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容。 高丽虽然一直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但也是传承数百年的大国。 且海贸一直很发达,是海商的重要贸易地点。 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流落到南洋的海商,高丽更是庞然大物。 此刻骤然听说它被灭了,都有些不敢置信,也有些无法接受。 赵家主激动的道:“胡说,去年大明才往高丽派遣了使节团加以安抚……” “辽东还有北元太尉纳哈出的二十万强军,没有三两年大明休想拿下……” “拿不下辽东,他岂敢对高丽动手?” 赵家的主营业务就是高丽航线,每隔一两个月,都会有几艘商船过去贸易,所以对那边的情况了解比较多。 只是今年大明对辽东用兵,封锁了所有航线。 他们自然不敢和朝廷对着干,就暂时停止了高丽贸易。 也因此,无法获得高丽那边的情况。 可大明是正月出兵,现在才六月份。 除去路上行军时间,双方交战满打满算也就三四个月。 明军的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接连攻克辽东和高丽。 根据以往经验推测,大家自然认为他在说谎。 许柴佬摇摇头,说道:“纳哈出不战而降,明军王师水陆并进奇袭高丽。” “大将军李成桂被俘投降,有他帮助大明几乎兵不血刃拿下开京……” “这个消息应该很容易打听到,诸位不妨派人去打听一下。” 不理会众人的反应,他提高声音说道: “诸位,现在还以为大明的这支舰队,仅仅是为了经商吗?” 第243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 看着屋内乱作一团的众人,许柴佬心中非常的失望。 大明禁海之初他们也确实力挽狂澜,组建了商人互助会。 又和李首领那边达成默契,让南洋的明人得以立足。 那时许柴佬心中对这群家主充满了敬佩。 可是近两年,面对土人的挑衅,他们暴露出了致命的缺陷。 软弱。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零星的部落试探性找麻烦。 大多数土人部落,还是很忌惮明人身份的。 如果那时候就狠狠的还击,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 以那些土人欺软怕硬的德性,还敢蹬鼻子上脸? 忍气吞声换来的是变本加厉,大多数部落都认为他们好欺负,想要上来踩一脚。 现在再想反抗,对抗的就不是一两个部落,而是整个土人群体。 许柴佬亲眼目睹了这个变化过程,对这些家主从崇敬变成失望,再到现在甚至有点鄙夷。 他曾经游说过各家主,希望他们强硬一点。 换来了一个评价:冲动。 就连父亲许光宪都不理解他,几次劝说他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很清楚,自己羽翼未丰,还没有资格和这些话事人叫板。 于是就一改作风,一切以和为贵。 果不其然,很快就成了年轻一辈的佼佼者,深受各家赞扬。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中的那一簇火苗从未熄灭,反而因为压抑变得更加暴烈。 只是缺少一个爆发的契机。 现在,这个契机来了。 大明开海,他一定要趁此机会做点什么。 那支舰队随时都有可能到来,时间紧迫,他已经懒得看这些人打嘴仗了。 因为他知道,以这些人的德性,再商量一百年也不会有结果。 于是他留下一句:“我还有些事情,先行告退,诸位长辈且慢慢考虑。” 然后转身离去。 出了家门,他直奔港口旁的一处小院。 “笃笃笃。”三下敲门声,里面传来警觉的声音:“谁?” 人还在,许柴佬心中松了口气,提高声音说道: “岑兄,是我,许大郎。” 吱呀声中门被打开,岑信通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许大郎,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的。” 许柴佬深吸口气,按捺住激动情绪,说道:“谢岑兄提醒,此情柴佬永不敢忘。” 岑信通很是满意,将他让进去,又把门关好。 “许大郎这么着急来见我,恐怕不只是为了道谢吧?” 许柴佬笑着反问道:“岑兄不也在等着我到来吗。” “哈哈……”两人相视大笑。 岑信通说道:“人往高处走,我不想一辈子都只是个见不得光的密探。” “吾皇雄心勃勃,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 “现在就有一场泼天富贵在眼前,不知大郎可愿放手一搏。” 