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的明枪暗箭,就够林如海日后受的,别提干甚么活了。 隆安帝直言不讳道:“这次回来,朕本打算让你直接升文渊阁大学士,入军机,执掌户部。只是韩卿他们前车之鉴,朕决心让你暂缓入军机,以免成了那起子逆臣的箭靶。文渊阁大学士朕为你留着,你先入户部,做个左侍郎。户部尚书刚刚出缺,你以户部左侍郎之位,署理户部,替朕掌好国库,追缴国库亏空!户部账面上明明还有余银六百万两,可国库里却已是空了,只有余银一百万出头。去岁山东大旱,为赈济灾民,朕的内库已经见空,甚至还从太上皇、皇太后处,还有皇后、梅妃等几个后妃家族借了银子,艰难渡过难关。你从扬州府解回来的银子,还了他们后,也不余多少。今岁万一再有天灾,如何了得?” 林如海闻言,面色凝重之极。 清缴亏空,这可是一个大雷啊! 多少景初旧臣,都是靠着在户部借银维持着极度奢靡的生活。 但又何止景初旧臣? 便是宗室诸王,皇亲国戚,尤其还有诸多元平勋贵,哪个不是欠债大户? 元平勋臣为何能以原爵连袭两代,而不像开国功臣那样,只要第二代不立战功,立刻就要降袭。 就是因为世祖皇帝时,朝廷实在没银子进行大肆封赏了,便以此酬功。 由此可知,那些勋贵一个个都穷成什么了…… 可再穷,也要维护住门楣脸面不坠,维持住空架子,所以一个个也没少在户部借银子,他们认为是天家和朝廷欠他们的。 景初后期,太上皇就动过让诸京官和王公勋贵还钱的心思。 可后来阻力实在太大,就熄了这个心思。 太上皇后期,难到都要退位让贤的地步了,都要熄灭这个心思,可想而知,此事难到甚么程度。 见林如海脸色如此,隆安帝反而笑了,道:“你放心,朕不会强逼你得罪尽人。你是朕日后要长久倚重的肱骨大臣,不是用来做刀用一时之锋芒的。若是前前后后算起来,户部亏空大概在一千二百万两上下,太久远的不去算了。爱卿只要在一年内,追讨回三成,也就是三百六十万两即可。这里面,余地就大了许多。” 林如海闻言,脸色也舒缓了些。 若是让他一次追缴完,那等于让他自绝于天下。 根本就是追缴不完,他就要先完。 可只追缴三成…… 这一进一退间,可操作性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当然,依旧十分艰难,要得罪许多人,甚至要抄灭许多家。 但想做事,尤其是要革新大政,岂有不得罪人之理? 殿外仙楼佛堂内,无量寿宝塔上铜铃作响。 传进养心殿内,恍若梵音阵阵。 林如海面色坚韧,站立而起躬身应道:“臣,世受皇恩,合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君父天恩!” 隆安帝闻言,龙颜大悦,特意恩准道:“朕知道你手里有一支青鸢,在江南予以自保。回京后,你可继续用之,朕再调十二名绣衣卫给你,合并一起用之。一来防备小人,二来,也可探听虚实。” “臣领旨,谢恩!” …… 皇城西,顺义门外布政坊。 坊内第三户,一座前后五进的大宅。 本就是大学士府第,宽敞庄严。 比起江南的盐院衙门,多了三分厚重,少了七分灵秀。 即便后院也有一个小花园,可又如何能与江南风光相比? 冬日里,除却几丛竹子外,一片凋零之相。 不过贾蔷到来后,第一件事却是让随行匠人,将自船上搬运来的暖气安装妥当。 梅姨娘在扬州府住惯了,从未出过江南,怎受得住北地风寒? 莫说是她,便是林如海也禁不住。 更何况,贾蔷自己有时也要在东路院落脚。 不过正当贾蔷指挥着工匠在西路院安装锅炉时,却见王管家急匆匆过来,对其说道:“大爷,外面来了不少人,说是荣国府太夫人派来帮忙管家的,为首的名唤吴新登。看架势却不像是来帮忙,倒像是来管家的。老爷不在,姨娘说她是内眷,管不了前面的,就让我来寻大爷拿主意。” 贾蔷闻言,冷笑一声,道:“走,去会会这起子蠢货。” 一行无话,穿门过户,等来到前院时,却见吴新登已经开始指挥自贾家带来的人,准备往库房去了。 即便看到贾蔷到来,吴新登也没甚么额外的表情。 贾蓉、贾蔷当着赖大的面得叫一声“赖爷爷”,当着他的面,也得叫一声“吴大叔”。 这是贾家的规矩,历来如此,且引以为豪。 只可惜,此贾蔷已非彼贾蔷。 “谁让你们来的?” 见这群王八蛋还敢拿大,贾蔷皱眉喝道。 吴新登显然没想到贾蔷会这样开口,便皮笑肉不笑道:“老太太亲自开口吩咐,姑爷新进京,底下人不熟悉京城,让我们过来帮衬着些。怎么,小蔷二爷以为不妥?” 贾蔷扬了扬下巴,道:“既然老太太吩咐的,就留下罢。正好有一事要劳烦你们出力,马圈那里空着呢,你们去买些马来,再买两头奶牛,还有一些草料。” 吴新登闻言掉下脸来,冷笑道:“小蔷二爷不先回府给老太太、老爷、太太磕头,怎在这发号施令?我却不知,该听老太太的话,还是该听小蔷二爷的话了。” 贾蔷不耐烦道:“这是林家,我现在是林家的学生,你不要给我扯那么多。既然你不干,我也不劳你了,赶紧走人,我没功夫在这和你废话。” 说罢,对王管家道:“我姐夫呢?请他帮我送客。” 王管家也被贾蔷的凌厉态度镇住了,这会儿闻言,忙一迭声对林家下人道:“快去请姑舅大爷!” “嘶!” 贾蔷倒吸一口冷气,没理明白这个称呼是从哪来的。 不过没等他想明白,九尺巨汗铁牛已经被人领了过来,朝吴新登一伙走去。 看着这怪物过来,吴新登脸色瞬间发白,颤声道:“你……你想干甚么?” 