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庙也在半山腰的平台上摆好了香案。 平台不大,红漆支柱红漆地板,从山腰上突出,可观皓月星辰。 香案也很简单—— 只是一个红漆高桌,上面摆着一盘米一盘面,一盘西瓜,两边放了泥方,中间有个小炉,香烛都摆在桌上,胡木大仙的神像就放在前边。 道人并不沐浴,也不更衣,还是穿着那身风尘仆仆的衣裳,在寺庙内请道教神仙,多多少少有些奇怪。 只是身后多人看着,也无人觉得有异。 “请三花娘娘替我点香烛吧。” “篷……” 一声轻微声响。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直跟随在道人身边的三花猫陡然变成人形,乃是一名身着三色衣裳的女童,生得有如仙童。 几位官员不禁一阵惊呼。 即使是围观的悬壁寺僧侣,也有人睁圆了眼睛,反应各不相同。 女童却不理会他们,也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只一脸严肃的拿起香烛,扮演着道童的角色,完成着自家道士交代下来的任务。 “呼……” 吹一口气,两根蜡烛的顶端便冒出了豆大的火焰。 火焰虽小,却也是地上仅有的光芒,与天上繁星相对,用三花娘娘的话来说,是将晚上烫出了两个洞。 蜡烛交给道士,又拿着线香。 仍旧吹一口气,线香也燃了起来。 道人将蜡烛插上去,又接过香。 无需别的仪式言语,只是稍稍闭目,随即持香说道:“伏龙观宋游,请胡木大仙显灵一见……” 黑夜寂静,唯有烛光闪耀。 星河横陈,稍微彻底熄去的霞光映着地平线,是西北独有的壮美。 魏知州站在后方看着,仍旧疑惑。 自打今年大旱以来,请雨神的事他做了不少,自己亲自请过,也找过不少有名的道人、民间先生来请,仪式虽然远比此次道人做的复杂,但总体来说是大差不差的,他知晓这般请神的言语,一般要念三遍。 念得少了缺乏诚意,多了又怕吵着神灵。 胡木大仙很少应请显灵。 不过他所疑惑的,并不是这个。 而是自打方才开始,他就总觉得有些疑惑,好似感觉这道人的名字还是什么有些熟悉,但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这种想到什么但又想不起来的感觉很难受,让人觉得憋得慌。 越憋越难受,越难受越想不起来。 直到此时夜风一吹,烛光晃荡,那名道人持香站在香案前,三花猫化成的道童像模像样的站在旁边,画面颇有几分仙气,他才忽然一愣,自己此前曾听过的一些来自别处的传说在脑中构建出了画面,画面又与此时眼见之景重叠起来,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 魏知州陡然睁大了眼睛。 心中对于“那究竟是旱鹿还是游离”、“究竟是不是它带来旱灾”再无怀疑,只升起了满满的期待。 “伏龙观宋……” 第二遍还没念完,天地就起了风。 “呼……” 夜风掀动众人衣袍,虽是高空之上,却也吹落了山上的风沙,使得众人迷了眼睛。 可这风却唯独不吹香案上的香烛,也不吹那道人和女童。 无论官员还是僧侣,除了玄华法师镇定自若,其余全都以袖遮面,又强睁着眼睛向前看去。 只见烛火之间,又多三个明亮猩红的光点,香炉中的线香瞬间燃尽,化成浓郁的青烟。青烟在风中也不散,全都飘向香案上的神像。 每多一些青烟进了神像,神像上就多一抹光华,眨眼间就变得耀眼。 神像的棱角色彩逐渐变得柔和,身形五官变得生动,神光之下,竟像是活了过来。 而仅仅是下一秒,它就真的活了过来。 原本坐着的神像不仅站起,还在烛光下行走起来,竟从神台上一跃而下。 两尺高的泥像,落地便成真人大小。 乃是一名身着五彩神衣的老神,中等身材,衣裳披得很随意,袒胸露乳,秃头却又留着花白的胡须,手持木杖挂着葫芦,算是当前大晏民间广泛认可的老神仙的经典形象。 