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得你的样子,只管出来喝酒作乐,等过一会儿,伙计们自会出来请你上楼。 “切记!要一个一个的进去,不可与别人一同进去,如此不雅!” “多谢……” 宋游露出笑意。 赚个钱,搞得真麻烦。 随即便饮酒听琴。 身边一桌士子,小声谈论,说的是前些天陈大官人照影画竹之事,对那陈大官人一片赞誉之声,又说起自家院中被砍掉的湘妃竹,说起自己从哪挖来的又种了多少年,曾与哪位好友漫步竹下,听风谈月,即使那些竹子与妖鬼相关,也觉得可惜。 褡裢里的三花猫偶尔动弹几下,被同桌男子看见了,宋游问他可不可以带猫上楼,他只说不要被伙计们看见。 不多时,琴声停了。 老琴师收起了手,起身与众人行礼,口中说道:“多谢诸君,接下来我家主人要在楼上弹奏仙乐,老朽就不打搅了。” 深施一礼,便往后边走去。 大堂之中,顿时有人左右环顾,面面相觑。 很快有人起身,跟随老琴师往后边走去,也有人与他几乎同时站起,不过互相对视,推辞两番,起身时间稍稍靠后一点的便坐下了,只留下最先站起来的那位士人走进大堂后边,似乎大家都不想让别人看见他们为了心中雅乐而付出银钱的画面。 宋游在边上看得实在有趣。 那人出来,又有人进去。 直到几乎没人了,宋游才站起身,跟他们一样,走到大堂后边去。 里边没什么特殊的。 与那翟姓男子所说差不多,是几个捧着盘子的年轻伙计,多数盘子里都装了东西,盖着红布,看不见多少,只有一个空盘没盖红布。 “在下对晚江姑娘仰慕已久,想上楼听姑娘抚琴。”宋游也很主动,掏出十五两银子,放在那唯一一个空盘之上,“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多谢客官。” 伙计恭恭敬敬弯腰道谢:“客官回去饮酒即可,等下小人会来请客官。” “多谢。” “对了客官……” “怎么?” 宋游刚准备出去,又回头看他。 只听这伙计小声提醒:“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是告知客官,与客官同桌饮酒之人,乃是个惯于撒谎的人,客官不要轻信他的话。” “怎么说?” “此人好琴好酒,每日下午都来店外听曲,晴朗时就站在街上,自带酒水,醉了就在街边睡一下午。若是遇上雨天,或是哪天自己没有带酒,他就装作来店中花钱的样子,专挑独自一桌、看起来又好说话的客人,上前搭话,蹭席蹭酒。” “原来如此。”宋游想了一下,露出笑意,又问,“除了蹭席蹭酒,可还骗过别的东西?” “这倒没有。” “几位为何不驱赶他呢?” “我们与主人说过,主人见他是爱琴之人,便叫我们不要理他就是。” “这样啊……” “只请客官多多注意,赠他酒水无妨,若他说别的事情,还请不要轻信。” “多谢。” 宋游与他拱手,便走了出去。 男子依然坐在原位,回头看了看街上的雨,又瞄了眼宋游,只是这次迅速便将头低下了,装作随意的问:“兄台可还顺利?” “顺利。” 宋游语气依旧。 大概他便是最后一人了,自他之后,没有人再往后边去。过了一会儿,几名伙计走出来,一一请方才进去过的人上楼。若有人想带酒上去,伙计们便将他们桌上酒壶酒杯都一并拿上。 最后才请到宋游。 只是当伙计问他要不要把酒带上去时,他却拒绝了,只与同桌人行礼道: “在下实在不爱饮酒,来到这里,不点酒又好像奇怪,喝不完实在可惜。看足下是个爱酒之人,在下又与足下有缘,承蒙足下指点,若足下不嫌弃这酒便宜,便请足下替我喝掉吧。” “多谢兄台。” “多谢足下……” 两人互相道谢,宋游这才挎上褡裢,往楼上而去。 