铁牛也莫名其妙,道:“我替蔷哥儿送你们上路啊……” 吴新登心里咯噔一声,再看向贾蔷漠然的脸色,虽也不信贾蔷能害了他们,可就算挨一拳,也经不起啊。 念及此,他强挤出笑容,道:“既然姑老爷家用不着我们,我们回去就是。” 说罢,转头就走。 一伙衣着崭新的贾家豪奴,也连忙跟着灰溜溜的回去了。 待这群不速之客走后,贾蔷对王管家道:“锅炉工匠在安,霜炭我已经让人去采买了,其余的米面粮菜,铁头、柱子都是京城人,会带你们去菜市。家里的陈设布置,一切都按照盐院衙门即可。” 王管家一一记下后,贾蔷又回到后宅,见到了正带人拾掇卧房的梅姨娘。 梅姨娘看到他后叹息一声,歉意道:“我这身份实在上不得台面,所以只能劳你出面,怕是又让你作难了吧?” 贾蔷笑道:“这算甚么?我在那边本来就是脑后生反骨的孽子逆孙,不这样做反而奇了。姨娘且安心就是,我现在就去那边。王管家那边也已经交代了,除了姑祖丈回来外,今日一概不接待外客。” 梅姨娘自然满意之极,送了贾蔷出了二门。 …… 荣国府,梨香院。 薛姨妈看着薛蟠亲手交上来的厚厚一叠七万两银票,先是一喜,可在宝钗提醒下,随即大惊,急问道:“你这孽障,从哪摸来的这么多银子?” 本是得意洋洋等夸奖的薛蟠闻言比他娘还急,跳脚道:“妈这叫甚么话?摸来的,怎叫摸来的?这是蔷哥儿带着我……不对,这是我带着蔷哥儿在扬州府赚来的!这还不是全部呢,其他的先拆借给蔷哥儿周转用了,等全部拿回来,妈你才知道我的能为!” 见薛姨妈和他妹妹连根毛也不信,薛蟠恼火了,一把抓过薛蝌,道:“你同你伯娘、堂姐说,这些银子是不是清白干净的!” 薛蝌老实,点头道:“是,我爹也知道,还夸哥哥能干。伯娘,这一回不是哥哥在扬州府,我爹和我娘,怕都熬不过这一关去。” 薛姨妈和薛宝钗闻言面面相觑,知子莫若母,虽然心里总觉得自己儿子天下第一好,可他到底是什么个成色,薛姨妈再清楚不过。 但薛蝌是本分的,他都这样说了,应该不会有假,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宝钗端和秀美,看着薛蝌笑道:“薛蝌,你且说说看,二叔为何夸赞哥哥?就我所知,哥哥在扬州府,连盐院衙门也没出过,莫非有假?” …… 第0233章 荣庆堂上(三) 薛蝌的确老实,一五一十的将薛家在江南发生的巨变都说了遍。 也将他爹告诉过他,薛家的困境说了通,最后道:“丰字号如今也由爹在操持着,许多老掌柜的和伙计将之前多少年贪进去的,这次吐了回来,爹和蔷二哥都说他们势必不会甘心,哪怕签了死契,也少不得会继续动手脚,所以爹要继续看着些。另外,也可借盐商和蔷二哥的势,把薛家丰字号和我家云字号抬一抬,也就能把薛家的势抬一抬。爹说,堂兄能和蔷二哥结交成友,还能这样信任他,和他合作,这说明堂兄果真大了,有眼力了。薛家以后,确实要靠堂兄。” 薛蟠闻言,哈哈大笑,差点没笑死过去。 薛姨妈本想啐他两句,可看到他眼角居然有泪花,登时心疼不已,想起他这些年过的苦,如今却成器了…… 唯独宝钗心里清明,知道薛蟠只是大笑过度,笑出泪花而已。 而薛家如今能恢复些气候,也不过是全赖贾蔷仗义罢了。 换个人,怕是将丰字号吞的连骨头都不剩。 她虽没管过外面的事,可也读过不少经济仕途的书,知道古代那些厉害的商贾们,是多么贪心,手段又是多么毒辣和六亲不认。 她曾看到过“商场无父子”这样悖逆人伦的话,由此可见商贾的本色是怎样的。 因此一来心惊薛蟠呆傻,二来钦佩贾蔷能做到这一步。 只是,从今而后,薛家就真正和他上了一条船上了。 一旦贾蔷翻脸,薛家,怕是连慢慢衰落的机会都没有…… 宝钗正在这边暗自思量薛家未来,却不想另一边,薛姨妈居然问起了别的事来…… “蟠儿,蔷哥儿在盐院衙门里可受林大人器重?林丫头待他又如何?” 薛蟠哈哈笑道:“我瞧着那林大人是把蔷哥儿当亲儿子了,林家的事如今都是蔷哥儿说了算。那林姑娘我倒没见过,不过听琴儿说,应该也是相中蔷哥儿了。往后林大人是军机中堂,蔷哥儿当他姑爷,就是赵国公家也不敢慢怠了,哼哼,再想打我,锤不死那群狗攮的忘八!” 宝钗:“……” …… 荣庆堂。 贾母听到吴新登家的哭诉后,眼睛都直了,气的身子都打起颤来,拍着软榻大声斥道:“无法无天!无法无天!这孽障,这孽障……” 王夫人脸色也难看起来,道:“这还了得?凤丫头,去请老爷来。” 王熙凤脸色也隐隐发白,忤逆贾母,将贾母派去林家帮忙管家的人打回来,这等做派,在贾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她不敢多言,只能出去让人速去请贾赦、贾政。 不过心里对贾母的做派也隐隐觉得不妥,老太太虽说是不管事了,可却让赖嬷嬷的两个儿子赖大和赖升,一个做西府的大总管,一个做东府的大总管,谁都得让三分。 这还不知足,又把吴新登派去林府管家。 也就是贾蔷混世魔王的脾性,不然的话,哪怕林如海在家,难道还能赶回来? 少不得再让三分…… 对于贾蔷的做派,她心里居然觉得有些爽利…… 正这般念着,却见从穿山游廊那边过来一行人,正是贾赦、贾政、贾琏三人。 三人许是已经听说了甚么,面色都十分难看。 路过凤姐儿,贾琏倒是给她挤出了个笑脸,可凤姐儿理他个鬼! 这废物但凡有贾蔷一半的能为,也不至于连半点好处也没落下。 他居然还素来瞧不起人家…… 贾琏自讨了个没趣,得亏他性子软和,讪讪一笑,就随着两位大老爷进了荣庆堂。 进去后,贾琏都顾不上给贾母磕头请安,就听老太太在那里大骂贾蔷。 