许柴佬毫不犹豫的道:“求之不得。但在谈事情之前,岑兄是否应该先表明身份,告诉我要做什么?” 岑信通似笑非笑的道:“一旦你知道我的身份,将再无回头路可走,你还要问吗?” 许柴佬说道:“今日我来,就已经表明了决心,岑兄无需怀疑。” “好。”岑信通也不再犹豫,拿出腰牌印信: “某乃锦衣卫密探岑信通,见过许大郎。” 果然如此,许柴佬是知道锦衣卫凶名的,连忙行礼道: “之前不知岑兄身份,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岑信通点点头道:“来南洋谋生之人众多,然多碌碌之辈,唯有大郎你能成大事。” “之前向你透漏诸多情报,也是一种试探……你没有让我失望。” 许柴佬自得的道:“岑兄过奖了,没有让你失望就好。不知岑兄所言大富贵为何?” 岑信通严肃的道:“在说此事前,我要先告诉你一个最新情报。” “陛下废除高丽国号,重建朝鲜王国,并改封潭王为朝鲜王。” 这个结果,许柴佬并不算太意外。 大明既然打下了高丽,就必然不会再让其复国。 不论是设置郡县派遣流官治理,还是册封皇子就藩,都属于常规操作。 他只是有些不明白,岑信通为什么特意提起此事。 难道他想谋划吕宋? 可这里向来被视为化外之地,而且条件也确实很恶劣,朝廷也有兴趣吗? 这时,岑信通缓慢的道:“陛下有二十三位皇子。” “咝……”许柴佬倒吸一口凉气,他哪还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就是在打吕宋的主意。 以这里的土地面积,足够册封一到两个藩属国了。 如果真能参与其中,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泼天大功。 岑信通盯着他,问道:“怎么,怕了?” 许柴佬深吸口气,大笑起来:“哈哈……我只怕岑兄的心不够大,又怎么会害怕。” “但吕宋有土人三十余万,仅靠我们这几个人,恐怕还拿不下这里吧,还是说岑兄有援兵?” 岑信通失笑道:“呵……还是大郎敢想,竟然想靠我们这几个人拿下吕宋。” 许柴佬却没有笑,而是定定的看着他。 岑信通收起笑容,说道:“朝廷的船队会先到南洋,一为通商,二为宣示宗主国地位。” “我所依仗的,就是这支舰队。” “但大明乃宗主国,不可行不义之事,不可发动不义之战。” “想要打吕宋,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只要我们将出兵的理由准备好,剩下的事情反倒是简单了。” 许柴佬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不知岑兄以为什么样的理由合适?” 岑信通说道:“勾结倭寇。” 许柴佬连连点头,道:“好计策。” 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商量好了细节。 许柴佬负责制造证据,岑信通负责和下南洋的舰队联络。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解决,那就是李奇义集团。 许柴佬将李奇义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道: “李首领与我们唇齿相依,我不能不顾他的生死……不知朝廷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岑信通赞道:“大郎倒是重义气之人……你放心,张士诚早已成为过去。” “之前流落在两广的张士诚残部,去年也被太孙诏安,被分配了土地安居乐业。” “只要他不与朝廷做对,老老实实做正当营生,朝廷不会怎么着他们的。” 得到保证,许柴佬放下心来。 之后两人又聊起了大明这几年的变化。 作为锦衣卫密探,岑信通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即便很多涉密信息他不敢说,仅仅是能吐露的那些,也足够让许柴佬震惊的了。 期间他问了一个问题:“那位应命贤臣陈伴读,到底是何许人也?” 岑信通脸上露出敬仰之意:“将世上所有的溢美之词加诸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如果你有机会进京,可以不见任何人,一定要找机会拜会他。” “若能得他点拨一二,就可使你受益无穷。” “若能入得他的眼,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见他对陈景恪如此推崇,许柴佬试探的问道: “莫非近几年的变革,真的与他有关?” 