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 > 第265章

第265章

湖人说道:“自该效仿那位神仙高人。” 稍作停顿—— “只是在下还有要事,前面十里就得左转进小路了,区区山妖,也无足挂齿,在下有一位燕仙好友,请他帮忙就够了。” 几乎话音刚落,听见他话的燕子便从天上飞了下来,穿过茂密的古柏林,落在旁边枝丫上。 众人见这一幕,都睁大了眼睛。 “道长真有把握?” “附近有妖鬼害人,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在下也面上无光。”道人神情平静,“诸位便请看好就是。” 只见道人对燕子吩咐几句,将那两只妖邪的模样、大致地方都说给了燕子听,燕子则连连点头,像是听得懂人话,随即扭头飞向远处,身子轻灵而又迅捷,一下子就不见了。 与此同时,马背上的被袋中,隐隐可见一把短剑瞬间出鞘,随他而去,刷的一下就穿过了古柏枝叶的缝隙,消失于长空。 众人见状,无不惊奇。 “既是如此,在下也休息够了,这就离去了。”道人抱着三花娘娘的锦袋,脸上汗水已经尽数消散,身体也已凉快起来,便起身了,“相逢于此也是有缘,这便告辞。” “神仙慢走……” 道人柱上竹杖,迈步远去。 马儿带着叮叮当当的铃声和得得的马蹄声,老老实实跟在他的后边。 猫儿时而仰起头,看向远方天上,时而回过头,看向身后歇凉的百姓,也迈着小碎步跟着道人离去。 身后传来议论之声。 “这下牛村倒是有救了,咱们走在这条路上也少些心惊胆战。” “这道人如此厉害,何不请他将这一路的妖魔都给除掉?” “哎呀该找他求两张符的。” “在下此前说的可也不是假话,据说那灵泉县阴阳山上原先真的有个道观,道观里的道长真的法力无边,最擅降妖除魔,若是他们还在,这路上的妖魔定不至于猖狂到也多到如此地步,只是不见了,不知为什么……” 声音飘入道人耳中,可随着道人走远,也逐渐听不见了。 “为什么……” 道人重复着听见的最后一句。 心里自是百般感触。 很快将之抛开,一边走一边转头,打量着两旁的山林。 也是该清理一遍的。 …… 往前十里只需半个时辰。 随着一行往旁边一转,离开金阳道,走入一条支线,三花娘娘就再也没有走到过宋游的后头,而是一直迈着小碎步走在前头,不言不语,却时常停下来看着旁边的某处山水、某座山村、某户人家出神,亦或是扭过头来,看向道人,等着他走快一点。 道人见状也难得的走快了些。 当年三花娘娘香火昌盛,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找她除鼠,而她夜夜除鼠,附近的山村想来都曾去过,说不准这条路也走过了不知多少次。 如今走来,自然熟悉。 没有多久,三花猫再度停下了脚步,走到路边,仰头伸长脖子,透过路边野草,看向远处一座小山。 山腰上有一间小庙。 虽是看得见,走过去也得二里地。 猫儿就这么站着不动,眺望那座小庙,直到身后传来了脚步声,道人走近了,她才回过头,用那双琥珀似的眼睛看向道人。 “走吧。” 道人平静说道。 走下这条道路,沿着田间小径前行,接着走上小山,二里地用不了多长时间,没过多久,便已接近了那间庙宇。 庙宇不大,只一间房屋大小,仿照宫殿样式,是等比缩小版。 多年不见,越发破旧了。 原先就没有门,现在依然没有门,只是当初好歹有个竹编的篱笆挡在门口,算是当地人对颇为灵验的三花娘娘的敬重,如今篱笆也没了,墙上的红漆几乎脱落殆尽,甚至整面墙也找不到几块红色了。 自然也没了香火气。 三花猫坐在门口,隔了一段距离,仰头直视着这座自己曾居住很久的庙子,却是一动不动。 人难以从猫儿的脸上看出表情,一时也没人知道她此时心里的想法。 反倒是道人率先跨了进去。 