神仙落到高台之上,还没有看其他人,却是先对着道人行礼,态度十分恭敬: “尊驾唤老神来所为何事?” 魏知州被几名官员和侍卫围着,看着这一幕,心中既觉得惊讶,好像又觉得应该。 只是表情终究难免复杂。 其余人就没有他这么从容了—— 陇州官民怎么请也请不来的胡木大仙,道人还没来得及叫第二声,就慌里慌张的来了,不仅直接显身,甚至落地才说话。 一时众人都觉得有些不敢置信。 “不敢不敢。” 宋游也是很客气的回礼,随即问道:“大仙可是当地雨神?” “承蒙百姓推崇,尊老神为胡木仙人,希望老神保佑当地风调雨顺,多年前天宫分职,也命老神掌管陇州沙州风雨之事。” “那便是了。”宋游仍旧很客气,“在下游历天下,行至西北,见此地大旱,民不聊生,所以请来大仙,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回尊驾,此乃天地大势,正常的天气轮回。”胡木大仙又行礼说道,神情与声音都有些忐忑,“天地本就如此,沧海桑田,变化不断,有时湿热之地会变得干冷,有时干冷之地又会变得湿冷,神仙纵有再大的本领,也不能与天地大势相争相抗,更何况老神已然衰老,近些年来在陇州沙州收到的香火也很少,法力低微,实在为难。” 宋游回身看了一眼魏知州。 好让他明白,此次大旱确实是天地自然变化,与什么旱鹿、游离都没有关系。 身后之人无人敢于说话。 第五百二十五章 香火不是白吃的 “知晓此乃天地大势,自然演变。”宋游仍旧恭敬客气,“只是大仙身为当地掌管风雨的神灵,本身就有调整风雨的本领,若愿意出手,虽然无法违逆天地大势自然转变,却也可使当地百姓好过许多,少死不少人。” “这……” 胡木大仙不敢拒绝,却也不想爽快的答应,犹豫片刻才说:“小神不是不愿,实在是年老体衰,又多年没有充足的香火,神力下降严重,沙州陇州二地土地辽阔百姓过千万,小神有心无力啊……” “那这一年以来,大仙香火可吃够了?” “……” 悬在半山的高台上夜风吹拂,满身神光的神灵与道人目光交错。 两人都清楚对方的意思。 此前因为西北风调雨顺,不乏水草丰美之地,当地百姓对这位掌管风雨的神灵多有怠慢,使得他神力消退、神躯不稳,他自然不满。如今西北地区遭遇了大旱灾,人们又想把他请出来,再请他辛劳,他自然不愿轻易答应。 这是比较正常的。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位神仙在过去风调雨顺的那些年里,纵使不满,也没有动用神力起反作用,好以此聚敛香火。否则以他的神权,即使是在雨水充足的年生,只需将雨水调离百姓聚居地,或者将雨水都凑到一起下,便足以为难百姓了,不至于多年香火萧条。 显然不是一个有大德行的神灵,但也并没有反过来祸害民生。 因此宋游对他也算客气。 如今则是提醒他,今年已然入秋,大旱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吸聚了大半年的香火,无论是想趁此时机先吃个饱,还是想让当地百姓记得旱灾的可怕与他这位神灵的作用,甚至是发泄不满,都已经差不多了。 “这……” 只是胡木大仙仍旧犹豫。 “怎么了?” 宋游紧盯着他,很关切的问道:“是天宫有什么别的指示吗?” “没有没有!”青木大仙连忙睁圆了眼睛,连连摆手,“尊驾可不敢这么说啊!” “那是香火不够了?” 宋游仍旧十分关切的问道。 “陇州一地过于宽广,老神香火凋零了多年,如今神像神庙也不够。”青木大仙拱手低头说道,“老神神力确实不足……” “还是香火不够啊。” 宋游说着转过身,看向了身后。 陇州知州就站在后边,听他们交谈。 一见宋游投来目光,他立马便知晓,这是到自己说话的时候,也到了谈条件的时候了。 