岑信通说道:“有些事情不能说,不过有些事情已经半公开,告诉你也无妨。” “黄河改道确实是他的计划,据我得到的情报,这次谋划辽东和高丽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即便早就知道陈伴读不简单,也早就猜到他参与了近几年的变革。 听到这番相当于是明示的话,许柴佬也不禁感到震惊。 “如此奇人,真恨不得当面聆听教诲。” 又聊了一会儿,许柴佬告辞离去。 回去后立即通过信使约见了李奇义。 双方见面后,他开门见山的说明了当前的情况。 李奇义得知大明近几年的变革,也是大为震惊。 “朱……咳,天子真乃明君也,陛下输得不冤。” 天子指的是朱元璋,陛下说的则是张士诚。 许柴佬说道:“大明单独组建水师衙门,足见对海洋的重视。” “此番开海必然要有一番大动作,不知李首领准备如何应对?” 李奇义沉默良久,才说道:“我们只求能回归故里当一老农。” 许柴佬诚恳的道:“你们都是知海懂海之人,若就此回归故里,实在太屈才了。” “如果李首领信的过我,不如采购几艘商船,咱们一起……” 李奇义态度非常坚决:“谢许大郎美意,我意已决。只求许大郎能帮忙说项,让我等回归故里。” 许柴佬惋惜的道:“可惜……好吧,既然李首领已经有了决定,我也就不再多劝。” “待时机成熟,我就请人将此事上奏,看能否让你们回去。” 李奇义感激的道:“谢许大郎相助,若有用的到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只要我能做到的,绝不推脱。” 许柴佬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还真有一事,想要请李首领帮忙。” 李奇义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说道:“哦,不知是何事?” 许柴佬说道:“之前咱们没少受这些土人的气,现在大明的力量重返南洋,我准备借机出一口恶气。” 李奇义松了口气,大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如果是出气,那也算我一份。” “不知你准备如何做?又需要我怎么配合?” 许柴佬露出凶狠的表情,说道:“大明最痛恨的敌人,必然有倭寇一席之地,我准备……” 他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不外乎是栽赃陷害,污蔑某些土人和倭寇勾结。 考虑到李奇义的身份,他没有说是为了谋划吕宋,只说是为了报复欺凌他们的土人。 以免李奇义产生别的想法,坏了他们的大事。 “如果李首领能冒充倭寇,和部分部落接触,并留下证据……” “待大明船队到达南洋,我自有渠道将证据呈上。” “相信大明会给他们一个足够深刻的教训。” 李奇义眼皮子直抽搐,许大郎好阴险的计谋,好毒辣的心肠。 大明对倭寇的痛恨有多深,在海边谋生的人最清楚不过。 如果真被他栽赃成功……那教训确实足够深刻。 说不定部落都能被愤怒的大明水师给推平了。 不过…… “哈哈……好好好,许大郎果然不是一般人,这个计策我喜欢。” ----------------- 前面说过,吕宋国与其说是国,不如说是部落联盟。 大部落几千几万人,小部落可能就只是几百人的村子。 最大的几个部落相互妥协,推举出一个首领,并以这个首领的名义向大明朝觐。 平日里各个部落都是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首领想要做什么事情,也要得到其他大家族同意才行。 这种情况直到前世二十一世纪,都没有得到本质改变。 这种松散的联盟政治,大大方便了许柴佬的计划。 李奇义冒充倭寇,私下联络了几个中小型部落的首领,以超低价向他们售卖了许多从大明劫掠来的商品。 这些首领根本就没有丝毫怀疑,将这些商品全都买下。 甚至还按照规矩,挑出了一些珍贵的,献给了上面的大部落首领。 大部落首领同样没有放在心上。 虽然倭寇找他们销账很罕见,可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是,这些东西太便宜了,不买就是傻子。 至于大明会不会生气……双方远隔重洋,大明不可能知道消息的。 退一万步,就算是知道了又如何? 我们就说不知道对方是倭寇不就行了?大明还能因为这点小事把我们灭了不成? 想好借口之后,这些人用起赃物就更加的明目张胆。 甚至对于民间突然传出的,吕宋和倭寇有勾连的传闻,也只是下令不要传谣,然后就没什么然后了。 但以吕宋这种松散的部落联盟,这种禁令几乎没什么用。 大家公开在大街上讨论,都没人过来制止。 