里头自然已经没了神像,神台也不知被谁给砸坏,里头有些木头,也有烧过火的痕迹,多半是当年三花娘娘离开、塑像也破碎之后,村民发现猫儿神再也没有灵验过,没有吃过祭品,便慢慢将之废弃了,彻底成了来往路人和江湖人遮风避雨、过夜歇脚的场所。 猫儿随着他进来,左右扭头,神情郑重,仍旧不知在想些什么。 刷的一下,猫儿上了神台。 仍旧随意走动,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到处嗅一嗅。 过了许久,她才站在神台上,对下方的道士说了第一句话:“以前三花娘娘就常常躲在这后面睡觉,有人在前面拜我,也发现不了我。” “三花娘娘善于隐藏。” “不过有时候人很多,还有些很凶的江湖人来庙子里住,他们身上的味道闻着就让猫害怕,三花娘娘不敢和他们住在一起。等他们在庙子里的时候三花娘娘就只好出去,到庙子后面去躲着睡。” “那冬天不是很冷?” “三花娘娘的毛毛很长。”猫儿严肃说道,但是说完顿了一下,又嘀咕了句,“还是会很冷。” “那下雨呢?”宋游站在庙中问,“下雨天来庙中避雨的人应该会更多吧?” “下雨睡树子底下!” “三花娘娘真是大度啊。” “三花娘娘那时候胆子小。” 猫儿现在说出来倒是觉得无所谓。 不过转念一想,以她的性格,恐怕那时候也是觉得无所谓的——反正猫都这样,本身就要躲着人的,本身就要淋雨的。 只是听在道人耳中却不觉得。 三花娘娘是猫儿神,被村民供奉于此,此地本是她的庙宇,夜夜为村民辛苦捕鼠才换来村民的修缮,有时回来该休息了,或到了寒雨夜,应该躲在庙中避风处好好睡一觉,却因血气旺盛煞气浓重的江湖人来借宿,不得不躲起来,甚至离开庙子,到外面吹寒风,淋冷雨。 “唉……” 道人叹了一口气,随即说道:“但是三花娘娘还是很喜欢它。” “这是三花娘娘的庙子!” 三花猫站在神台上,却没有如当年一样坐在神台正中,甚至都没有坐下,只站在边缘与道人说话——指着一个地方告诉他,原先那些村民就在这里把香插在一坨泥巴上敬给她,她就趴在这边上吸。又换一个地方告诉他,村民会将泥鳅和小鱼放在这里,她回来看见了就会很高兴。也有时候会有一些饿极了的江湖人或者很久没吃饭的人,会给她偷了抢了,烤熟了吃,甚至生吃,她很生气,但是又没有办法。 “有时候三花娘娘去近的地方捉耗子,捉完就会叼一只回来留着吃。最开始三花娘娘藏在庙子里,但是进来借宿的人闻到耗子的味道,有的人就会来找然后给三花娘娘丢掉。后来三花娘娘学聪明了,就把耗子埋在门口的树底下,饿了就刨出来吃。 “但是三花娘娘捉耗子很厉害,还有村民带贡品来,三花娘娘很少饿,只有冷天才会不够吃,别的时候经常埋进去就忘记刨出来了,等到想起的时候跑去刨出来,已经被虫子给偷吃完了。” 三花娘娘对他絮絮叨叨。 第五百八十八章 猫儿也有当年 “既然如此,三花娘娘为何不只在冬天埋藏猎物呢?” “?” 神台上的猫儿表情顿时一愣。 这个问题似乎把她问到了。 随即陷入沉思…… “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着,既然冬天埋的猎物不容易坏,热天容易坏,冬天没有多少贡品,也不容易捉到猎物,热天恰好相反,那么三花娘娘只在冬天埋藏猎物不就行了?”宋游说着一顿,“我也只是随意一想。” “是哦……” 猫儿眼光闪烁,继续沉思。 沉思片刻,却是皱眉,并不认同。 “那怎么能行……” 猫儿小声嘀咕着,却说不出缘由。 只是觉得这样是不行的。 肯定是要埋的。 一年四季都要埋的。 只要有多的猎物,都要存起来的。 不存怎么能行? 三花猫摇了摇头,转念一想,顿时又变得开心起来:“还是人好,人厉害,人聪明,不用把肉埋起来,还不会被虫子吃掉。” 值得开心的是,三花娘娘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已经掌握了这门原本只属于人的高端技巧。 难怪人能养猫。 