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夫君,纳妾吧 > 第23章

第23章

扯上父母是什么意思! 大伯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清,反正车轱辘换了个方向,冲着爷爷奶奶的小楼跑去了。 “婆婆——” 电动车嘎吱一声停下,爷爷奶奶在拐角处跟人说话,黎秋月就那么大鸟依人的扑过去,一句话还没说完就憋不出哭音了。 “十六……怎么回事?谁惹了你?!” 小老太太本来笑眯眯的脸顿时严肃起来,抬头看向了是自己的大儿子。 “……就是这样,我又不是不给钱,他不卖就算了,还那么说,还追我……” 黎秋月一边哭一边口齿清晰的将事情复述出来,两个老人的脸顿时黑了,旁边的老人们听着也皱了眉,只觉得阿华家里越来越不像样了。 阿华家里的龌龊他们都知道些,阿华他哥是个没脑子的,总觉得家里的东西都是自己的,黎家老三的姑娘过去买阿华的电三轮,可不就捅了阿华哥的肺管子! “十六不怕,爷爷/婆婆在呢……” 两个老人轻言细语的安慰孙女,眼里全是寒气。 “乖,你不是要买电三轮吗,让大伯先带你去,那个人爷爷奶奶处理。” 二老把抹眼泪的十六哄上大儿子的电动车,转身就往阿华家的方向走,刚刚聊天的老人也纷纷跟了上去,准备见证黎家村第一泼的重出江湖。 没错,笑眯眯的小老太太当年也是个刀子嘴,嫁过来的第三天就凭借以妈为圆心,祖宗十八代为半径的经典祖安语录完成了分家的壮举,自此一战成名。 想当年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但凡让黎爷爷吃亏的,哪个没被老太太的嘴给攻击过?就阿华家里那个说一不二的老太太,都在年轻的时候被黎奶奶骂的狗血淋头。 只是黎秋月出生以后,老太太想到粉嘟嘟的十六也会出口成脏就接受不能,于是自此修身养性,没想到几十年过去竟然真的有人会觉得黎家好欺负,还欺负到小老太太的心尖尖上了! 老太太气势汹汹的带着黎爷爷去找麻烦了,黎大伯则骑着电动车把黎秋月拉到了一个三轮车交易市场,到处都是电三轮的车行,雨棚和各种配套定制也随处可见。 “本来想着都是一个村子的,买三轮也方便……还是到这边选吧。” 黎大伯是想帮阿华的,但……黎秋月冲黎大伯笑了笑,便专心看车子去了。 “泡椒凤爪,鸡蛋灌饼,炒粉炒面,上饶烤鸭腿……” 很多车子还带着全套的招牌,黎秋月一个个念下去,竟然把小吃给凑了个七七八八。 “这辆。” 黎秋月指向一米五光秃秃的电三轮,黎大伯很快上来砍价,这些老板跟电脑城的一样奸诈,特别会看人下菜碟。 最后的成交价是1480,老板给换全新的电池,黎秋月加钱多安了两组电池,让续航达到100km。 出行距离50km怎么都够用了,除非要跨市摆摊。 配雨棚,定台面,买煤气,找架子……零零碎碎小一千又花了出去,黎秋月的三轮总算有了点模样。 这会是她很长一段时间的座驾,直到她全款买下定制小车。 “电动车我明天给你骑回去。” 三轮车装好,大伯就跟黎秋月道了别,黎秋月将电三轮骑到地下车库充电,自己往床上一趴就不动了。 她家的房子是有一个配套车位的,感谢财大气粗的贺兰姐,不然她还要专门租个车库。 人果然不能念叨。 小老太太的动作很快,晚上黎秋月就收到了声泪俱下的视频道歉,黎奶奶说等她来的时候让阿华他哥再当面赔罪,黎秋月很感动,决定下周去奶奶家转转。 只是单纯的想奶奶,跟阿华家没有任何关系。 周六,宜出行。 “熊阿姨好。” 