接着贾赦骂,然后贾政也不得不表态…… 他正担心自己不要成了出气筒,没想到越怕甚么就越来甚么,贾母骂了半晌后,终于看到这个大孙子了,喝问道:“琏儿也是个没能为的小畜生,我倒问问你,让你护着你林妹妹去江南侍疾,你倒好,连盐院衙门的门儿都不挨。但凡你能长进些,何至于连我都受这等窝囊气?” 贾琏闻言大冤,再看他老子刀子一样的眼神剜过来,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辩解道:“老太太,我到江南后,见到姑丈已经好了,这才去拜访老亲旧故。方才还将江南提督刘将军,还有江苏巡抚赵大人的亲笔书信交给了两位老爷。刘提督原是祖宗的旧部,心向贾家。那赵巡抚却是濡慕贾家威名,才刻意结交的。孙儿岂敢一味的胡作非为,不顾着家里,只顾自己在南省作威作福?” 贾母闻言,脸色大为舒缓,看了看贾赦、贾政,又听王夫人笑道:“我就道琏儿不至于如此,大姑娘说的有些偏颇了。” 贾母摇头道:“玉儿只在盐院衙门里,本就不知外面的事,再者,她也没告她二哥哥什么状。” 说罢,撂开此事,将贾蔷让人打走吴新登的事说了遍,贾赦自然大骂不已,贾政也摇头皱眉,以为大大不妥。 贾琏苦笑道:“老太太也不必恼,蔷哥儿……蔷哥儿根本不像是咱们这样人家长大的孩子,就和野地里长大的一样,在扬州搞东搞西,害了多少人家破人亡,惹得人家舍了命刺杀他。偏姑丈也不知怎么了,对他好的不得了,还信他的很。上回刘提督和赵巡抚两家大公子上门来见姑丈,结果姑丈没露面,只让蔷哥儿出面。按理说这样已经失了礼数,可蔷哥儿出面,非但不好好招待贵客,还把人骂的狗血喷头。 要不是我连陪了半月的不是,花费了不知多少银子,咱们贾家别说要丢一个祖宗旧部,还得结下一个大仇。他在扬州府打着姑丈,对了,还有太上皇良臣的旗号,四处捞好处,回过头来我得不断给人伏低做小赔不是。就这样,他见着我连声二叔也不叫,直接叫贾琏,当着姑丈这样叫,姑丈也不理会……” 见贾琏委屈成这样,贾家人心里都难受极了。 贾母叹息一声,道:“是我错怪你了,快起来罢,可怜见的,家里出了这么一个孽障……你们有什么办法治他?我听玉儿说,他连东府的爵儿都不想承,要给你们妹婿当学生,考功名!” 贾琏适时插话道:“这事我也听说了,他确实不想要……” 话没说完,就听外面小角儿脆声传道:“小蔷二爷来啦!!” 贾母闻言,一拍软榻,厉声道:“让他进来!我倒要看看,这个孽障到底想干甚么!果真无法无天,老身今天就持金册进宫,告他个忤逆不孝!果真以为我治不了你?” 贾蔷进来时,正好听到最后一句。 满堂贾家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然而贾蔷却始终面不改色,没有微笑,也没有凛冽,只是有些淡漠的上前,至堂中,与贾母行礼道:“贾蔷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还未开口,贾赦就破口大骂道:“好你个球攮的小畜生,老太太往林府派去的人帮忙,你算甚么东西,也敢动手打回来?” 贾蔷站起身来,眼神森然的看着贾赦,一字一句道:“你再骂一句试试。” 贾赦被他这股豁出去的气势跟镇住了,并联想起上回的屈辱,色厉内荏大声斥道:“老夫是你的祖辈亲长,还骂不得你?” “祖辈亲长?” 贾蔷满满讥讽意味的重复了句后,目光自他脸上起,缓缓扫过贾家诸长辈之面,冷声道:“莫要以为我年幼,就不记得当年事。当初贾珍那畜生见我娘生的好,就起了见不得人的龌龊歹意,几番羞辱我父,害得他悲愤病逝。贾珍猪狗不如,竟想在我父病逝后欺凌我娘,我娘为保贞洁,投缳自尽!那一幕幕,我何曾忘过?那个时候,我爹娘求告无门,贾家那么多亲长,那么多祖辈,是眼瞎了,还是耳朵聋了?!” 贾蔷震耳欲聋的怒喝声,炸响在荣庆堂上,他双目泛红,死死看了面色苍白的贾母一眼后,猛然转头盯住贾赦,一字一句道:“那个时候,你这祖辈亲长,又在哪里?贾珍那畜生,在宁国府为所欲为的时候,你又在哪里?这个时候想起来,是我祖辈亲长了?来来来,今日我贾蔷不与你逞口舌之力,这里天如永夜,不见光明。咱们现在去景阳宫,寻个能辨明道理的地方,分个清白!” 说罢,一把拉住贾赦的胳膊,就要把他往外带。 贾赦被这疯子唬住了,哪里肯走,拼命往回扯胳膊,大叫道:“你,你干甚么?放开我!” 众人也都慌了神了,贾政劝道:“且先松手,有话好好说!” 贾琏则上前拦道:“蔷哥儿,你疯了不成?” 贾蔷抬脚一脚踹在贾琏小腹,就听贾琏惨叫一声摔倒在地,贾蔷厉声骂道:“我疯了?是,我早就疯了。打我五岁起,亲眼看到贾珍害死我爹,逼得我娘投缳自尽时,我便已经疯了。我被贾珍,和你们这些眼瞎耳聋的畜生,给逼疯了!!” 此声早已传入西暖阁内,贾家姊妹们无不目光骇然,独黛玉早已泪流满面。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 第0234章 荣庆堂上(四) 贾蔷的反击之凌厉,超过了贾母等人的想象。 贾蔷身世之凄惨…… 她们都记不大清了。 隐约记得,当年似乎好像是闹过一回,但她们的位置太高,贾族数百上千人不说,贾蔷那一房还是宁府近支,贾珍是族长,平日里对西府恭敬孝顺,常有孝敬,她们也不可能为了一个不怎么相干的族人,去数落贾珍什么。 可是如今见贾蔷如此狷狂,还要闹到御前…… 这个关节上,岂能让他胡闹,坏了贾家大事? 至于贾蔷赶跑吴新登之事,贾母倒也不想再去追究了。 