玄华法师则双手合十,低头闭眼。 想来他是早有预料的,不然也不会说出那句“若是知州没有走,道长请来雨神后商议会更方便些”了。 “胡木大仙在上,本官魏无期,时任陇州知州一职,如今西北大旱,若大仙能施展神力,救助苍生,本官愿给大仙承诺,今后陇州一地,大仙的神像香火必然遍布各地,永世不绝。”魏知州走出来说道,虽以凡人之身面对神仙,却也努力保持着大晏官员的尊严。 只是他仍忍不住看向宋游,心知肚明,自己能在此说话,无论机会也好,资格也好,底气也好,都是也都该来自于这一位。 “原来是魏知州啊,有礼了。”胡木大仙老脸露出苦笑,“只是这番话多年前也有州官说过。” 魏知州闻言,哪里不知—— 人家不听空话。 要说得具体一些。 “若大仙愿意相助,本官回去便下令,陇州每县之地,至少为大仙新起庙宇十座,并令当地县官亲自带领百姓上香供奉。只愿能为大仙添一些香火增一些神力。”魏知州说着顿了一下,又瞄一眼宋游,“自然了,陇州百姓怠慢大仙多年,大仙如今神力不济,可先收到当地香火,再为当地调整风雨,免得累到大仙。” “这……” 胡木大仙又露出为难之色,看看魏知州又看看宋游:“陇州之大,旱灾之重,若要调整各地风雨,须得在各地频繁来往。知州或许不知,但宋道友定然知晓,我等神仙在各地来往,最方便的便是通过神像,若没有足够多的神像,行走起来,以老神的腿脚,可慢得很。” 说着也看向宋游。 宋游抿了抿嘴。 面前的女童则是仰着头,用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一眨不眨把他盯着。 胡木大仙瞬间收回目光,连忙补充:“当然了,兴建神庙也有所耗费,若各村各地,只需一间半身高的小庙、一尊泥像就可以了。” “好!” 魏知州却是答应得爽快,说道:“只要能方便大仙调整风雨,让陇州少死一些百姓,本官这便下令,在每村都为大仙立一座庙宇。” “可是为难了知州?” “只愿能方便大仙施展神通。”魏知州拱手道,“便拜托大仙了。” “知州如此,陇州百姓如此,老神就是拖着这幅老身骨,也得尽全力调整风雨。”胡木大仙说道,又飞快的瞄一眼宋游,“不过得当着宋道友的面先把话说好。陇州干旱是天下大势,自然演变,要持续很多年,老神所能做的,也只是将陇州无人之地的雨水挪一些给村庄农田,将原本聚集成堆的雨水挪一些到连续的干旱之时,能少死一些人。然而趋势不可改变,陇州大地的天气终会变化,要想真的救治陇州百姓,却是不可只将希望寄托于神灵,知州也得想办法迁置百姓才是。” “自然自然。” “老神以守信重诺为神,答应的事,决不食言,只要庙宇建成,老神可以自如来往于各地,自然便会尽全力为陇州百姓调控风雨。” “多谢大仙。” “便与知州同抗天灾。” 胡木大仙说着,又转过身,看向宋游:“不知尊驾还有何吩咐?” “在下没有别的请求了,如此已是皆大欢喜。”宋游客气的拱手道,“大仙毕竟是神灵,食人间香火而成神,如今也在吃着人间香火,又手握关乎百姓民生的重要神职神力,还得请大仙多造福百姓才是。” “是是是……” 胡木大仙若非已然成神,恐怕已经有汗流下来了。 知晓伏龙观大多数传人都看不惯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神灵,这位前几年也才打死了雷部的主官与斗部的巨星神,哪里不知,这是在点自己。 凡间百姓的香火不是白吃的。 这位的香火更不是白吃的。 胡木大仙早就听说过,如今大晏民间名声最盛的神灵、新上任不久的雷部主官周雷公,早就想吃到一炷这位的香火,但阴差阳错,一直未能如愿。 却是自己先吃到了。 一时感觉压力极大。 “老神告辞。” “大仙慢走。” 