走到楼梯间,回头一看—— 街上已站了不少行人。 一时好似勾起了回忆。 当年在逸都时,自己黄昏时路过松庐,杨公在里头抚琴,墙外也是有不少爱好音乐之人站着,自己也曾去站过。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也是有见识的小猫了 楼上不是密闭的房间,而是开放的,四面没有墙,只有栏杆与纱帘,要是风大一点,雨都能飘得进来。 木地板擦洗得无比干净,摆了一些桌案、一些蒲团,清风雅静。 前方纯白纱帘背后,一名女子坐在古琴前,与坐席最靠前的几名文人小声闲聊,聊今天弹什么曲子,还有前几日的妖鬼。 这坐席应当是按交钱多少来排的,听说最低十五两,宋游便交了某次吴女侠分给自己的一块半银子,应当是桃花山青楼女鬼赠给他的。因此坐席也在离琴师最远的地方。倒是靠着栏杆,一转头便能看见风雨中的长京,一低头便是雨水洗净的街道。 风声雨声都很清晰。 这样的开放式环境,确实离得越近听得越清楚。 宋游抬头看向最前方的女子。 纯白色的纱帘让人觉得安静,尤其今日雨纷纷,天光本身不亮,阁楼之上更暗淡了几分,当纱帘被风吹起,配上外面的雨声,便更安静了。想来晴天的风掀起它时又会是另一种感觉吧。 此处挂它,也应是增添雅趣,并无用它来遮挡身后女子的意思。 纱帘被风一吹,便露出女子与琴。 那是一张精美古朴的琴,黑漆金线,古典华美,世人说它传承已有千年,价值万金,宋游不知,不过倒确实能从上面看到岁月的痕迹。 那是一个绝美的女子。 一身纯白的衣裳,一点杂色装饰也没有,亦没有任何样式,唯一特别之处便是格外的白。衣裳穿在身上也很随意,除了让人显得出尘以外,对女子的美貌没有任何装点作用。 那张脸真是美丽。 不知是怎来如此好看的面容,若要使人来修改,恐怕改一分一毫都不行,因为无论改了哪一点,都不可能比此时更美。 人们说她不用化妆都比这世上最美的女子盛妆更美,或许有些夸张,可说她肤白胜雪毫无瑕疵,则只是最贴切的形容。在这个防晒护肤技术远不如后世的时代,大家皮肤普遍不好,如此绝色,只让宋游想起了小燕仙,若非神仙下凡一般的天生丽质,便是妖鬼化人。 或者如传闻一般,用了别的法子。 宋游平静的盯着她看。 却见一阵微风吹来,掀起阁楼上的白纱,无论是前边的,还是周边的,甚至带了几点细雨进来,打在道人脸上,凉丝丝的。 女子则与人行礼,开始抚琴了。 指尖一滑,声音乍响。 这琴声真好似是流淌而来,一点不急,开始几声悠悠然然,却只觉每一声都回味悠长,不知不觉便已让人静下来,静听后续。 底下坐着许多文人士子,安静听着。 道人的眼睛也略微眯了眯,将目光从那女子身上移开,转而看向了外边。 以前听过一句话,挥弦而鹤舞,吹竹而龙吟,直到此时听见琴声,虽传到这里来已经失了不少细节,又混杂了此刻外面的风声雨声,还有沾了雨的白色纱帘被风吹起来抖动的声音,可仍旧对这句话有了体会。 若是这等天籁,有鹤闻之来舞,也不会觉得奇怪吧? 时间安静的流逝,一如琴音。 并不知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只觉得安静而绵长,婉转动人,与此时外边细雨蒙蒙的天气真是契合。 雨下的长京被烟雾笼罩,远处模糊不清,近处又被雨水洗得格外清晰,地上的青石,屋顶的黛瓦,都露出了本来的色彩。而在大雨下,街面上无论行走的人还是驻足楼下的人,每人的雨伞都像是一朵花,雨水一湿,像是更洗净了污尘,颜色更鲜亮了几分。 一时好似耳中没了琴声,全化入了眼前雨景之中,一时又好似眼前没了雨景,全成了琴声的一部分。 一时雨景又与琴声相溶,彼此难分。 