果真牵扯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她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精力去安抚。 眼下这一关,就不好过。 她见贾琏拦不住贾蔷,就对凤姐儿使了个眼色。 贾家男人靠不住,她愈发有了清醒的认识。 王熙凤收到贾母示意后,强撑起笑脸,上前抱住贾蔷一只胳膊,软语劝道:“好蔷儿,好歹看在婶婶的面上,先别急着恼。跟佛祖起誓,你爹娘老子的事,我们府上是真没听过,要不然早就传的乌七八糟了,怎会连一点风声都没有?旁的不说,老太太、太太都是佛祖、菩萨一样的人,老爷眼里更是揉不得沙子,宝玉犯了错,尚且要拿大棍打,更何况别个? 你受了这等委屈,若早些来说,老太太、老爷跟前磕个头诉个苦,这委屈也早解决了。你莫要以为珍大哥……贾珍在东府承着爵,老太太就拿他没办法,该拾掇他,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偏你自己不拿我们当骨肉亲戚,隔着我们,这会儿子倒怪起咱们来了。大老爷和老爷平日里都忙着外面的大事,是真不知道族里的事。如今算是知道了,旁的不说,东府的爵位让你去袭,总算能将功补过了吧?” 贾蔷随手丢开贾赦的胳膊,冷笑一声道:“是啊,外面的大事是事,族人死活公正屁都不算。那好啊,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我本也没想在这里寻甚么公道,只是某些人既然早已视族亲如土芥,就莫要再我跟前摆甚么亲长祖辈的架子,动辄喝骂,也省得自己难堪。” 贾赦闻言,勃然大怒,若是贾蔷是寻常族中子弟,他早就叫人拿大棍来,按住打个半死了。 哪怕他考中了劳什子举人功名,可在贾赦眼里,也不算甚么。 然而眼下贾蔷背后牵扯的关系太多也太重,关键是宫里居然属意这个畜生承爵,老天无眼!! 否则,即便他是林如海的弟子,今日也必让人拿下他。 贾赦一时间觉得肺都气炸了,不愿再看这畜生的面目,怒哼一声,甩袖离去。 他走的快,贾政则犹豫不决。 贾政对贾蔷也有不小的意见,可他是真不知道东府当年还有这等龌龊事。 所以,对贾蔷如今一身的狷介戾气,他有几分容忍度。 一时间,不知是不是该劝他浪子回头,莫要再疯癫下去了,毕竟,贾珍人都死了…… 贾母坐在上头,看到幼子这般神态,忽然有些心累。 贾母其实算是极聪明的人了,起初贾蔷闹到那个地步,她也以为是要彻底撕破面皮。 可等到熙凤一劝,他就撂开了贾赦的胳膊,又说出那样一番话来,贾母便明白过来贾蔷的目的。 他是不想头顶上顶着一群祖宗,是想和西府划开距离。 但他却不是真的想去告劳什子御状! 偏生大儿子整日里摆威风,到了这个关头竟看不透。 真去告御状,且不说贾珍已经死了,贾蔷能去告谁? 就算去告,不管告谁,以后辈告亲长,无论在理不在理,下场都是注定了的。 到那一地步,别说宫里会着恼,甚至还会牵连到林如海。 他敢告个屁! 这么明白的事,贾赦和贾政居然想不通透,贾母摆手道:“政儿也去罢。” 她到底要顾及小儿子的面子,不能让他被那孽障当猴儿耍。 贾政虽不解,可还是走了…… 等贾政走后,贾母眼神深沉的看着贾蔷,想要搬回一局来,目光在贾琏身上一顿,计上心来,便道:“蔷哥儿,你老子娘的事,西府这边连个风都没起过,就像你二婶婶说的,你若早点来同我们说,我必让珍哥儿给你赔不是,罢了他的族长之位,还你老子娘一个公道。如今他死都死了,你现在才说,又有甚么用?再者,你想要报仇,将东府的爵位袭了,岂不更替你老子娘报了仇?” 贾蔷摇头道:“想要袭爵,怕是要过继到大房名下,我绝不为之。虽那畜生已死,我又岂能认贼作父?” 贾母摆手道:“倒不必认珍哥儿,你直接兼祧东府大房和三房就是,让你敬太爷认你当个嫡孙。蔷哥儿,此事没甚好推辞的,你既然姓贾,是老国公的嫡孙,东府到了这个地步,岂有你逃避的余地?你是贾家的爷们儿,莫让人小瞧了去。” 王夫人也终于开口了,温声道:“蔷儿,此事又不是甚坏事。我听你琏二叔说,你准备跟着你姑祖丈进学读书考取功名?那正好,你敬太爷还是进士出身呢,可见袭爵和考功名并不相干。” 哪怕心里再厌弃贾蔷,面上她还是要配合贾母好好相劝。 宫里让元春传话,要让贾蔷承爵,就说明天家不想公开介入此事,而是将差事交给了元春。 一来让她施恩,二来,贾家的事贾家自己处理。 若是此事处置不妥当,那元春在天家眼里的分量,怕是要大打折扣。 这是贾母和王夫人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此刻就算是面对一坨狗屎,她二人也要想办法安抚下去。 不给贾蔷再反口的机会,贾母一摆手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左右不过让你担个祖宗留下来的名分,没有往后再缩的余地。另有一事,你琏二叔说,你在江南仗着你姑祖丈的势,恶了江南刘提督的衙内和赵巡抚的公子,害得他给人伏低做小,赔了半月的不是……” 贾蔷生生气笑,转头看着面色不大自然的贾琏,骂道:“你敢不敢再不要脸一点?瘦西湖上的画舫让你嫖了个遍还不够,又和一群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跑秦淮河上逛,你还有脸扯这些?为了不让你出事,我和姑祖丈还特意安排了几个人暗中保护你,要不要我把你在江南这几个月的行程具体都干了甚么去了哪抖露出来,让大家评评理?” 