黎秋月将装着蜂蜜罐子的袋子悄悄放到角落,有些拘束的坐下,两人东拉西扯的寒暄一通,黎秋月终于吐露了真实意图。 “熊阿姨,您知道昌南哪里的老中医比较擅长调养身子吗?” 这位是妈妈的同事,出了名的身体弱,每次休假不是在求医就是在求医的路上,黎秋月想找有真本事的医生,问她可比其他方法靠谱多了。 …… “谢谢熊阿姨,已经很晚了,我先走了。” 黎秋月带着记了新内容的手机离开,用导航排了个路程图,骑上小电驴就出发了! 两小时后。 白头发白胡子的高瘦老人把着脉,眉头一点一点皱起来。 第24章 做流动粥摊,粥动摊不动 “你肾虚。” 老中医把了半天的脉, 最后慢悠悠的说出来三个字。 “我是女的啊?” 黎秋月一脸懵,这种毛病难道不是男人才有吗?而且还会有标准套路:诊断出来说放屁,大夫能治叫神医。 “女的也是人, 也有肾。” 老大夫翻个白眼怼了一句, 直接被黎秋月给被带跑偏了。 “对哦。” 黎秋月反应过来也觉得自己傻,默默移开了视线,声音也有些飘忽。 “那您看我还有什么问题吗,要怎么调养?” 歪了的话题被重新带回来,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老中医说了黎秋月的症状,每一条都对的上号。 第二个问题就有些为难, 主要是黎秋月的古文基本都还给老师了,老中医的阴阳五行论只能听个半懂不懂,好在最关键的几句话都被成功接收。 “所以我现在的状态还行,吃不吃药都成, 然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没有忌口,但是最好多吃点肉?” 略过那些金木水火土的学说,黎秋月试探性的做了总结,见老中医点头, 她顿时松了口气。 其它的都在其次, 只要不忌口就好。 付了把脉费, 黎秋月乘着上午还没过去, 跑完了比较合适的几位老中医, 得出的结论大同小异, 也让她彻底放了心: 她的身体虽然是个筛子挂渔网,大小洞洞一个不少, 但已经熬过了最难的那个坎,现在还年轻,好吃好喝多睡还是能补起来的。 开药也不是不行,但身体漏风的太厉害,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医生们的推荐都是以食补为主,然后按月过来诊脉看情况。 她现在不能过于疲惫和劳累,不能有太大的情绪波动,最好是顺心而为,吃喝方面没有忌口,但比较推荐高热量的食物,这么过上几年,亏损的根基自然就慢慢的养回来了。 人家大吃大喝是发胖,她大吃大喝是救命! 每个老中医都严厉批评了她昨天发火的行为,黎秋月骂的是痛快了,但身体消耗太大,好容易养起来一点的身子又到了垮塌的边缘,再来上两三回,就算是神仙下凡都保不住她一条小命! 黎秋月乖乖巧巧的点头,回去的路上就跟奶奶打了电话,重点说明昨天吵架对她身体的影响,当天晚上,黎秋月就看到了跟蜂蜜狗一样的阿华他哥的视频。 买车花了一天,看病花了一天,最后一天黎秋月睡了个懒觉,起来的时候也不想做饭,便冲了个酱油汤糊弄肚子。 紫菜撕碎放到碗里,滴两滴酱油,掐一小截葱叶,再把买来的海蜒拧了头在水下冲冲一起丢到碗里,最后用刚开的滚水一浇,香油瓶子在上面点点头,汤就算做好了。 海蜒的体型和模样都跟小银鱼差不多,但它其实是幼年的鲳鱼,用滚水冲过后鲜中带韧,黎秋月慢悠悠的边喝边嚼,一碗汤下肚,人也就醒的差不多了。 慢悠悠的出门,连电动车也不骑,一步一蹭的到了附近的早餐店,叫了刚出锅的油条和麻圆,又要了一个糖果和瓦罐汤,就找了个空位坐下等吃。 油条咬在嘴里有细微的咔嚓脆响,放到瓦罐汤里泡一泡,尝到嘴里又是不同的好滋味,黎秋月吃了两口,便雨露均沾的盯上了麻圆。 