甚至有土人,直接跑到南洋明人面前进行威胁: “不给钱,就找倭寇将你们全杀了,钱财全给你们抢光。” 谣言越传越离谱,慢慢的就变成倭寇是受到吕宋支助的。 倭寇全靠吕宋支持才能纵横大明沿海。 我吕宋扶持的倭寇,能将大明打的禁海,你们区区商人算什么? 拿钱。 殊不知,暗地里已经有人将这些证据都收集起来。 六月二十二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大明第一支远洋船队出海,第一站就是吕宋。 第244章 是的,我们灭了一个国家 大明下南洋船队正使为鸿胪寺少卿赵秩,其为大书法家赵孟頫后人。 曾在洪武初期出使日本,就倭寇之事与日本怀良亲王磋商。 虽然效果并不甚理想,却也让日本承认了与大明的宗藩关系,算得上是一件大功。 但其后十余年就再无太大功绩,靠着资历坐上了鸿胪寺少卿的位置。 这次下南洋需要一个有经验的正使,吏部呈上来好几个人选。 他因出使日本的履历成功胜出。 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自然是非常高兴,发誓要做出一番成绩。 随行武将则是耿子茂。 他祖父是大明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泗国公耿再成。 耿再成被叛军所害,其子耿天璧继承爵位。 洪武七年,为剿灭倭寇耿天璧率军深入外海,不幸落水溺亡。 按照规矩来说,耿子茂应该继承泗国公爵位。 然而爵位继承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轮到耿子茂时,就因太年轻且寸功未立为由,将此事给搁置了。 说白了,老朱有点不当人,不想兑现承诺。 但谁敢找朱元璋的麻烦? 耿子茂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老朱也没有把事情做绝,还是给耿子茂授了官。 并让他跟随靖海侯吴祯历练,一边学习海战之法,一边剿灭倭寇。 等他好不容易学有所成,洪武十二年吴祯病逝。 大明对倭寇作战开始进入全面防守阶段,洪武十四年更是下达禁海令。 之后虽然耿子茂也时常出海和倭寇作战,但因为总防守的策略,始终未能有太大战果。 直到今年打辽东,他才捞到一点军功,重新进入朱元璋的视线。 老朱或许是想法变了,或许是有些不好意思,也或许两者兼有。 就将他从辽东抽调回来,作为远洋舰队的护航武将。 当然,朱元璋也不是感情用事之人,他选择耿子茂,也和能力有关。 耿子茂矢志为父复仇,新式战船出现后,他是出海最积极的将领。 父亲在外海溺死,他就要征服外海。 因此,要论单纯的远洋航行技巧,他绝对是大明水师将领里的佼佼者。 一个踌躇满志的正使,一个矢志复仇的武将。 当这两个人,看到岑信通传来的吕宋和倭寇勾结证据时,会是什么反应可想而知。 尤其是耿子茂,眼珠子顿时就红了。 “乱臣贼子,吾必诛之。” 赵秩却劝道:“耿将军勿急,咱们先弄清楚状况再说。” 耿子茂冷冷的道:“赵少卿是不信密探情报,还是别有他念啊?” 赵秩知道他和倭寇的仇恨,并没有生气,而是反问道: “耿将军准备怎么办?” 耿子茂杀气腾腾的道:“自然是将和倭寇勾结之人尽数诛杀,并勒令吕宋国主向陛下谢罪。” 赵秩淡淡一笑道:“这个功劳,恐怕还不足以让你继承泗国公的爵位吧。” 耿子茂愣了一下,问道:“不知赵少卿是何意?” 赵秩负手而立,看着波澜起伏的海面,说道: “自古功高莫过救主,其次救国,再次灭国。” “救主救国咱们是没机会了,灭国的机会倒是就在眼前。” 耿子茂震惊的道:“你是想……这……未经朝廷许可轻启战端,恐会引起陛下震怒。” 赵秩说道:“临行前陛下授予我等临机决断之权,让我们誓死保护大明尊严。” “现在吕宋国公然与倭寇勾结,就是对大明的羞辱,对陛下的大不敬。” “主辱臣死,若不能维护陛下尊严,我等才是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耿子茂已经恢复理智,上下打量着赵秩,像是重新认识他一般: “我终于明白,陛下为何派赵少卿担任正使了。” 赵秩自得的笑道:“耿将军意下如何?” 耿子茂声音激昂的道:“赵少卿都不惧,我又何惧有之。” “只是光靠这些证据,恐怕还无法为吕宋国定罪吧?” 赵秩笑道:“你以为锦衣卫密探,为何要将这些证据传给我们?” “再说,等将吕
相关推荐:
总有OMEGA想上我
渴望和爱是扶她国的镇痛剂
异种奇闻 (H)
老师,你兴奋了吗?
荆缠  sc.
惩罚蜜恋
欧总和娇娇,每天在线直播撒糖
文弱书生的顶级雌虫哥儿
耻辱任务
重生后她娇媚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