真是了不起…… 要说起来,道士比他们还要厉害一些,三花娘娘跟着道士,也变得更厉害了,不仅可以用盐巴来存肉,还多了一个跟冬天一样的锦袋,这样一来肉就更不容易坏了——想到自己存在锦袋中的腊耗子、腊鸡、腊兔子和鱼干泥鳅干,可以吃好些天都吃不完,她就满足极了。 至于当年的愁困,自是已随当年而去。 猫儿俯下身子,翘起屁股,伸着懒腰,打个呵欠,又趴下来,平视道士,继续与道士讲话。 “其实这个庙子不是三花娘娘原先的庙子,三花娘娘原先的庙子在那边山里,边上有很深很深的树林子,只是一间很小很小的庙子,是后来一个叫村正的老的人将三花娘娘的雕像从那个庙子搬到这个庙子里来的。原先在那边的时候,来给三花娘娘上香的人没有那么多,三花娘娘隔几天去捉一次耗子就行了,来到这边过后,上香的人就变得多了起来。” 猫儿想起当年的生活,眼睛里也是很有神采的,嘴上却不停。 “有时候每天都要去,有时候一晚上要去好几个地方,跑得三花娘娘好累。只有冷天的人少。还好三花娘娘找得到路。” 猫儿没有提搬到这间原本供奉邪神的“大庙子”过后以及昌盛的香火直接导致她引起了当地路神的注意和怀疑,也许她已经不在意了,也许多年以来她早就已经忘掉或者忽略掉这种本不重要的事情了。 “后来三花娘娘为了谢谢他,还叼了耗子给他带过去,但是他不吃,三花娘娘又捉了小鸟给他叼过去,他又给放跑了。和你一样。” “那最开始是谁先供奉三花娘娘,给三花娘娘立像的呢?”宋游好奇的问道。 “记不得了。反正那是一个小庙,没有人的。”猫儿努力的回想,因为记忆实在过于模糊,口齿也从流利变得磕磕碰碰,“有次下雨,连山里的树林子都遮不住的雨,三花娘娘去人的房子下遮雨,被狗撵走了,就去那个小庙子里缩着……对哦,明天我带你去那里玩……” “嗯……” 宋游在地上坐了下来,对她点头,示意她继续讲。 对于猫儿谈话中思维的跳脱,多年以来他也早就习惯了。 “好像是雨停了,但是三花娘娘没有出去,因为外面地上黏糊糊的,泥巴全部会粘在脚上。猫儿不能脏,只有要死了的猫儿才能脏。而且脏了还会更加被人撵,被狗咬,舔起来很累。”三花猫趴在神台上,对他讲道,“结果有个人从外面过,看见了三花娘娘,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给三花娘娘拜了一下,然后给了一只烧熟的笋子虫给三花娘娘吃。” 宋游脑中差不多构建出了画面。 那定然是个夏天。 笋子虫产于竹林中,多出现于夏季,尤其是天最热的时候。穷苦人家往往会想尽办法在身边寻找吃的,很多美食都来源于此。笋子虫烧熟之后身体里几乎全是肉,吃起来很香,是难得的美味,也是天赐的肉食。 这也符合三花娘娘口中的大雨描述,夏季的雨往往这样,一下起来就气势难挡,穿林打叶,山间的小动物们只能仓皇躲避。 有村民上山,看见废弃已久的路边小庙里多了一只漂亮的猫儿,兴许刚听完类似的故事,兴许家中正好闹了老鼠,兴许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将三花娘娘当做山中得了道的精怪,而那时的三花娘娘也确实诞生了些许灵智,至少远比寻常猫儿更聪明。 “烧笋子虫真好吃!” 猫儿不忘对他如是说道。 “随即三花娘娘为表谢意,跟着他到了他家,为他捉了老鼠,之后就有别的人来拜三花娘娘了。”宋游说道,“是这样吗?” “你怎么知道?” “猜的。” 三花娘娘知恩图报,有情必还。 “你很聪明。”猫儿说道,“再后来三花娘娘出去找吃的,几天没找到,他们看见三花娘娘不在,就用泥巴做了一个假猫儿放在里头,还管三花娘娘叫三花娘娘。” “很多都是这样。” “唔……” “那后来的三花娘娘是更喜欢以前的小庙子呢,还是更喜欢这个大庙子呢?” “唔……” 趴着的猫儿神情又一凝。 这可又把她问到了。 随即继续沉思…… “以前的庙子很小,住得很舒服,而且在树林子里,捉虫子、捉兔子、捉耗子、捉雀子和捉蛇来吃都很方便,还很好玩,往下边走一点点就是人住的村子,也可以捉耗子,也很好玩,三花娘娘是很喜欢的。”