麻圆是昌南当地的叫法,也有叫麻团,麻球的,现在很多都是加了豆沙的款式,但黎秋月还是偏好空心的,一口下去带着点甜味,酥脆的主要来源是外面沾的芝麻粒。 糖果好像是昌南特有的产物,类似油饼的外形,只是中间有两道划开的口子,看上去像是个胖嘟嘟的“曰”,酥脆与软嫩兼具,最关键的是每一个都甜而不腻,黎秋月从来没有踩过雷。 黎秋月起得晚,早餐店已经没有几个客人,铁丝网上还有好几根油条没卖出去,她让老板帮着复炸一回,便都买了下来,然后在小菜摊旁边停下。 “四挂龙噢买个哦?”(丝瓜怎么卖的?) 小区对面总有这种菜摊,一个麻袋铺在地上,蔬菜就摆在上面,卖菜的老人要么蹲着要么坐在小板凳上,旁边是带准星的老式秤。 “嗯块翼梗。”(五块一根) 相对于普通话,老人们更加熟悉的还是乡音,见黎秋月能说昌南话,老人便没有转换语言。 “包起来。” 昌南市场上的丝瓜都是七八块一斤,老人这边的长丝瓜虽然长得有些歪瓜裂枣,但每根都超过一斤了,买下不亏。 “绿信到账10元~” 老人利落的用稻草将仅剩的两根丝瓜一捆,递到黎秋阳手上,就高兴的收了袋子回家。 黎秋月去取了快递才回家,手上的吃食一股脑的进了厨房。 “好久没吃过丝瓜炒油条了。” 话是这么说,但黎秋月拆了快递就不愿动了——她的新手机到了! 东金的二手货,七百多块钱,512的内存,还有三年保修期! 黎秋月一直在床上躺到下午五点多,才懒洋洋的进了厨房。 歪七扭八的丝瓜削皮切滚刀块,放到盐水里泡好防止变色,酥脆的老油条对半分开,然后切成自己喜欢的大小。 锅里下油,倒老油条进去炒到切口微焦后盛出,蒜籽放进锅里爆香再捞出,放丝瓜炒到断生,加调料淋水淀粉勾芡,再把油条倒进去翻炒出锅。 咬一口咔嚓脆响,抿一下鲜香爽口,黎秋月吃的不亦乐乎,唯一的遗憾是配米饭有些不搭,应该要熬一锅粥吃着才舒服。 油条进了肚子,米饭实在是塞不下去,索性重新起锅烧油,煎了三个全熟的荷包蛋,然后把米饭倒进锅里一起翻炒,最后盛出来一大碗。 这不算正宗的蛋炒饭,吃起来也没什么味道,但黎秋月却挺喜欢。 吃饱喝足,黎秋月不想出门也不想重新长到床上,便在家四处游荡,然后发现除了她常去的几个地方,其它的地方都已经蒙了灰。 自己打扫是不可能的,懒得干活还在其次,关键是费命。 黎秋月检查了一遍边边角,庆幸自己没把钱一股脑的花出去,到网上找了个家政大平台,约了个钟点工过来大扫除。 家里以前偶尔也会请钟点工打扫,但原主一般只充当监督的工具人,联系方式都在父母那边,为了减少麻烦,黎秋月只能重新找人。 “还得约个收纳。” 衣服被子,还有不必要的生活用品全都要收纳好,昌南湿气和梅雨季一个不少,要是放着不管,先不说定期收拾的琐碎,光是发霉就足够让人崩溃。 霉菌吸多了也是会生病的! 黎秋月想到这一点就觉得毛骨悚然,非常果断的询问家政平台有没有收纳师——还真有! 履历很亮眼,技能很专业,还能选择性别,除了有一点点贵简直无懈可击——她看中的那个收纳师的收费离小目标的万分之一就差两块。 “我选择了两项业务,请问有团购价吗?”

相关推荐: 大唐绿帽王   归宿(H)   宣言(肉)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军师威武   寡妇门前桃花多   我以力服仙   倒刺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将军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