贾琏闻言面色陡然涨红,不过却强撑道:“我那都是为了结交亲旧,再说,我何曾说了谎?你没把刘提督的衙内和赵巡抚的公子赶走?” 贾蔷冷笑道:“江南提督刘琦和巡抚赵栋因为贪腐无能,被两江总督韩彬敲打的头破血流,在江南官场上臭的跟狗屎一样,人人躲避不及。倒是你,被刘家开妓院的老三勾着,巴巴的往上凑,居然还想给人说情。你长的是猪脑子啊?真让贾家出面说情,韩彬哪怕看在姑祖丈的面上不起记恨之心,天子心里也必然把贾家划为刘、赵同党,等他们死无葬身之地的时候,你贾琏想要自己去陪着殉死,还是想拉着整个贾家一起去死?” 听他说的这般唬人,贾母都坐不住了,喝问贾琏道:“琏儿,蔷哥儿说的是真是假?” 贾琏口不择言道:“哪有这样的事?他……他一贯这般霸道无理。是了,先前在淮阴拜见甄家太夫人和甄家老爷时,他也这般,出门还同我说甚么,甄家奢靡至此,败落不过早晚的事,不让我亲近……” 此言一出,贾母等人这次才是真正变了脸色。 江南提督刘家和巡抚赵家,对她们来说太遥远,也陌生的紧,没甚么关系。 能来往自然好,不能也没所谓。 可江南甄家却不同,那是贾家真正的世交和老亲。 别的不说,甄家二姑娘就要和赵国公姜家的孙子成亲完婚,甄家送二姑娘进京后,第一家拜访的就是贾家。 贾母亲自设宴招待的她们,关系极为亲近。 此刻听闻贾琏之言后,贾母皱眉道:“甄家要败?蔷哥儿怕是不知道他家和天家的关系,当年太上皇六次南巡,四次落脚在他家……这些久远的不说,就说他家二姑娘,刚刚才和赵国公家的嫡孙成完亲,这般兴旺之族,怎会败?” 贾蔷摇头道:“这些事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我说了也不算,所以就不多费口舌了。甄家就算要倒,也不是这一二年的事。至于今日吴新登之事……贾家对下人实在过于优厚了,一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贾家的管家,口口声声打着老太太的名号,跑到林家去大声呼喝,作威作福,见了我好似没见着一样,还等着我去给他见礼。最可笑的是,居然还要跑去接管林家的公库!贾家说到底不过是林家的亲戚,亲戚家的管家跑去人家家里,赶走别人的管家,要接掌别人的库房,这种给主家脸上抹黑的下人,合该打死了账!” 贾母闻言,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晕过去。 天地良心,她那样疼黛玉,打发吴新登去,虽也有取代贾蔷之意,可本心绝对是好的。 那吴新登若果真能干,入了林如海的眼,她干脆就将人都送过去。 自家女婿家里,她难道不舍得? 可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个地步,吴新登固然混账,可贾蔷也不是好货。 正当她强打起精神,要解释甚么时,忽地听到从西暖阁传来一声悲愤心碎的怒吼声: “我砸了这劳什子玩意儿!!!” …… 第0235章 荣庆堂上(五) 荣国府,前厅。 书房内,贾赦、贾政满面含笑的看着自宫中出来的林如海,寒暄不已。 贾赦轻捋下颌长须,慢声道:“如海啊,多年未见,你清减多了,怎成了这般模样?” 贾政也痛惜,当年林如海何等风华,虽是探花之名,风头却比状元、榜眼更盛。 若非如此,荣国公贾代善也不会因喜得佳婿,铺十里红妆嫁女,轰动神京城。 再看看现在头发花白,骨瘦如柴的林如海,贾政眼圈都泛红了。 林如海微笑道:“恩候兄、存周兄,二位内兄依旧风采昌盛,小弟不如多矣。” 又拱手谢道:“小女进京数载,两位内兄爱如亲女,弟拜谢之。” 说罢,就要拄着拐躬身见礼,贾赦、贾政齐齐拦下,不悦嗔责道:“至亲骨肉,何须这般?” 让座之后,看着这书房,林如海感叹道:“当年岳丈便是在此处与我相谈,敦敦教诲,慈爱之心,历历在目,不敢或忘分毫。可恨如海无能,上不能敬孝泰山于病榻前,又不能庇佑妻儿于身边,碌碌无为十三载,到头来,若非老太太打发琏儿、蔷儿送小女南下,连我己身都难保全。恨之,愧之。” “欸,如海你太过谦逊了,你为朝廷坐镇江南,督官盐政十三年,于国朝有大功,得天子信重,岂能说碌碌无为?倒是为兄等人,不过仗着祖宗余荫,混沌度日罢。” 贾政不认可林如海的感叹,连忙摇头道。 二人之言让贾赦不自在,拈着胡须呵呵笑道:“咱们这样人家,何苦学那些寒门泥腿子出身,苦哈哈一样,得了个官儿,就卖命的出力,指望着光耀门楣。如海啊,为兄劝你还是好生保养身子骨要紧。做官又急甚么,就在那里,又跑不了?” 早先林如海听闻贾蔷不断与他灌输贾家一窝子废物,还有些不信。 要知道贾赦当年能承爵,也是经过考封的。 弓马娴熟,骑射十五箭,至少能中十二箭。 谁能想到,居然堕落成了这般模样。 再想想贾琏在扬州的做派,虽未明言,林如海心中已是有数。 他笑着颔首,却不多说甚么,道:“不知岳母大人是否得闲,我还要去拜见,谢她老人家大恩。” 见他站起身来要去见贾母,贾赦、贾政又齐齐站起身来。 贾赦本想一道去,却又不愿和屡屡让他下不来台的贾蔷碰面,只道了句:“如海且去相见,晚上我做东道,为你接风洗尘。” 林如海苦笑道:“不是小弟推拒大内兄的东道,如今我一日三餐里大半进的是药,荤腥半点沾不得,处处要忌口,能入腹内之物,就那么两三样。还是待这半废病体养好些再说,不然糟践了大内兄的珍馐啊!” 