三花猫边想边说,“但是这个庙子更大,来给三花娘娘上香的人更多,除了冬天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小鱼和泥鳅,三花娘娘也很喜欢。” “这样啊……” 道人点了点头。 猫儿便又继续与他絮叨。 哪天晚上最是忙碌,她来回奔走于几家之间,半夜在山路上狂跑。哪段时间没有人来,害她以为不会有人再来找自己了,低沉了很久。山下哪户人家耗子最多,哪户人家居然给她拿了半只鸡来,多年时多么热闹,又有哪次躲在庙中被借宿的人发现。 庙中为神多年,攒了说不完的话。 外头早已经黑了下来。 山间破庙中灯笼亮着灯光,声音一说一和。 今夜自然就在这里歇息。 倒也没有别的人前来借宿。 只是到半夜时分,一人一猫都已睡去,外头居然有邪祟来访,隔着没有门板的庙门窥探他们,满身邪气,要进庙中来。 三花娘娘的反应比寻常时候遇见妖鬼要激烈许多,难得生气,警惕惊醒后,只趴在神台上与那邪祟对视片刻,等到它想要进来害人时,便闪电般的冲了出去,一口火将之烧成了灰烬,一点渣都没有留。 次日清早,另一片山中。 树林果然茂盛,狂放交错。 在小路旁边,几棵大树之间,杂乱的荆棘丛覆盖之下,有一座不足半人高的小庙,很是简陋,原先应是山神或者土地的庙宇,后来可能因为当地没有山神也没有土地,也没有孕育出来,人们发现不灵验,拜了也没用,慢慢就废弃了。 直到被三花娘娘得了去。 只是如今小庙二度荒废,十几年风吹雨打,却是连庙顶也垮塌了一半,落满树叶。 “就是这里!” 三花娘娘明明是猫儿,却抬起一只戴白手套的爪子,指着前边小庙,回头对道人说道。 这个动作倒是很人性化。 “这里山清水秀,冬暖夏凉,风水很好,是个宝地。”宋游左看右看,随口乱说,“难怪能孕育出三花娘娘。” “对的!” 猫儿说完,想往前走。 可是多年下来,荆棘早已长得茂盛,却是连让一只猫儿钻过去的空隙也没有。三花猫试着要钻过去,很快就被拦了回来,这就算了,居然还有几根长刺的藤蔓拉着她,不让她进去。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声音—— “请诸位让一让吧。” 无疑是自家道士的声音。 “唔?” 猫儿疑惑之下,顿时扭头,想看他在对谁说话,但是还没看到自家道士,就又立马将头转了回来,被身边的别的动静吸引了注意力。 “沙沙刷刷……” 一阵细微的摩擦晃动声。 那些纵横交错、挡在小庙前的荆棘居然像是听得懂人话、成了精还通情达理一样,自动往后面缩去,一根一根,怎么长来就怎么缩回,原本除了刀砍火烧难以分开的荆棘,一下子就全都不见了。 给她让开了一条路。 片刻之后—— 猫儿坐在满是落叶、垮塌了的小庙另一侧,坐得端端正正,高度也几乎刚刚好,抬头与道人对视,告知道人,当年她就是这样坐在这里。 旧地重游,猫儿心中也很奇妙。 只是她还不知道这叫感触。 奈何时间有限,前路还长。 三花娘娘只在这里稍作停留,回味了下曾经,便跟上道人,离开这里,回归金阳道上。 第五百八十九章 扫一扫乌烟瘴气 金阳道上古柏仍旧茂盛。 路边又有一片空地,仍旧被古柏遮住阳光,空地上却多了一座石像,隐约辨得出是个道士,模样就看不出来了。 一匹枣红马停在边上,啃着路旁的草。 三花娘娘变成人形,收集了干柴,在地上点起一小堆火,又用竹签串了一整串的笋子虫,都是刚刚在路上竹林才捉的,每只都很大,她正将之放在火焰上烤着,表情认真,翻转不停。 一种甲壳类昆虫被烤熟的特有的香味慢慢飘散出来,勾人馋虫。 道人则站在一旁,与石像对视。 真是一点相似度也没有啊。 “叮叮叮……” 远处传来了铃铛声。 女童习惯性的抬头看了一眼—— 有几名客商牵着马骡正从远处走来,身后还有几名百姓,或是挑着担子,或是牵着驴子,不知要去哪,都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的讨论着。 