册子上剔除,但那十几年的光阴,他护过她。她在他面前惺惺作态掉过的眼泪,都让他无比恶心。 有的人死了,但她的臭味无法消散。这就是明德帝对李清慧的评价。 他也是这么直白跟祝凌修说的,“李清慧死了。若她没死,朕也要杀了她为你,为朕的长姐一家报仇雪恨。” “她就是再死一百次,都难消朕的心头之恨。” 夕阳渐渐被黑暗吞噬,山风乍起,细雨绵绵,便有些凉下来了。 明德帝离开行宫的时候,祝凌修忽然悲怆地哭出声来,“允德,对不起……是子信眼拙……” 明德帝默了一瞬,缓缓道,“眼拙不要紧,朕最怕你知道真相后还钻牛角尖。子信,朕给你时间想通,理顺。希望下一次朕见到子信时,子信依然相信世间美好,草木有情。” 他走了几步,顿足叹息一声,“你有一个明事理的母亲,是你的人生之幸。” 明德帝走出行宫,上了回宫的马车。 他卸下心中的石头,同时心里想到那个问他是否用过膳的女子,嘴角清清浅浅漫出一丝又酸又甜的笑来。 喜欢一个人,是这样隐秘的欢喜,带着酸涩的疼痛。他撩开马车帘幔,看到山雨绵绵,无端生出绵长的思念。 回到宫里时,已是万籁俱寂。 明德帝刚进朝阳殿歇了不到一刻钟,敬事房的刘公公照例端着翻牌的案盘跪下,让他挑选今夜宠幸的妃子。 案盘上整齐排放着名贵物料铸成的绿牌子,牌子上除了刻有后宫嫔妃的名字,还镶嵌着莹莹生辉的宝石。 每一个牌子后面,都代表着一个庞大的权贵世家。北翼之所以能安定繁荣,跟这些权贵世家互相平衡,互相牵制有很大关系。 充盈后宫,繁衍子嗣,是他做帝王的一部分责任。以前他翻牌子翻得理所当然,如同完成一个政务。 可现在牌子千斤重,竟然翻不下去了。一股苍凉悲伤的情绪涌上心头,他算什么呢? 连身体都不是自己的! 往常还有个李贵妃的西祐宫可以去挂羊头卖狗肉,现在连打幌子的人都没了,好生难堪。 这也许是明德帝想起李清慧唯一的用处了。 其实明德帝已经很久没有翻过牌子,这让敬事房的公公们压力很大。 活儿越来越不好干了啊。 这次明德帝又是和往常一样,“退下吧,朕今日累了。” 刘公公可怜巴巴地抬起脑袋,“皇上,您就随便盲翻一个牌子吧,累了正好和娘娘们说说话。” 明德帝心道,你确定只是说说话?每次一去到谁的寝宫,一个个眼睛都绿了,恨不得把他拆骨入腹。 他一想起就心烦,“撤了吧,朕……”他顿了一下,转了个弯,“朕身体抱恙,需要找太医来。” 刘公公:“???” 明德帝懒得理他,径直喊了一声,“佑恩,去把申大夫给朕叫来。” 齐公公多机灵的人,“是,老奴这就去。想必刚才绵绵细雨,皇上不小心淋着雨了。” 刘公公灰溜溜捧着盘子出去,走到门口,悄悄问齐公公,“皇上最近怎的完全不翻牌子了?” 往日或多或少一个月还是要翻那么几次啊。 齐公公道,“帝王的心思你莫猜,猜多了得掉脑袋。” 刘公公叹口气,向齐公公告了别。 他琢磨着,看看哪还有空缺,调过去当值吧,每次捧着盘子跪在明德帝面前就感觉万分压迫。 都说他们这活儿最好,得的打赏也多。尤其明德帝这种十分节制的皇帝,本来行房次数就少,每次被宠幸的妃子便是挤破了脑袋打赏他们敬事房。 唉,现在不是少,是没有。 没多久,宫里便传出明德帝有隐疾的消息,敬事房是彻底不用干活儿了。 但装病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且,他觉得是时候该削减后宫开支,以备战雨季洪灾。 缩减开支的根本,在于减人。 明德帝就把新晋女婿提拎过来问话,“有什么办法能名正言顺清理后宫?” 第366章 清理后宫,这个问题甚合岑鸢的心意。 后宫清理得越干净,明德帝被害的可能性就越小。他跟时安夏讨论过,万一下毒之人不是李清慧,那就还潜藏着别的危险。 毕竟,上一世没有真相的事,只能靠猜测和推断。 一旦推断有误,那就是致命的。 换句话说,明德帝的生死始终是他们最关心的。 其次,清理后宫还能乱了皇太后的阵脚。只要让皇太后发现明德帝有大动作,便会加速她起事的节奏。 岑鸢问,“你真舍得放嫔妃自由?” 明德帝皱眉,“有何不舍?那些女子十几岁被送进宫,关在这一方天地里直到老死,实在是可惜。她们应该有更好的人生,谁的命不是命?” 岑鸢心想,怪不得上一世明德帝死后叮嘱遣散后宫,不让任何人陪葬。原来是从很早前,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不得不说,越接触明德帝,便是越喜欢这位帝王。 古
相关推荐:
邻家少妇
皇嫂
进击的后浪
试婚
剑来
爸爸,我要嫁给你
呐,老师(肉)
妇产科男朋友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掌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