贾赦闻言,再看看林如海的身子骨,无奈摇头叹息道:“也只好如此了。” 贾政好不容易等贾赦啰嗦完,便邀请林如海前往荣庆堂。 一路走来,至贾母院,走过穿山游廊,便看见紫檀大插屏立在院中。 林如海许是真的上了年纪,就站在廊下,指着那大插屏道:“当年就在这里,岳丈大人教我言道,既然我走文官之路,那么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风骨二字。学苍松之正气,法竹梅之风骨。岳丈虽为武勋,军功盖世,却又是一个儒将,文雅过人,吾深敬佩之。”能在世祖刻意打压开国功臣,元平勋臣猛将辈出中崛起,立刻殊勋,承袭国公位,贾代善当年之风采,着实让林如海敬佩! 贾政眼圈也再次泛红,道:“先父……之风骨,政,亦常念之。如海,未曾想,你竟如此念旧……” 林如海摇头笑道:“还要再谢谢内兄,对小女的照顾。玉儿回家都同我说了,老太太自不用说,二舅舅、二舅妈也视她若亲女,疼爱有加,有时甚至迈过宝玉去……” 贾政摆手道:“欸,再不许提这些,我是大姑娘的嫡亲母舅,岂有不疼爱之理?至于宝玉,也是处处让着……” 不想他话没说完,就听里面隐隐传来哭喊声…… 贾政面色一沉,不看廊下恭立的丫鬟媳妇,和林如海迈入抱厦中…… …… 荣庆堂上,贾母搂着宝玉道:“这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哭道:“甚么劳什子玩意,家里姐姐妹妹们都没有,林妹妹说,她在江南甄家见到一个和我生的一模一样的人,也叫宝玉,人家是甄宝玉都没块玉,我这贾宝玉,倒有块玉。可见这劳什骨子不是好东西,不如砸了算了。” 贾母哄道:“你妹妹不过同你顽笑,她刚回来,故意逗你乐,偏你小心眼,让人笑话。这世上岂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哪有什么甄宝玉?你才是真的宝玉!” 宝玉闻言,露出不好意思的笑脸,回头去看黛玉,却又是一怔…… 这林妹妹,怎地没为我流泪? 他之所以摔玉,除却发现黛玉口中他处处不如贾蔷外,更重要的是,他发现黛玉居然为贾蔷哭成那样。 林妹妹的眼泪,不应该只为他流么…… 不过没等他多想,整个人就忽地一下僵直,额头的冷汗“唰”的一下冒出来,面色惨白。 随即就听到了那句生平最惊惧的那句话: “来人,请家法,拿大棒来!” …… 好一通喧嚣后,贾母将宝玉护在了身旁,不许贾政动手。 林如海见到了真章后,也劝下贾政。 在贾蔷搀扶下与贾母见礼,又受了诸晚辈之礼。 最后,黛玉也走下高台来,与贾蔷一并站立林如海身后侍立。 看到这一幕,贾家许多有心人都有些侧目。 宝玉更是有些上头,只觉得有些晕…… 不过因贾政在,他始终不敢抬头开口。 贾母倒没想许多,只是嗔道:“可见有了老子,我这外祖母也靠边站了。” 黛玉忙赔笑道:“岂敢如此?只是父亲今日早早去宫中面圣,一天的药都未进,我实在放心不下,才过来搀扶着些。一会儿,也好劝父亲早些回去用药,不可借故遁了去。” 贾政笑道:“这是外甥的一片孝心,可见,比宝玉那畜生强许多。” 林如海摇头笑道:“宝玉还小,存周兄不必过于苛责。再者,玉儿曾于我说,宝玉最是孝敬老太太。且看长大后罢……蔷儿原先亦是纨绔脾性,不过这二年来才长大。”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落在静静站立在林如海身后的贾蔷,眼神都有些复杂起来。 贾母奇道:“你怎收他当弟子?辈分也差着些。” 林如海微笑道:“他虽也是贾族同宗子弟,可论血亲,已出五服之外,和我这边就更远了。我见其向学之心坚定,在扬州府那样忙碌,然即便年节时,读书习文亦是一日不敢懈怠。再者,我身子骨不好,许多事官面上的事,都赖他奔走,得益良多。所以,此等佳儿,不如早早收入门下。” 贾母不自然的笑了笑,指着宝玉道:“收他一个如何是好,宝玉才是和玉儿一并长大的,不如连宝玉也一并收为弟子,好好教学。蔷哥儿是记名弟子,宝玉这个叔辈合该是正式入门弟子才好。” 林如海笑而不语,还未答话,贾政就连连摇头一万个不同意道:“母亲再莫开这等口,快快打住罢。再说下去,连我也要跟着那畜生羞臊而死,没脸见人矣。蔷哥儿学问如何且不说,就凭那份勤学向学之心,宝玉这畜生如何能及?不信你问他,打从去年进腊月后,他可曾摸过圣贤书不曾?” 王夫人脸色难看之极,既悲愤贾政所言,也为林如海不快些答应而不悦。 贾母闻言恼怒道:“那会儿不曾学,难道以后就不能学了?往后跟着你妹婿好好用功,早晚也能考个探花郎出来。” 贾政生生气笑道:“母亲你且问问他,肯不肯每日早起读书,读到夜里还练十篇大字。他若肯用这份苦功,先到梦坡斋读上三月,然后我亲自送他去妹婿府上,让他拜师。” 贾母瞥见宝玉脑袋快垂到胸前了,也不敢立志今后要好好读书,心中一叹,替他分辩道:“宝玉身子那般虚,只外面看着好,如何能吃得了这份苦?再好的哥儿,也让你熬坏了。不如一日里读上一个时辰,慢慢进学才是正道。” 贾政摆手道:“那就再休提去妹婿那边读书,丢人丢在自家里便是,莫要连累妹婿的清誉。” 贾母大怒道:“蔷哥儿又比宝玉强多少?” 她是不信,贾蔷能吃得了这份苦的。 当初贾蔷大闹荣庆堂后,她便从各处打听到了贾蔷的做派,和东府蓉哥儿一样,不过是个顽花弄柳的纨绔子弟,不如宝玉多矣。 她就不信,短短半年里,贾蔷能有多少长进。 却不想,此言一出,宝玉的脑袋垂的更低了,贾家姊妹们的面色也纷纷古怪起来。 