虽然才刚上午,林荫道上也凉爽,可毕竟是盛夏,赶起路来,也难免觉得热,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汗流直下,被打湿的脸和脖颈反光,脸颊额头又透着几分晕红,加上言谈间飞扬的眉眼,透出几分兴奋来。 声音慢慢传入三花娘娘耳中。 “这难道还能有假?我家表叔可是亲眼所见!昨天傍晚的时候,太阳才落山不久,天还看得见,也不至于看错了去!” “这也太玄了……” “可不是嘛!那一把剑飞过来,一边飞还一边转,呜呜的响,房子旁边的树子只挨了一下,立马就被切断了,早晨我路过还去看了看,切出来的口子跟瓷盘子一样光生!说是当时剑光直晃眼睛,那妖怪跑都跑不了,估摸着都没反应过来,脑袋就掉下来了!定是神仙出手!” “那你可看见那妖怪了?” “看见了!当然看见了!牛村好多人围在那看,我也凑过去瞄了一眼!”挑着空担子的中年人顿时龇牙咧嘴,“那叫一个吓人啊!那妖怪腰怕是有两个人那么粗,爪子跟钩子一样,只剩下身子,脖子那被整整齐齐的削了,脑袋一大早就被人送到县衙去了,我没有看见,不过听说那脑袋才是吓死人呢,死了都没几个人敢去碰!” “可惜我路过牛村没去看……” “想看热闹的话,现在还可以回去,反正也不远。到了今下午,估摸着就要被烧了。” “罢了罢了,我自幼胆小,看了怕睡不着觉。知晓这妖怪被除了,今后路过牛村之时,心里也少几分忐忑。” “只是不知是哪位神仙出手。” “真是神仙手段啊……” “……” 众人兴奋交谈,越走越近,又越走越远,神情间满是新奇,还有对于神仙、对于一剑从天而来斩妖首级的神仙手段的向往。 三花娘娘也听得专注极了,甚至手上的笋子虫串都忘了翻动。 直到这群人越走越远,听不见了,她才陡然反应过来,连忙翻动手上的竹签,同时低头看去,见到有一面已经被烧得略微有些焦黑了,不过却又散发出了更加浓郁的香气,让她不住吸耸着鼻子。 随即一边烤着,一边对道人问: “燕子怎么还没回来?” “快了。” “这么久。” “是啊。” “他不是会飞吗?” “定是耽搁了。” “什么耽……” 一句话还没说完,头顶忽然传来风声。 “呜呜呜……” 像是刀剑快速斩过的破空声,却连绵不绝,从头顶传来。 三花娘娘顿时又仰头看去。 只见一道银光旋转着从天而降,虽是从古柏枝叶的缝隙中飞来,可古柏茂密,还是避免不了碰到枝叶,但凡沾到银光之处,无论树枝还是树干全部整整齐齐的被切断落下。 “刷……” 银光在半空停止旋转,瞄准马儿射去。 与此同时,马背上有剑鞘探出,银光不偏不倚,刷的一下自动回鞘。 乃是一把嵌满宝石的短剑。 “扑扑扑……” 一只燕子这才飞来,落到枝丫上。 “我回来了。”燕子低头看向他们,开口说道,“牛村那只妖怪一直躲在附近山上,一到天黑就到村口徘徊,倒是好找,桥边叫人背它过河的那只山妖受了伤却躲进了山林,我找了一晚上,耽搁了时间。” “辛苦了。” 道人对他说道。 三花娘娘则扭头一眨不眨的盯着他,觉得会飞的燕子加上这把会飞的刀子,看起来好像很厉害。 那些路人也这么觉得。 这次手上的动作却不停。 “嘶哈……” 三花娘娘将串拿到面前,吸了口气,闻到的味道告诉她,笋子虫已经烤熟了。 这个东西无需什么调料,自己就很香,嚼起来会越来越香,不过三花娘娘还是从被袋中取出了盐巴,捏着小心的洒在上面,看见烤得半焦的笋子虫上面均匀的沾着一粒粒盐花,就觉得好吃极了。 “道士!你吃!好吃!” 第一口仍然率先递给道人。 “多谢三花娘娘。” 道人这次没有拒绝,而是伸出手,捻着最上面的一只,将之从竹签上取了下来,送进嘴中。 这个东西真的很香。 女童则是一愣,看着他不眨眼睛。 依然板着一张小脸,脸蛋白净,从上面看不出表情,只觉得严肃,然而逐渐睁大的眼睛却表达出了她此时内心的惊讶和喜悦。 “你吃!你又吃!” 三花娘娘不懂涸泽而渔的道理,对道人开始了疯狂投喂。 燕子则在树上说道:“昨晚除妖,又在山中搜寻妖鬼,发现这片山林藏着不少妖精鬼怪,很多身上都有邪气,明显不是走的正路。” “嗯……” 宋游吃着早点,点着头,语气平静:“接下来这段路走得慢一点吧。这边好歹也靠近我阴阳山伏龙观,近年来妖魔却如此猖狂作祟,传出去也算是我们道观的失职,便麻烦你们替我好好清理一遍吧。” “明白。” 燕子在树上答道。 “你又吃!” 三花娘娘也在地上说道。 …… 接下来几天,道人果然走得慢。 哪怕离灵泉县阴阳山越来越近,道人也一点不急。 只是金阳道上很多时候便只剩下道人与一匹枣红马,不是沿着道路缓慢行走,就是停下来歇息,或是躺在树荫下自在安眠,三花猫与燕子则在路旁的山林中搜寻作恶的妖鬼邪祟——都是近几年来天地变化才诞生或者苏醒的妖鬼精怪,根本没有可以威胁到他们的。 伏龙观周边没有大妖。 沿途村落则逐渐有了传说。 有人清晨走在山上,看见山石聚成人,仿佛传说中的山神显身,捶杀作恶的山妖。有人黄昏时匆忙赶路,听见山里忽然腾起一片飞鸟,随即便是一阵妖鬼嘶吼的声音,令人发寒。 有人半夜待在家中,听见外头有动静,好奇之下开窗一看,只见一柄短剑旋转着从天而降,倒映月光,斩掉妖怪的头颅。 见到和听说却不止是人。 有些妖鬼待在山中,一向安分守己,听说不断有作恶的妖魔邪祟被除,甚至一些吃人不少、道行高强的妖魔邪祟也被干净利落的除掉了,或者有些妖鬼干脆就在现场,亲眼见到,一时全都忍不住内心惶惶,生怕会轮到自己。 当地地神亦目睹数次,惊讶不已。 只有极少数活得足够久的妖鬼精怪以及地神才能猜到—— 也许是伏龙观传人回来了。 几天之后,路旁庙宇。 庙外月色如银,勾勒出山林轮廓,连山间的金阳道也清晰可见,庙中神灵却已显出了身形,对着道人恭敬行礼。 “见过尊驾。” “善公不必多礼。” “这几日金阳道旁许多作祟的妖魔邪物都接连被除,小神便有所猜测,也许是尊驾回来了。看见除妖的有一只神猫,便更为肯定了。”王善公几乎不敢抬头看宋游,当年就看不出他修为道行,只得猜测,如今还是看不出,但却莫名有种感觉,如今的这一位,比起十三年前,道行修为不知精进了多少,恐怕已是自己想象不到的地步,“终于在此得见尊驾,真是有幸。” “在下这次再从这里路过,也有再来拜访善公的意思。”宋游说道,“顺便请教善公,我们回来走过的路上,可有作恶的妖邪被遗漏?” “回禀尊驾,小神所知的,害过人的妖魔邪物基本都被除了。” “善公是地神,对当地最为清楚,前方有哪些害过人的妖魔邪物,也请善公告知一下。”道人摇着头说道,“离去多年,天地变化,没想到拙郡也变得乌烟瘴气了,在下正好路过,便清理一遍。” “小神先替百姓谢过尊驾……” 王善公还是不敢看他,低着头行礼,然而这个角度却免不了和地上那只猫儿对视。 偏偏这只猫儿坐得端正,高高仰着头,也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 王善公脑中想起的还是当年那只胆小的三花猫儿,自己几句话就将她吓得不轻,没想到再次相见,她却已经有了如此本领。 一时只觉判若两猫。 一神一猫,都觉得奇妙。 第五百九十章 回到阴阳山 “小神也快要离开这金阳道了。近些年来不知怎的,这条路上妖魔邪物越来越多,不是新诞生的,就是消失了很多年的,都冒了出来,小神向来没有降妖除魔

相关推荐: 小怂包重生记(1v2)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下弦美人(H)   《腹黑哥哥。霸道爱》   归宿(H)   角色扮演家(高H)   沦陷的蓝调[SP 1V1]   修仙有劫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