就连外头的风雨声也不觉得是对琴声的干扰了,反倒变成了琴声的一部分,与之互相成就,甚至那风吹得纱帘抖动的声音也不再突兀了,此刻长京的万事万物都与这琴声如此和谐。 宋游一时怔住,心中惊讶。 这位晚江姑娘每天只抚一场,取银至少数百两,不知是否只为银钱,可抚琴时也该多了几分目的性,竟还能有如此水平。 若是她只为抚琴而抚琴…… 听说她有时抚琴,真能引得百鸟齐鸣,仙鹤来舞,能让晴日飘雨,夏日飞雪,也许那时的她,便是随自己心意而抚的琴吧? 宋游没见识过,也想不清楚。 他只能说,这道琴声中并没有魅惑人心的妖法邪术,之所以如此令人着迷,完全是琴艺高超,技艺通神所致。 就如当时逸都的松庐杨公,本身并不卖艺,只每日请友人在家中抚琴为乐,便有爱好声乐之人不远百里也要过去,只为站在墙外倾听一曲。又如当初逸州城外的孔大师,雕刻的死物复活也并非用了什么法术,只是出神入化的技艺所致。 仅以今日琴声来看,女子的造诣明显高于杨公,虽不如孔大师使木雕复活来得夸张,却也称得上一句“只应天上有”了。 道人也渐渐入了迷,到了雨声中去。 琴声逐渐停下,外头雨却不止。 纱帘内的女子坐着不动,下边的文人士子有些缓过神来,有些则还沉浸在雨声琴声里。 女子也不急,许久才起身。 “谢过诸君……” 深施一礼,起身离开。 只是走过之时,她扭过头,朝道人所在的地方看了一眼。 道人身边放了一个布褡裢,一看材质就很普通,可褡裢里边鼓鼓的,露出的是一只三花猫的脑袋,正盯着她看。 女子眼中波动,步伐未停。 …… 道人是最先下楼的。 那群文人士子还在楼上,要么回味着绕梁余音,要么便小声交流着方才的琴声与感悟。 下楼之时,楼下客人依旧,门外街上的人淋着雨,倒是走了一些了。 与他同桌的男子已经站起了身,却倚靠着门框没有走,一把土黄色的油纸伞放在他旁边,而他脸上呆滞失神,眼神没有焦距,似是也在回味。直到宋游走到他身边来站定,他才逐渐回过神,拿起伞小声对宋游说: “兄台方才上楼忘了拿伞,我怕你下来得晚,被别人拿了去,特地在这里为你守着。” “多谢足下。” “该我谢兄台赠的酒才是……” “便告辞了。” “楼上……楼上琴声好听吗?” “好听。” 宋游对他说着,已撑开了伞,挎着装有三花猫的褡裢,走出了店楼,走进了雨中。 长京一绝,名不虚传,此行值了。 只是这长京却不止这一面。 不止这风花雪月,不止醉人琴声,就好比此时的雨,自然洗净纤尘,展现出了长京另一面的美,可又有多少人在淋雨呢? 道人走到一半,伞就没有了。 转而是一个进城不知何事、只缩在墙脚屋檐下避雨的老人撑着伞。春雨仍有几分寒,墙脚屋檐哪里挡得了风雨,他的衣裳已湿了不少,偏偏雨天天黑得格外的早,原先正纠结是要冒雨回去,还是在城里呆一晚,愁苦不已…… 冒雨回去,老身板哪还经得住雨淋? 在城里呆一晚,雨夜又去哪里避风雨? 只叹老天无眼,专欺穷苦人。 愁苦之际,有人递伞来。 举着伞的他扭过头,只见那道身影挎着褡裢,已经在雨中走远了,褡裢中还探出一颗猫儿脑袋,正扭头与他对视。 道人不怕雨,冒雨归家,逐渐积水的石板路上步步生花。 猫儿也不怕雨,道人叫她躲在褡裢中她也不肯,非要探出头来,时而仰头盯着逐渐被雨淋湿的道人,时而转头看来来往往的行人与伞,时而低头看地上人们踩出的水花,没人知道猫的脑子里在想什么,只知道她的眼睛如琥珀一般,看什么都很清澈。 小巷无人,只有流水。 “三花娘娘觉得今天的琴声好听吗?”道人小声问道。 “不知道~” 三花猫老老实实回答,随即想了会儿,才说道:“但是三花娘娘听着很舒服,那个声音好像和我们在逸都听的差不多。” “三花娘娘还记得逸都的杨公啊。” “杨公~” 看来是不太记得。 