林如海呵呵笑道:“蔷儿,其材未必出众,其志,甚坚也。玉儿,给你外祖母念念蔷儿当初写的那两句诗。” 黛玉闻言,轻轻看了贾蔷一眼后,与荣庆堂上细声诵读道: “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 “雪压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贾母:“……” 王夫人:“……” 便是没文化的凤姐儿,听闻这两句诗后,都对贾蔷侧目相待。 听起来就涨志气! 贾母将诸姊妹脸上的神色看了遍,就已经隐约猜到宝玉方才摔玉的缘由了…… 她心中一叹后,面上淡淡道:“要我说,你这弟子也是白收。蔷哥儿马上要承爵了,宁国府那么大一座家业,还不够他忙活的?袭了爵后,想当官自然有官去做。对了,你还得替我教训教训他,身为贾家子弟,宁老国公的正派玄孙,他居然能说出不愿承爵这等混账话来。莫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就算不是好事,他就可以不上了? 我素来不理外面的事,也极少听那些事,可时至今日,我仍记得你岳丈在世时,曾经教训大老爷的那句话:咱们武勋将门,从来都是兄亡弟披甲,父死子出征。大老爷当初因为不敢接你岳丈的班,不愿去苦寒边塞之地戍卫边疆,这才被老国公一怒之下,打发到了别院…… 不提这些事了,你不是说蔷哥儿是个有志气的么?那我倒奇了,连他本分的事都推诿不愿担当,他的志气又在哪里?莫非是见你这当先生的回京后要升官,要为官做宰,所以才舍了家里危难之局不顾,到你那去攀附前程?” 毕竟当了一辈子的国公夫人,果真想逼一个后辈做事时,谁又敢说她是个老糊涂? 这等诛心恶毒之言,寻常蠢妇谁能说出…… …… 第0236章 荣庆堂上(六) 听闻贾母诛心之言,林如海和贾蔷对视一眼,便都知道,此事必是宫里压下来的无疑。 不然,贾母不会这般卖力气。 这对贾蔷这种奇葩来说,不是件好事。 可换个人,哪里还需要费这般心思? 也可见,宫里想要贾蔷做的事,有多险,多难。 只是,这满堂贾家人,谁又会真正关心贾蔷的死活? 贾母看似深明大义,口口声声贾家的担当,可她所为的,也不过是帮宫里的贾家大小姐元春铺路罢了。 至于贾蔷,乃至东府,都不过是她眼中的牺牲品。 豪门人心,冷酷至斯。 林如海看了垂着眼帘的贾蔷一眼,轻声笑了笑,道:“老太太所言,正是我先前劝他的话。只是,蔷儿不愿因一份家业,和族中兄弟相争,让外人看了笑话去。再者,听说东府的正经嫡孙贾蓉也还在。他和蔷儿曾经关系亲厚,故而蔷儿不愿夺手足之家业。” 贾母哪里听得进去,摆手道:“国公府是武勋,要经过宗人府考封,蓉儿虽还活着,可腰骨断了,人瘫在床上,下都下不来。那般模样,宗人府是断不会授封的。宁国公传到这一辈子,嫡孙就这么两个,他只顾着兄友弟恭,难道忘了祖宗大义?既然你体谅着蓉儿,那也好办。虽然他不能承爵,那东府的家业,你多让他一些。” 贾蔷好奇:“东府的家业,还需要我让么?赦大老爷不是已经做主,全都分完了么?倒是听说一大半都落到他口袋里了……” 见贾母面色骤变,贾蔷摇头微笑道:“不过也没所谓,既然贾家只需要我来担这个名头,我担着就是。至于那份家业,我并不在意。只是还请老太太劝劝这边的大老爷,虽说是同族同宗,可到底不是一房,分家快一百年了。若是小户人家,大房二房都分家几辈子了,这个时候东府死的死废的废,他跟头野猪一样跑进去大块朵颐,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 此言一出,贾家人无不面色臊红,贾政更是几无容身之处,恨不能寻条地缝钻进去。 “蔷儿,不得无礼!” 没等贾母震怒,林如海就斥责道:“东府临大难,是大老爷出面安顿下来的,怎会做出这等事来?必是你听信谣言。再者,你既然已经打算不沾染东府家业财产,那边的事自有敬大老爷做主,你又怎敢在老太太面前胡言乱语?” 贾蔷闻言,躬身道:“先生教训的是,学生知错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抬头对面色阴沉的贾母笑道:“老太太,今日进宫时,陛下对我说了一事,事关宫里大姑娘。用不了几日,府上就要迎来大喜之事了。为免慌乱,还需要早做些准备才是。” 贾母到底是妇道人家,听闻最关心之事得了准信儿后,心中的抑郁怒气一扫而空,惊喜问道:“果真?” 林如海点头笑道:“若非东府之事,本该早些就传喜信儿了。” 贾母、王夫人、凤姐儿等闻言,皆是喜之不尽。 林如海却趁此时机提出告辞,贾母哪里允许,道:“无论如何,总要留下来吃个团圆饭才是。” 林如海苦笑道:“身子还未将养好,一日里吞下的药汁倒比饭还多许多。能入口的,也不过寥寥两三味素斋。方才大内兄也要做东道,我只说等身子养好后罢,不然滴酒不沾不说,连油星也碰不得,没的扫了大家的兴。左右不过再养半年,想来就好了。” 黛玉又开口道:“爹爹要准时用药,那方能半年就好。若总今日这般,耽搁了大半天也不曾用药,却不知究竟几时才能好利落呢。” 贾母闻言正色叮嘱道:“如海,身子骨不是闹着顽的,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考量考量玉儿。我老了,等我没了,她就你一个老子当靠山,若是你熬坏了身子骨,叫她怎么办?” 林如海闻言,也看得出贾母真心疼爱黛玉,便拄着拐起身,道:“岳母教训的是!”