只见得老神仙与年轻道人互相行礼,随即老神仙带着满身神光,走到香案的边缘,轻轻一跳,不见怎么用力,便直直的飞上了香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身形迅速缩小,落到香案上时,已经只有不足两尺高。 神仙在桌上一坐,神光渐暗,身形迅速变得僵硬死板。 等到最后一抹神光也消散,眼前已经没了神仙,只剩一尊涂了彩色的泥像,两根烛火在黑夜中摇曳,线香刚刚熄灭了最后一点红光。 “呼……” 魏知州也是这时才松了口气。 为官多年,已成封疆大吏,这还是他第一次亲口与神仙对谈。 以前莫说亲口与神仙对谈了,就是靠道人或民间高人同神仙交流,也根本见不到神仙显身,往往是道人与神仙默谈再向他转达神意,或者是民间先生巫婆之类的请神上身,神神叨叨难辨真假。 哪里有这一次来得直观。 想起这次交谈,魏知州不禁感慨:“原来神仙也要谈条件。” “神仙需要百姓的香火,百姓需要神仙的帮助,有时付出本就是相互的。”宋游回答着说,“诚然,神仙要有德行,不过要想神仙尽心尽力,却也不能全靠神仙德行善意,百姓也得供香才是。” “仙师说得是……” 魏知州从前就听说过神灵托梦讨要香火的传闻,如今倒是不惊讶于神仙也如此市侩,竟和他讨价还价,惊讶的是胡木大仙对他的态度——仿佛面前的根本不是那位屡请不来的胡木大仙,自己和他也是完全对等的身份。 魏知州心知肚明,这都是因为这位高人站在旁边。 “下官替陇州百姓多谢仙师。” “仙师不敢当,也当不起知州的谢。”宋游与之回礼,“只是胡木大仙说得对,防治大旱带来灾难,不能只将希望寄托于神仙神力,还得靠当地官员施行良政,双方同力,方能解百姓之苦。” “下官谨记……” 魏知州客客气气,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面前仰头一眨不眨盯着自己的女童,连忙做出请的手势:“外面风大,还请进去说话吧。” “好。” 几人又回到了一间大殿中。 这间大殿稍微小一些。 此时夜已逐渐深了,外头黑漆漆的,殿中也只点了一盏油灯,不敢说照亮大殿,只能说为殿中添了一点光芒,众人都看不清各自的脸,便坐在蒲团上畅谈旱灾与神灵、官员又该如何治理,有时也聊道教佛教、天宫西天、法术修行,众人僧人都受益匪浅,官员们也听得大觉过瘾。 三花娘娘起先还老实坐在道人身边,努力扮演着乖巧懂事的道童形象,很快就觉得无聊,坐不住了,开始左右晃动着脑袋玩。 随即又变回猫儿,在黑夜中独自玩着尾巴,到后来干脆跑出去捉了几只老鼠回来,要分给和尚们吃。 自然是被婉拒了。 油灯添了好几度。 聊了快一夜,直到天将明时,魏知州和玄华法师这才恋恋不舍的起身,将道人送到住处,道别回屋。 第五百二十六章 走过就会带起风 大山古寺,星河在头顶缓缓转动,天边已经泛起了一抹晨色。 玄华法师给宋游安排的房间在大山最高处的角落,同样很小一间房,同样只有窗而没有门,不过不容易被打扰。 木板床,只铺了一层薄布,几乎和没有垫褥没什么区别。 这里水很珍贵,山寺上的水更珍贵,不能让人放肆洗漱,加上这边风大且干燥,也不可以随便洗脸,否则风一吹皮肤就可能会裂开。因此宋游只好用半条帕子倒上水,随便擦擦脸上的灰尘。 宋游坐在床上擦脸,三花猫便扒在窗口上,探出头去看着外面天地。 “这里好高!” 三花猫头也不回的说。 “是啊。” “这里白
相关推荐: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捉鬼大师
取向狙击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天下男修皆炉鼎
总统(H)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小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