宋游也不在意,只对她说:“今天这位听说是长京最擅长弹琴的人,她的琴声,大概是长京乃至这个世上最好听的琴声了。” “好像很厉害~” “现在三花娘娘也是见识过长京一绝、听过这么厉害的琴声的猫了。” “好像很厉害!” 宋游只是露出笑意。 穿过这条小巷,便是柳树街了。 那位女侠几乎和他一起回来,双方都没有打伞,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十分狼狈,在街上碰上时,却只相遇而笑。 只是一个大笑,说他居然也会淋雨。 一个微笑,说道人偶尔也是天。 …… 今日下着雨,本以为那位夫人不会再派人来问,却没想到晚些时候,她的丫鬟还是冒雨来了,坐着马车,打着伞进店里。 “先生!您去看了吗?” “去了。” “怎么样?那晚江可是妖精?可是用了小鬼保住青春?可是使了妖法蛊惑人心?” “足下还请不要着急,在下已去见过了,那位晚江姑娘确实琴艺出众,琴声中并无迷惑人心的妖法邪术。”宋游顿了一下,“在下也并未从她身上看到过用妖法邪术害人的迹象,称不得邪魔,便请足下回去禀报夫人,在下无可相助,另请高明吧。” “怎么会?我不信!先生你可不要因为她长得好看就袒护她!” “在下修心多年,不好女色。” “请先生再去看一次!” “另请高明吧……” 丫鬟失望又无奈,可宋游本来就没收她们一分钱,她要说点别的,也说不出来,只得离去。 第一百三十三章 崔南溪回京 “足下怎么又来了?” 依然是一个雨天,宋游本坐在一楼煮茶看书消磨时间,看着走进来向他施礼的丫鬟,无奈问道。 “我家夫人说,先生定已看出那晚江姑娘不是人,只是先生心善,或有所顾忌,才没有出手。”丫鬟又施一礼,“奴婢特地前来,请先生出手,还长京一个安宁。” “在下并未这么说。” “还请先生出手。” “请回吧。” “先生想要多少银钱?我家夫人都可满足。” “另请高明。” “近几日来我家夫人已经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先生这里写着驱邪降魔去忧的店招,难道便眼睁睁看着那晚江姑娘为祸我家夫人不成?” “足下误会了,在下只管驱邪降魔,捕鼠去忧是我家猫儿的本领,所去的忧,也只是鼠忧。”宋游看着这名纠缠不已的丫鬟,暗自摇头,心中既因她多番搅扰而不喜,又实在没有办法,想了想也只得说道,“不过要解夫人之忧,在下倒确实有个法子。” “什么法子?还请先生赐教!” “听说北地有一小鬼,身高两尺,面容丑陋,名曰丑面鬼,生性爱伤人。捉住丑面鬼,取其心肝,辅以九叶重楼一两,冬至蝉蛹二钱,煎入隔年雪,可解此苦。” “先生莫要用些做不到的事来搪塞奴婢。”丫鬟说道,“奴婢虽然愚笨,却也知晓,重楼七叶一枝花,冬至何来蝉蛹,雪又怎能隔年?更何况我们又从哪里去寻北地小鬼?” “足下所知渊博。” 宋游恭恭敬敬道了一声。 难怪能做心腹的丫鬟。 “不过足下有所不知,夏枯即为九叶重楼,冬至掘地三尺,也能见得寒蝉,除夕子时雪,落地已隔年。”道人对她说道,“北地最热之时,阴阳交接之际,有缘之人携镜夜行,便可见到丑面鬼。” “此方可破晚江妖法?” “可使人心少妒。” “……” 丫鬟顿时抿嘴沉默,过了片刻,才屈身施了一礼,说了一声告辞,便出门回了马车。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痞子修仙传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大胆色小子
鉴昭行
取向狙击
误打误撞(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