言罢,又行大礼拜下,道:“敏儿早逝,如海愧对岳父岳母信任托付,早该于府上领罪。老太太非但不怪,还十分疼爱小女,处处爱护,此恩此德……” 贾母对这个女婿也是心疼的,当年荣国公贾代善将林如海带回府,见到他一表人才,新科探花郎不说,祖上更是四世列侯,门楣极好,再加上父母高堂不在…… 瞬间就成了极品东床快婿,给个王爷来了都不换! 莫要小瞧这一点,若是老子娘都在,那贾敏嫁过去后,新妇上门立规矩都要劳累不知多狠。 林家宗族也远比贾家简单,不必操持一族之事,省多大的心,少受多少罪! 当娘的,岂有不心疼女儿的? 所以林如海方方面面都极合贾母的意,贾家老一辈四个女婿,独这个女婿最得她的偏疼。 这会儿见他跪下谢恩,声音都哽咽了,心里原本对他收贾蔷为弟子的恼火也散了大半,一迭声喊贾政、贾琏将他快快搀扶起来。 随后嗔怪道:“你自己也有了春秋,身子骨也不爽利,都是自家人,何苦这般外道,没的生分了去?玉儿是我的嫡亲外孙女,心尖尖儿一样看着她长大,我疼她,难道是要你来谢我的?” 林如海恢复神态,看着黛玉笑道:“往后,要时常来看望老太太,孝敬老太太。” 进门之前,他本还打算让黛玉住在贾家,以免日后说亲时,让婆家说嘴失恃之过。 可进门后看到的那一幕,却让他顿时灭了这个心思。 贾母在哄劝宝玉时,王夫人看向黛玉眼神里的怨毒,便是以他的心性,都觉得心惊。 且他原就知道,亡妻生前与他说过,这位二嫂子和她不睦,嫉妒她的紧…… 再者,将来应该也无人敢说黛玉失恃少教…… 连公婆都没有,旁人谁还有资格多嘴? 只是他这话却让贾母不高兴了,尤其是贾母看到宝玉连连同她使眼色后,便不悦道:“玉儿哪里也不能走,就在这里陪我这老太婆!好不容易回来了,岂能搬出去?” 王夫人也笑道:“合该多陪陪老太太,这么多孙子孙女儿,数大姑娘最得老太太疼爱。” 贾母笑道:“和宝玉是一样的。” 黛玉却笑道:“只等爹爹病好了,不用我服侍汤药了,必还是要回来陪老太太的。只是如今,眼见爹爹又要忙于公务,我若不在,姨娘劝他不得,耽搁了进药,可如何了得?还求老太太、太太体谅我的苦心。” 林如海摇头苦笑不已,道:“也就半年光景,到时候,你还是快快来老太太这里罢,我是耐不得她的央磨喽!” 贾政哈哈笑道:“也是外甥的一片孝心!” 黛玉又道:“还想请老太太、太太和家里姊妹们到我们府上去做客。” 贾母见事已至此,只能一叹道:“你们那边这几日必是兵荒马乱的,哪有功夫伺候我们?再者,若宫里果真快传喜信儿,咱们家里也要忙起来了。” 黛玉笑道:“扬州的东西都带了来,按原处摆放就是,乱不了甚么。纵老太太、太太没时间,姊妹们想来是有功夫的。” 贾母本还想婉拒,不让去给那边添乱,也有些生黛玉不肯留在身边的气,不过看到一旁宝玉快把眼珠子给瞟了出来,便勉强答应道:“那好,三日后,我让人送她们过去。” 黛玉大为高兴,与一众姊妹相视而笑,宝玉也在上头眉开眼笑,就听贾政喝道:“旁人能去,宝玉不许去,从明日起,好生读书!” 劈啪!! 好似一道晴天霹雳砸到脑门上,宝玉整个人如丧考妣,生无可恋。 眼见他眼睛都要斜了,贾母大怒道:“胡说!后日我做主,宝玉和姊妹们一并前去!你再敢逼他,后日我和宝玉她们一道去,留你一人在府里单过罢!” 贾政败退…… 见贾母精神头不济,林如海再次提出告辞,贾母强撑着精神又挽留一回后,就不再挽留,让人送出府去。 看着黛玉的身形随着林如海和贾蔷渐渐远去,宝玉似乎魂儿也渐渐升天了…… 不过在感觉到贾政严厉的目光瞪来后,宝玉又迅速灵魂归位,低头不敢吭声…… …… 出了荣国府,贾蔷骑在马上,带着二三十骑,护从着林如海和黛玉的马车东去。 一路东行,心情隐隐有些复杂。 和西府的瓜葛,到底还是无法彻底割裂。 别的不说,贾母对黛玉的宠爱不是假的。 黛玉失恃之后,被送往京城,那时不过五六岁之幼。 若无贾母偏疼宠爱,未必能长大至此。 正是看出这一点,林如海才会以大礼跪拜。 再者,贾政虽没甚能为,可是,也算不得坏人,品性也算良好。 所以哪怕看在当初荣国公贾代善对其提携的份上,林如海也不会坐视贾家彻底崩坏。 头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过他相信,以林如海的智慧,不会迂腐的被贾家往火坑里拖…… …… 却说林家父女并贾蔷离去后,贾母为避免贾政寻宝玉的麻烦,让李纨带着一众小姑子小叔子去顽,她则留下贾政夫妇、贾琏夫妇谈话。 李纨引着宝玉、迎春、探春、惜春回到探春院后,众人看着宝玉死人一样失魂落魄的脸色,迎春好笑道:“过两日不就去瞧林妹妹了么?怎这般模样?” 宝玉无言,两行热泪滚落。 探春肚子里差点没笑死过去,面上却绷起劝道:“二哥哥,是林姑丈身子骨不好,林姐姐要留在跟前侍奉汤药,方才不是说好了,等林姑丈身子骨养好了,就回来,还和从前那样一起顽乐么?” 小惜春今岁不过九岁,素日里和宝玉也不亲,所以不大关心这些,却巴巴笑道:“林姐姐方才在西暖阁说,蔷哥儿还送了她一个戏班子,叫小四喜班子,排了出新戏,是极好的,还是蔷哥儿和林姐姐一起写的,我想去瞧!” 听闻此言
相关推荐:
斗罗大陆从获得魂族传承开始
情深至浅
今天依旧攻气满满[快穿]
(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
重生之有一件事
老树开花
我要这美貌有何用
全球兵符:从传国玉玺开始无敌
成冲文集
命运同人之亚瑟王传